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四合院:开局警司,老婆热芭!》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特别是在这个不允许私人做买卖的年代,

  想要做点什么就更是难上加难。

  不说别的,单单准备工作就需要费尽心机。

  张成飞他们现在一切还没有就位,

  但也只能一边做,一边改进。

  胖子告诉张成飞,

  为了方便以后夜里在鬼市做买卖,

  他们以后就都长期驻扎在四眼儿这里了。

  “这以后就是咱们的革命根据地,井冈S!!”胖子大手一挥,豪气万丈。

  四眼儿家的炕不小,

  四个人挤在一起住,也能住的下。

  胖子四人很是激动,

  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将从这里起航!!

  张成飞却知道,接下的形势更严峻,但他没打算告诉大家。

  走一步看一步吧。

  作为一个穿越者,

  他相信自己能在这个困境里闯出一片天。

  在胖子几人这里待够了之后,

  张成飞裹紧大衣就准备回家。

  他酒量大,

  虽然晚上喝了大概七八两酒,但也跟没事儿人一样。

  这个年代的四九城冬天比后世要冷的多,

  入了冬,

  夜里能达到零下十几度。

  如果下了雪,

  第二天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面都会挂上一尺多长的冰溜子。

  张成飞还记得,

  小时候,

  他们这些半大小子会用长棍子把冰溜子敲下来,捏在手里当棒冰吃。

  四眼儿的家离南锣鼓巷其实不远,

  再加上张成飞腿长,走了一刻多钟也就到了家。

  这个年代的人没什么娱乐活动,

  再加上冬天天黑的早,

  大家七点多吃了晚饭,在院子里说几句闲话。

  到了八点多,回家就洗脚上炕。

  到了九点左右,

  基本所有人都睡熟了,整个院子也就都陷入了寂静。

  张成飞进了院子,把门给插上。

  一路脚下不停到了后院,

  刚穿过月亮门,就看到自个儿家从窗棂中透出昏黄的灯光。

  “这老太太......”他忍不住嘟囔了一声。

  回了家,

  打开门,他立刻就把裹着寒气的大衣脱了,挂起来。

  “是大成子回来了吗?”里屋传来老太太的声音。

  “嗯呐。”张成飞一边回答,一边进了里屋。

  老太太本来是半靠在炕上等他,

  见他进来,忙不迭要起来给他倒洗脚水,被他按住了。

  “我自己弄,您热被窝出来,别再激一下感冒了。”

  老太太很听话,听他这么说也就不起来了,坐在炕上看他拿暖壶倒了水泡脚。

  “今晚跟志强他们喝酒了?”

  “嗯呐,喝了点儿。”

  “他们几个现在还好吧?街道给安排工作了没有?”老太太又问。

  张成飞随口答道,“差不多了。以后日子就好过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

  老太太便开始频繁的打哈欠。

  她习惯了早睡早起,很少熬到这一会儿的。

  张成飞催着她赶紧睡觉,

  老太太答应着,缩进了被窝里,突然又想起什么,抬起头。

  “马上就冬至了,你记得买副寒梅图。”

  老四九城的习惯,

  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了“数九”阶段,又叫“交久。”

  每九天为一个周期。

  老话儿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岸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八十一天过完,春天也就来了。

  在民间,大家都会在冬至这天买一副“九九消梅图。”

  上面画有八十一朵梅花,

  冬至之后,

  每过一天,就涂红一朵,

  八十一朵涂完,冬天至此结束。

  如今讲究破除封建迷信,很多风俗都没了。

  但这件事还没禁止,

  奶奶格外在意这个,张成飞当然也支持。

  连忙就答应着,

  这两天就把画儿给买回来。

  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没多久就进入了梦乡。

  张成飞上了炕,本想看会儿书。

  但老太太见灯光受不了,睡不安稳。

  他只能把灯关了,

  心里琢磨着,要不买张床放在外屋。

  就这么迷迷糊糊的想着,睡了过去。

  夜里十二点多,

  一场大雪席卷四九城。

  第二天,

  整个四合院就成了白茫茫一片。

  天儿冷,张奶奶在厨房里做热汤面。

  张成飞起了床,在外屋看书。

  他看书讲究个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所以看的快。

  才几天,

  这已经是第六本书。

  书看到一半儿,

  就听到了娄晓娥和老太太搭话的声音。

  “张奶奶,我家的煤球炉子昨天晚上灭了,能来您家换一个煤球吗?”

  “成啊,煤球炉子在屋里呢,大成子在里面,你找他去。”

  这院子里这么多大姑娘小媳妇,

  张奶奶最喜欢的就是娄晓娥,对她总是和颜悦色的。

  娄晓娥也喜欢她,

  以前张成飞不在家的时候,

  许家只要做了好吃的,她总忘不了给张奶奶端一碗。

  两人处的颇有一点忘年之交的意思。

  娄晓娥又凑在张家厨房门口,

  跟张奶奶说了几句片儿汤话之后,

  这才朝着张家屋子过来。

  这次没忘了之前的教训,先敲门,“大成子,我能进来不?”

  张成飞从书中抬起头,

  就看到娄晓娥穿着一件时髦的天蓝色短款羊绒上衣,

  下身一条灯芯绒裤子,脚踩一双嘎嘎新的小皮鞋。

  装扮是很漂亮,

  只是手里的火钳,

  和火钳上的煤球跟这一身不太搭。

  这个年代大家取暖一般都是靠煤球炉子。

  炉子能做饭,上面加个白铁管子也能取暖。

  晚上要睡觉之前,

  换了煤球,

  在上面加上盖子,下面的风门也给锁好。

  这需要点技术。

  哪一点儿做的不对了,炉子就会闷死。

  不过住大杂院的人一般都会这技术。

  想到这里,

  张成飞禁不住感叹,

  这娄晓娥不愧是资本家的大小姐,

  既不会洗衣服,也不会封煤球炉子。

  “那个,我家煤球炉子灭了,我来引个火。”

  娄晓娥察觉张成飞的视线后,不知怎么的,一抹红色从耳边迅速跑到了脸上。

  张成飞起身,帮忙弄煤球。

  引火的煤球有讲究,

  一个炉子里三个煤球,得用烧的最旺的第二个。

  张成飞把第一个夹出来,放在地上。

  然后第二个......

  娄晓娥把手里的火钳放下,闲着没事儿就开始翻看张成飞放在桌子上的书。

  这一看不得了。

  发现居然是本禁书。

  她吓得慌乱把书扔在桌子上,发出啪叽一声。

  张成飞扭头,“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