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翻袖子翻出来的,是一套绑在手臂上的袖箭。
普通的袖箭只有一发,而且触发起来很艰难。
但朱棣磨着焦玉改制的这套袖箭,不仅有弹匣,利用了子铳的设计,能够连发十支箭矢,它还加入了牛筋等材料,射程更远,并且设计了火枪里的安全扣,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不怕误伤。
藏在姚广孝这宽大的袍子里面,属实是居家必备,外出应敌的绝顶暗器。
“嘿嘿,我就知道法师你喜欢这种暗器,乖……大哥差工部给你做的鸟铳,你是用不上了,但这种暗器,虽然杀伤力不大,但它是最实用的,而且全天下就这一套。”
朱棣说到这里,他还有些肉疼。
要不是为了替乖侄儿,给法师送护身宝贝,他也不至于忍痛割爱。
不过也没关系。
反正乖侄儿接下来,有什么新奇的火器,神机营都是第一个使用的。
“多谢燕王殿下,贫僧有了它,如虎添翼。”
姚广孝摸了摸铮亮的箭头。
已经在思考着,往上面涂什么强力的麻药了。
这时,朱棣突然张开了怀抱。
姚广孝不解地看着朱棣。
“燕王殿下,这是何意?”
舍不得,要把践行礼收回去吗?
在姚广孝看来,朱棣虽不是这种小气的人,但朱棣是个调皮的孩子。
开个玩笑不属于出尔反尔的范畴,就是可惜了这件称心如意的好东西。
有了这套袖箭,至少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法师,你解袖箭干什么,来,抱一个!”
朱棣还在往姚广孝的面前凑。
“多亏你这段时间教我读了不少的兵书,等我打倭寇的时候,胜算更高了,其实我还想再听你讲课的,可惜你就要走了。”
姚广孝看着难得一本正经流露真情的朱棣。
尽管他不喜欢和别人近距离接触,但还是快速把袖箭安装好,张开双臂。
“祝燕王殿下百战百胜!”
“希望法师能够早日归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姚广孝退后半步,看着红了眼眶的朱棣,心想着。
如果贫僧能够平安归来。
就把放在好友那里的几套兵法心得,拿来给燕王殿下看看吧。
两人虽无师徒之名人,但燕王殿下在兵法一途上,确实很有天份。
假以时日,定能成为小殿下的左膀右臂。
“燕王殿下,再会。”
话音落下。
军中的最后一艘船只,划破水面,徐徐而来。
船不停,向东行。
朱棣为了避免船停等他,引人注目,只得赶紧接过肖梁扔来的绳子,一个猴子上树,挂在了官船的船舷下,朝着姚广孝挥手告别。
“法师,打不过记得跑啊!”
“放心吧。”
姚广孝伸手拍了拍袖管上的袖箭。
倭国四面环海,能跑到哪里去呢?
“贫僧本是贱命一条,得太子殿下赏识才有今日,倭国不灭,贫僧不归!”
当年有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寻长生不老,现今有贫僧率领三艘商船出海东渡灭那狼子野心的倭国。
前人能做成的事,贫僧能做成。
前人不能做成的事。
贫僧也能做成!
“出发。”
……
纸钱在京城的街道半空,足足飘了三日,才落了地被打扫干净。
而李善长院子的栅栏外,直到学子们的尸体,下葬的下葬,返乡的返乡过后,依旧是咒骂声不间断。
还有许多听闻噩耗赶来的学子家属,拼着一条性命,不顾阻拦的重甲兵,也想冲进院子里,给自家孩子讨个公道。
最后,事情闹到御前,朱元璋还是赦免了这些家眷擅闯囚禁这地的罪名,并让李府族人拿出银两,赔偿这些受害者家属。
“父皇,有些家眷不要钱,只想一命抵一命。”
正在拿鸡腿逗着乖孙玩的朱元璋,听到这话叹息一声。
“一命抵一命,李善长这次祸害了二十七条性命,咱难道要砍他二十七刀?”
闹出这样的事情来,朱元璋倒是想把李善长千刀万剐。
可李家的护卫全死了,李善长还故意把丹书铁券搬到院子里晾着。
想动刀子,也要注意其他功勋的想法。
倒是这一命抵一命,李善长抵不了,李府那些犯过事做过恶,又被揭发出来的,可以拉出来砍几颗人头,平息一下众怒。
“标儿,你去诏狱提几个李家子弟,送刑部报批行刑,一会儿拉到菜市口砍了去。”
虽有转移受害者家属注意力的嫌疑,但也只能这么做,来让大家出口恶气了。
朱标刚应下,朱元璋便催促着。
“标儿,蒋瓛还没搜罗好罪证吗?”
“快了。”
前日飞鸽传书,蒋瓛找到陈东藏匿李善长罪证的地方,已经前去寻找,找到后速速归京。
朱标每日掰着手指数着呢,两地相隔五百里,连找带送快马加鞭,这两天应该能到。
只要李善长通敌谋逆的罪证到了,囚禁的处罚就能终结。
下一步,就是顺应民意,把人带去诏狱审讯,再定罪惩处。
“对了标儿,薛尚书之前说的火药对不上数的事……”
“陛下,蒋瓛来了!”
毛骧带着蒋瓛进殿,打断了父子两人的谈话。
朱元璋抱着朱雄英站起来,朱标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去迎接。
这可把蒋瓛吓了一大跳。
李善长不是都被夺了国公之位,囚禁于李府,插翅难飞了吗?
陛下和太子殿下,怎么还这么着急?
“蒋瓛,咱要的证据齐全不?”
“回陛下,无论是李家多人通倭,还是李善长谋逆一事,证据已经齐全,由于证物信物有些多,陈东为避免黑吃黑,放在了不同的地方,臣只拿了几样重要的,剩下的还在路上,明日便到。”
蒋瓛说着,便将胸前的包袱解开。
包袱里面放着一块油布包,布包里面装着一个铁皮盒子。
朱雄英看到蒋瓛满头大汗地扒着,忍不住打趣一句。
【像是剥洋葱似的,一层又一层的,看来这位锦衣卫第二代指挥使,比爹爹你做事还要心细如发。】
朱元璋和朱标,早就知道蒋瓛的能力有多出众。
此时全部注意力放在包袱里的证据上,也没有回应他的心声。
终于。
铁皮盒子被一把特制的钥匙打开,露出了其中的证物。
朱元璋拿出,匆匆扫了一眼,顿时呼吸一窒,勃然大怒。
“好你个李善长!你他娘的……咳咳咳!”
“父皇息怒!”
【爷爷别生气。】
朱雄英赶紧上手,轻轻拍着朱元璋的后背。
毛骧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但蒋瓛却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机灵的孩童。
想到皇孙小殿下,自己选中了道衍法师当师父的事,再联想到道衍法师的手段,蒋瓛看着皇孙小殿下的眼神,多了分好奇与探究。
“蒋瓛!”
“臣在!”
朱元璋平定了气愤的情绪,对着云奇下令。
“备马,你随咱一起去问问李善长,他想怎么死!”
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朱元璋倒要瞧瞧,这一次,他李善长还有什么说辞,能够苟活于世!
“就算他有丹书铁券,舌灿莲花,有通倭谋逆的重罪事实,这次天王老子来了,也护不住他!”
朱元璋又对着朱标命令。
“不必去诏狱提李家子弟拉去砍头了,备上白绫毒酒和匕首,咱当众审讯,定了罪,直接让他当众上路,以平民怨!”
普通的袖箭只有一发,而且触发起来很艰难。
但朱棣磨着焦玉改制的这套袖箭,不仅有弹匣,利用了子铳的设计,能够连发十支箭矢,它还加入了牛筋等材料,射程更远,并且设计了火枪里的安全扣,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不怕误伤。
藏在姚广孝这宽大的袍子里面,属实是居家必备,外出应敌的绝顶暗器。
“嘿嘿,我就知道法师你喜欢这种暗器,乖……大哥差工部给你做的鸟铳,你是用不上了,但这种暗器,虽然杀伤力不大,但它是最实用的,而且全天下就这一套。”
朱棣说到这里,他还有些肉疼。
要不是为了替乖侄儿,给法师送护身宝贝,他也不至于忍痛割爱。
不过也没关系。
反正乖侄儿接下来,有什么新奇的火器,神机营都是第一个使用的。
“多谢燕王殿下,贫僧有了它,如虎添翼。”
姚广孝摸了摸铮亮的箭头。
已经在思考着,往上面涂什么强力的麻药了。
这时,朱棣突然张开了怀抱。
姚广孝不解地看着朱棣。
“燕王殿下,这是何意?”
舍不得,要把践行礼收回去吗?
在姚广孝看来,朱棣虽不是这种小气的人,但朱棣是个调皮的孩子。
开个玩笑不属于出尔反尔的范畴,就是可惜了这件称心如意的好东西。
有了这套袖箭,至少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法师,你解袖箭干什么,来,抱一个!”
朱棣还在往姚广孝的面前凑。
“多亏你这段时间教我读了不少的兵书,等我打倭寇的时候,胜算更高了,其实我还想再听你讲课的,可惜你就要走了。”
姚广孝看着难得一本正经流露真情的朱棣。
尽管他不喜欢和别人近距离接触,但还是快速把袖箭安装好,张开双臂。
“祝燕王殿下百战百胜!”
“希望法师能够早日归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姚广孝退后半步,看着红了眼眶的朱棣,心想着。
如果贫僧能够平安归来。
就把放在好友那里的几套兵法心得,拿来给燕王殿下看看吧。
两人虽无师徒之名人,但燕王殿下在兵法一途上,确实很有天份。
假以时日,定能成为小殿下的左膀右臂。
“燕王殿下,再会。”
话音落下。
军中的最后一艘船只,划破水面,徐徐而来。
船不停,向东行。
朱棣为了避免船停等他,引人注目,只得赶紧接过肖梁扔来的绳子,一个猴子上树,挂在了官船的船舷下,朝着姚广孝挥手告别。
“法师,打不过记得跑啊!”
“放心吧。”
姚广孝伸手拍了拍袖管上的袖箭。
倭国四面环海,能跑到哪里去呢?
“贫僧本是贱命一条,得太子殿下赏识才有今日,倭国不灭,贫僧不归!”
当年有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寻长生不老,现今有贫僧率领三艘商船出海东渡灭那狼子野心的倭国。
前人能做成的事,贫僧能做成。
前人不能做成的事。
贫僧也能做成!
“出发。”
……
纸钱在京城的街道半空,足足飘了三日,才落了地被打扫干净。
而李善长院子的栅栏外,直到学子们的尸体,下葬的下葬,返乡的返乡过后,依旧是咒骂声不间断。
还有许多听闻噩耗赶来的学子家属,拼着一条性命,不顾阻拦的重甲兵,也想冲进院子里,给自家孩子讨个公道。
最后,事情闹到御前,朱元璋还是赦免了这些家眷擅闯囚禁这地的罪名,并让李府族人拿出银两,赔偿这些受害者家属。
“父皇,有些家眷不要钱,只想一命抵一命。”
正在拿鸡腿逗着乖孙玩的朱元璋,听到这话叹息一声。
“一命抵一命,李善长这次祸害了二十七条性命,咱难道要砍他二十七刀?”
闹出这样的事情来,朱元璋倒是想把李善长千刀万剐。
可李家的护卫全死了,李善长还故意把丹书铁券搬到院子里晾着。
想动刀子,也要注意其他功勋的想法。
倒是这一命抵一命,李善长抵不了,李府那些犯过事做过恶,又被揭发出来的,可以拉出来砍几颗人头,平息一下众怒。
“标儿,你去诏狱提几个李家子弟,送刑部报批行刑,一会儿拉到菜市口砍了去。”
虽有转移受害者家属注意力的嫌疑,但也只能这么做,来让大家出口恶气了。
朱标刚应下,朱元璋便催促着。
“标儿,蒋瓛还没搜罗好罪证吗?”
“快了。”
前日飞鸽传书,蒋瓛找到陈东藏匿李善长罪证的地方,已经前去寻找,找到后速速归京。
朱标每日掰着手指数着呢,两地相隔五百里,连找带送快马加鞭,这两天应该能到。
只要李善长通敌谋逆的罪证到了,囚禁的处罚就能终结。
下一步,就是顺应民意,把人带去诏狱审讯,再定罪惩处。
“对了标儿,薛尚书之前说的火药对不上数的事……”
“陛下,蒋瓛来了!”
毛骧带着蒋瓛进殿,打断了父子两人的谈话。
朱元璋抱着朱雄英站起来,朱标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去迎接。
这可把蒋瓛吓了一大跳。
李善长不是都被夺了国公之位,囚禁于李府,插翅难飞了吗?
陛下和太子殿下,怎么还这么着急?
“蒋瓛,咱要的证据齐全不?”
“回陛下,无论是李家多人通倭,还是李善长谋逆一事,证据已经齐全,由于证物信物有些多,陈东为避免黑吃黑,放在了不同的地方,臣只拿了几样重要的,剩下的还在路上,明日便到。”
蒋瓛说着,便将胸前的包袱解开。
包袱里面放着一块油布包,布包里面装着一个铁皮盒子。
朱雄英看到蒋瓛满头大汗地扒着,忍不住打趣一句。
【像是剥洋葱似的,一层又一层的,看来这位锦衣卫第二代指挥使,比爹爹你做事还要心细如发。】
朱元璋和朱标,早就知道蒋瓛的能力有多出众。
此时全部注意力放在包袱里的证据上,也没有回应他的心声。
终于。
铁皮盒子被一把特制的钥匙打开,露出了其中的证物。
朱元璋拿出,匆匆扫了一眼,顿时呼吸一窒,勃然大怒。
“好你个李善长!你他娘的……咳咳咳!”
“父皇息怒!”
【爷爷别生气。】
朱雄英赶紧上手,轻轻拍着朱元璋的后背。
毛骧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但蒋瓛却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机灵的孩童。
想到皇孙小殿下,自己选中了道衍法师当师父的事,再联想到道衍法师的手段,蒋瓛看着皇孙小殿下的眼神,多了分好奇与探究。
“蒋瓛!”
“臣在!”
朱元璋平定了气愤的情绪,对着云奇下令。
“备马,你随咱一起去问问李善长,他想怎么死!”
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朱元璋倒要瞧瞧,这一次,他李善长还有什么说辞,能够苟活于世!
“就算他有丹书铁券,舌灿莲花,有通倭谋逆的重罪事实,这次天王老子来了,也护不住他!”
朱元璋又对着朱标命令。
“不必去诏狱提李家子弟拉去砍头了,备上白绫毒酒和匕首,咱当众审讯,定了罪,直接让他当众上路,以平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