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功与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

  “父皇!”

  萧万平拱手回道:“儿臣远赴兴阳,几经生死,才粉碎了炎卫合军,将局势扭转,让我大梁转危为安,翠娥被暴晒而死,还悬挂于城墙上鞭尸,这难道不是对炎梁关系,是一种伤害?”

  “所以你不管不顾,将尸体取下?”梁帝侧着头问道。

  “父皇!”萧万平再道:“儿臣不想让好不容易建立的炎梁合军,遭到破坏,请父皇明察。”

  赵不全立刻插话:“可微臣怎么看,平西王都像是在为神影司打掩护呢?”

  “不错!”

  刘丰立刻附和:“翠娥被抓,是在你和昭帝达成协议之前,要知道,神影司也杀了无相门的狸猫,我们杀翠娥,只不过是报仇,炎国没有理由刁难。”

  “正是这个理,所以...”

  赵不全和刘丰一唱一和:“微臣怀疑,平西王救下翠娥尸体,纯粹是不想让神影司的人出现。”

  “刘苏,你怎么说?”梁帝深觉两人说得有理。

  而且狸猫之死,他心中也愤怒。

  那可是埋在燕云的一颗重要棋子,为北梁立下了多少功绩。

  而今被杀,他日若炎梁真的开战,他们就失去主动了。

  萧万平立刻回道:“父皇,儿臣想请问,翠娥活着的时候,神影司的人尚且没现身救她,这都被晒死了,您觉得,神影司会出现吗?”

  这句话,让赵不全和刘丰,同时一愣。

  刘康却点头:“说得在理,活人他们尚且不救,何况一具尸体,神影司是不会出现了。”

  “既然不会出现,那将翠娥尸体吊在城门上鞭尸,这纯粹是在挑战炎梁关系,破坏两国同盟罢了,儿臣救下翠娥尸体,只是为了我大梁着想。”

  这个逻辑,梁帝似乎也接受了。

  他不着痕迹点了点头。

  “反而!”萧万平话音一转,侧身看向赵不全。

  “赵门主死活要对翠娥鞭尸,莫非是想破坏炎梁关系,让炎国再次倒向卫国,让我大梁再次陷入万劫不复?”

  众人反应过来,这就是萧万平刚才所说,怀疑赵不全和卫国有勾结的原因。

  果然,听到这句话,梁帝眼角微微抽动。

  “赵不全,你怎么说?”

  毕竟是无相门门主,赵不全也不慌,只是淡淡回了一句。

  “陛下,微臣只是想替狸猫报仇,维护我大梁、还有无相门的威严罢了。”

  倘若狸猫被杀,无相门没有任何动作,这的确大失脸面。

  梁帝似乎也理解。

  更何况,赵不全对朝廷的忠心,他看在眼里。

  刘康此时也道:“赵门主的忠心,日月可鉴,陛下不必多心。”

  他的话,比什么都好用。

  梁帝听完,捋须颔首。

  见此,萧万平赶紧再度出言,他必须占据局面主动。

  “对了父皇,狸猫一事,敢问皇兄是怎么知晓的?莫非,皇兄的手,早已伸向无相门,还是,赵门主和皇兄有了来往?”

  矛头对准赵不全无果后,萧万平再度转向刘丰。

  密谍一事,没有梁帝授意,无相门是决计不能透露给任何人的。

  “刘苏”和杨牧卿知道,是因为他们当时要攻取燕云,为了行事方便,梁帝勒令赵不全让狸猫和杨牧卿配合。

  萧万平的质疑,让刘丰脸色大变。

  “父皇,儿臣只是今早和赵门主闲聊翠娥一事,偶然得知的,父皇切莫听信二弟之言。”

  赵不全也回道:“陛下明鉴,狸猫既然已经死了,那她身份,也就没有保密必要了。”

  言下之意,印证了刘丰的话,替他打掩护。

  “好了!”

  梁帝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萧万平的挑拨。

  “这件事就此揭过,朕相信你们,都是为了大梁,忠勇可嘉,不必互相质疑了。”

  “遵旨!”

  三人同时拱手应承。

  但刘丰的后背,已经微微发凉。

  萧万平能将完全被动,化为主动攻击自己。

  甚至他的话,大半都猜对了,这让他心有余悸。

  而赵不全,还是面无表情,但心中波澜起伏。

  他也忍不住对“刘苏”的逻辑,惊讶不已。

  同时,萧万平心中也松了口气。

  两件大事,算是过关了。

  还有一件大事,恐怕也要来了。

  神情一缓,梁帝看向萧万平,总算露出些许欣慰。

  “此行兴阳,你辛苦了。”

  “托父皇洪福,幸不辱命。”萧万平不卑不亢回了一句。

  “说说吧,你是怎么粉碎炎卫之盟的,朕要听具体过程。”

  大致方法,朝阳殿内所有人,都已知道。

  无奈,萧万平只能将事情经过,详细禀报。

  当然,不该说的,他一句也没说。

  在场的人,无不都是城府之辈,听完整个过程,虽然心中惊讶于萧万平的反应和手段。

  但全都面无表情。

  反而是刘丰,他抓住了萧万平把柄。

  “二弟,你糊涂啊,昭帝不要的女人,你竟然奉若珍宝,这传出去,我大梁脸面往哪搁?”

  他指的,自然是顾舒晴。

  “皇兄,糊涂的那个人,应该是你吧?”萧万平毫不退让。

  “你什么意思?”刘丰脸色一寒。

  “炎梁虽然打算合军攻打卫国,但灭了卫国之后,炎梁必定有一战,顾家,那可是曾经跟炎昭帝走得极近的人,他们对炎昭帝的了解,可不只是一星半点。”

  “哦?”

  听到萧万平的话,梁帝眉目一扬:“你的意思是说,将顾家带到渭宁,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的对付炎昭帝?”

  “正是如此。”萧万平继续道:“旁人都以为,儿臣只是贪图顾舒晴美色,连炎昭帝也这么认为,不过这又何妨,为了我大梁,这份骂名,儿臣愿意背负!”

  他说得大义凛然,直听得刘康和梁帝,不禁同时点头赞许。

  “好!”梁帝一拍案桌。

  “这件事,你做得很好!”

  “多谢父皇。”

  随后,梁帝看了刘丰一眼。

  “这些远见,你的确要跟刘苏学学。”

  刘丰咬牙切齿,脸颊肌肉狠狠抽动。

  但他哪敢多说,只是拱手:“儿臣只是站在我大梁角度着想,父皇教训得是,儿臣谨记。”

  领命的同时,还不忘为自己辩解。

  梁帝继续道:“这份功劳,朕记下了,但这些罪过,你怎么解释?”

  说完,他将一本账簿,扔到刘苏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