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赐婚封王封国公-《参政皇后》

  “与你无关。”顾竹衣转头不再看她。

  顾青萝咬牙,“你一个庶女,凭什么去勾搭四殿下?”

  顾竹衣不想理她对问沈攸宁,“咱们往前走走?”

  沈攸宁看出她眼中的不耐烦,但前面是四妃和太后,她们的身份不能再往前走,有所僭越。

  这是宫里,多的是有心留意的人,苑家这些年累累战功,已然树大招风,而太子更是站在风口浪尖上。

  不管是顾竹衣还是她,都不能授人以柄。

  这样想着,她开口说道,“昭义王妃,你与其去关心别人的婚事,不如仔细想想该怎么应对德妃娘娘和府里那位夫人。”

  顾青萝脸色一变,有些难堪,她今日入宫去拜见德妃娘娘,向她哭诉沈玉然的勾栏行径,却被德妃娘娘痛斥了几句。

  她不明白,明明她才是受害者,为什么不论是王爷还是娘娘,都不偏向她?不理解她?

  她很想反驳沈攸宁,她如今已是昭义王妃,而沈攸宁和太子还未成婚,不算太子妃,身份没有她高。

  “若你执意要在此处争执,我与竹衣不会有任何人责怪,你却不一定。”

  沈攸宁看出她的想法,先一步开口,堵住了她的嘴。

  顾竹衣适时开口,“你与她说这些做什么,左右闹大了受罚的不是你我。”

  顾青萝闻言,也反应了过来,今日的场合时间确实不合适,万一闹大了,难堪的只有她。

  几人说话声刻意放轻,前方太后的四妃言笑晏晏,大都没有发现她们之间的小动作。

  至于后面的人自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三人身份都很特殊,她们惹不起。

  很快,众人就到了潇湘宫,原本坐在宫中的官眷都起身恭敬见礼。

  “臣等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伸手指尖微动,脸上笑容可掬,“免礼,平身。”

  皇帝带着皇后和赫连贵妃起身迎了过来,他面上带笑,“母后,儿臣恭祝您福寿康宁,圣体安康。”

  太后欣慰地看着他,心情愉悦,“好,好,好。”

  皇后行至太后身边,德妃知趣的后退一步把太后身边的位置让给她。

  一行人簇拥着太后入座,沈攸宁也去到了永宁侯府的位置,和兄长沈玉辰坐在一起。

  沈玉辰见她在自己身边坐下,神情温和,“殿下让我传话给你,今日务必小心保护自己。”

  “嗯。”沈攸宁冲他一笑,“放心,只不过是争口舌之利罢了,不会危及性命。”

  她那日和容臻在郡主府商议了许久,两人将有可能在太后寿辰宴上发生的事都合计了一遍,商议出了应对之策。

  只是,还是有一些出入。

  比如他们之前没有想过贺兰云柯会要顾竹衣,也没想到容赋会开口相助,那么今日皇帝要宣布的第一件事,就有了变动。

  就如沈攸宁所想,那边太后的皇帝入座不久,皇帝就针对太后寿辰开始了长篇大论,以祝贺太后寿辰收尾。

  而后,他话音一转。

  “今日除了太后寿辰,朕还有一桩喜事要同众卿分享。”

  百官配合,皆露出了好奇不已地神情。

  “朕之四子,有勇武之谋,幼年就随舅父卫守疆土。数年来,镇守边陲,累累战功,众卿有目共睹,如今归来,朕心甚慰。”

  皇帝目光落在和容赋坐在一起顾竹衣身上,接着说道,“吾儿昨日坦言,已有心仪之人,二人两情相悦,发乎情止乎礼,着实相配。朕今日便借母后寿辰之喜,赐婚吾儿与永昌伯府二女顾竹衣。礼部尚书可在?”

  “臣在。”礼部尚书连忙起身躬身。

  “朕之四子,驻守边疆,卫国有功,特赐封号‘镇南’王,择王府别居。另,永昌伯府次女才貌双全,门第清贵,与镇南王两情相悦,天定良缘,择良辰吉日完婚。”

  “燕朔皇帝!”

  皇帝话音刚落,坐在左边首座的贺兰云柯便不悦出声,他脸色不佳,“是本王先求娶的顾二姑娘!”

  百官面面相觑,昨日朝堂之上锦祈大皇子开口求娶,被皇上一而再再而三拒绝,最终他松口要了一个伯府庶女,皇帝虽然没有一口答应,但也未曾拒绝,只说要考虑一番。

  这样的事情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大多都认为这位伯府庶女是逃脱不了这桩婚事的。

  毕竟人家作为他国皇子求娶一个庶女,他们没有道理拒绝。

  可谁能想到,这姑娘与四皇子有情?

  没听刚刚皇帝的话吗?

  左一个四子,右一个吾儿。

  你一个停战来使的他国皇子,凭什么跟我们自家的皇子相争?

  但他们这些人,不过是仰仗圣上存活的官员罢了,哪能随意开口掺和这样的事情,一个个的都沉默不语。

  皇帝瞥贺兰云柯一眼,昨日他的好大儿带着永昌伯和那个姑娘来见他时,他就料到了今日有这么一遭。

  “大皇子殿下,我们燕朔是个民风淳朴的国家,即便我是皇帝,也不能无视子民之意,行强迫之事。”皇帝看向永昌伯,“永昌伯,你可愿将二女嫁给锦祈大殿下做夫人?”

  永昌伯一脸红光,底气十足地摇了摇头,“回圣上,臣对府中子女亲厚,不论是哪个女儿的婚事,都要她们自己点头才行。”

  皇帝又问,“顾竹衣,你可愿嫁给锦祈大殿下做夫人?”

  “回圣上,臣女不愿。”顾竹衣起身,毫不犹豫地回道。

  皇帝看向贺兰云柯,神色无奈,似乎在说:你看,不是朕不答应,是他们都不答应。

  贺兰云柯气恼十分,但此处是燕朔皇宫,不是他锦祈皇宫,只能一言不发地坐下,他看向容赋,眸子里似乎藏着怒意。

  容赋才不怕他,直视他的目光,眉毛微挑,嘴角上扬,眼中含着明晃晃的得意和挑衅。

  皇帝看向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福至心灵,“回圣上,臣必定早日定出宜嫁娶的吉日!”

  皇帝满意颔首,再次开口,“另,苑家教导皇子有功,守卫边疆亦有功,传诏边疆,封苑镇煜为‘镇国公’,赐国公府,即日回京受封。”

  百官高呼,“皇上圣明。”

  皇帝眯了眯眼睛,转身坐下。

  沈攸宁见此,心中微沉,皇帝下旨要镇国将军从边疆撤回京都,还跨越伯侯两爵,直接赐封公爵。

  今日皇帝这样大的排场,赐婚封王再封国公,苑家一下子受这么多的殊荣,未必是件好事。

  苑妃也知道今日他们苑家的风头太过,不是一件好事,却也只能起身谢恩。

  “臣妾替兄长谢过陛下隆恩。”

  皇帝行至她身前,亲自弯腰把人扶了起来,神色柔和,“我知道你思念儿子,这些日便让他多入宫陪陪你。”

  苑妃点点头,而后垂眸掩下了眸中流动的情绪。

  她明白皇帝的用意,他将兄长召回京都,兄长一家得以团聚,但她和赋儿却要再次分离。

  镇南,镇南。

  这是想要赋儿往后一直镇压在南境,抵御锦祈。

  容赋并不在意,镇南就镇南,南境都是跟着他生死相随的兄弟们,只是不知顾竹衣会不会在意……

  他转头看了看顾竹衣,见她脸上没有惊慌和诧异之色,好奇地靠近她。

  “你不怕吗?”

  顾竹衣掀了掀眼皮看他,“怕什么?”

  “我不信你不知父皇的用意,往后你可要跟着我去边疆了。”

  顾竹衣淡淡瞥他一眼,“嗯,未必。”

  这下倒是容赋愣了一瞬,但仅仅一瞬他就明白了顾竹衣的言外之意,心中顿时一沉。

  原本他只想着顾竹衣在没有查清女子拐卖案之前或许不会离开京都,但他却忽略了,皇帝未必会让他带着顾竹衣前往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