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卷着残雪掠过檐角,将廊下最后一盏灯笼的光晕吹得摇摇欲坠。柳林踏着青石板路往东路院走,靴底碾过碎冰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一把钝刀在反复切割着什么。
他想起方才西跨院里司马锦绣垂泪的模样,眼底那点刚泛起的异样便被冷硬压了下去——征服,从不是靠温情。若事事顺着她,这颗棋子迟早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到时候反噬起来,只会更棘手。
东路院的灯笼比西跨院暗了许多,竹架上积着薄雪,风一吹便簌簌往下掉,落在朱漆大门上,融成一小片水渍。柳林推门进去时,竟没听到往常的环佩叮当,只有廊下寒梅被风吹动的呜咽声。
“王爷?”守在门口的老嬷嬷愣了愣,慌忙屈膝行礼,“大夫人在里屋看书呢,奴婢这就去通报。”
“不必了。”柳林摆摆手,径直往里走。穿过抄手游廊时,他瞥见窗台上摆着的青瓷瓶,里面插着的红梅还是前几日的,花瓣边缘已经发焦,显然是许久没换过了。
里屋的门虚掩着,透出昏黄的烛光。柳林推开门,就见司马鸢儿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捧着一卷书,面前的小几上放着一盏茶,茶汤早已凉透,结了层薄皮。她穿着件石青色的素面锦袍,头上只簪了支碧玉簪,比起往日的珠光宝气,竟透着几分落寞。
听到动静,司马鸢儿抬眸看来,眼底先是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是惯常的端庄:“王爷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她放下书卷,起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却少了几分热络。
柳林打量着屋内。墙上的仕女图蒙着层薄尘,去年生辰时他送的那对羊脂玉瓶,被挪到了角落里,瓶身落了灰。炭盆里的火快灭了,只有几点火星在灰烬里明明灭灭,映得司马鸢儿的脸有些发白。
“听说你近来不大舒服?”柳林在太师椅上坐下,目光落在她略显苍白的唇上。
司马鸢儿笑了笑,那笑意却没到眼底:“老毛病了,冬春交替时总爱犯咳嗽,不碍事的。倒是王爷,这些日子怕是忙坏了,公孙妹妹刚生了小公子,府里上上下下都围着她转,您还要操心北境的事。”
她语气平淡,像在说旁人的事,可指尖绞着帕子的动作,却泄了心底的波澜。柳林怎会看不出来?公孙婀娜生下柳念安后,这镇北王府的重心便彻底偏了。
小公子是柳林的第一个孩子,眉眼生得极像他,柳林虽没日日守着,却也时常去看,赏下去的补品流水似的往公孙院儿里送。府里的夫人们见风使舵,往日里巴结司马鸢儿的,如今大半都凑到了公孙婀娜那里,连带着东路院的下人,都比从前怠慢了几分。
“念安还小,是该多照看些。”柳林端起桌上的凉茶,抿了一口,茶味苦涩,像极了此刻的气氛,“但府里的规矩不能乱。你是大夫人,这王府的中馈,还得你盯着。”
司马鸢儿握着帕子的手紧了紧。中馈?自从公孙婀娜怀孕,柳林便以“你身子弱”为由,把管家权分了一半给她,如今这话,倒像是在讽刺她失职。
“王爷说笑了,”她垂下眼帘,声音轻得像叹息,“公孙妹妹出身所以算不上高贵,但却是小公子的生母,府里的事让她多操心些,也是应当的。我这病恹恹的身子,能守好东路院就不错了。”
柳林看着她。司马鸢儿和司马锦绣虽是姐妹,性子却天差地别。司马锦绣纯善,藏不住心思;司马鸢儿却像北境的寒梅,看着清冷,骨子里却带着韧劲,更懂得权衡利弊。她是先皇后的侄女,背后站着的是手握京畿兵权的镇国公府,这也是当年父皇执意要将她嫁来北境的原因——用她的身份,牵制柳林,也用柳林的势力,平衡后妃之间的争斗。
“你心里有气?”柳林放下茶盏,瓷碗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
司马鸢儿抬眸,直视着他的眼睛,眼底没有委屈,只有坦然:“王爷是北境之主,想疼谁,想宠谁,是您的自由。臣妾只是觉得,这东路院的炭火,怕是该换些新的了。”她指了指炭盆,“昨夜咳得厉害,想叫人添些火,却喊了半天才来个小丫头,说是……公孙院儿里要熬参汤,人手都被借走了。”
柳林的脸色沉了沉。他虽纵容公孙婀娜,却没让她越过司马鸢儿去。看来是底下人见风使舵,连规矩都忘了。
“来人。”他扬声道。
守在门外的老嬷嬷慌忙进来:“王爷。”
“去账房领十斤银丝炭来,送到东路院。”柳林的声音冷得像冰,“再去查,昨夜是谁借走了东路院的人,让她自己去领二十板子,往后若是再敢擅离职守,直接杖毙。”
老嬷嬷吓得脸色发白,连连应着“是”,转身匆匆去了。
屋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炭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司马鸢儿看着柳林,眼底的疏离淡了些:“谢王爷。”
“你是王府的大夫人,”柳林看着她,“这点体面,还不至于保不住。”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公孙年纪小,性子娇纵,你多担待些。但该有的规矩,不能破。”
司马鸢儿笑了笑,这次的笑意真切了些:“王爷心里有数就好。臣妾也不是争风吃醋的人,只是这府里若是乱了规矩,外头人看了笑话,丢的可是王爷的脸面。”
柳林颔首。他就喜欢司马鸢儿这一点,通透,知分寸。不像司马锦绣,总把“善良”挂在嘴边,却不懂这王府的生存之道。
“说起来,”司马鸢儿给柳林重新倒了杯热茶,“前几日我表哥派人来,说京城里不太平。七皇子在父皇面前说您坏话,还说……要让锦绣妹妹回京城省亲,实则是想把她扣在宫里当人质。”
柳林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他早料到七皇子会有动作,却没想到他敢打司马锦绣的主意。
“镇国公怎么说?”他问。司马鸢儿的表哥是镇国公世子,在京中颇有势力。
“我哥哥说,他已经让人盯着了。”司马鸢儿的声音低了些,“只是七皇子背后有皇后撑腰,若是真闹起来,怕是不好收场。王爷,您打算怎么办?”
柳林冷笑一声:“他想要人质?也得看我给不给。”他想起白日里和李丰、冯戈培商议的“匪患”,眼底闪过一丝算计,“过几日,燕云城周边怕是要‘不太平’了。到时候,我会以‘保护公主安全’为由,让锦绣留在北境,七皇子就算想抢人,也找不到借口。”
司马鸢儿的眼睛亮了亮:“王爷是说……要动手了?”她知道柳林一直在筹划什么,却从不过问细节,只在必要时递上一把力。
“时机差不多了。”柳林看着窗外,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洛阳那边步步紧逼,七皇子又在背后煽风点火,若是再不动手,他们真当北境是块软肉,谁都能咬一口。”
他顿了顿,看向司马鸢儿:“你哥哥在京中,还需多费心。尤其是三皇子那边,他与七皇子不和,若是能让他再多说几句七皇子的坏话,朝廷那边的压力,会小很多。”
司马鸢儿点头:“我明白。过几日我会给表哥写封信,让他想法子透些消息给三皇子——就说七皇子想借‘省亲’之名扣押锦绣,实则是想挑拨王爷与皇家的关系,好趁机夺您的兵权。”
柳林满意地颔首。司马鸢儿的手段,比司马锦绣高明多了。同样是皇家公主,一个只能当颗被动的棋子,一个却能主动布局,这便是差距。
“对了,”司马鸢儿忽然想起什么,“锦绣妹妹前几日来找我,问起北境妖族的事,还说……寒山寺那边好像有动静。她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柳林的眉峰皱了起来。司马锦绣去过寒山寺?他竟不知道。看来是暗卫没查仔细,还是……她自己偷偷去的?
“她没说别的?”他问。
“没有,就问了几句青丘村的事,说那里的妖族过得很好。”司马鸢儿看着他,“妹妹性子纯善,怕是不懂您的难处。您若是有什么事,别让她掺和进来,免得被……
他想起方才西跨院里司马锦绣垂泪的模样,眼底那点刚泛起的异样便被冷硬压了下去——征服,从不是靠温情。若事事顺着她,这颗棋子迟早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到时候反噬起来,只会更棘手。
东路院的灯笼比西跨院暗了许多,竹架上积着薄雪,风一吹便簌簌往下掉,落在朱漆大门上,融成一小片水渍。柳林推门进去时,竟没听到往常的环佩叮当,只有廊下寒梅被风吹动的呜咽声。
“王爷?”守在门口的老嬷嬷愣了愣,慌忙屈膝行礼,“大夫人在里屋看书呢,奴婢这就去通报。”
“不必了。”柳林摆摆手,径直往里走。穿过抄手游廊时,他瞥见窗台上摆着的青瓷瓶,里面插着的红梅还是前几日的,花瓣边缘已经发焦,显然是许久没换过了。
里屋的门虚掩着,透出昏黄的烛光。柳林推开门,就见司马鸢儿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捧着一卷书,面前的小几上放着一盏茶,茶汤早已凉透,结了层薄皮。她穿着件石青色的素面锦袍,头上只簪了支碧玉簪,比起往日的珠光宝气,竟透着几分落寞。
听到动静,司马鸢儿抬眸看来,眼底先是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是惯常的端庄:“王爷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她放下书卷,起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却少了几分热络。
柳林打量着屋内。墙上的仕女图蒙着层薄尘,去年生辰时他送的那对羊脂玉瓶,被挪到了角落里,瓶身落了灰。炭盆里的火快灭了,只有几点火星在灰烬里明明灭灭,映得司马鸢儿的脸有些发白。
“听说你近来不大舒服?”柳林在太师椅上坐下,目光落在她略显苍白的唇上。
司马鸢儿笑了笑,那笑意却没到眼底:“老毛病了,冬春交替时总爱犯咳嗽,不碍事的。倒是王爷,这些日子怕是忙坏了,公孙妹妹刚生了小公子,府里上上下下都围着她转,您还要操心北境的事。”
她语气平淡,像在说旁人的事,可指尖绞着帕子的动作,却泄了心底的波澜。柳林怎会看不出来?公孙婀娜生下柳念安后,这镇北王府的重心便彻底偏了。
小公子是柳林的第一个孩子,眉眼生得极像他,柳林虽没日日守着,却也时常去看,赏下去的补品流水似的往公孙院儿里送。府里的夫人们见风使舵,往日里巴结司马鸢儿的,如今大半都凑到了公孙婀娜那里,连带着东路院的下人,都比从前怠慢了几分。
“念安还小,是该多照看些。”柳林端起桌上的凉茶,抿了一口,茶味苦涩,像极了此刻的气氛,“但府里的规矩不能乱。你是大夫人,这王府的中馈,还得你盯着。”
司马鸢儿握着帕子的手紧了紧。中馈?自从公孙婀娜怀孕,柳林便以“你身子弱”为由,把管家权分了一半给她,如今这话,倒像是在讽刺她失职。
“王爷说笑了,”她垂下眼帘,声音轻得像叹息,“公孙妹妹出身所以算不上高贵,但却是小公子的生母,府里的事让她多操心些,也是应当的。我这病恹恹的身子,能守好东路院就不错了。”
柳林看着她。司马鸢儿和司马锦绣虽是姐妹,性子却天差地别。司马锦绣纯善,藏不住心思;司马鸢儿却像北境的寒梅,看着清冷,骨子里却带着韧劲,更懂得权衡利弊。她是先皇后的侄女,背后站着的是手握京畿兵权的镇国公府,这也是当年父皇执意要将她嫁来北境的原因——用她的身份,牵制柳林,也用柳林的势力,平衡后妃之间的争斗。
“你心里有气?”柳林放下茶盏,瓷碗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
司马鸢儿抬眸,直视着他的眼睛,眼底没有委屈,只有坦然:“王爷是北境之主,想疼谁,想宠谁,是您的自由。臣妾只是觉得,这东路院的炭火,怕是该换些新的了。”她指了指炭盆,“昨夜咳得厉害,想叫人添些火,却喊了半天才来个小丫头,说是……公孙院儿里要熬参汤,人手都被借走了。”
柳林的脸色沉了沉。他虽纵容公孙婀娜,却没让她越过司马鸢儿去。看来是底下人见风使舵,连规矩都忘了。
“来人。”他扬声道。
守在门外的老嬷嬷慌忙进来:“王爷。”
“去账房领十斤银丝炭来,送到东路院。”柳林的声音冷得像冰,“再去查,昨夜是谁借走了东路院的人,让她自己去领二十板子,往后若是再敢擅离职守,直接杖毙。”
老嬷嬷吓得脸色发白,连连应着“是”,转身匆匆去了。
屋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炭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司马鸢儿看着柳林,眼底的疏离淡了些:“谢王爷。”
“你是王府的大夫人,”柳林看着她,“这点体面,还不至于保不住。”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公孙年纪小,性子娇纵,你多担待些。但该有的规矩,不能破。”
司马鸢儿笑了笑,这次的笑意真切了些:“王爷心里有数就好。臣妾也不是争风吃醋的人,只是这府里若是乱了规矩,外头人看了笑话,丢的可是王爷的脸面。”
柳林颔首。他就喜欢司马鸢儿这一点,通透,知分寸。不像司马锦绣,总把“善良”挂在嘴边,却不懂这王府的生存之道。
“说起来,”司马鸢儿给柳林重新倒了杯热茶,“前几日我表哥派人来,说京城里不太平。七皇子在父皇面前说您坏话,还说……要让锦绣妹妹回京城省亲,实则是想把她扣在宫里当人质。”
柳林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他早料到七皇子会有动作,却没想到他敢打司马锦绣的主意。
“镇国公怎么说?”他问。司马鸢儿的表哥是镇国公世子,在京中颇有势力。
“我哥哥说,他已经让人盯着了。”司马鸢儿的声音低了些,“只是七皇子背后有皇后撑腰,若是真闹起来,怕是不好收场。王爷,您打算怎么办?”
柳林冷笑一声:“他想要人质?也得看我给不给。”他想起白日里和李丰、冯戈培商议的“匪患”,眼底闪过一丝算计,“过几日,燕云城周边怕是要‘不太平’了。到时候,我会以‘保护公主安全’为由,让锦绣留在北境,七皇子就算想抢人,也找不到借口。”
司马鸢儿的眼睛亮了亮:“王爷是说……要动手了?”她知道柳林一直在筹划什么,却从不过问细节,只在必要时递上一把力。
“时机差不多了。”柳林看着窗外,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洛阳那边步步紧逼,七皇子又在背后煽风点火,若是再不动手,他们真当北境是块软肉,谁都能咬一口。”
他顿了顿,看向司马鸢儿:“你哥哥在京中,还需多费心。尤其是三皇子那边,他与七皇子不和,若是能让他再多说几句七皇子的坏话,朝廷那边的压力,会小很多。”
司马鸢儿点头:“我明白。过几日我会给表哥写封信,让他想法子透些消息给三皇子——就说七皇子想借‘省亲’之名扣押锦绣,实则是想挑拨王爷与皇家的关系,好趁机夺您的兵权。”
柳林满意地颔首。司马鸢儿的手段,比司马锦绣高明多了。同样是皇家公主,一个只能当颗被动的棋子,一个却能主动布局,这便是差距。
“对了,”司马鸢儿忽然想起什么,“锦绣妹妹前几日来找我,问起北境妖族的事,还说……寒山寺那边好像有动静。她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柳林的眉峰皱了起来。司马锦绣去过寒山寺?他竟不知道。看来是暗卫没查仔细,还是……她自己偷偷去的?
“她没说别的?”他问。
“没有,就问了几句青丘村的事,说那里的妖族过得很好。”司马鸢儿看着他,“妹妹性子纯善,怕是不懂您的难处。您若是有什么事,别让她掺和进来,免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