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江芷被缉拿-《穿到荒年,我只想摆烂,非逼我造反》

  贺景洲黑着脸给江芷解释自己去府城,他没有吃爱情的苦,他只是路上奔波,风尘仆仆。

  江芷嘟嘟嘴,想犯贱,没能犯起来。

  毕竟是一方父母官,义县土皇帝,真给他惹毛了,不好收场。

  将人引进门。

  贺景洲这才看清小院全貌。

  皲裂的土地,随时要倒的茅草屋,稀疏的能够透进光来的房顶,很是穷困潦倒。

  难怪她会想到火炕这种东西。

  体验过冬日的寒,自然向往春日的暖。

  贺景洲想想自己管辖内的乡民,大多都住着这样的房子,又吃不饱穿不暖,顿时生出几分惭愧。

  他笑皇帝荒谬,取消科考。

  而他通过科考成为官员,也并没有为百姓带来什么福祉。

  两者又有什么分别。

  江芷莫名其妙看着立在门口不动的贺景洲。

  这家伙想啥呢,咋一副要哭出来的表情?

  是因为真跟夫人闹矛盾,被她戳了心窝?

  啧,她这乌鸦嘴。

  江芷拍了拍嘴,安抚性的给对方倒了杯茶。

  贺景洲没客气,端起茶杯小酌一口。

  一路过来,一口水没喝,的确有些渴了。

  茶水入口,味道特别。

  除了茶叶的清香还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清凉感,什么茶有清凉感?

  贺景洲忍不住问。

  “这是什么茶?”

  “山上随便薅的,不清楚。”

  其实是从商城买的,江芷喝着没意思,买了一袋雪莲倒进水壶。

  雪莲融化后带着一股薄荷的清凉,配上毛尖淡淡的茶香,像是在喝奶茶新品。

  全家都很爱喝。

  只是乌木氏担心茶水影响胎儿健康,不叫陆母多饮。

  贺景洲微顿,觉着自己惭愧得早了。

  至少江芷的日子过的并不像她家房子那般潦草。

  多想无益,贺景洲进入正题。

  “我这次去府城是想跟知府大人商量推广高产粮种的事,但没见着人,自然也没办成。但我仍是要跟你道歉,粮种是你的,我不该自作主张去找知府。”

  江芷点头。

  食指轻点桌面,片刻后才问:“大人若是见到知府,打算怎么推广粮种?”

  “自然是即刻让乡民种上。”

  江芷摇头:“大人可能没弄明白我的意思。”

  她给自己倒了杯水,润了润嗓子才说:“那我再解释一遍,高产粮种我是打算让大人推给乡绅豪强,并不是给老百姓种。”

  贺景洲不赞同:“乡绅豪强积累的财富多不胜数,再来几年旱灾也饿不着他们,此刻最缺粮最需要粮种的是百姓。”

  江芷从头开始给贺景洲分析。

  “大人,你莫不是忘了,田里的收成差,是因为干旱,你如今将粮种给他们,土地就不干旱了吗?地里就能长出粮食了吗?”

  贺景洲噎住。

  江芷继续。

  “当然,咱们也可以找水源,槐树村从山上找到了山泉水,其他村子也能效仿,找到水源再挖渠,挖完渠再播种,时间都要去到八月去,玉米从播种到成熟要三个多月,三个多月后是十一月半,我们很可能粮食没收上来,雪灾就到了,那时让百姓抱着粮食冻死吗?”

  “可乡绅豪强不一样,他们多的是良田,若是去往南边,更是不缺水,拿到粮种即刻便能种上,我计算过,一亩良田需要5000株玉米,差一点的田需要3000株,一株卖一两银子,一亩良田就是5000两,找十个乡绅卖上十亩玉米苗就是五万两,这五万两白银不够咱们让整个义县的百姓用上火炕吗?”

  贺景洲呼吸一紧,醍醐灌顶。

  对啊,江芷最初的意思便是要让百姓住好穿暖。

  至于吃的,还能到槐树村这边拿豆腐去卖,卖完的银钱可以买粮,熬过雪灾不是问题。

  思想一番拉扯,贺景洲敬重了些,他反过来伸手给江芷倒了杯茶,做了请的手势。

  “你继续。”

  江芷没有客气,换个不客气的说辞,她此番作为,拿个诰命没问题。

  但不久之后,朝代更迭,她要个前朝的诰命没半点用,便也没想,可喝县令一杯茶却完全喝得。

  “有了卖粮种的钱,咱们便可给乡民造火炕,采买棉花。”

  “但俗话说,斗米恩升米仇,今年你给大家造火炕,明年什么都没有,怕是会被怨恨,所以火炕和棉花并不能免费给大家。”

  “借贷。”

  “就是说,衙门将造火炕和棉花的钱借给他们,等年底他们用其他东西还。”

  “比如黄豆,黄豆的生长周期比玉米短,如果大家能在七月底将黄豆种上,那么有大半的几率能在雪灾前成熟,黄豆如今的价格是7文钱一斤,丰收年会低一些,但你就按照7文收,收的黄豆全给我,算是我贡粮又献策的报酬。”

  贺景洲听下来已经汗流浃背了。

  什么斗米恩升米仇,什么借贷,竟出自一个村妇之口。

  他给自己倒了杯水一饮而尽,江芷已经开始进行下一环节。

  安排县令大人办事。

  “时间紧任务重,咱们现在需要多线并行。”

  “首先就是安排人找水源,就往大山植被繁茂的地方找,或者野兽出没的地方找,咱们人渴,动物和植物也渴,可动植物肯定比咱们擅长找水源,跟着它们不会有错。”

  “找到水源后,立刻安排人挖水渠,那地渴久了,从山上往下挑水,能挑到累死,水渠挖好立刻引水,种黄豆。”

  “同时,大人要安排人到南边谈高产种,一亩五千两不好谈,但只准成功不准失败,没有这个钱,咱们干啥都白搭。”

  “万一,我说万一没成功,就用搓澡巾顶上,反正这钱必须弄到手。”

  “拿到钱,立刻到西边采购棉花,方便的话,也可以带回来点粮食,等这两样买回来,就安排人到乡下主持火炕和迁房的事,靠山脚下住着的乡民必须给迁到别处,用来造房子的钱仍旧以借贷的形式操作。”

  “还有我们村的营生,工坊随时能加大生产,在家赋闲又有野心的可以来我们这进货到别处卖,赚到的钱可以到县里买粮食,但前提是,粮食的价格不能再涨,大人一定要给粮铺施加压力。”

  “只要咱们万众一心,还愁蹚不过这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