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身孕-《都重生成世子了,朕稀罕当皇后?》

  这哪里是修补自家院墙的意思!

  这是要谋反啊!

  完了!

  怎么办!

  原来在京城的时候婆婆就隐约透露过这个意思。

  本来以为都到青州逃难,应该不会再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了吧。

  结果婆母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更意志更坚定了是怎么回事?!

  他的世子怎么办!!!

  他家温柔善良、心怀百姓,只想当个好官的世子,万一被带到沟里去了怎么办!

  造反那是好人家干的事吗?

  一旦失败就要被诛九族的滔天大罪!

  他家世子那么单纯,哪里玩得过朝堂上那些老狐狸?

  更何况还有一个虎视眈眈、手段阴狠的陈王!

  顾晗愁得一晚上没合眼,在床上烙饼似的翻来覆去。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小会儿。

  ……

  第二天一早,顾晗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出现在饭桌上时,把宁氏和季怀秋都吓了一跳。

  “琪儿,你这是怎么了?昨夜没歇好?”宁氏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没发热啊。”

  “没,没事……”顾晗心虚地躲开宁氏的手,勉强挤出一个笑,“许是昨夜晚睡,有些乏了。”

  他不敢看宁氏的眼睛,低着头,食不甘味地往嘴里扒着白粥。

  宁氏和季怀秋对视一眼,都看出了他的不对劲,但也没再多问。

  饭后,顾晗正想找个借口溜回自己院子,好好理清一下思绪,却被宁氏叫住。

  “琪儿,你随我来。”

  顾晗头皮发麻,但还是只能硬着头皮跟上去。

  两人走到院中的一处凉亭。

  宁氏看着他苍白的脸色和眼底的青黑,柔声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可是北境那边传来了什么不好的消息?”

  “没有没有!”顾晗连忙摆手,“世子好着呢,信上还说他一切都好。”

  “那是为何?”

  “一家子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顾晗:“......”

  他能说啥?

  难道说“我发现您老人家想造反,我害怕得一宿没睡着”?

  正要找个借口糊弄,顾晗忽然觉得身子一软,眼前一黑,失去意识。

  再次醒来时,顾晗已经躺在了卧房的床上。

  他晃了晃还有些昏沉的脑袋,撑着身子想要坐起来。

  “别动。”

  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顾晗转过头,看到宁氏正坐在床边,手里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药。

  宁氏笑得满是欣慰。

  顾晗被她看得心里发毛。

  “母亲……我这是怎么了?”

  “大夫来看过了。”宁氏握住顾晗的手,

  “好孩子,你当真是个有福气的。”

  顾晗一头雾水。

  “琪儿,你有了身孕。”

  “大夫说,已经两个多月了。”

  顾晗的脑子“嗡”的一声,炸了。

  整个人傻在床上。

  身什么?

  什么孕?

  谁有孕?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平坦依旧。

  两个多月……

  不正好是世子出征前的那些天吗?

  正是他说去北境凶险,每天缠着老公要…

  咳咳,总之…

  顾晗的脸腾地一下烧了起来,从脖子根一直红到耳尖。

  虽然说他现在已经不反对给老公生孩子了。

  可是,是不是也太快了?!

  世子身体这么好么?

  几发就有了?

  关键吧,他一个上辈子活了二十多年的纯爷们,这辈子真的要当妈了?

  这个认知比“婆婆要造反”还要惊悚一百倍。

  看着顾晗那副又惊又羞,呆呆傻傻的模样,宁氏只当他是初为人母的欢喜与无措。

  她大手一挥,满脸都是不容置喙的笑意。

  “好了,从今天起,你不必事无巨细的管那么多东西!”

  “青州那些繁杂的事务,有我和你季先生呢!好生照料身子,不许劳累不许心烦,安安心心的!”

  宁氏越说越兴奋,脸上笑得越发开怀,嘴角越咧越高。

  “我这就去信给他们报喜!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咱们顾家有后了!”

  “前三个月最是关键,万不能劳累伤神。这几日你就安心在别院歇着,哪儿也别去。外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来帮你打理!”

  宁氏站起身,在屋里走了两圈,显然是激动得坐不住了。

  “不行,得把青州最好的大夫和最有经验的稳婆都请到别院来住着!”

  “还有你的吃食,得单独列个单子,一天五顿,顿顿都不能含糊!”

  “还有……”

  宁氏雷厉风行地安排着一切。

  顾晗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完全插不上话。

  他看着兴奋得满面红光的婆婆,心里最后一点侥幸也破灭。

  完蛋了。

  他不仅要被婆婆带着造反,现在还成了造反集团的重点保护对象。

  他肚子里这个,就是未来的“龙种”啊!

  这下想跑都跑不掉了!

  宁氏风风火火地安排完,又转回头,慈爱地看着顾晗。

  “好孩子,你什么都别想,把心放宽。一切有我。”

  说罢,出门继续安排,又是让桂嬷嬷负责照顾他的胎,又是让绣房准备婴儿衣物什么的,那叫一个干劲十足,热火朝天。

  顾晗躺在床上,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哭笑不得。

  宁氏的行动力惊人。

  两名青州城里最有名的坐馆大夫,还有四个据说接生过上百个孩子的稳婆,被恭恭敬敬地请进了别院,从此常住。

  顾晗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三个人轮流给他请脉。

  他的饮食被桂嬷嬷全权接管。

  一日三餐变成了五餐,外加两次点心。

  早餐是燕窝粥,午饭前是参汤,午饭后是牛乳炖雪蛤,晚饭前是阿胶糕,睡前还有一碗安神补胎的中药。

  顾含看着那碗一看就贵得惊人的药汤,觉得有些太过隆重了。

  他应该穿去皇宫,当个太后什么的,这些东西才配得上他的身份。

  顾晗不是很喜欢中药味,但还是捏着鼻子喝了。

  不情不愿这一幕,正好被要前来探望、走到门口的宁氏看见。

  喝完,顾晗嘀咕一句“这药膳也太苦了,不好喝。”

  “少夫人,这是夫人特地吩咐的,对您和肚子里的小主子好。”桂嬷嬷笑得一脸慈爱。

  顾晗苦着脸点头,没说啥。

  感觉才刚怀孕,就有点失去自由的意思了。

  但这些只是他作为现代人的想法。

  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些年,顾晗也知道,和其他古代女人相比,他这样的日子已经是极好的。

  若是换作贫苦人家,怀了孕还得干活,如今流民四起,说不定食不果腹。

  万一遇到一个家暴的丈夫,或者刻薄的家庭,说不得,就被磋磨死了。

  好歹自家有钱有势,自家婆婆还各种照料自己。

  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他不是个矫情的人。

  只是心中再一次感叹,妈妈真伟大,女人真伟大。

  这才确诊第一天,后面还有八个月,那才是鬼门关。

  顾晗小脸紧绷着,说不怕是不可能的。

  宁氏却是若有所思,没有作声就出去了,等到桂嬷嬷出来以后,截住她,叮嘱:“今后晚间的安胎药不必做了,换个符合少夫人胃口的厨子,且要会做药膳的,做得可口些。”

  桂嬷嬷瞪大眼睛,震惊道:“夫人,安胎药一贯是这样的,哪儿有可口的?再说了,为了将来的...为了世子的血脉,喝点药膳不算委屈。”

  宁氏却摇头:“世间哪有什么一贯的事?只要想做的用心做,不到十全十美也能有个七八分。天下之大,总有好法子既能安胎又能少吃苦,只是没有费心去寻罢了。”

  “可是,您当年不也是这般过来的?老夫人给您喝的安胎药,可比少夫人如今这份苦多了。”

  宁氏笑道:“正因我也不喜安胎药, 才更觉得有必要寻个好方子,所谓药食同源,定有既滋补又好吃的,按我的吩咐,去寻吧。”

  桂嬷嬷跟了宁氏几十年,深知其脾性,不再多言,恭敬称是。

  次日,补胎药便换成了药膳。

  一碗热腾腾的“龙眼山药羹”被端了上来。

  羹汤熬得奶白,入口绵密香甜,既有山药的清香,又有龙眼的甘甜,丝毫尝不出药味。

  顾晗喝完一碗,竟有些意犹未尽。

  桂嬷嬷在一旁看着,笑得合不拢嘴:“少夫人喜欢就好,这可是夫人特地花重金请来的方子,说是最养脾胃,对您和小主子都好。”

  宁氏走进来,握住顾晗的手:“好孩子,这怀孕啊,心情愉悦是第一,若有什么想吃的想做的,或者不自在的,只管与我说。”

  顾晗小心翼翼地说:“我想多走动走动,这两日整天窝在房间里,实在闷得慌。这走路气血活络了,想来只要不乱来,对身体是有益无害的。”

  一般来讲,怀孕了以后,古代很多富贵人家就会不让孕妇多走路多乱动,怕影响胎儿。只等三个月坐稳胎了以后,才会少量的动一动。

  但其实现代医学来讲,孕妇还是需要适量运动的。

  但愿婆婆开明,他能讲得通。

  宁氏笑着拍拍他的手:“傻孩子,这算什么事?走动自然无妨,尤其是去些山清水秀、让人心情愉悦之处,只是注意安全,若要外出,记得带足护卫,且莫要去那些危险嘈杂、尘土飞扬的地方便是。”

  顾晗看着一旁喝干净的碗,又看看宁氏,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冲散了对于怀孕的不安。

  “可还有旁的要求?”宁氏笑着问。

  顾晗忽然又想起来,欲言又止。

  他其实想说:“你能不能别造反了。”

  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摇头。

  宁氏笑了笑,替他掖好被子:“好生歇着,万事有我。”

  “谢谢娘。”

  宁氏离去后,顾晗惆怅望着床顶。

  哎,愁啊!

  自打被确诊有孕,顾晗的日子就过得有些飘忽。

  一方面,他确实被照顾得无微不至。

  别院里的厨子不知从哪儿寻来了各种稀奇古怪却又美味滋补的方子,每日变着花样地给他做好吃的。

  山药做的糕点软糯香甜,鱼肉熬的羹汤鲜美无腥,就连过去他嫌弃有土味的萝卜,都能被做成晶莹剔透、入口即化的小点心。

  宁氏更是将他当成了琉璃娃娃一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天气好了,便让护卫前呼后拥地陪着他去别院后山风景最好的地方散心。

  天冷了,屋子里的炭火就烧得足足的,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连一丝凉气都透不进来。

  婆婆对他越好,他心里头就越慌。

  他总觉得,婆婆这是要搞大事情的节奏。

  虽说婆婆给足了尊重,青州不少政事依旧是他做主,但是很多细节上的规划,明显不一样了。

  青州如今的民心和舆论,正在朝着越来越危险的方向走。

  他和世子的声望早已凌驾于...皇权之上!

  这日午后,他正歪在软榻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一本游记,宁氏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巨大的图纸。

  “琪儿,快来瞧瞧。”

  宁氏将图纸在桌案上铺开,“我让你季先生画了张新图,你看看合不合心意。”

  顾晗凑过去一看,图纸上画的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

  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主殿更是气派非凡,九级台阶拾级而上,殿前是一片足以容纳上千人的巨大广场。

  “这是?”顾晗有些疑惑。

  “如今青州城里的府衙,还是前头安抚使留下来的,格局太小,也太旧。”

  “青州如今是天下表率,往后咱们的治所,自然也要有新气象。”

  “这主殿便叫‘理政殿’,以后青州所有的大政方针,都在此处商议决定。”

  “旁边这两座偏殿,一座做‘文曲殿’,给学政堂的大儒们用;一座做‘武英殿’,给军中将领议事。”

  “至于前面的广场,得修得又大又平整,将来若是有什么庆典,也好让全城的百姓都来观礼,同喜同乐。”

  顾晗:“......”

  青州现在百业待兴,工坊、商行、学堂都建起来了,官府的办公地点确实显得寒酸了。

  建个新的市政大楼,不仅能提升青州的形象,还能拉动内需,给工匠和百姓们提供更多活计,倒是不错的主意。

  就是这名字,敢不敢再明显一点?!

  直接叫皇宫得了呗。

  ——

  补完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