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弯河速度!与时间赛跑!-《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

  “五天!就五天!”

  “给咱远道而来的贵客们,先搭起个能遮风挡雨、能吃口热乎饭的窝!五天之后,招待所、饭店,必须开门迎客!”

  两天后,

  刘福来召开了一次大会,整个大队上千名社员统统参加。

  在会上,他扯着嗓子如此喊道。

  台下先是一静,继而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掌声和叫好声。

  五天!

  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数字,非但没有压垮他们,反而像一针强心剂,激起了骨子里那股不服输、不信邪的狠劲儿!

  “干他娘的!”

  “五天就五天!怕个球!”

  “弯河人,说到做到!”

  吼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沸腾的热浪,直冲云霄!

  士气如虹!众志成城!

  这一刻,弯河人的心,被“股东”、“老板”、“分红”的愿景,以及这破釜沉舟的“五天军令状”,牢牢地拧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绳索!

  大会的余音还在空旷的场地上嗡嗡回荡,人群已像退潮般散去。

  各个生产队队长纷纷大声吆喝着,带着本队挑选出来的精壮汉子、手脚麻利的婆姨、甚至还有一些半大小子,呼啦啦全涌到了大队院。

  小小的院子瞬间被挤得水泄不通,人头攒动。

  汉子们粗重的喘息、婆姨们急促的议论、小子们兴奋的叽喳,混杂着浓烈的汗味和尘土气,形成一种奇异的、充满原始力量感的氛围。

  刘福来、刘青山、赵兴邦等人早已站在台阶上。

  没有多余的废话,刘福来立刻大声下达命令……

  “王有福!带着你河东队的人,负责招待所的地基开挖!要快!要稳!天黑前必须挖出轮廓!”

  “中!”

  王有福胸膛一挺,声如洪钟,大手一挥,“河东队的!跟额走!抄家伙!”

  几十条汉子应声而出,铁锹镐头扛在肩上,像一股黑色的洪流,直奔村东公鸡坡。

  这公鸡坡就是选出来的地址。

  那里地方开阔,风景优美。

  背靠公鸡岭,前有弯水河,用来建招待所最合适不过。

  至于饭店,则是选在了距离大队院300米的一处平地上,那里算是整个弯河的中心地带,先建个饭店,以后再在旁边整个商店,能方便全村人。

  “赵满仓!你们黑龙潭队负责招待所的立柱和房梁!柱子、椽子,各家凑上来的材料,你亲自挑!亲自验!一根歪的都不许用!”

  “放心!包在额身上!”赵满仓立刻拍着胸脯答应,随后便带着他的人也走了。

  “王秀芹!”

  刘福来目光扫向妇女堆,“带着后勤队的婆姨们!支锅!烧水!蒸馍!熬菜!保证工地不断粮!不断水!娃娃们归你管,当运输队!送水送饭送工具!”

  “得令!”

  王秀芹声音清脆,透着干练,立刻招呼着一群妇女和半大孩子,风风火火地奔向临时搭起的灶棚。

  “刘兆丰!你带剩下的人,还有梨树沟、刘家窝队,负责饭店的地基和灶台!饭店的灶是脸面,砌结实点!砌快点!”

  刘兆丰沉声应道:“明白!”

  刘福来最后看向两人,“柿子沟、杨树岭的人负责卸砖、卸瓦、拉水泥拌灰,都眼睛放亮点!腿脚麻利点!要是材料不够了及时说,额来安排!”

  “放心!”

  “明白!!”

  命令下达,如同点燃了引信!

  整个弯河大队,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而沸腾的工地!

  公鸡坡上,

  王有福赤着膊,古铜色的脊梁上青筋虬结,手中那把磨得锃亮的镐头抡得像风车,每一次落下都带起大块泥土。

  几十条汉子在他身后排开,铁锹翻飞,泥土四溅!

  号子声低沉有力,像闷雷滚动:

  “嘿——哟!加把劲啊!”

  “嘿——哟!挖出金窝窝!”

  地基的轮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黄土坡上刻下深深的印记。

  另一边,

  赵满仓像个老猎犬,在堆积如山的木料堆里穿梭……

  他粗糙的手指拂过每一根梁柱,敲击,侧耳倾听,眼神锐利如刀。

  “这根!够直!够硬!做主梁!”

  “这根椽子,有点弯,当辅料!”

  他沙哑的嗓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被选中的木料立刻被汉子们抬起,喊着号子,运向地基坑。

  饭店工地上,

  刘兆丰蹲在地上,用麻绳和木桩仔细地拉线定位。

  几个老泥瓦匠围着规划中的灶台位置,低声商量着。

  “灶膛要大!”

  “进风要足!”

  “烟道要顺!”

  刘兆丰叮嘱着,汉子们开始挖灶坑,妇女们则忙着和泥、搬砖。半大小子们像蚂蚁一样,一趟趟从村里运来碎砖、石头、黄土。

  不远处的临时灶棚下,

  热气蒸腾,炊烟袅袅。

  几口大铁锅里的水已经翻滚,王秀芹指挥着婆姨们和面、揉面、上笼屉蒸馍。另外一口锅里已经煮上了肉,肉香四溢,十里飘香,直勾的人味蕾跳动,涎水暗流。

  众志成城之下,所有人都像是陀螺一样,连轴转,不知疲惫。

  当夕阳西下时……

  招待所的地基轮廓已经清晰地躺在了公鸡坡上,像一个巨大的、等待填充的骨架。

  饭店的灶坑也都挖出了雏形。

  虽然每个人都累得够呛,身上沾满了泥浆和汗水,但看着眼前实实在在的进展,看着身边同样在咬牙坚持的乡亲,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和更旺盛的斗志,在每个人心中升腾。

  “干!!”

  王有福抹了把脸上的泥浆,看着深挖的地基坑,咧嘴一笑,露出白牙,“这地基,挖得够深!够扎实!还早着哩,等会儿吃完饭,咱点着灯继续干!”

  “夜里还凉快哩,哈哈哈哈……”

  他的话,像火星溅进了干柴堆,瞬间点燃了周围汉子们的豪情!

  “对!还有大长一夜哩,时间有的是!”

  “干他娘的!”

  “五天!咱说到做到!”

  粗犷的吼声在暮色中回荡,宣告着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才刚刚拉开它最激烈、最震撼的序幕!

  弯河人的脊梁,在夕阳的余晖中,挺得笔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