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故人见面,变革之始!-《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

  刘青山也没有想到这次来省城,猪的事还没办,他先进了省作协。

  虽然还没正式通过申请,但以黄文秀堂堂副秘书长的身份,她推荐一个人,而且还是近来文坛风头正劲的,那断然没有理由不通过。

  通过,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吃过饭后,孙平立刻就说要带刘青山去畜牧学院看大白猪。

  刘青山欣然答应,此次过来为得不就是这事?

  于是一行人便都跟着孙平去了畜牧学院……

  畜牧学院远没有刘青山想的那么高大上,也就一栋三层楼房,然后一大片低矮的平房。

  等都到那片低矮的平房面前时,空气中飘荡着一股不太好闻的味道。

  猪圈在西南角,面积不小,有将近差不多一亩。

  就用红砖围一个圈,一侧搭一排猪舍,另一侧是食槽,还有储粪区。

  看到这个大猪圈,

  刘劲草悄悄对刘红苕说:“你看,他这猪圈还不如咱家的呢,它这里的猪睡的还是大通铺,咱家那是单间。”

  刘红苕点头,她也觉得自家的猪场好。

  “咦!你看,那猪还真是白的!”

  刘劲草抬头往远处一看,只见那大猪圈里正有一头大猪摇摇晃晃的走着。

  通体雪白,毫无杂色。

  体型还很大,大概都有一米有余。

  “这就是那外国猪,叫约什么来着……”

  “约克夏。”

  “对对对,就是这个破名字,这名字真是怪!”

  就在两人嘀嘀咕咕的时候,前面的孙平已经走到猪圈门口喊了起来,“文华!文华!!”

  很快,

  就有一个穿着军绿色棉大衣,个子矮小的妇女走了出来,她手上还带着皮手套,“你咋来了?干啥?”

  “你先出来。”

  “嗯,你等会儿,我把剩下的两头猪喂了再说。”

  说着话,她就又回去了。

  孙平无奈,只好对刘青山说:“等等吧,她就这脾气,活不干完不肯走。”

  众人足足等了有大概半小时,文华这才又出来。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刘青山,《一代人》的作者!”孙平笑着立刻介绍道。

  文华一怔,然后看向刘青山的目光就变了。

  “《一代人》就是你写的?”

  “文教授好,是我写的,区区拙作,不值一提。”

  “呵,你这就太谦虚了……”

  看上去有些不苟言笑的文华,此刻却是笑了起来,她微微摇头,“别的不知道,但你那首《一代人》写的是真好!我在家经常听老孙提起你,今日一见,果然不错。”

  “好了好了,你就别客套了,青山想弄几头白猪回去养养,你能给几头?”孙平说。

  “你要养猪?”

  文华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她眉头微蹙,“青山,咱俩虽然是第一次见面,按理说我不该交浅言深的,不过你和老孙关系不错,他可是对你称赞有加,说你日后在文坛绝对有一席之地。”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养猪没什么不好的,但你现在文学创作之路不是走的好好的吗?”

  “为什么突然要养猪?”

  听到这话,

  刘青山就知道这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

  他笑着解释道:“不是我养,是我家里养。我家里人多,十几口子人,光种地吃不饱,我就想着不如试试搞肉猪养殖。我听周叔说文教授你这里有国外的白猪品种,这种猪长的快,体型大……”

  “哦……我想起来了……”

  文华看向周水波,“我说前两天你咋会来我这儿打听关于约克夏猪的事情,感情你还是个间谍哩?”

  “言重了啊,咱们都是同一战线的革命同志!”周水波说。

  黄文秀抿嘴笑了起来,也出声道:“文姐,你看能不能帮个忙?”

  文华没急着答应,而是问道:“青山,你家以前养过猪没有?”

  “养过。”

  “养过啊……养过就好……”

  文华松了口气,她担心刘青山家里没有养过猪,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那这些约克夏猪都是宝贝,贸然给了他,回去养死了那不就可惜了?

  “文教授。”

  刘红苕喊了声,看到文华看了过来,她又脆生生道:“额是青山的二姐,额家现在就养着猪哩,一共养了十头猪,前两天杀了两头,现在只剩下八头猪了。”

  “额家刚杀的那两头猪,最大的一头猪长到了200斤哩!”

  200斤???

  文华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养的是黑猪?”

  “对,就是黑猪。”

  “黑猪养到200斤,那可不容易啊……”

  “文教授,额家的猪都是住单间哩,每头猪都有单独的一个窑,冬暖夏凉,还有各自的槽,各吃各的。不会发生打架、争抢的情况,猪们都是吃了睡,睡了吃,所以长的就很好。”

  “哦?”

  文华顿时眼睛一亮,“你家是这么喂猪的?”

  “是呀,不信的话,你有空可以去额家看看!”

  “……好!”

  文华重重点头,“我一定会去看看的。”

  说着,

  她看向刘青山,“青山,那你想要几头?”

  这就是答应了!

  刘青山心里一喜,想了想又道:“文教授,你们养这些猪也不容易,肯定花了不少心思,我不能白拿,我得用钱买!”

  “不用,一两头猪而已,不值什么钱。”

  “那不行,就用钱买吧,这样也能避免不少麻烦。”

  文华看了刘青山两眼,随即笑着点头,“那行,只能给你猪崽啊,一头猪崽十块钱算了,你要买几头?”

  这就是看出来自己的意思了。

  刘青山笑道:“文教授你能卖给我几头?我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

  “嗯……”

  文华沉吟片刻,然后说道:“那这样,现在一共有10头不满月的猪崽,干脆都给你算了,其中4母6公。”

  10头?

  意外之喜啊!

  刘青山道:“全给我,那这会不会影响文教授你们的研究?”

  “没事,还有一头母猪再过几天就该分娩了。”文华说。

  刘青山就笑了起来,“好,那我要10头,谢谢文教授。”

  ……

  就这样,约克夏猪崽的事情很顺利的就解决了。

  刘青山花了一百元,买下了10头不满月的猪崽。

  可紧跟着问题就来了,怎么把这10头猪崽给拉回弯河?

  文华、孙平等人纷纷表示这事不好办,因为临近年关,学校都放假了,学校是有两辆车的,可现在放假了,不好去麻烦人。

  正当周水波说要去找院长一趟时,刘青山突然叫住他,“周叔,能不能给我找个电话,我想打个电话。”

  电话?

  “可以,你跟我来!”

  周水波领着刘青山去了另外一个同事家里,对方家里装的有电话。

  刘青山就给李长征打去电话……

  “喂,你好,哪位?”

  “我是刘青山,请问……”

  “青山???真的是你???”

  电话那头顿时传来李长征的惊喜之声,刘青山不禁感叹,这年头的电话传音技术真垃圾,音色变的太大。

  “是我,长征,我现在在西北大学。”

  “你来长安了?哈哈哈,好好好!”

  电话里,李长征更加高兴,他急声说道:“那你别走啊,我这就过去找你,我很快就到,很快!千万别走啊!”

  “嘟……嘟嘟……”

  刘青山:“……”

  他有点无语,这李长征回到城里,咋性格也跟着变了?

  以前挺稳重的啊,这怎么变得风风火火的。

  可此刻电话都被挂断了,电话费又贵,他也不好意思再打过去,只好道谢之后跟着周水波离去。

  ……

  刘青山在西北大学门口,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

  远处就传来一阵轰鸣声,军绿色的吉普车由远及近,很快就到了近前,然后车里的李长征就看到了他。

  “青山?!”

  “哈哈哈,你咋来长安了,我不是在信里给你说了,让你来长安一定去找我的,你咋没去啊?”

  “你吃饭没有?走,我带你吃饭去,上车!”

  李长征一把拉住刘青山,不由分说就将他往车上拉。

  他竟然是自己开车来的!!!

  这让刘青山惊讶之余,也暗自羡慕,牛逼啊这。

  衙内就是衙门,一般人哪有这待遇?

  “等等等等!”

  刘青山叫住他,笑道:“我吃过饭了,我二姐三哥和我一起来的,还有他们呢。我给你打电话是有事想找你帮忙。”

  “哦,劲草也来了啊?”

  李长征笑的点头,“那等会儿咱一起去,我请你们吃饭。啥事啊青山?你说吧,我一定帮!”

  我一定帮。

  这四个字让刘青山很满意,如果再加四个字‘能帮上的’,那味道就变了。

  “我买了10头猪崽,想带回弯河,我们没车带不回去,你看你能不能想个办法?”

  “哦,就这事?”

  “对你来说小事一桩,可对我来说那就是千难万难。”

  “哈哈,你找我这不就行了?”

  李长征笑呵呵道:“这事简单,我给你找辆车,你们坐车回去,顺便把那些猪崽拉回去就行。”

  “行,那谢谢了。”

  “你我之间,不说这些!”

  “好!”

  ……

  本来刘青山是想快去快回的,可李长征来了,却是拉着他不让他那么快回去。

  非要请他吃饭!

  李长征开车领着刘青山姐弟三人去了饭店,长安城里规格最高的国营饭店——西北省招待所。

  进去咔咔咔一阵点,啥好点啥。

  黄焖羊肉、五香牛腱、红烧大鲤鱼、甲鱼汤等等等等。

  还有酒!

  正儿八经的茅台!

  一口下去,精神抖擞。

  吃饱喝足之后,李长征就在招待所给三人开了房间,让三人睡一晚上明天再走。

  有好吃好喝,还有地方住……

  这谁能不愿意?

  三人便在招待所住了下来,李长征则是去了刘青山的房间,和他说起最近的事情。

  “青山,前两天中央开会了!!!”他的声音里,压抑着浓浓的兴奋和激动。

  刘青山问:“什么会?”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可是……”

  李长征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讲这次会议是谁主持的,会议上确定了什么政策,明确了什么路线,以后要怎么怎么样……

  等等等等。

  “总之,这风向已经彻底变过来了,以后不一样了!”

  刘青山笑着点头,“那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是啊,当然是了,好事,天大的好事!这几天我爸天天都在开会学习这次会议的精神,对了……杨天兴的那篇报告,估计最近就会上报,他这个报告非常及时,也算是赶巧了,借着这次大会的东风,说不定还能上中央内参哩!”

  刘青山心里暗笑,这我当然知道,否则的话哪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不过脸上,他还是装作一副震惊之状,“真的?哎呦!那这真是太好了!杨主任要是知道这件事,估计会高兴的睡不着觉。等我回去了也得给村里人说说,说实话,现在村里人对于这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又爱又怕!他们都很担心明年就不能承包了,自家开垦养肥的地明年就不是自己的了……”

  “那你放心,我听我爸说这次上面非常坚决,你没看嘛,我爸都恢复工作了!”

  李长征很肯定的说:“这次的风向不会再变了,听我爸说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恢复名誉,恢复工作。我们国家目前急需发展啊,这些年已经落后太多了,必须迎头赶上!”

  “不错,我们确实落后太多了,现在虽然不是百废待兴,但也好不到哪去……”

  刘青山叹了口气,又道:“希望咱们西北省的领导们都能像李主任这样头脑清醒,目光长远。对了,你刚才说这两天会上报,上哪个报?”

  “西北日报。”

  “确定吗?”

  “那当然,我亲口听我爸说的。”

  刘青山有些诧异,“李主任平时在家和你聊的挺多的啊?”

  “嗐,我懂你意思。”

  李长征笑了笑,然后脸色就有些落寞,“以前我爸在家是从来不说这些公事的,不过这次回来,他倒是很喜欢和我聊这些。我知道这是为啥……”

  “因为我家现在只剩下我了,他老了,我是他以后唯一的希望。”

  “他想让我走的快一点……”

  刘青山默然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