第1010章 贺彭军赴京-《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

  “陈大哥。”

  下午三点多,文蔓露带着高颖初和贺彭军来了。

  高颖初和贺彭军乘坐的同一趟航班,一起抵达的京都,文蔓露去机场接的人。

  “贺师傅。”

  陈阳起身先和贺彭军打了招呼,然后笑着看向高颖初:“小颖又漂亮了。”

  “哪有。”

  高颖初笑着道:“和露露姐比起来,我可是丑小鸭呢。”

  “你可别这么说自己,刚才过来夏洪亮的眼睛都直了。”

  文蔓露笑着叮嘱高颖初:“这边谁你都可以信,夏洪亮一定不能信。”

  陈阳闻言忍不住笑了。

  高颖初和夏洪亮其实已经见过不止一次了。

  文蔓露这是生怕自己的闺蜜被夏洪亮霍霍了。

  不得不说,夏洪亮这种朋友,当哥们当朋友都行,但是绝对没人愿意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介绍给夏洪亮,丫的太渣了。

  “贺师傅,你一个来的?”陈阳笑着问贺彭军。

  “嗯,我一个。”

  贺彭军见到陈阳,一边激动地搓着手一边道:“我…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老贺没啥大本事,就认一个理,您信得过我,我就豁出命去也得把事办好!”

  “不过,我能力有限,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干好,先试试,要是不行,我再回去。”

  贺彭军这次来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并没有带爱人一块来,他就是抱着先试一试的想法,如果不能胜任,他就回去,绝对不能给陈阳添乱,也不能给陈阳增加负担。

  不得不说,文蔓露给陈阳推荐贺彭军还是有着一定原因的,贺彭军这个人不仅仅让人信得过,更是很懂事,很知趣。

  “贺师傅,千万别这么说。”

  陈阳笑着道:“医疗这一块,最需要的就是仁心和热爱,你的踏实、认真和对中医的热爱,就是最大的优势。”

  “谢谢陈医生信任。”贺彭军急忙说道。

  “而且你也不用太过担心。”

  陈阳道:“肯定不止你和小颖两个人,专业的事情有专门的人负责,你和小颖负责把关就行。“

  “涉及医学咨询和患者筛选,专业性要求很高,你们先熟悉环境,团队这一阵还需要招募几个有医学背景的助手负责初步筛选和内容审核,具体你们和露露对接,原则就一条:实事求是,严谨负责,传递科学的中医知识,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我懂!我懂!”贺彭军连连点头,腰杆挺得笔直:“我一定把好关,绝不给您和中医抹黑!”

  说着陈阳看向高颖初:“小颖,你还没毕业,不会影响你的学业吧?”

  “我来的时候给老师说过了,老师很支持。”高颖初道:“到时候准备好毕业论文就行。”

  高颖初也是吴耀林的学生,吴耀林是高颖初的硕士生导师,在这件事上,吴耀林自然是很支持自己的学生的。

  “听说来了新人了。”

  陈阳和贺彭军高颖初正说着话,夏洪亮和李成杰几个人就闻讯而来。

  刚才高颖初跟着文蔓露过来的时候,确实遇到了夏洪亮。

  夏洪亮之前确实见过高颖初,两次都是在山州,一次是在金浩轩的饭店,一次是文蔓露的婚礼上。

  第一次的时候,夏洪亮还惦记着文蔓露,倒是对高颖初没有过多少注意,第二次是婚礼,人多,夏洪亮也没过多注意高颖初。

  这次突然遇见,高颖初确实让夏洪亮眼前一亮。

  高颖初和文蔓露是闺蜜,也是大美女。

  “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陈阳笑着给众人做了介绍。

  事实上包括贺彭军在内,和夏洪亮林毅等人都不算陌生,多少都见过一两次。

  夏洪亮这个渣男,和高颖初握手的时候,就显得很热情。

  “小颖,来了京都,有什么事随时找我。”

  “好。”高颖初笑吟吟的点着头。

  有了文蔓露的告诫,再加上高颖初多少也了解夏洪亮一些,所以夏洪亮对高颖初,那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夏洪亮并不自知:“贺师傅,小颖,晚上我做东,请大家吃饭,给你们接风洗尘。”

  “好,那就谢谢夏医生了。”高颖初偷偷看了一眼文蔓露,笑吟吟的道谢。

  “喊上姚欣婷吧。”陈阳笑着对文蔓露说道:“晚上咱们一块聚一聚。”

  “好,我等会儿给欣婷发消息。”文蔓露笑着点了点头。

  ......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

  叶国良在IcU里又度过了惊心动魄的72小时。

  在西医严密监护和支持、中医汤药和针灸持续调理的双重护航下,他终于彻底脱离了肝衰竭的危险期,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黄疸明显消退,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顺利转回了肝胆外科的普通病房。

  当虚弱的叶国良在病床上握着老伴和儿子的手,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时,整个医疗中心都为之欢欣鼓舞。

  这标志着中心独立完成的首例世界级难度肝胆手术及其术后复杂的康复管理,取得了圆满成功!

  楚高博更是对陈阳和钟东阳佩服得五体投地,直言此行收获远超预期。

  另一边,戴维的治疗也稳步推进。

  持续的“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化裁方服用,加上文浩东日益精进的针灸治疗,效果在一点点累积。

  戴维畏寒怕冷的感觉减轻了许多,下肢不再像冰块,心中的烦躁闷热感也基本消失。

  最令人惊喜的是,他右手的活动范围在缓慢扩大,从最初只能微微颤动手指,到现在可以勉强握住一个特制的软球几秒钟!

  虽然离生活自理还很遥远,但这缓慢而持续的进步,如同穿透厚重冰层的阳光,给戴维和他的医疗团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埃文斯博士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他从一个充满质疑的观察者,变成了一个如饥似渴的学习者,几乎每天都泡在中医部,向旬佳宏、林毅他们请教中医理论,记录戴维的每一个治疗细节,甚至开始尝试学习一些简单的中医术语。

  他对陈阳的称呼,也从最初的“陈医生”变成了带着敬意的“陈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