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烫手山芋-《重生1931,我有一座军事仓库》

  寒风卷着尘土扑打在脸上,江河一脚踏进云城,行囊未解,便被顶头上司李维新唤进了办公室。

  烟灰缸里,半截香烟被狠狠摁灭,火星挣扎了一下,旋即湮灭。

  李维新没绕圈子,一张脸绷得像块铁板,直接把一份文件拍在桌上,力道沉得让桌面都震了震。

  “老弟,”李维新的声音压得极低,每个字都像浸透了冰水,“云省这潭水,浑了!

  江河沉默着,指尖无意识划过粗糙的椅背。李维新的话在他脑中炸开:年轻的面孔,冻得发青却倔强异常,躺在冰冷的铁轨上,筑成一道沉默而悲壮的人墙。寒风似乎穿透了墙壁,呜咽着,混杂着远处火车被迫停下的悠长汽笛。

  “后来……怎么解决的?”江河的声音有些干涩。他知道,这“解决”二字背后,绝无温情。

  “解决?”李维新嘴角扯出一丝冰冷的弧度,眼中寒光一闪,“我没有看到。”

  李维新冷笑,他目光如钩,盯在江河脸上,“老弟,这烫手的山芋,得有人去‘摸摸底’了……只有你去!”

  江河没有犹豫。

  李维新那句冰冷的“做工作”还在耳边嗡嗡作响,但江河心中的天平早已倾斜。窗外,铅灰色的天空沉重地压着,那些躺在冰冷铁轨上、冻得瑟瑟发抖却眼神倔强如铁的年轻脸庞,再次清晰地浮现。

  “火种……不能熄。”他低语,指节在冰凉的窗棂上用力一叩,尘埃轻颤,决心已定。

  城西,一家旧书铺的后屋。空气里弥漫着陈年纸张的霉味和细小的尘埃,光线昏暗,仅有一盏油灯摇曳着微弱的光晕。几个学生代表鱼贯而入,脸上带着未消的激愤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们不认识眼前这个穿着半旧长衫的男人。

  但当江河简短地报出名字时,昏暗的屋子里仿佛亮起了一小簇火苗。是他!那个名字带着传奇色彩:深入伪满州国、手刃叛徒、智斗省府大员、拔除倭寇爪牙……在这些年轻学生简单却炽热的心目中,他就是黑暗中一道劈开混沌的闪电,是活着的英雄。

  “坐。”江河声音不高,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却因紧绷而显得棱角分明的脸。没有寒暄,他低沉的声音像投入古井的石子,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小屋里:

  “同学们,铁轨上的四天四夜,我都知道了。”他顿了一下,看到几个学生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眼中燃起光亮,“那是骨气!是血性!我看到了,也……痛心。”

  一个戴着眼镜、领袖模样的青年忍不住开口,声音因压抑的愤怒而微微发颤:“周先生!他们……太狠了!断水断粮,天寒地冻,还抓人!我们……”

  江河抬手,一个温和却带着无形力量的手势止住了他的话。“我明白。但你们的血,没有白流!省主席低头了,条件答应了,这就是胜利!是你们用勇气拼来的第一步!”他话锋陡然一转,眼神锐利如刀,扫过众人,“可你们看看外面——刺刀的寒光、暗处的眼睛、学校的勒令、学联的解散……这‘胜利’底下,藏着多少杀机?他们怕了,所以才更疯狂!”

  屋内死寂,只有油灯芯偶尔“噼啪”轻爆。年轻的手攥成了拳,指节发白,眼中翻涌着不甘与迷茫。

  江河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力量:“同学们,热血可贵,但绝不能白白洒在敌人挖好的陷阱里。这腐朽透顶的国民政府,靠游行、靠躺在铁轨上,能唤醒它吗?能让它改邪归正吗?”他的问题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就……”另一个学生急切地脱口而出。

  “等!”江河斩钉截铁,目光灼灼如炬,“但不是空等!是积蓄!是蛰伏!是转换战场!”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积满灰尘的桌面上划过,仿佛在勾勒无形的蓝图,“东边那头磨牙吮血的恶狼(外敌),獠牙已经亮出来了!这才是悬在我们民族头顶,最大的、最凶险的刀!跟它比起来,眼前这些魑魅魍魉,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他观察着学生们眼中翻腾的思绪,放缓了语气,带着一种深沉的嘱托:“把你们的组织力、宣传力、行动力,从街头,从铁轨,转到更隐蔽、更扎实的地方去。读书会,歌咏队,传递思想的火种,联络志同道合的师生……一点一滴,聚沙成塔,把人心聚拢,把力量深藏。现在要的不是轰轰烈烈的毁灭,是能点燃燎原大火的星火!”

  他拿起桌上一个豁了口的粗瓷茶杯,指尖摩挲着粗糙的杯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同伴。你们每一个,都是未来抗击外侮、重建家园的宝贵种子。此刻硬拼,只会让亲者痛断肝肠,仇者拍手称快。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将来,打得更稳、更狠、更有力!记住,真正的战场,不在今天的铁轨上,而在明天,在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烽火最前线!”

  江河的话,如同一把精准的钥匙,“咔哒”一声,拨开了笼罩在学生们心头的愤怒与绝望的迷雾。眼中的火焰并未熄灭,反而沉淀下来,凝练成一种更深沉、更坚韧、更持久的光芒。在这弥漫着霉味与灰尘的昏暗斗室里,一种无声的誓言在无声传递——今日的蛰伏,只为积蓄那足以撕裂黑暗、震动九霄的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