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信物,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等我抓住这对天鹅,拔一根毛下来给乖侄儿,剩下的你带回府里养着,等我回来成亲的时候,咱们再把它们带回燕王府养着!”

  徐妙云没想到燕王殿下去逮天鹅,居然是给她抓的信物。

  朱雄英也没想到。

  自己不光吃了一脸水,还被狗粮糊了一嘴。

  【感觉我不应该在怀里,我应该在水底。】

  四叔也是开窍了,居然懂得讨四婶欢心了。

  就在朱雄英决定假装睡着,不当电灯泡的时候,就听那对天鹅发出阵阵尖叫过后,展翅而飞。

  一时间,湖里岸边的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尴尬过后,忍不住笑弯了腰。

  “殿下,你的信物飞了呢。”

  “飞了的不叫信物,抓到手的才叫,鹅鹅鹅,快来伸歪脖!”

  朱棣一个虎扑,再次朝着另一对天鹅冲了过去。

  最终。

  还是朱棣靠着毅力取胜,在头发被啾下一截的代价下,成功抓到两只长得不算大,好像第一次配对的新手天鹅。

  “那个妙云,让你久等了。”

  此时天边已经满布红霞,映得两个年轻人脸上红扑扑的。

  本来还想装睡的朱雄英早就睡着了,正躺在朱棣亲手所制的移动式摇篮里唧吧嘴。

  “鹅……肉肉……”

  朱棣本来觉得氛围有些怪异,把握不住该说什么,听到乖侄儿的话,连忙低声说道:“妙云,你可要看好了我给你的信物,别让乖侄儿给吃了。”

  “皇孙小殿下通情达理,不是这种人。”

  朱棣摸着下巴,想着自己小时候干过的坏事,讪讪一笑。

  “是我小人之心了,那妙云你可要好好养,别把它们给养死了。”

  “殿下这是临行前还给我找了个活计干?”

  朱棣不住地点头。

  对。

  人闲着就会胡思乱想。

  只有找些事情做,这等待的日子才能过得更快一些。

  还有就是。

  “要是妙云你哪天想我了,可以看看这对天鹅,看到它们,你不就能想到我了吗?”

  在海岸附近炮击倭寇,还能有书信往来。

  等到一出海了,来往书信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尤其是神机营的机动性强,经常要脱离海军大部队去搞远程追击,收到信再回信,早就晚了三秋了。

  “殿下放心,我会经常看这对天鹅的。”

  徐妙云瞥了一眼朱棣的头顶,拿着团扇挡住了飞快上扬的嘴角。

  朱棣不解的问她。

  “你笑什么?”

  “殿下头上有泥……别拿手摸!”

  迟了。

  朱棣伸手一摸,放下手来一看,顿时脸色爆红,又跳进湖里洗了遍澡。

  因为头顶的根本不是泥。

  而是天鹅用来攻击他的粑粑!

  这回真是弄巧成拙了。

  往后徐妙云想起他的时候,不就只能想到他头顶鹅屎的狼狈模样了吗?

  “妙云,你等等我啊!”

  朱棣一个猛子,又钻进了荷花丛中。

  徐妙云是猜不透他的性子,她看着脚下乱扑腾的天鹅,最终还是差人上前,把它们带下去。

  等会儿先给皇后娘娘禀报一声,再把它们带回家去,好生养着。

  这皇宫里的一切都是帝后的,她虽是准儿媳,也不能给什么就要什么。

  宫人刚将天鹅带下去,徐妙云就听到脚下的水面传来波动声。

  她猜到是谁在下面藏着,也没作声。

  “哗啦!”

  一朵碗大的出水莲花,冲破水面冒了出来。

  徐妙云十分配合的惊呼一声。

  “呀!”

  “这里怎么会有一朵莲花?”

  朱雄英听到四婶的惊叫声,一个激灵睁开双眼,赶紧爬起来,往湖里看去。

  这一看,出水莲花没瞧着,只看到头顶着莲花,笑得一脸烧包的四叔。

  “是我啊!嘿嘿嘿!”

  “噗嗤……”

  徐妙云赶紧拿团扇挡住半边脸,眉眼笑弯。

  两人都知道对方在装疯卖傻,但情窦初开的少年人就是这样,哪怕做一些幼稚无比的事,只要在一起,依旧觉得无比的开心。

  朱棣趴在岸边,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徐妙云笑。

  徐妙云可不忍心他老是泡在水里。

  她听父亲说过,神机营训练的日常里,就有游泳这一项,所以军营全体上下,每天都要在水里泡一个时辰。

  “殿下上来吧,小心着凉。”

  “我火气大得很,不用担心。”

  嘴上这么说着,朱棣还是十分听劝的一个猛子,单手按着石岸窜了上来,抖了抖身上的水珠,这才背着手,快步朝着徐妙云走了过来。

  等到距离徐妙云只有两步远的时候,忽然从背后拿出一把莲蓬。

  “看!”

  徐妙云早看到他左手背在身后,一定是想送什么惊喜。

  她原以为是花,没想到会是莲蓬。

  “这莲蓬是我精心挑选的,里面的莲子都熟了,还有不少熟透的能留种。”

  “殿下是想吃莲子了吗?”

  “不是。”

  朱棣把莲蓬塞到徐妙云的手里,难得声音放柔。

  “你把莲子种在水里,等到来年花开,我回来和你一起赏花,怎么样?”

  徐妙云红着眼眶,轻轻颔首。

  “殿下,我等你。”

  离别总是让人充满惆怅。

  晚上的送行宴,宫里的其他皇子,不管年纪大的小的,都在尽力地活跃着气氛。

  可等到宴席散场,大家望着朱棣的身影,逐渐消失在甬道尽头,还是露出了沉重的表情。

  “可惜我还抡不动长刀,不然我也要跟着四哥下海除倭去了。”

  “你是抡不动刀,但你炼丹炸开的锅,比刀枪杀伤力还大。”

  “你懂什么,父皇说了,我未来可是要进工部,帮四哥练弹丸的!”

  朱雄英打了个哈欠,看了一眼乌泱泱的一群皇叔皇姑。

  老朱的孩子,就没有几个不成器的。

  只是老朱以前认为的正途,不适合他们而已。

  比如郭宁妃生的儿子朱檀,是一个炼丹小能手。

  尽管目前才五六岁,但在方面的造诣很高了,只是以前在朱橚没被允许学医时,只敢偷偷的练,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跟着焦玉学习火器之道。

  朱檀本就聪明好学,属于神童那一类的。

  焦玉看到朱檀露了几手,无师自通却比许多专门研究此术的匠师还要厉害,都直夸此子,日后在弹丸方面的成就,比他焦玉还要高!

  “好了好了,一个个的别站在门口抹眼泪了,老四是去杀敌了,又不是不回来了!”

  朱元璋暴喝了一声。

  刚才还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小萝卜头们,立即作鸟兽状散去。

  “父皇,儿臣困了先告辞!”

  “儿臣茶喝多了要上茅房!”

  “十弟等等我!”

  朱元璋原本还想借老四这个例子,鼓励子女们多多学习,激励他们一番。

  没想到。

  这群孩子见了他,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妹子,咱和他们说话的时候,面相很可怕,还是说话声音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