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黄江市委常委以来,其实除了工作上以外,目前黎卫彬跟市长叶蕾在私底下接触到次数屈指可数。
不过在黄江任职的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位叶市长的性格如何,黎卫彬自然也有所揣测和掌握。
“小黎来了。”
“坐吧,你可是难得来一趟我这边。”
“先喝口水吧,我这里没有什么好茶叶,都是办公室那边准备的。”
叶蕾的个子不高,以黎卫彬的目力,估计也就是刚刚一米六的样子,但是身在官场多年,又是处于市长这么一个位置,叶蕾身上的气势却并不弱。
作为52年出生的人,其实叶蕾这个年纪仍然待在市长的位置上,基本上已经意味着再进一步可能性不大了。
对于这一位的观感,黎卫彬敬重的态度居多,缺少了几分亲近。
也不是他精于人心世故,觉得叶蕾升迁无望,不愿与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与人交往。
而是这位叶市长的有些做法,站在他的角度上实在是不愿紧随其后。
黄江这几年的发展之所以如此滞后,叶蕾其实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而责任的落脚点就在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上。
不说其他的,仅凭黄江高新区这个项目,将来叶蕾一旦卸任,身后背负的骂名就不在少数。
当年黄江高新区的项目落地后,叶蕾肯定也是信心百倍,不仅仅占据了黄江市大多数的资源和难得的机会,而且也给黄江的经济发展画了一个天大的画饼。
然而在项目受挫之后,叶蕾既没有采取果断止损的措施,更没有想方设法去盘活高新区的发展,而是走了一条最为认人诟病的路子,那就是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可以削弱高新区的热度,以此来维持基本的局面稳定。
当然了。
站在黎卫彬的立场上,叶蕾的做法如何也不是他一个新晋常委能够评价的。
“谢谢叶市长。”
从叶蕾手中接过茶杯。
黎卫彬道了声谢,抿了口茶水后随即才笑道:
“我今天过来确实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主要还是找领导帮忙来了。”
“前些日子,槐林那边开展了一次财政预算使用上的审计工作,眼下槐林缺钱啊,市里拖欠的那一笔钱,我现在也是焦头烂额。”
没有跟叶蕾寒暄太多。
黎卫彬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说话的时候,他其实也在打量叶蕾脸上的表情。
见这一位依然面色平静,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提及此事而产生任何心态上的变化,黎卫彬内心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因为在他看来,叶蕾表现出这种反应,往往只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叶蕾这个人城府太深,对此事早就已经有所预料,心底也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自己提不提,对她而言并没有什么事态上的压力。
一种则是这位叶市长打心眼里就不认为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而是一种常态化的操作。
相比于第一种情况,黎卫彬最担心的反而是第二种。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说明槐林乃至整个黄江的发展,已经不单纯只是客观方面的条件问题,而是领导班子在主观的思想上就存在问题,这反而是最麻烦的一种情况。
“市财政的欠款?”
“那你知不知道市财政拖欠槐林的欠款是哪几个方面?”
就在黎卫彬沉思之际。
叶蕾突然开口问道。
这一问黎卫彬也没有愣神,而是直接点了点头,随即就把几个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黎卫彬此言的确不虚,此前县财政把情况报告上来之后,出于多年谨慎工作的习惯,他并没有偏听偏信。
而是让林海燕调出了有关的资料,深入地了解了具体的情况,并且也听取了几个县领导关于这个情况的介绍。
就目前来看,市财政拖欠槐林的欠款,大头是三个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两个道路工程一个市政工程,另外剩下的小部分则是其他的立项资金。
“看来你的确做过深入的调查,并不是人云亦云,我们现在有些干部听风就是雨,自身对情况根本不了解,这种工作态度首先就有问题。”
“那你又知不知道,这些欠款当年为什么没有拨付?”
又一次从叶蕾口中听到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这一次黎卫彬就没有那么果断地回答了,心底甚至冒出了一种极为强烈的疑惑。
按理说谈及这个问题,叶蕾的态度不应该是如此才对,难不成这里面真的有什么猫腻?
一时间黎卫彬原本准备好的回答,竟然有些说不出口。
而见他不说话,叶蕾也不卖关子,直接就说道:“小黎啊,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还要剖开表面去看实质,你是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这个道理你应该清楚。”
“你是不是觉得我对这个情况重视的程度不够?”
张了张嘴巴,黎卫彬到了嘴边的话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叶蕾这个问题算是直接问到了他的心坎上,刚才他确实有这种猜测,但是现在被叶蕾这么一说,他基本上可以断定自己的猜测大概率是错误的。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那事情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呢?
心底疑惑陡生,黎卫彬突然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思维的陷阱里面。
不过还是试探着说道:“叶市长,我对相关的情况确实做过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谈不上追根究底,但是也仅限于站在槐林县的层面上,对当初市里的决策情况的确不清楚。”
闻言叶蕾点了点头,心底倒是高看了黎卫彬一眼。
黎卫彬年轻,又身居高位。
有时候考虑问题主观的思想很强,这是叶蕾为官多年总结出来的一个规律,年轻干部往往都是如此。
但是黎卫彬比他人强的地方就在于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也能够在瞬间转换思考问题的方式。
这一次黎卫彬来找她,其实叶蕾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此前槐林县在组织人事问题上大动干戈,她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天。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两人都没有说话,其实叶蕾心里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用黎卫彬这个人。
现在她基本上可以断定,黎卫彬对黄江的情况掌握的很全面,但是却不够深,这不是因为黎卫彬的能力不足,恰恰相反,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黎卫彬能把工作做到现在这个地步,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出众。
但是受制于时间不足,黎卫彬掌握的情况还不够深入,这样一个年轻有为,有干劲,又有脑子的年轻干部,如果用的好,自然可能会成为她叶蕾的破局关键。
但是如果用不好的话,那黄江的局面就会变得更加烂糊。
沉思了良久之后,黎卫彬耳侧突然听到叶蕾话锋一转问道:“你觉得黄江现在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不过在黄江任职的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位叶市长的性格如何,黎卫彬自然也有所揣测和掌握。
“小黎来了。”
“坐吧,你可是难得来一趟我这边。”
“先喝口水吧,我这里没有什么好茶叶,都是办公室那边准备的。”
叶蕾的个子不高,以黎卫彬的目力,估计也就是刚刚一米六的样子,但是身在官场多年,又是处于市长这么一个位置,叶蕾身上的气势却并不弱。
作为52年出生的人,其实叶蕾这个年纪仍然待在市长的位置上,基本上已经意味着再进一步可能性不大了。
对于这一位的观感,黎卫彬敬重的态度居多,缺少了几分亲近。
也不是他精于人心世故,觉得叶蕾升迁无望,不愿与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与人交往。
而是这位叶市长的有些做法,站在他的角度上实在是不愿紧随其后。
黄江这几年的发展之所以如此滞后,叶蕾其实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而责任的落脚点就在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上。
不说其他的,仅凭黄江高新区这个项目,将来叶蕾一旦卸任,身后背负的骂名就不在少数。
当年黄江高新区的项目落地后,叶蕾肯定也是信心百倍,不仅仅占据了黄江市大多数的资源和难得的机会,而且也给黄江的经济发展画了一个天大的画饼。
然而在项目受挫之后,叶蕾既没有采取果断止损的措施,更没有想方设法去盘活高新区的发展,而是走了一条最为认人诟病的路子,那就是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可以削弱高新区的热度,以此来维持基本的局面稳定。
当然了。
站在黎卫彬的立场上,叶蕾的做法如何也不是他一个新晋常委能够评价的。
“谢谢叶市长。”
从叶蕾手中接过茶杯。
黎卫彬道了声谢,抿了口茶水后随即才笑道:
“我今天过来确实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主要还是找领导帮忙来了。”
“前些日子,槐林那边开展了一次财政预算使用上的审计工作,眼下槐林缺钱啊,市里拖欠的那一笔钱,我现在也是焦头烂额。”
没有跟叶蕾寒暄太多。
黎卫彬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说话的时候,他其实也在打量叶蕾脸上的表情。
见这一位依然面色平静,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提及此事而产生任何心态上的变化,黎卫彬内心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因为在他看来,叶蕾表现出这种反应,往往只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叶蕾这个人城府太深,对此事早就已经有所预料,心底也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自己提不提,对她而言并没有什么事态上的压力。
一种则是这位叶市长打心眼里就不认为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而是一种常态化的操作。
相比于第一种情况,黎卫彬最担心的反而是第二种。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说明槐林乃至整个黄江的发展,已经不单纯只是客观方面的条件问题,而是领导班子在主观的思想上就存在问题,这反而是最麻烦的一种情况。
“市财政的欠款?”
“那你知不知道市财政拖欠槐林的欠款是哪几个方面?”
就在黎卫彬沉思之际。
叶蕾突然开口问道。
这一问黎卫彬也没有愣神,而是直接点了点头,随即就把几个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黎卫彬此言的确不虚,此前县财政把情况报告上来之后,出于多年谨慎工作的习惯,他并没有偏听偏信。
而是让林海燕调出了有关的资料,深入地了解了具体的情况,并且也听取了几个县领导关于这个情况的介绍。
就目前来看,市财政拖欠槐林的欠款,大头是三个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两个道路工程一个市政工程,另外剩下的小部分则是其他的立项资金。
“看来你的确做过深入的调查,并不是人云亦云,我们现在有些干部听风就是雨,自身对情况根本不了解,这种工作态度首先就有问题。”
“那你又知不知道,这些欠款当年为什么没有拨付?”
又一次从叶蕾口中听到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这一次黎卫彬就没有那么果断地回答了,心底甚至冒出了一种极为强烈的疑惑。
按理说谈及这个问题,叶蕾的态度不应该是如此才对,难不成这里面真的有什么猫腻?
一时间黎卫彬原本准备好的回答,竟然有些说不出口。
而见他不说话,叶蕾也不卖关子,直接就说道:“小黎啊,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还要剖开表面去看实质,你是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这个道理你应该清楚。”
“你是不是觉得我对这个情况重视的程度不够?”
张了张嘴巴,黎卫彬到了嘴边的话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叶蕾这个问题算是直接问到了他的心坎上,刚才他确实有这种猜测,但是现在被叶蕾这么一说,他基本上可以断定自己的猜测大概率是错误的。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那事情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呢?
心底疑惑陡生,黎卫彬突然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思维的陷阱里面。
不过还是试探着说道:“叶市长,我对相关的情况确实做过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谈不上追根究底,但是也仅限于站在槐林县的层面上,对当初市里的决策情况的确不清楚。”
闻言叶蕾点了点头,心底倒是高看了黎卫彬一眼。
黎卫彬年轻,又身居高位。
有时候考虑问题主观的思想很强,这是叶蕾为官多年总结出来的一个规律,年轻干部往往都是如此。
但是黎卫彬比他人强的地方就在于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也能够在瞬间转换思考问题的方式。
这一次黎卫彬来找她,其实叶蕾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此前槐林县在组织人事问题上大动干戈,她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天。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两人都没有说话,其实叶蕾心里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用黎卫彬这个人。
现在她基本上可以断定,黎卫彬对黄江的情况掌握的很全面,但是却不够深,这不是因为黎卫彬的能力不足,恰恰相反,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黎卫彬能把工作做到现在这个地步,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出众。
但是受制于时间不足,黎卫彬掌握的情况还不够深入,这样一个年轻有为,有干劲,又有脑子的年轻干部,如果用的好,自然可能会成为她叶蕾的破局关键。
但是如果用不好的话,那黄江的局面就会变得更加烂糊。
沉思了良久之后,黎卫彬耳侧突然听到叶蕾话锋一转问道:“你觉得黄江现在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