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天作之合,金玉良缘!-《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

  车轮碾过铁轨的“哐当”声,在暮色渐沉的黄昏里,显得格外清晰。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田野就染上了一层暖橘色的余晖,车厢内的光线也渐渐明亮起来。

  “咕噜噜……”

  一声轻微的腹鸣,打破了两人间愉快的交谈。

  于曼妮掩嘴轻笑,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羞赧:“哎呀,聊得太投入,都忘了时间了。”

  她看了看窗外,“该吃午饭了。”

  说着,她就弯腰从卧铺底下将那个帆布大包拉了出来,然后利落地取出一个用油纸仔细包裹、印着“稻香村”字样的点心包和一个小巧的藤编盒子。

  “路上简单吃点。”她一边说着,一边优雅地解开油纸包,露出里面码放整齐的点心。

  几块油亮喷香的牛舌饼,咸甜酥脆。一叠松软可口的枣花酥,带着浓郁的红枣香。还有几个小巧精致的山楂锅盔,酸甜开胃。

  她又打开藤编盒子,里面是几个煮得恰到好处的茶叶蛋,蛋壳上布满漂亮的褐色纹路。

  还有一包用油纸包着的五香牛肉干,看着就很有嚼劲。

  还有两个洗得干干净净、红亮饱满的大苹果。

  旁边还放着两个干净的搪瓷杯和一小包茉莉花茶。

  嗯,就是两个!

  “都是出发前在稻香村买的。”

  于曼妮笑着解释,“牛舌饼、枣花酥、山楂锅盔,都是燕京特色,路上带着方便,也能垫垫肚子。”

  她拿起一块牛舌饼递给刘青山,巧笑倩兮,“尝尝?”

  刘青山看着眼前这讲究又方便的“火车便当”,觉得很妥帖。

  这年头火车上可没有卖饭卖零食的,你坐火车要想不挨饿,只有两个法子。

  一是自备干粮,二是喝水。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招了。

  刘青山不想喝水充饥,所以他也带了充足的干粮。他也弯腰从卧铺下面拉出来一个行李包,拉链拉开开始往下掏东西。

  他掏出来的东西,一样都透着讲究和舒适。

  一个印着“全聚德”字样的牛皮纸袋,打开袋子,里面是码放整齐、油亮诱人的烤鸭片,旁边还配着一小袋荷叶饼、一小盒甜面酱和一小袋切得细细的葱丝、黄瓜条。

  一个洗得发亮的铝制饭盒。

  打开盖子,里面是色泽金黄、外酥里嫩的炸鸡块,香气扑鼻。

  还有一个干净的玻璃罐,里面装着清爽的凉拌海带丝,带着点醋香和香油味,以及一小包用油纸包着的、松软可口的奶油面包卷。

  最后是几个洗好的梨、橘子,和一个军绿色水壶,里面装着温热的茶水。

  对面的于曼妮已经看呆了,眼睛越睁越大,脸上毫不掩饰地露出了惊讶和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

  她完全没料到,刘青山这样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大男生,出门坐火车,竟然会准备得如此细致、讲究、甚至……有点奢华?!

  她绝对没有看不起农村人的意思!

  只是,在她目前接触到的、那些同样来自农村的男同学身上,她看到的更多是扑面而来的艰苦朴素。

  洗得发白的旧衣服,磨破了边的帆布书包,饭盒里永远是简单的馒头咸菜……

  节俭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除此之外,

  还有不修边幅、邋里邋遢。

  班里有些从农村来的男生,似乎对个人卫生也不太讲究。衣服可能一周、甚至更久才换洗一次,从他们身边走过时,偶尔能闻到一股混合着汗味和尘土的难闻气息。

  这并非恶意,只是生活条件所限和习惯使然。

  更别提像刘青山这样,

  出门坐火车,带的干粮不是简单的馒头咸菜,而是全聚德的烤鸭配荷叶饼甜面酱、金黄酥脆的炸鸡块、清爽开胃的凉拌海带丝、松软的奶油面包卷,还有新鲜的水果和温热的茶水!

  这哪里是“干粮”?

  这分明是精心准备的旅途盛宴!

  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于曼妮一时有些愣神。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从那些诱人的食物上移开,细细地、带着重新审视的意味,落在了刘青山本人身上。

  她的视线先是落在他的头发上……

  浓密、乌黑,修剪得干净利落,鬓角整齐,发梢清爽,没有丝毫油腻或杂乱的感觉。

  接着,

  她的目光缓缓下移,落在他的穿着上……

  一身挺括的黑色毛料中山装,剪裁合体,线条流畅,没有丝毫褶皱或松垮。

  这显然不是廉价货色,面料的光泽和垂坠感透露出良好的质地。

  里面是一件雪白的衬衣,领口和袖口都熨烫得一丝不苟,洁白如新,从中山装的立领和袖口处恰到好处地露出一抹干净的白色,形成经典而利落的搭配。

  脚上穿着一双擦得锃亮的黑色皮鞋,鞋面光洁如镜,鞋带系得整整齐齐,鞋跟处也干干净净,没有沾染丝毫尘土。

  清爽!

  干净!

  利落!

  得体!

  这是于曼妮此刻最强烈的感受。

  他身上没有一丝一毫她印象中可能存在的“不修边幅”或“邋里邋遢”。

  相反,他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清爽、干净、利落、得体的气息。

  这身质地优良、剪裁合体的黑色中山装,配上雪白的衬衣和锃亮的黑皮鞋,不仅衬托出他挺拔的身姿,更显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考究品味。

  这种外在的整洁得体,与他摆出来的那些讲究的食物,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共同指向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她看着刘青山那张轮廓分明、带着书卷气却又透着坚毅的脸庞,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翻腾起他那振聋发聩的演讲、字字珠玑的诗句、深邃独到的思想……

  他那满腹才华、锦绣文章,如同璀璨星河,在她心中熠熠生辉。

  一个词语,毫无征兆地、猛烈地撞进她的脑海:

  天作之合!!

  紧接着,另一个词也不甘示弱地蹦了出来:

  佳偶天成!!

  最后,一个更直白、更滚烫的词,轰然炸响:

  金玉良缘!!

  这三个词,如同三道惊雷,瞬间劈开了于曼妮心湖的平静!

  她只觉得“嗡”的一声,大脑一片空白,随即一股汹涌的热流猛地从心底窜起,直冲头顶!

  “腾——!”

  于曼妮那清丽白皙的脸庞,瞬间如同被晚霞点燃,红得惊人!

  霞飞双颊,连小巧的耳垂和纤细的脖颈都染上了一层诱人的粉色,她感觉自己的脸烫得能煎鸡蛋。

  心乱如麻!

  心跳得像擂鼓,“咚咚咚”地撞击着胸腔,声音大得她怀疑对面的刘青山都能听见!

  思绪像被狂风卷起的柳絮,漫天飞舞,完全不受控制!

  一会儿是刘青山在台上光芒四射的身影,一会儿是他低头写诗的沉静侧脸,一会儿是他帮自己提行李时温和的笑容,一会儿又是他此刻穿着整洁中山装的挺拔身姿……

  各种画面交织、碰撞、旋转,最后都汇聚成那三个滚烫的字眼!

  麻中又带着点甜丝丝的幸福……

  这感觉太陌生了!

  她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滋味儿!!

  像踩在云端,轻飘飘的,晕乎乎的,脚下没有一丝实感,仿佛随时会坠落,却又舍不得这腾云驾雾的眩晕。

  像饮了陈年的花酿,初时清甜,入喉温润,后劲却汹涌澎湃,烧得五脏六腑都暖融融、麻酥酥的。

  像心尖上悄然绽放了一朵小小的、带着露珠的花儿,那隐秘的、令人心悸的甜意,无声无息地顺着血脉蔓延开来,浸润了四肢百骸,连指尖都微微发麻。

  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嘴角不受控制地想要上扬,勾勒出一个傻乎乎的笑容,却又被她死死地抿住,贝齿轻轻咬着下唇内侧的软肉,生怕泄露了心底那点羞死人的、滚烫的秘密。

  这种陌生而汹涌的感觉,像潮水般冲击着她,让她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她试图在记忆里寻找类似的体验,却发现一片空白。

  从小到大,她聪慧、理智、从容,学业优异,待人接物得体大方,情感世界却平静得像一泓秋水。

  她欣赏过别人的才华,敬佩过他人的品格,但那都清晰、冷静,带着距离感。

  从未有过……

  从未有过像此刻这般,心跳如擂鼓,血液奔流如沸,思绪纷乱如麻,脸颊滚烫如烙铁!

  从未有过这般,仅仅因为一个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甚至仅仅是存在本身,就能在她心底掀起滔天巨浪!

  难道……

  一个清晰而滚烫的念头,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猛地劈开了她混乱的思绪:

  这就是爱情???

  想到这里,

  于曼妮心中瞬间迸发出无尽的欢喜,没错,就是欢喜!

  这种“爱情”的滋味,她并不排斥,反而十分喜欢!

  这不正是她费尽心机、辗转托人,借口回家给妈妈过生日,特意让人买了和刘青山同一趟车次的火车票,精心制造这场“偶遇”的最终目的吗?!

  好吧,其实是有点超标了。

  但超标就超标呗,自己现在也看清自己的内心了啊……

  在此之前,

  于曼妮对于刘青山,确实只是单纯的仰慕、钦佩、欣赏和好奇!

  她像一个虔诚的读者,站在远处,仰望着那颗骤然升起的文坛新星。

  她觉得这个男生,真的是太厉害太厉害了!

  没上大学,人在乡下,却已经名动全国、闪耀文坛。

  他的诗,像黑夜里的火把,照亮了无数迷茫的心灵。

  他被人窃夺高考录取通知书,却忍而不发,静待时机,最终以一本《人生之路》彻底揭开头顶的乌云,一举为自己证名,一举将所有卑鄙的参与者绳之于法!

  那份隐忍的智慧和爆发的力量,让她震撼不已。

  他屡次拒绝名校特招,坚持要凭自己的实力再考一次大学。

  那份骨子里的骄傲和自信,让她心折。

  结果不出意外,他真的又考上了!

  这次还是全国第一高考状元!!

  这惊才绝艳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让她叹为观止,自愧不如~~~

  于曼妮出身于权贵之家,从小接受最顶尖的精英教育,身边环绕的、认识接触的,也都是人中龙凤。

  她是高傲的,她也有高傲的资本。

  家世、才学、容貌、见识,无一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可对于刘青山……

  她第一次,在一个同龄人身上,感受到了全方位的、巨大的差距!

  她审视自己,发现除了那点与生俱来的家世光环之外,处处都不如对方!

  才华?

  他的诗篇振聋发聩,他的文章直抵人心,她自愧不如。

  智慧?

  他面对困境的隐忍与反击,那份洞悉人心的敏锐和运筹帷幄的冷静,她自愧不如。

  意志?

  他屡遭挫折却百折不挠,坚守本心,凭实力再次登顶,她自愧不如。

  格局?

  他的诗里,有对民族的忧思,对时代的叩问,对未来的信念,那份超越个人荣辱的家国情怀,她更是望尘莫及!

  这种“自愧不如”的感觉,非但没有让她嫉妒或失落,反而点燃了她心中强烈的钦佩、欣赏和仰慕!

  刘青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让她不由自主地仰望,并由衷地感到敬佩。

  这份钦佩、欣赏和仰慕,如同种子,悄然埋在心田。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他作品和事迹的深入了解,这颗种子悄然发芽,生长出一种更加强烈的情感。

  ——好奇!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在那些震撼人心的文字背后,藏着怎样的思想和灵魂?

  他在乡下时都经历了什么?

  是什么塑造了他如此坚韧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面对不公时,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

  又是如何积蓄力量,最终雷霆一击?

  他写下那些充满希望的诗句时,内心是否也充满了光?

  她迫切地想要了解他,走近他。

  这份好奇,像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她。

  于是,她精心策划了这次“偶遇”。

  她的目的简单而纯粹:想和刘青山接触一下,好好认识一下,彼此做一个好朋友。

  她只是想近距离地观察这颗“星辰”,感受他的光芒,聆听他的思想。

  仅此而已。

  可她并不知道,

  当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产生好奇时,那就离爱上他不远了……

  更没想到,

  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

  直到此刻,于曼妮才猛然惊觉……

  那份单纯的钦佩、欣赏、仰慕、好奇,在真实的接触和碰撞中,在他举手投足间散发的魅力里,在他沉稳外表下蕴含的力量中,竟然如同被点燃的干柴,轰然燃烧,瞬间蜕变成了如此汹涌澎湃、无法自抑的爱意!

  这哪里是计划中的“认识一下”、“做个朋友”?

  这分明是一场灵魂的沦陷!

  一场始于仰慕,陷于才华,忠于……

  忠于他整个人的猝不及防的沦陷!

  于曼妮坐在那里,心潮依旧澎湃,脸颊依旧滚烫,但最初的慌乱和羞窘,渐渐被一种更加强烈、更加坚定的情绪所取代。

  那是确认心意后的坦然,是面对意外的惊喜,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

  她看着对面那个让她心旌摇曳的青年,心中那份无尽的欢喜,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刷着她的心房。

  沪上的灯火在前方闪烁,这趟旅程的终点,似乎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爱情,而被赋予了全新的、令人心跳加速的意义。

  既然爱了,那就大胆的爱吧!

  这个念头一起,于曼妮心中那点残余的羞窘和慌乱,如同晨雾遇见了朝阳,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坚定。

  她于曼妮,从来就不是扭捏作态、畏首畏尾的小女子!

  她聪慧、果敢、敢爱敢恨!

  既然命运让她在旅途中遇见了这颗璀璨的星辰,让她猝不及防地坠入爱河,那么,她就要勇敢地伸出手,去拥抱这份意外之喜!

  抓住这场金玉良缘!!

  他有对象怎么了?

  那不是还没有结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