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暗中推手-《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

  刘丰不疾不徐,缓缓出言:“父皇,枫雪林缺一个山虞,可让陈大人前往。”

  山虞,掌山林政令之官,平日里伐木开采,狩猎畜牧,皆由山虞掌控。

  别看只是个地官,却是有实权的。

  “枫雪林山虞?”梁帝捋须沉吟。

  刘丰紧接着又道:“枫雪林乃我皇族先祖发迹之地,神圣庄严,让陈大人去当山虞,不至于让朝臣寒心。”

  刘康听完,却也忍不住点头。

  “太子这建议,甚妙。如此一来,陈登官职也贬了,且陛下不会落得薄情寡义之名,我看可以。”

  既然刘康和刘丰同时建议,梁帝几乎毫不犹豫。

  “那就这么办。”

  他根本不在意陈登是否同意。

  能在他面前,议论陈登之过,梁帝就没打算征求他的意见。

  眼见自己不用去虎跃城,陈登如逢大赦,在地上不断磕头。

  “老臣谢陛下隆恩。”

  “下去吧,往后好自为之。”梁帝闭上眼睛,挥了挥衣袖。

  “老臣必竭尽所能,守护枫雪林这片神圣之地,老臣告退。”

  陈登从地上站起,朝刘丰投去感激一瞥,随后恭敬离开。

  一旁的萧万平,对枫雪林只是听闻。

  且隐约知道,每年八月初八,梁帝都会到枫雪林祭告先祖。

  因此,他对刘丰的这一建议,心中一动。

  “刘苏,这样处理,你可满意?”梁帝随口问了一句。

  明明根本没有征求他的意见,现在事情落下,梁帝才象征性问了一句。

  不同意又能如何?

  萧万平心中冷笑。

  “父皇英明,儿臣心服口服。”他随口回了一句,带着讽刺意味。

  但在众人听来,萧万平确确实实没有异议。

  “好了,没什么事,你先回去吧,明日开始,参加朝会。”

  “儿臣领旨!”

  萧万平拱手行了个礼,随后退出朝阳殿。

  离开之时,他见赵不全和刘丰,并没有退下的意思。

  心中猜测,想必梁帝还有事,需要自己不在场时,与他们商议。

  想到这点,萧万平断定,虽然自己过了关,但梁帝对自己,还是起了戒备心。

  看来得加快计划了,否则露馅是迟早的事。

  “呼”

  出了朝阳殿,萧万平深吸一口气,望着乌云密布的天际。

  暴风雨将至!

  萧万平离开后,梁帝狠狠瞪了刘丰一眼。

  “田士魏丘一事,是不是你授意的?”

  刘丰假装大惊,立刻站出来回道:“父皇明察,自从上次得了父皇教诲,儿臣时刻国事朝局为重,怎敢再次糊涂犯错?”

  户部与刘丰交好,梁帝不可能不知道。

  “哼,若没你撑腰,区区一个令史和书令史,敢得罪刘苏?”

  “父皇明鉴,儿臣也知,户部乃国之命脉,因此过问得多了些,在这些官员看来,儿臣却成了他们的后台,兴许是这俩人,想故意巴结东宫,这才如此。”

  听到这番话,梁帝侧着脸看着刘丰。

  “你最好说的,都是真话,回去好好管管你的那些人,别再捣鼓出什么幺蛾子,否则朕绝不轻饶。”

  话语虽严厉,但仍能听得出,他对刘丰,有着无限的纵容。

  这也是为何刘丰敢多次朝刘苏下手的根本原因。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儿臣告退!”

  刘丰离开后,梁帝将目光对准赵不全。

  “翠娥一事,你也不必再计较,刘苏说得对,此时不宜和炎国发生冲突。”

  赵不全识趣,并未揪着不放,当下微微颔首。

  “是,陛下!”

  “你刚才说,还有一件重要之事禀报,是什么?”

  赵不全不由朝前两步,声音变得有些低。

  “陛下,无相门终于找到寒铁下落了!”

  “你说什么?”梁帝豁然站起,下了台阶。

  连一旁的刘康,也是满脸惊讶,看着赵不全。

  “寒铁有下落了?”

  快步走到赵不全跟前,梁帝一双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

  这寒铁,他找了整整十年,个中曲折,恐怕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而今寒铁消息再现,战事又将起,他如何能不激动?

  “回陛下话,这么多年,属下派人一直在极荒之地勘察,哪知这寒铁,竟然在太舟山!”

  “太舟山?那不是慕容氏领地?”刘康也跟着出言。

  “正是!”

  听到这话,梁帝眉头一皱。

  “慕容氏,岁贡一事,朕刚回绝了扈三喜,加上早年那件事,恐怕要派兵前往,他们也不会轻易答应了。”

  赵不全立即说道:“陛下,寒铁事关国运,若他们不让开采,区区弹丸之地,发兵灭了就是。”

  “不可!”

  刘康立即反对。

  “王爷,有何不可?”赵不全反问。

  梁帝看向刘康:“皇兄,你有何高见?”

  “现下炎梁已经着手准备攻卫,若北边再发生兵戈,不管慕容氏实力如何,咱们大梁,将腹背受敌,得利的,只会是炎卫两国。”

  捋须点头,梁帝深以为然。

  “皇兄说得在理,况且归无刃已经率领主力,在南边布防,随时准备进攻卫国,此刻大举将主力北调,的确不适合。”

  见两人否决了他的提议,赵不全心中一喜。

  但却故意装出一副为难之色。

  “陛下,寒铁之事,刻不容缓,若等战火挑起,再来开采,已经来不及了。”

  梁帝自然知道这点。

  从开采,到造成可用兵刃,那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届时局势如何,还未可知。

  若有寒铁兵刃在手,灭了卫国后,北梁还能保存最大实力,与炎国周旋。

  “你有什么主意?”

  假装沉思片刻,赵不全拱手回道:“陛下,既然暂时不能发兵慕容氏,那微臣确实有个主意。”

  “你说!”

  “慕容氏连年旱灾,陛下又刚回绝了岁贡一事,此时慕容氏必然是水深火热,只要咱们以赈灾名义,派一支队伍前去,慕容氏必然是夹道相迎的。”

  “赈灾?”

  梁帝仔细琢磨。

  赵不全继续解释:“陛下,岁贡一事,陛下回绝了他们请求,这是原则,无话可说。但此时若派人前去赈灾,那便是彰显了陛下仁德爱民,慕容氏必会感恩戴德。”

  “如此,既稳定了北边,咱们还能名正言顺,进入慕容氏领地,进而开采寒铁矿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