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账底下的“活影子”-《七零娇媳有灵田:糙汉兵王宠妻记》

  省外贸局的回函是在早饭时送来的。

  苏檀正给顾小满剥鸡蛋,牛皮信封上的红戳子刺得她眼皮一跳。

  \"檀姐?\"小满捧着鸡蛋抬头。

  苏檀捏着信角的手紧了紧,把信塞进口袋:\"小满先去学堂,啊。\"

  她推开顾沉砚的门时,对方正擦那把从不离身的军刺。

  晨光从窗纸破洞漏进来,在刀刃上划了道冷光。

  \"昌隆行的账户有问题。\"她把信拍在桌上,\"省局说他们是境外势力的白手套,让立刻断了往来。\"

  顾沉砚的拇指停在刀鞘上。

  他抽走信扫了两眼,军刺\"咔\"地入鞘:\"我这就让铁柱加岗。

  财务室的锁换三回,钥匙你收着。\"

  \"消息得封死。\"苏檀扯了扯他的军装下摆,\"上次那两个换账本的,背后是李秘书。

  现在换个马甲再来......\"

  \"我懂。\"顾沉砚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茧磨得她发痒,\"先稳住,咱们抽丝剥茧。\"

  张德贵的算盘珠子响了三天三夜。

  苏檀蹲在会计室门槛上,看他推了推老花镜,突然\"啪\"地拍桌:\"苏知青!

  你看这——\"

  泛黄的流水单上,有笔三十块的转账格外刺眼。

  收款人名叫周建国,县财政局的科员,每月十五雷打不动往三个账户打钱:一个是文教局王科长的闺女,一个是供销社赵主任的儿子,还有个户名\"陈婶\"的,苏檀认得,是副县长家的保姆。

  \"这周建国每月工资才四十六。\"张德贵的手指敲着单据,\"他哪来的钱养这三个户头?\"

  苏檀笑了,从兜里摸出块桂花糖塞过去:\"张叔,辛苦您了。\"

  当晚,赵铁柱扛着半麻袋山核桃敲开了周建国的门。\"周哥,队里新收的野核桃,您尝尝鲜!\"他挠着头,\"我爹说您最会挑干货,下回收山货还得请教您。\"

  周建国盯着麻袋里油亮的核桃,咽了咽口水:\"放这儿吧。\"

  赵铁柱转身时,余光扫到他裤兜露出半截茶楼票根——城南\"福来居\"的,月底的。

  顾沉砚的军靴踩在青石板上没声儿。

  他猫在茶楼后院的老槐树上,月光透过树叶筛在身上,像披了层迷彩。

  楼下雅间的窗户开着条缝,周建国的声音飘上来:\"王主任,青竹沟的账查得严......\"

  \"怕什么?\"另个沙哑的声音冷笑,\"我让人扮省审计组,就说他们虚报出口量。

  到时候试点资格一收,昌隆行的订单自然转到咱们人手里。\"

  顾沉砚摸出怀里的钢笔,笔帽拧开是微型录音机。

  他按下开关,喉结动了动——这声音,是王副专员当年的司机老吴。

  苏檀听完录音时,正蹲在晒谷场剥毛豆。

  她把最后粒豆子扔进筐,拍了拍手:\"让铁柱往周建国的茶缸里塞张假报表。\"

  \"什么假报表?\"顾沉砚靠着谷堆,军帽檐压得低低的。

  \"出口量多报三成,成本少算两成。\"苏檀扯了扯他的帽檐,\"漏洞标在第三页,用红笔圈起来。\"

  三日后,县纪委的吉普车\"吱呀\"停在青竹沟村口。

  所谓的\"省审计组\"刚掏出工作证,苏檀就捧着一摞原始合同迎上去:\"各位查账是吧?

  这是出口单据,这是银行回执,还有......\"她晃了晃手里的磁带,\"有人想给我们栽赃的证据,也在这儿。\"

  带头的审计员脸白了。周建国瘫坐在地,老吴的汗把衬衫浸得透湿。

  晒谷场的大喇叭响起来时,苏檀正给顾小满编麻花辫。\"经核实,青竹沟大队出口数据真实......\"小满扭着脖子笑:\"檀姐,他们又被抓啦?\"

  \"嗯。\"苏檀望着远处装山货的卡车,眼里亮得像星星,\"这回啊,是他们自己往坑里跳。\"

  顾沉砚不知什么时候凑过来,手里晃着张纸条:\"县物资局来函,说咱们的竹编工艺品订单翻了三倍。\"他故意把纸条举高,\"财迷,该想想怎么装货了吧?\"

  苏檀踮脚去抢,被他顺势搂进怀里。

  远处,赵铁柱扛着新账本跑过来:\"檀姐!

  周大队长说要扩建仓储,让你去看地基——\"

  风卷着晒谷的香气扑过来。

  苏檀望着山脚下那片空地,嘴角慢慢扬起来。

  她知道,这盘棋,才刚下到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