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临别赠诗
京大认证教授:“最后咱们再来说说这一首关于月亮的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一句开头,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异曲同工之妙。赏。”
“叼大的教授果真是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好人一生平安!”
“好人一生平安!”
“什么情况?哪里有资源?好人一生平安,给我也发一份!”
“踢了踢了!”
京大认证教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我个人把它翻译成:苍穹之上的月亮是何时存在的?我此刻放下酒杯,向它发出追问。人们无法攀登明月,但月亮始终随人而行。月光皎洁如飞镜映照宫阙,云霭散尽后月光倾泻,更加清朗。人们只看见它夜晚从海上升起,谁知它清晨隐没于云间?”
京大认证教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后面半段可以翻译成:月宫玉兔年复一年捣药,嫦娥独居又有谁为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月亮,但今日的月光曾照耀过古人。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更迭,仰望的明月却从未改变。只愿对酒高歌时,月光永远洒落酒杯之中。”
“教授,大可不必这么翻译……你这翻译的还没有原文的字数多呢!”
“哈哈哈哈……教授还是有点文人特质的,翻译也要搞的诗意一点。”
京大认证教授:“哈哈!后半段确实不用翻译,但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一句,太有哲理了,虽然意思浅显,但却有种悲寂的感觉。”
“哪里悲了,不是说月光永远照着人吗,这不挺好的吗?”
京大认证教授:“月长存,月光长存,但人,却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古人、今人,都像流水,匆匆而逝了!不过这也正是这首诗的精妙之处:月亮象征永恒,反衬人类生命的短暂。所以,才有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的感悟!”
“这诗词,真是被讲解了才能明白……我之前还觉得这首诗一般般呢。”
“我也觉得一般般,就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一句有点感觉,现在被教授这么一解释,顿时觉得高级了很多。”
“感觉还是没有李白之前的那些诗好啊,是我眼光高了吗?”
“你眼睛都快到头顶了!这首诗放到隔壁的诗词大赛,高低也得拿个前三,不对,应该是第一!”
“我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还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意思嘛!借呗花呗各种贷,已经统统撸完了,就打算去及时行乐了……”
“好家伙,上次就碰到个各种贷的朋友,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楼上的才是少见多怪!现在的年轻人,哪个不是身上背着一身贷款,征信花了的都不在少数,不重要了……”
“我也是,借呗三万,信用卡二十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完,已经不打算还了……”
“房贷一百二十万,还了三年了,房子还没着落,感觉手上缺一条人命,不是别人的,就是自已的!”
“兄弟,没必要,真没必要!”
“楼上的兄弟看开点,你看我,早不还了,还啥啊!前两年我亲戚朋友都被催债的电话骚扰了半年,现在呢,那些催债的电话都懒得给我打了,啥事都没有了,感觉又重生了一样,那句诗怎么说来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好家伙,李白的诗都被你们用到这个地方来了!”
“……”
韩复来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继续创作。
抽空看了眼华夏诗词大赛,第二个题目并不是月。
还幻想着,诗词大赛的题目再出个月,自已又恰好抄了李白的《把酒问月》,岂不是又能很丝滑地装个逼……
没有就没有吧。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抄出来之后,再写月,那些诗人都没有信心了。
再次来到大礼堂。
继续码字。
【杜甫真的就跟着李白寻仙问道去了。】
【高适独自离开。】
【名山大川,再一次迎来了李白杜甫的足迹。】
【嵩山之上,万籁俱静,两人打坐参禅。】
【大河之上,李白拔剑,指着汹涌波涛喝问河伯。】
【两人游历大半年,仙人没见到,仙草倒是挖了不少。这些仙草有时吃了能让人拉肚子,有时也能卖钱换药。】
【半年后。】
【杜甫挂念家中妻儿,身上也无银钱,家中更无进项。】
【不论杜甫怎么喜欢崇拜李白,也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鲁郡东石门,两人惜别。】
【杜甫紧盯着李白的眼睛,笑道:“太白兄,人间诗未尽,何必问长生?仙人怕是还要留你在这世间,多写几首诗才行。”】
【半年的游历,李白早已不像刚被赐金放还时愤懑了,便笑道:“哈哈,合该如此!”】
【李白端起酒杯,劝道:“子美,今日分别,且满饮!”】
【杜甫一饮而尽。】
【李白随即赋诗一首,以酬离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赠诗,杜甫感激难以言表,同样赠诗与李白。】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京大认证教授:“最后咱们再来说说这一首关于月亮的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一句开头,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异曲同工之妙。赏。”
“叼大的教授果真是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好人一生平安!”
“好人一生平安!”
“什么情况?哪里有资源?好人一生平安,给我也发一份!”
“踢了踢了!”
京大认证教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我个人把它翻译成:苍穹之上的月亮是何时存在的?我此刻放下酒杯,向它发出追问。人们无法攀登明月,但月亮始终随人而行。月光皎洁如飞镜映照宫阙,云霭散尽后月光倾泻,更加清朗。人们只看见它夜晚从海上升起,谁知它清晨隐没于云间?”
京大认证教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后面半段可以翻译成:月宫玉兔年复一年捣药,嫦娥独居又有谁为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月亮,但今日的月光曾照耀过古人。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更迭,仰望的明月却从未改变。只愿对酒高歌时,月光永远洒落酒杯之中。”
“教授,大可不必这么翻译……你这翻译的还没有原文的字数多呢!”
“哈哈哈哈……教授还是有点文人特质的,翻译也要搞的诗意一点。”
京大认证教授:“哈哈!后半段确实不用翻译,但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一句,太有哲理了,虽然意思浅显,但却有种悲寂的感觉。”
“哪里悲了,不是说月光永远照着人吗,这不挺好的吗?”
京大认证教授:“月长存,月光长存,但人,却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古人、今人,都像流水,匆匆而逝了!不过这也正是这首诗的精妙之处:月亮象征永恒,反衬人类生命的短暂。所以,才有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的感悟!”
“这诗词,真是被讲解了才能明白……我之前还觉得这首诗一般般呢。”
“我也觉得一般般,就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一句有点感觉,现在被教授这么一解释,顿时觉得高级了很多。”
“感觉还是没有李白之前的那些诗好啊,是我眼光高了吗?”
“你眼睛都快到头顶了!这首诗放到隔壁的诗词大赛,高低也得拿个前三,不对,应该是第一!”
“我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还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意思嘛!借呗花呗各种贷,已经统统撸完了,就打算去及时行乐了……”
“好家伙,上次就碰到个各种贷的朋友,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楼上的才是少见多怪!现在的年轻人,哪个不是身上背着一身贷款,征信花了的都不在少数,不重要了……”
“我也是,借呗三万,信用卡二十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完,已经不打算还了……”
“房贷一百二十万,还了三年了,房子还没着落,感觉手上缺一条人命,不是别人的,就是自已的!”
“兄弟,没必要,真没必要!”
“楼上的兄弟看开点,你看我,早不还了,还啥啊!前两年我亲戚朋友都被催债的电话骚扰了半年,现在呢,那些催债的电话都懒得给我打了,啥事都没有了,感觉又重生了一样,那句诗怎么说来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好家伙,李白的诗都被你们用到这个地方来了!”
“……”
韩复来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继续创作。
抽空看了眼华夏诗词大赛,第二个题目并不是月。
还幻想着,诗词大赛的题目再出个月,自已又恰好抄了李白的《把酒问月》,岂不是又能很丝滑地装个逼……
没有就没有吧。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抄出来之后,再写月,那些诗人都没有信心了。
再次来到大礼堂。
继续码字。
【杜甫真的就跟着李白寻仙问道去了。】
【高适独自离开。】
【名山大川,再一次迎来了李白杜甫的足迹。】
【嵩山之上,万籁俱静,两人打坐参禅。】
【大河之上,李白拔剑,指着汹涌波涛喝问河伯。】
【两人游历大半年,仙人没见到,仙草倒是挖了不少。这些仙草有时吃了能让人拉肚子,有时也能卖钱换药。】
【半年后。】
【杜甫挂念家中妻儿,身上也无银钱,家中更无进项。】
【不论杜甫怎么喜欢崇拜李白,也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鲁郡东石门,两人惜别。】
【杜甫紧盯着李白的眼睛,笑道:“太白兄,人间诗未尽,何必问长生?仙人怕是还要留你在这世间,多写几首诗才行。”】
【半年的游历,李白早已不像刚被赐金放还时愤懑了,便笑道:“哈哈,合该如此!”】
【李白端起酒杯,劝道:“子美,今日分别,且满饮!”】
【杜甫一饮而尽。】
【李白随即赋诗一首,以酬离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赠诗,杜甫感激难以言表,同样赠诗与李白。】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