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学子赶考,夏原吉随父入京-《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小少年先是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

  在父亲点头许可后,他这才不卑不亢地朗声回应。

  “学生夏原吉,见过诸位将军!”

  “夏原吉?没听说过,你多大了?”

  马队逐渐走近,在军队的威压下,旁边不少人早已吓得瑟瑟发抖,就连夏原吉的父母家人,都忍不住退后一步。

  唯有夏原吉站在尘嚣之中,再次拱手一拜。

  “回将军的话,学生虚岁九岁,随父进京赶考,叔父乃是礼部主事。”

  “夏主事?这我熟啊!我去户部批条子的时候,夏主事经常拦着我跟我算账呢。”

  夏家原以为路遇贵人了。

  没想到,路上来了一个算账的。

  但夏原吉不仅没有撇清关系,说与京城的叔父不亲近的话,而是依旧不卑不亢的解释,并且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叔父做事严谨,才不辜负皇恩。”

  “嘿,法师,你瞧这小子,年纪不大,说话一套一套的。”

  朱棣也未停下脚步,在快要经过这群避让的人们时,从身上摸出一块牌子,往夏原吉身上一扔。

  “小兄弟,接住咯!好好读书,回头来我军营给我当账房先生!”

  “啪嗒!”

  令牌掉在夏原吉面前一步远的地方,夏原吉不紧不紧地捡起。

  这是一块金铜混制的牌子,上面还刻着五爪龙纹。

  夏原吉一下子就知道了骑在马背上的小将军是谁了。

  “见过燕王殿下!”

  在场的其他学子,听到夏原吉的话,立即拱手作揖。

  “见过燕王殿下!”

  哪怕这些人进了京城,能够看到皇家子弟的机会,比天上掉下金子砸到头还要低。

  而燕王殿下有自己组建的神机营,战胜归来即开府娶亲,若是被燕王看中成为幕僚,来日举荐入太学找个好老师,往后科举之途也会更加顺畅。

  最重要的是,燕王殿下与太子关系密切,都在说燕王是太子党,那被燕王殿下看中,不就是一步登天了吗?

  朱棣看到不少人目光火热地盯着自己,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早知道,刚才就不手欠给夏原吉令牌用了。

  可谁叫夏主事提过,夏原吉这小子算账是一把好手,当初户部查账有功就多亏这小子提醒,他又记住了这小子呢。

  “走了走了。”

  朱棣懒得跟那些贪图自己身份的人,多说一个字。

  反正他只是送个顺水人情。

  夏原吉这小子,早就在大哥那里留了名字,夏原吉一家入京,也是大哥让夏主事邀请来的。

  “夏原吉这才不到十岁,大哥也不可能三岁看到老。”

  应该是他的乖侄儿发力了。

  朱棣又多看了一眼朝他拱手道别的夏原吉。

  你小子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燕王殿下,此子是什么身份?”

  姚广孝光看观面,知道此子不是凡类,而且聪慧异常,且是一个心志坚定,进退有度匠人。

  可朱棣总不会有相面的本事,仅凭户部夏主事的举荐就能把随身令牌交给对方。

  就不怕对方行不轨之举?

  “道衍法师可曾听说过郭桓案?”

  “听说过。”

  礼部出现一堆空缺,还多亏了郭桓案,姚广孝不可能不知道。

  但他不知道,朱棣为何在此时提这件事。

  方才那个小少年,难道还能与如此大案有牵连?

  “郭桓改数字做假账的手法,就是一个叫夏主事的戳破了,而那个夏主事说,是他侄儿最先提醒的他,所以,你懂得。”

  居然如此!

  姚广孝扭头看了一眼这个奇才。

  结果,一群身穿飞鱼服的人挡住了他的视线。

  太子殿下派人来了。

  姚广孝转过身来,淡淡开口。

  “看来燕王殿下你给他的令牌,没有多大的用处与回报了。”

  “你这个说话太狠了,我很伤心呐。”

  朱棣捂着心口,脸上却笑嘻嘻的。

  “没用就说明他有大用,那不是更好,既然是人才,大哥用和我用是一样的,先紧着大哥用,我最缺的还是战场上的人手,比如法师你。”

  姚广孝给了朱棣一个白眼,让朱棣自行体会。

  想当初要不是太子殿下慧眼识珠,他哪有今日。

  所以,他至死都是太子党。

  而朱棣却也难得的,没有与姚广孝像平时一样耍宝斗嘴。

  其实他也不知道,刚才为什么要给夏原吉令牌,做出有可能令人误解的举动。

  要真的给他的行为想一个适合的理由。

  “大概是缘分吧!”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的奇妙。

  就像他和乖侄儿之间的缘分一样。

  他要为父皇开疆拓土,替大哥守卫国家,助乖侄儿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共主!

  什么你的我的,最后不都是大明老朱家的嘛。

  “驾!”

  小倭寇么,你们的克星征东大将军来也!

  ……

  “啾啾啾!”

  坤宁宫。

  朱雄英听着廊下鸟雀的鸣叫,抬头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

  晌午了。

  【等到明日,四叔就要率神机营渡河东去吴淞江口,到了出海口,师父就会低调地搭乘商船去出云国了。】

  好在,陈东被羁押到京城的残部,说陈东在出云国有据点,不仅提供了当地更为精准的情报,还给了一些可以利用的信物与身份。

  【凭借师父的聪明才智,在出云国混个风生水起,不成问题。】

  【也不知道四叔对付倭寇的战果,赶得上那些年对抗蒙古骑兵不?】

  虽然拿倭寇和蒙古骑兵相比,蒙古骑兵可能会感到羞辱。

  但谁叫军事对垒,有时候也像玩斗兽棋一样呢。

  蒙古骑兵,不擅水战。

  明军与倭寇交锋因为提前了,所以也不知道胜负几何。

  可是,只要明军有抗倭的意识,而倭寇又处于本土的战国时代,想来一群乌合之众,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还是先处理完大明内部的问题,避免前线吃紧,后线紧吃才是王道。】

  内部还有一颗毒瘤李善长待挖。

  也不知道爹爹调查得怎么样了?

  说曹操曹操没到,老朱来了。

  “乖孙,瞧瞧咱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朱元璋一阵爽朗大笑,把笼子里的鸟雀震得到处乱撞。

  朱雄英幽怨地盯了一眼老朱,却发现,老朱身后跟着两个陌生少年。

  看这两人的打扮穿着,好像是官宦人家的孩子,两人年纪相仿,都是十六七岁,一个模样长得英气不凡,块头挺大,一个斯斯文文的,像是个学子。

  “爷爷……他们……是谁?”

  朱雄英一开口,附近的宫人早就习惯了,没有任何的反应。

  而头一次见到皇长孙小殿下的两个少年郎,对此却是大吃一惊。

  他们两个年纪小,见识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满周岁的孩童,能够断断续续说出一句完整的话的。

  “乖孙你忘记了吗?”

  朱元璋比划着两个人。

  “这可是咱和你爹爹精心给你挑选的护卫和伴读,你猜哪个是护卫,哪个是伴读?”

  正常情况下,当然块头大的是护卫,斯斯文文的是伴读。

  但要是这么简单的话,老朱就不会故意让猜谜了。

  于是,朱雄英略一思考,便手指着块头大的那一个少年。

  “他,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