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哭穷-《都重生成世子了,朕稀罕当皇后?》

  在客栈里枯坐一日,杨威失了耐心。

  他已将这青州城摸了个大概,处处都是破绽。

  那条平整得过分的官道,那些被强征去修什么劳什子农具的力夫,还有暗地里流传的雪白私盐,桩桩件件,都是送上门的把柄。

  既如此,不必多浪费时间,直入正题便是。

  “走。”

  他从椅上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半旧的绸衫,脸上那两道深刻的法令纹显得愈发刻薄。

  “去府衙,会会咱们这位顾世子。”

  安抚使府衙内,朱寻坐立难安,额上的冷汗擦了一层又一层。

  当杨威带着两名亲信,不经通传,径直踏入府衙大堂时,朱寻立即就迎了上去。

  “下官不知杨大人驾到,有失远迎!”

  杨威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自顾自地寻了主位坐下,端起茶盏,却又不喝

  大堂内气氛凝固。

  眼看着朱寻开始擦汗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下官顾瑾言,拜见杨大人!”

  沈诗琪一路小跑进来,头上的官帽都有些歪斜,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慌与局促。

  “听闻大人前来,下官俗务缠身,来迟一步,还望大人海涵!”

  杨威这才慢悠悠地抬起头,将眼前这位年轻的世子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瞧着确如传闻一般生得一副好皮囊。

  可惜眉宇间少了些沉稳,多了几分怯懦。

  “世子爷为国分忧,日理万机,本官等一等,也是应该的。”

  杨威笑笑,看上去很客气的模样。

  沈诗琪局促一笑:“大人微服前来,一路辛苦,下官已在仙鹤楼订了酒席,不如先让我等为大人接风洗尘,再聊公务。”

  杨威不再兜圈子,“本官奉陛下之命,前来巡查青州盐政。自是政事优先,否则岂不是有负圣恩?”

  沈诗琪讪讪一笑:“是,大人说的是。”

  “听闻世子在青州,擅长制盐,颇有些新章程?”

  沈诗琪连忙摆手:“大人谬赞了,这些都下头那些人的吹捧之语,不必当真!”

  “青州大灾之后,府库空虚,官盐又苦涩难咽,下官只是让工匠们想想法子,看能不能将那粗盐提炼得能入口一些,绝无他意,绝无他意啊!”

  “哦?是吗?”

  杨威拖长了语调。

  “既然如此,那本官明日倒要去亲眼见识一下世子爷的提炼之法了。”

  “应当的,应当的!下官随时恭候大人巡查!”

  沈诗琪额角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杨威起身作势要离去。

  沈诗琪陪着笑道:“大人留步。”

  使了一个眼色后,一名侯府管事凑上前,手里托着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盒,很是恭敬开口:“杨大人远道而来,车马劳顿。这是我家世子的一点心意,些许土产,不成敬意,还望大人万勿推辞。”

  杨威的亲信接过木盒,入手极沉,他不动声色地朝杨威递了个眼色。

  杨威的余光瞥见沈诗琪脸上那副肉痛得快要滴血的表情,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

  他什么也没说,径直迈出了府衙大门。

  府衙大堂内,直到杨威一行人的背影彻底消失,沈诗琪才缓缓直起身子。

  她信手理了理微歪的官帽,神态恢复了一贯的从容。

  “世子爷……”

  安抚使朱寻凑了上来,方才还挂在额角的冷汗早已消失无踪,那惧怕的神色已经转成探寻。

  “这位杨大人,接下来该如何招待?”

  朱寻压低了声音。

  他如今早就和镇北侯府这条大船牢牢绑在了一起。

  雪花盐带来的滚滚财源,其中有那么一两成不动声色地流入他的私库,早已比他十年的俸禄还要多。

  这青州的好日子才刚开了个头,他可不愿被京城来的豺狼搅了局。

  沈诗琪转过身,对上朱寻的视线,唇角勾起浅淡的笑意。

  “朱大人是个聪明人。”

  “想必你也知道,咱们青州刚刚遭了灾,百废待兴,眼下最重要的,便是休养生息。”

  朱寻的眼珠子转了转。

  沈诗琪继续不紧不慢地补充。

  “杨大人奉皇命而来,明察秋毫,咱们做下官的,自然要让他老人家亲眼看看,多了解了解这民间的疾苦嘛。”

  朱寻顿时露出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

  “下官明白了!”

  朱寻躬身一揖到底,“下官这就去安排,保证让杨大人对青州的艰难有深刻体会。”

  沈诗琪满意地点头,“有劳朱大人了。”

  朱寻直起身,脸上的表情已经变得一本正经,充满了为民请命的忧虑。

  次日,天色微明。

  杨威在沈诗琪和朱寻的陪同下,前往城东的盐场。

  一路颠簸,越走道路越是泥泞难行。

  最终,一行人抵达了一片荒凉的盐碱滩。

  所谓的盐场,不过是几个用茅草和破木板胡乱搭起来的棚子,在海风中摇摇欲坠。

  一股夹杂着腥气和苦涩味道的风扑面而来。

  场内稀稀拉拉地站着十几个盐工,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不是瘸腿就是断臂,看上去一阵风就能吹倒。

  见到官员前来,这些人脸上立刻浮现出麻木的惊恐,纷纷缩着脖子往后退。

  “这便是青州盐场?”

  杨威有些意外。

  沈诗琪的脸上适时地泛起一阵窘迫的红晕。

  “让杨大人见笑了。”

  “青州贫瘠,实在是拿不出手。”

  她引着杨威往里走,指着一口大铁锅,锅里正熬着浑浊的盐卤,旁边一个老盐工有气无力地拉着风箱。

  “大人请看,这便是咱们的提炼之法。”

  “将那粗鄙的官盐融了,再用烈火熬煮,滤去杂质,如此反复数次,百斤粗盐,才勉强能得那么一小撮能入口的精盐。”

  她捏起一点锅边凝结的盐霜,递到杨威面前。

  “大人您尝尝,虽比不得京城的贡品,但至少没了那股子苦味。”

  杨威狐疑看着,只用鼻子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涩味便钻入鼻腔。

  这就是传闻中引得权贵追捧的雪花盐?

  旁边的安抚使朱寻长长叹了口气,“杨大人有所不知,世子爷为了这盐场,真是呕心沥血。”

  “可这法子实在是耗费巨大,买炭要钱,雇人要钱,修这几个破棚子都要钱。”

  “府库里一文钱都挤不出来,全靠世子爷自掏腰包填补。”

  “唉,做出来的这点盐,还不够回本的。”

  杨威听着这些话,看着眼前这副穷酸破败的景象,冷笑后不置可否,“世子有心了。”

  “本官已经看过了,回城吧。”

  沈诗琪和朱寻对视一眼,脸上还是那副恭敬又惶恐的模样,跟了上去。

  回到客栈,杨威坐在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