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沟的麻雀在槐树上扑棱翅膀时,苏檀正蹲在空间里拔萝卜。
灵泉浇过的白萝卜脆生生裂着水纹,她往竹筐里丢了两个,抬头见顾沉砚抱着一捆菜苗站在田埂上,浓眉拧成个结。
“那个疗养院。”他把菜苗往地上一放,“查得太干净了。”
苏檀的手顿了顿。
三天前张参谋长来送喜糖时说,疗养院废墟里除了块金属片,连张纸片都没剩。
可她腕间的翡翠镯那天夜里烫得厉害,苏九融合前说的“时间轴修正”还在耳边响。
“我也觉得蹊跷。”她拍了拍手上的土,“原主投井那晚,林月白说看见她偷红薯干——可后来翻遍队里仓库,连个红薯皮都没找着。”
顾沉砚蹲下来,指尖划过灵泉边的青苔:“当年顾小满落水,是你(原主)跳下去救的。后来你死了,小满哭了整月。现在想来,你被栽赃的时机太巧——正好是顾家收到我退伍信的第二天。”
田埂外传来空间特有的虫鸣。
苏檀摸了摸翡翠镯,凉意透过皮肤渗进骨头里。
村东头的大喇叭突然响了。
周大队长的公鸭嗓炸开来:“全体社员注意!下午分盐巴,每家半两——”
顾沉砚站起身,拍了拍裤腿的泥:“先把菜苗种上。晚上我去村头转转。”
下午分盐时,林月白的娘挤到苏檀跟前。
那女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眼角抹着不知哪来的红粉,拽住苏檀的胳膊就掉眼泪:“小檀啊,我们家月白可是被冤枉的……”
苏檀后退半步,竹筐里的盐罐子磕在腿上。
林月白娘上个月刚被县供销社停了职,现在眼眶红得像兔子:“她就是嘴笨不会说话,哪能偷粮票?周大队长都松口说要帮着说话了……”
苏檀没接话。
上个月林月白往她菜筐里塞偷来的粮票,被顾沉砚当场抓包——当时粮票上还沾着林月白的胭脂印。
她拎着竹筐绕过林月白娘,听见那女人追在后面喊:“周大队长最公道了,他说要帮我们家月白说情!”
当晚顾沉砚回来时,裤脚沾着泥。
他把军大衣往椅子上一甩,从兜里摸出块碎布:“村口老槐树下发现的。”
碎布上沾着草屑,边缘有烧焦的痕迹。
苏檀凑过去闻,有股子煤油味:“不像村民的。”
“今早巡逻时,山脚废弃柴房被翻过。”顾沉砚扯下军靴,“鞋印是42码的胶鞋,底纹和上次在疗养院外发现的一样。”
苏檀的心跳漏了一拍。
半个月前顾沉砚去县城送山货,在疗养院废墟外也捡过类似的鞋印——后来张参谋长说,那是某特殊部门的制式胶鞋。
“我让铁柱他们分三班守村口。”顾沉砚倒了碗凉水灌下去,“但总觉得……”
“有人没走干净。”苏檀替他说完。
第二日天没亮,苏檀挑着菜筐进城。
竹筐最底下压着两个灵泉泡过的苹果——这是给县供销社老陈头的“谢礼”。
老陈头管着菜摊登记,上次她卖灵蔬时,老陈头偷偷说:“小檀啊,你这菜比林主任侄女的香多了。”
菜场上飘着油条香。
苏檀把菜往摊位上一摆,老陈头就凑过来:“今天的青菜又嫩得能掐出水。”
她装着整理菜叶子,压低声音:“陈副官的事,您听说没?”
老陈头抽了口旱烟,烟雾里眯起眼:“那老东西早被隔离审查了。不过有人说……”他扫了眼四周,“疗养院关门前,他往乡下运了几箱文件。”
苏檀的手指在竹筐里掐紧。
陈副官是原疗养院的后勤主管,原主被栽赃那晚,有人看见他在仓库附近转悠——后来调查时他说“记错了时间”。
“具体运哪了?”她往老陈头手里塞了个苹果。
老陈头咬了口,眼睛亮起来:“听说是青竹沟附近。不过小檀啊,这事儿你别掺和——”
“苏知青!”卖豆腐的王婶喊她,“你家顾同志找你!”
顾沉砚站在菜场口,军大衣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
见她过来,递过个油纸包:“张参谋长派人送的。”
油纸包里是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金属片检测结果:含未知元素,与苏檀翡翠镯成分相似。”
苏檀的手一抖。翡翠镯突然发烫,隔着袖子都能感觉到温度。
“回村再说。”顾沉砚攥住她的手腕,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手套传过来,“我总觉得,疗养院、林月白、陈副官……这些事串起来,都冲着你的镯子来。”
夜里,顾沉砚把纸条压在枕头底下。
煤油灯在八仙桌上跳着小火苗,苏檀摩挲着翡翠镯,这次它没发烫,反而凉丝丝的。
“陈副官运的文件,可能和时间轴有关。”她想起苏九说的“修正进度”,“苏九融合前说5\/7,后来金属片显示6\/7……”
顾沉砚突然握住她的手:“不管是什么,我护着你。”
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顾小满撞开院门,裤脚沾着泥,话都说不利索:“姐……姐!村西头的秧苗!全死了!”
苏檀扔下茶碗就往外跑。
顾沉砚抄起手电筒跟上,光束扫过田埂,原本油绿的秧苗全枯了,叶子卷成焦黄的纸。
她蹲下来,指尖碰了碰泥土。
土是干的,可今早刚下过小雨。
凑近些闻,有股子刺鼻的药味,像……像消毒水,又比消毒水冲。
顾沉砚的手电筒照过来:“叶子背面有黄斑。”
苏檀的心跳得厉害。
这些秧苗是她用灵泉水泡过的,本该比普通秧苗耐虫害。
怎么会突然全死了?
她抬头看向顾沉砚,月光下他的脸色比秧苗还白。
远处传来夜枭的叫声,一声比一声凄厉。
灵泉浇过的白萝卜脆生生裂着水纹,她往竹筐里丢了两个,抬头见顾沉砚抱着一捆菜苗站在田埂上,浓眉拧成个结。
“那个疗养院。”他把菜苗往地上一放,“查得太干净了。”
苏檀的手顿了顿。
三天前张参谋长来送喜糖时说,疗养院废墟里除了块金属片,连张纸片都没剩。
可她腕间的翡翠镯那天夜里烫得厉害,苏九融合前说的“时间轴修正”还在耳边响。
“我也觉得蹊跷。”她拍了拍手上的土,“原主投井那晚,林月白说看见她偷红薯干——可后来翻遍队里仓库,连个红薯皮都没找着。”
顾沉砚蹲下来,指尖划过灵泉边的青苔:“当年顾小满落水,是你(原主)跳下去救的。后来你死了,小满哭了整月。现在想来,你被栽赃的时机太巧——正好是顾家收到我退伍信的第二天。”
田埂外传来空间特有的虫鸣。
苏檀摸了摸翡翠镯,凉意透过皮肤渗进骨头里。
村东头的大喇叭突然响了。
周大队长的公鸭嗓炸开来:“全体社员注意!下午分盐巴,每家半两——”
顾沉砚站起身,拍了拍裤腿的泥:“先把菜苗种上。晚上我去村头转转。”
下午分盐时,林月白的娘挤到苏檀跟前。
那女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眼角抹着不知哪来的红粉,拽住苏檀的胳膊就掉眼泪:“小檀啊,我们家月白可是被冤枉的……”
苏檀后退半步,竹筐里的盐罐子磕在腿上。
林月白娘上个月刚被县供销社停了职,现在眼眶红得像兔子:“她就是嘴笨不会说话,哪能偷粮票?周大队长都松口说要帮着说话了……”
苏檀没接话。
上个月林月白往她菜筐里塞偷来的粮票,被顾沉砚当场抓包——当时粮票上还沾着林月白的胭脂印。
她拎着竹筐绕过林月白娘,听见那女人追在后面喊:“周大队长最公道了,他说要帮我们家月白说情!”
当晚顾沉砚回来时,裤脚沾着泥。
他把军大衣往椅子上一甩,从兜里摸出块碎布:“村口老槐树下发现的。”
碎布上沾着草屑,边缘有烧焦的痕迹。
苏檀凑过去闻,有股子煤油味:“不像村民的。”
“今早巡逻时,山脚废弃柴房被翻过。”顾沉砚扯下军靴,“鞋印是42码的胶鞋,底纹和上次在疗养院外发现的一样。”
苏檀的心跳漏了一拍。
半个月前顾沉砚去县城送山货,在疗养院废墟外也捡过类似的鞋印——后来张参谋长说,那是某特殊部门的制式胶鞋。
“我让铁柱他们分三班守村口。”顾沉砚倒了碗凉水灌下去,“但总觉得……”
“有人没走干净。”苏檀替他说完。
第二日天没亮,苏檀挑着菜筐进城。
竹筐最底下压着两个灵泉泡过的苹果——这是给县供销社老陈头的“谢礼”。
老陈头管着菜摊登记,上次她卖灵蔬时,老陈头偷偷说:“小檀啊,你这菜比林主任侄女的香多了。”
菜场上飘着油条香。
苏檀把菜往摊位上一摆,老陈头就凑过来:“今天的青菜又嫩得能掐出水。”
她装着整理菜叶子,压低声音:“陈副官的事,您听说没?”
老陈头抽了口旱烟,烟雾里眯起眼:“那老东西早被隔离审查了。不过有人说……”他扫了眼四周,“疗养院关门前,他往乡下运了几箱文件。”
苏檀的手指在竹筐里掐紧。
陈副官是原疗养院的后勤主管,原主被栽赃那晚,有人看见他在仓库附近转悠——后来调查时他说“记错了时间”。
“具体运哪了?”她往老陈头手里塞了个苹果。
老陈头咬了口,眼睛亮起来:“听说是青竹沟附近。不过小檀啊,这事儿你别掺和——”
“苏知青!”卖豆腐的王婶喊她,“你家顾同志找你!”
顾沉砚站在菜场口,军大衣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
见她过来,递过个油纸包:“张参谋长派人送的。”
油纸包里是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金属片检测结果:含未知元素,与苏檀翡翠镯成分相似。”
苏檀的手一抖。翡翠镯突然发烫,隔着袖子都能感觉到温度。
“回村再说。”顾沉砚攥住她的手腕,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手套传过来,“我总觉得,疗养院、林月白、陈副官……这些事串起来,都冲着你的镯子来。”
夜里,顾沉砚把纸条压在枕头底下。
煤油灯在八仙桌上跳着小火苗,苏檀摩挲着翡翠镯,这次它没发烫,反而凉丝丝的。
“陈副官运的文件,可能和时间轴有关。”她想起苏九说的“修正进度”,“苏九融合前说5\/7,后来金属片显示6\/7……”
顾沉砚突然握住她的手:“不管是什么,我护着你。”
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顾小满撞开院门,裤脚沾着泥,话都说不利索:“姐……姐!村西头的秧苗!全死了!”
苏檀扔下茶碗就往外跑。
顾沉砚抄起手电筒跟上,光束扫过田埂,原本油绿的秧苗全枯了,叶子卷成焦黄的纸。
她蹲下来,指尖碰了碰泥土。
土是干的,可今早刚下过小雨。
凑近些闻,有股子刺鼻的药味,像……像消毒水,又比消毒水冲。
顾沉砚的手电筒照过来:“叶子背面有黄斑。”
苏檀的心跳得厉害。
这些秧苗是她用灵泉水泡过的,本该比普通秧苗耐虫害。
怎么会突然全死了?
她抬头看向顾沉砚,月光下他的脸色比秧苗还白。
远处传来夜枭的叫声,一声比一声凄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