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想去看看小婶-《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

  下午,协会来了。

  他给大丫拉了一车半截碎砖头来。

  他把小四轮直接开进院子中,对金德顺说:“老爷子,你可以把这些砖头在院子里铺几条砖头路,下雨天,在院子里也不用踩烂泥。

  你先铺着,不够,我再给你拉。”

  金德顺点头,说:“谢谢你,协会,有劳你了!”

  协会说:“那有什么?我和你家孙女金凤可是好朋友噢?”

  当他从庆军口中得知,砖厂厂长被大丫一个过肩摔,给撂倒在地上时,协会简直是对大丫五体投地的崇拜!

  也更加愿意和大丫做朋友,坦荡荡的那种朋友!

  金德顺说:“做朋友,可以啊,下次你若来,就晌午头来,在我家吃饭!”

  协会摆手:“吃不吃饭的都无谓!我这人随意,有活就干,有饭就吃。

  不用刻意地因为我要来吃饭,让金凤忙活的跟什么样!那样太麻烦了!”

  然后对大丫说,“走,把你家的木耙搬上板车,我去给你耙花生地去,多少能耙一些花生出来,我家地就耙出来许多!”

  大丫说:“好!”

  进了牛棚,二人把木耙抬上了板车,拿了两个篮子和一条袋子放在板车上。

  三丫忙的跳上协会的车厢里坐着。

  金明问,“大丫头,我要不要去?”

  金德顺斥责道:“你怎么能喊凤儿为大丫头?喊金凤!”

  金明面对金德顺时似乎没有面对大丫那么服顺。

  眼白一翻:“我是她爸,她妈能喊得,我为什么就不能喊得?我觉得喊大丫头亲近些!”

  大丫看向金明,一脸严肃:“你不用去了,去场上把豆节,芝麻杆扒开晾晾,一会儿我和三丫拾完花生,就去把豆节花生节拉回家,堆放在屋西小树林里,还有豆糠也扒开晒晒拉回家喂牛。”

  金明表情马上大改变,说:“好!”

  大丫继续说道:“以后和爷爷说话不许呛?你这样会带坏小孩子的,以后他们会有样学样地呛你!”

  金明没有吱声,就去牛棚把放在拐角处的叉子和木钉耙及大扫把扛在肩上,走了。

  协会看着这一幕发笑,看到金明走出来,还往他吐了吐舌头。

  然后就四轮机开往湖里的花生地去。

  大丫拉着板车跟在后面走。

  不一会儿进入地头,协会把车厢摘了,用绳子拴在木耙的两端,让大丫与三丫都站在木耙的上方,伸手抓扶住驾驶座的靠背,用以压住木耙,增加耙地的重量。

  地里有明显有被人用爪钩搂过的痕迹。

  大丫说:“你什么时候把地里的花生秧子拉走的?

  昨日害的人家小雪拉着金梅在这里等你到黑!”

  协会撇嘴道:“哼!我眼又不瞎?我能看出那个叫小雪的丫头发情了!就如我家喂的小水羊,一发情时恨不得让公羊爬?

  我又不喜欢她,我不躲着她,难道等着她赖上我?”

  三丫一听,“噗嗤”地笑出声,指着协会,“你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哎呀妈呀!小雪要是知道你这样形容她,指定能气的半死!

  她都对我说了多少遍,她喜欢你,她想和你谈恋爱,如果你要娶她,她立马就不上学了,希望和你天天都在一起!”

  协会一甩手道:“怎么可能?我十五,她十四,不行不行,怎么也得等到十八岁以后,我才考虑结婚的事情!”

  大丫:“好了,三丫,别提这事了,干活才是正事。开始耙地了?”

  协会启动小四轮,拉着木耙在花生地里挨个耙了一遍后,停下,三个人并齐开始拾捡花生。

  姐妹二人提着篮子,协会提着口袋,一来一回,竟也拾了大半口袋。

  又把地刷了一片,协会说:“金凤,你和金梅在这里拾,我去给家拉豆节去。”

  金凤说:“让金梅带你去,我爸那人,干好活后,见到人可会聊天了,这会子指定不在场上,你去不一定能找见人。”

  果不其然。

  当三丫和协会开车来到打谷场上,只见工具不见人影。

  协会摸起叉子,把豆节一阵挑甩在四轮车厢里。

  他一连拉了两车,也没见金明身影。

  大丫拾完花生,自己把木耙搬上车。没想到竟然抬到整整一口袋,这块菜茬花生太好了。

  回到家里,晚饭时,大丫又忍不住说教金明一番。

  翌日一早,大丫让金明把豆节堆好,场上扫尾工作也让他做好,不许他再人跑玩了。

  一番交待后,大丫说:“爷,今天已经八月二十五号了,再过几天就开学了。

  玉米棒子还不能掰,我决定今日回老家一趟,去看看我小婶,她早该生过了。一会儿到街上,我给小叔家两个大的各自买两身衣服。

  从咱家抓只母鸡带上,我已经抓好了,在鸡圈里关着呢。”

  金德顺:“那成,坐车,走路都小心一点。”

  大丫:“我知道了,爷。”

  三丫:“大姐,我也想回家看看小叔和小婶。”

  看着大眼睛里充满了渴望,大丫就点头应允了。

  姐妹二人换下衣服,把老母鸡拴住腿脚放进篮子里,就往渡口走去。

  大丫到童装店,买了一身男孩的衣裤,又买了两身女孩的衣裤,就去了汽车站。

  上了汽车后,一路安稳,一直坐到临淮县城下了车,大丫又去菜场割了一块肉,买了芹菜与四季豆,豆芽千张子,小孩吃的零食,零零整整的一大布兜子。

  姐妹二人就步行往家的一方向走去。

  再回故乡路,又是别样情。

  三十里路,姐妹俩因手里都提着东西,走的是满头大汗。

  大丫倒没觉得累,纯粹是热的。

  而三丫就不行了,就因为平日里她懒,不愿意锻炼身体,光看她平日里跑步似小旋风,但真正长时间走路,她就失去了耐力。

  走的是气喘吁吁。

  进入许湾村巳是午时。

  途经许胖子家时,他家的商店的门是关着的,但通往院子的过道门是开着的。

  大丫没有停步,继续往村西走去。

  一直走到自家门口,抬眼望去,老房子已不复存在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六间红砖瓦房,又盖了两间东厢,屋顶上砌着的烟囱里向上冒出袅袅炊烟。

  没有拉院墙。

  门前庭院堆满了还没有摘的花生秧子。

  大丫不禁泪湿了眼眶,这里是自己的出生地,这里也是自己的伤心地。

  只是这里如今都已经改变了模样!

  小叔在努力,自己也在努力,都是拼命地想把日子过好!

  这时大丫胳膊上挎着的篮子里,老母鸡发出“咯咯咯”的叫声。

  引来花生堆后面正在摘花生的女人注意。

  她站起身,看着自家门口站着两个少女,她不敢置信地揉一揉眼睛,出声问道:

  “是大丫吗?”

  大丫寻声望去,只见花生堆子的上方露出一个女人的脑袋来,她头上扎着花布巾。

  但大丫一眼就认出了,那人正是小婶,她惊喜地说道:“小婶,我是大丫,我回来看你来了!”

  喜欢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