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郡主同我一道如何-《参政皇后》

  若非已经知晓那个地方的确切所在,容礼这样大张旗鼓出城直奔星陵城,无疑会打草惊蛇。

  以他的性子,轻易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沈攸宁眸光一闪,所以他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见小厮一直候在一旁,“你回去复命便是。”

  小厮这才行礼告退。

  小厮离开后,沈攸宁改变了想法,带着落玉落竹回到了西屏苑。

  吩咐落玉为自己找了一身便于出行的衣裳,转眸让落竹磨墨。

  落玉落竹两人应声去做,她们跟了沈攸宁许多年,几乎是在她吩咐之后,两人便各自完成自己的事。

  沈攸宁坐在桌案前,取了宣纸,书信两封。

  待她起身换好衣裳,宣纸上的墨迹已干,沈攸宁将纸叠好放入信封。

  “落玉,把这封信送去给兄长,让他转交太子。送好信,跟我一起去星陵城。”

  交待好落玉,她又褪下左手上的念珠,捏着另一封信连同念珠一并交给落竹。

  “你去一趟沧月楼,把方才那个小厮说的消息告诉竹衣,而后你同她一起出发去星陵城。”

  “到了星陵城,你拿我的念珠和这封信去找星陵城许城主,以备不时之需。”

  “是。”落竹收好念珠和书信,点头应声。

  迅速安排好京城的一切,等落玉送完信回来,沈攸宁便带着她骑马出城,直奔星陵城。

  容礼负责探查女子失踪案,他一直死抓着柳家不放,关押和训练那些伶人的地方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这趟青玉山,她得赶在容礼之前找到那个地方。

  两人快马出城。

  沈攸宁原以为要追上容礼一行人还要些时间,可出城不到二十里,沈攸宁和落玉便碰上了正在路边休憩的容礼。

  沈攸宁勒马,居高临下地打量了一眼容礼。

  他一身红衣张扬似火,此时正靠在棚边阖眼休憩,身旁站着两个黑色劲装怀中抱剑的侍卫。

  并没有薄大人所说的一队人。

  或许是她探究的目光过于直白,容礼缓缓睁眼,抬眸看向她。

  “哦?安宁郡主。”他起身伸了个懒腰,打量着她和她身后的落玉,“让本王猜一猜,你这是要去星陵城?”

  “不会……”他眸光一闪,嘴角勾着一丝邪肆的笑意,“是跟着本王来的吧?”

  沈攸宁此时便明白,容礼是刻意要引她出城。

  “倒是我的荣幸,让昭义王殿下在此处等了我许久。”

  “尚算不得久。”容礼眼中闪过一道暗光,“既然目的地一致,郡主同我一道如何?”

  沈攸宁略略思索,点了点头。

  容礼嘴角笑意放大,示意侍卫牵马过来,利落的翻身上马。

  “请吧,郡主。”

  沈攸宁驱马先行,容礼不紧不慢跟在后面。

  落玉道,“姑娘,他这是?”

  沈攸宁微微摇头,“走一步看一步。”

  容礼策马跟上,开口道,“其实,郡主若是想要此案的线索,大可直接来问本王。”

  “本王初初接手此案时,就邀请过郡主一同查此案,不是吗?”

  “我想知道什么,王爷都会如实相告?”沈攸宁不答反问。

  容礼侧目看她许久才笑道,“那是自然。”

  “王爷此去星陵,所为何事?”她扬眉毫不客气地问道。

  “郡主这是明知故问。”容礼面向前方,眼角余光瞥向沈攸宁,“根据本王查到的线索,可认定为此案并非失踪案,而是拐卖案。”

  “哦?”

  “本王得到一个消息,郡主想知道吗?”

  沈攸宁眸光幽深,“愿闻其详。”

  “翠峰隐逸第三巅,碧玉深处有洞天。幽径蜿蜒通地府,暗城静卧古岩间。”

  闻言,沈攸宁微微蹙眉,心中诧异。

  这是容礼得到的有关那个地方的线索?

  他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把这么重要的线索告诉自己?

  “这就是王爷得到的线索?”沈攸宁看向他,“这是什么意思?”

  “郡主应该知道失踪的那些女子会被送到一个地方受训,我方才说的这首诗里就包含有那个地方的准确位置。”

  “翠峰隐逸第三巅,碧玉深处有洞天……”

  沈攸宁低声轻喃,重复了一遍,眸光微闪,“这么重要的线索,王爷就这么轻易的透露于我?”

  “郡主与本王同往星陵城,所图之事,心照不宣。”

  容礼眼中含笑,只是眼底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精光,分析起了形势。

  “我大张旗鼓地离开京都,自然会有心之人将消息传至那伙人耳中。郡主聪慧过人,对本王而言,无疑是一大助力。”

  “与其遮遮掩掩,不如与郡主坦诚相待。或许,郡主能洞察诗中真意呢?”

  “王爷所言实在真诚,反倒显得我此问有些狭隘。”

  沈攸宁轻声一笑,心中却清楚得很,诗中的线索如此明显,容礼不可能看不出来。

  “不过,我有些好奇……”

  “郡主但问无妨。”

  “王爷既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有心人的视线之中,又为何要大张旗鼓离开京都?岂不是给了他们提前撤离的机会?”

  “郡主,并非所有的线索都一定是真的。”容礼笑着说出饱含深意的一句话,眼中的情绪复杂难辨。

  沈攸宁却眯了眯眼睛,手中的缰绳轻轻一紧,马儿突然加快了速度。

  “既然已经打草惊蛇,咱们这么不紧不慢岂不是误了时机,王爷还是从速才是。”

  她策马远去,有些飘忽的声音随着荡起的微风落在容礼耳中。

  容礼上挑的眉眼中闪过一道意味不明的精光,手中的缰绳一紧,策马紧随其后,追赶着前方的身影。

  那首诗里的线索如此明显,以沈攸宁的聪慧,定然已经洞察了其中要传递的消息。

  [青玉山脉,第三山,山中别有洞天,藏有暗城。]

  沈攸宁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诗中的线索,以及容礼刚才的话语,心中隐隐萌生出一个想法。

  他的那句话,似乎是在故意告诉她,这个线索并非他的人查到的,而是其他人提供的。

  既然线索的来源不明,按理说容礼置之不理对方才会有新的动作,但容礼却大张旗鼓的行动……

  他是想将计就计,引蛇出洞?还是刻意想引自己离开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