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什么叫衣锦还乡-《睁开眼,回到老婆怀三胎的那一天》

  腊月二十六。

  似为迎接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被乌云笼罩许久的天空,终于放晴了。

  近乡情怯。

  就是刘大胖此时的真实写照。

  去年五月份,他带几个兄弟,合理合法的收过路费,却被秦向河蛮横的搅合黄了。

  非但如此,还又被村里的老少爷们误解。

  他一咬牙,带着哼哈二将,背井离乡去了城里。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说的,同样是刘大胖此刻的心情。

  当初到宿阳,跟了宋仁,之后一步步辛苦打拼,闯到省城海沙。

  个中艰辛,个中血泪,唯有他和张余以及壮实表弟自知。

  好在,他刘大胖熬出头了!

  且不说他,就看坐旁边的俩货。

  瞧瞧这光鲜的一身。

  想当初,两人穷得叮当响随他出去闯荡。

  而今再回乡,已是人模狗样!

  什么破棉袄,旧军大衣的,眼都不夹一下。

  现在他们穿的,都是在富力服装城买的羽绒服,脚上蹬着的,一水大皮鞋。

  还有张余,本来就秃头,偏偏跟他学,抹着厚重头油还往后梳。

  被窗户透进来的大太阳一照,妈呀,亮瞎人眼睛!

  而且,身上都装着至少大几百块。

  其实,在宋仁身边,是经常挨揍挨骂,可钱也能捞的不老少。

  只不过,手痒忍不住。

  经常往藏旮旯巷子里的黑赌场去,这才没攒那么多钱了。

  虽说经常输得精光,但他自觉学了不少东西。

  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回乡养老,绝对能大杀四方,那时,这陵水镇终究还是他刘大胖的天下。

  如此有信心,自然是确定秦向河这次肯定会被打趴下。

  过元宵节,胜华百货就会开业。

  那可是投资三、四千万的百货大楼,抵上秦向河在宿阳的那个十几倍。

  等开业,那还得了,不得天天拎麻袋往家里搬钱。

  什么白云百货,根本不够看。

  还有什么鹿白十三香,就一个调料,弄得跟宝贝疙瘩一样。

  上个月,听说才挣小几十万,还有投资的近千万磁带厂,早成了宋仁和周斌嘴里的笑话。

  光见钱进去,不见钱出来!

  听宋仁和周斌嘀咕,那磁带厂,得猴年马月才能还清宿阳市里的贷款。

  就是这个理!

  秦向河那些生意,说是值多少多少钱的,可识门道的明白,这些钱其实都是向市里贷的。

  要不是宋仁掰开讲清楚,他还真被唬得一愣一愣呢!

  就这,秦向河还不知死活,又磨蹭想去海沙开分店,听说,也要投资三千万!

  笑死个人,最后却只在海沙市里借到一千万。

  剩下的两千万,去哪弄?

  很怀疑,是不是想骗这笔钱,搞别的生意。

  米巷立交桥那,就是白云百货分店的选址。

  上次,他跟宋仁几个去看过了,就孤零零一栋大楼杵那。

  周边的道路是方便,可连个大点商业街都没有。

  用宋仁的话来说,就一鸟不拉屎的地方,即便秦向河砸锅卖铁筹够了钱,开起来也得黄,根本不用自己吓自己。

  刘大胖最依仗的是后面这个。

  宋仁和周斌已经在商量,等胜华开业,一旦盈利达到预期,就立刻筹集资金去宿阳。

  光是省城最大百货大楼分店的噱头,就能压白云百货一头了。

  何况,那两人还打算投入超过白云百货一倍的资金。

  让秦向河上蹿下跳,到时两边都能被胜华给搅黄了。

  临了,只能眼巴巴守着鹿白十三香窝在宿阳。

  不,甚至被挤回长溪县都不一定。

  此消彼长,他跟在宋仁身边,肯定是水涨船高。

  用不了多久,再见到他,秦向河就得乖乖弯腰陪着笑脸了。

  到那时。

  哼~哼……

  “大刘哥,到庄子了。”

  正乐呵臆想着,忽被旁边张余一声吆喝给吵醒,刘大胖一脸不快。

  他扭头看向窗外,还真到马沟村路口了。

  有这么快吗?

  感觉才在县城上车,都不觉得怎么颠簸,这就到了。

  厢门打开,他跟着跳下车。

  上午,从海沙坐火车到宿阳,再转长途车到县城。

  本想换乘汽车到陵水,再雇辆什么车回马沟的。

  毕竟,他可是有身份的人,不能随随便便像以前那样,搭个牛车,甚至直接跑回去。

  不是开玩笑!

  他现在可是胜华百货大楼名义上的保安部副主管。

  只不过不用上班,还是跟着宋仁鞍前马后的。

  但只要进胜华百货大楼,谁不认识他,谁敢小看他!

  不少员工,见了,都一口一个刘主管的。

  所以,他特喜欢往胜华大楼跑。

  哪知到县城车站,竟听有车直接从县城去茅塘,说是最近有非常多外地人去那,专门一天给开两班车。

  主要的,那些外地人,对多花点车费,不太在乎。

  这比往镇上跑,挣得还多。

  还说,亏他们这个时候,再晚点这趟车就走了。

  但晚了也有办法,去大路口,但凡看到卡车经过,别犹豫,准是去茅塘的。

  说上几句好话,或是给个几毛钱。

  遇到脾气好的司机,也会愿意给捎段路的。

  刘大胖不以为然,知道这些外地人,定是看大电视台的广告,才挤来的。

  有什么用,那么便宜的调料,累死累活拉那么多车,也挣不了什么钱。

  要不,怎么说乡下人眼窝子浅呢。

  县城的,也好不了哪里去!

  一提到鹿白十三香,满脸的钦佩和向往的。

  屁!

  亏他去城里,长了见识。

  真就一群没见过大钱的乡巴佬!

  要知道,他在省城,看到的,动辄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大生意!

  话说回来,十三香不知从那请的小明星。

  歌甜,人也长得俊,还有那小身段,这要是能往怀里一搂……

  嘿~

  想想都带劲。

  突地。

  走前面的壮实表弟停住,刘大胖一头撞在背后大包上。

  咚的一声响。

  不用猜,也知道是装那台新买的收音机上了。

  此外,他和张余背上,手里,也都拎的满满东西。

  大都是吃的用的,给家里过年备的。

  以往过个年,是比村里别家吃的好。

  但这趟出去了,才知道,以前哪叫过日子,完全是日子在过他!

  到县城时,什么猪肉羊肉的,买了二、三十斤,年关可劲吃。

  还有以前舍不得买的贵饼干、贵果子,另外,家里人的衣服,也都全买,买贵的!

  什么叫衣锦还乡?

  就他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