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骑兵应当就是那韩蛮子的家丁,主子,只要将这些家丁击溃,其余的蛮子必然落荒而逃。”
女真中军,多尔衮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的激战,一个嘶哑的声音在他的身边响起,多尔衮偏过头看去,发现是喀喇沁部的台吉布尔噶都。
布尔噶都曾经受到过明朝的封赏,对于从蒙古到明朝的路途也十分熟悉,在皇太极绕道蒙古时就是由他为向导,引女真、蒙古大军翻越山岭,直至破口而入。
喀喇沁部西临察哈尔部,东靠后金女真,南临明边墙,多年以来一直受到林丹汗的侵扰,被打得节节败退,只剩下残部苟延残喘,在与林丹汗的赵城之战时,喀喇沁部就求助皇太极,被皇太极以“两国未曾相往来”而拒绝了。
不过在天聪二年的时候,喀喇沁部再次遣使派信给皇太极,此时皇太极正准备攻打林丹汗,也就答应了下来,由此喀喇沁部完全投靠女真人。
喀喇沁部虽然名为一个部落,但内部也有好几个台吉首领,为了不使其统一,皇太极又培植了布尔噶都这个台吉。
由于作为向导领路立了大功,布尔噶都在外藩蒙古当中有些目中无人,甚至对于多尔衮这个年轻的小贝勒都有些傲慢。
莽古尔泰将喀喇沁的半部留给多尔衮以后,布尔噶都一直在“指点”多尔衮如何打仗,在他的眼里,多尔衮不过是一个女真的小崽子,只是藉着有女真先汗努尔哈赤的血脉才当了主子。
对于这个受到皇太极赏识的布尔噶都,多尔衮心中虽然恼怒,但表面上则亲热无比。
在诸兄弟当中,多尔衮说得好听是极为聪颖,说的不好听就是城府极深,要不然也不会被号为天聪汗的皇太极赐为“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的统帅)”了。
他瞅了瞅布尔噶都,十分亲近地道:“既然如此,台吉就领兵帮我击破了这些蛮子家丁如何?”
布尔噶都只是在马上稍稍欠了欠身:“那是自然,我喀喇沁部的勇士也经常和南人交手,贝勒且稍待,只消一会功夫,我们就能将这家丁头目的脑袋给割回来!”
说完,布尔噶都便将在这里喀喇沁部的六百多骑兵带了出去,直直地杀向了金士麟所率的乐亭骑兵。
布尔噶都走后,纳密达走了出来,他的面色涨红,对着多尔衮道:“他一个蒙古奴才,怎么敢在九王面前指手画脚?!等回了营,九王只消在大汗面前一说,大汗肯定会降这个奴才的罪。”
对于纳密达的话,多尔衮没有在意,反而笑道:“我诸申与蒙古结盟,便是兄弟,兄弟间哪里有那么多事,莫要学尼堪南蛮,肚子里弯弯绕绕。”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多尔衮心中却在冷笑,这布尔噶都还不知道眼前这支南蛮的厉害。
虽然在三屯营之战以后,他回去大汗皇太极安慰他说,只是小挫而已,若非要启程行军,只要再给墨尔根戴青贝勒两天的时间,定然能拿下三屯营。
但多尔衮明白没有达成战略目标,其实他算是败在了乐亭营的手中。
而这支骑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当晚劫营差点夺了他旗纛的那支。
既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乐亭营的厉害,那就让乐亭营打的他们痛了,也就知道自己当初有多么不容易了。
见多尔衮未置可否,纳密达也就没不吱声了。
“图尔格,眼下你觉得应该怎么打?”
多尔衮转向了另外三十四五岁穿着穿着山纹甲的人问道。
图尔格是努尔哈赤时期五大臣之首额亦都的儿子,娶了和硕公主,由于骁勇善战,被皇太极调往镶白旗任镶白旗的固山额真,位列八大臣之一。
图尔格娶了女真宗室之女,也算多尔衮的亲属,而且多年以来图尔格也一直与明人交战,积累了丰厚的战斗经验,多尔衮是真心在问计于他。
看了看战场的情形以后,图尔格道:“既然喀喇沁部已经缠住了鞑子的骑兵,那眼下最主要的就是夺桥。”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如果猛攻桥头,势必遭到炮击,到时候死伤惨重,没办法和大汗交代。”
“咱们之前沿途抓了一些汉人,不正好用在此处?”
在莽古尔泰率军前来之际,确实抓了很多没有来得及逃走的汉人,此时正安置在身后的一处皇家菜园当中,被几十个无甲人看着。
多尔衮随即皱起了眉:“这些汉人是大汗要留下的丁口,要是一点人都不带回去,怕是无法向大汗交代。”
“打不下桥,更没法向大汗交代。”
图尔格只是这一句话,就将多尔衮的疑虑打消,立马对着身旁的纳米达道:“派人过去,将那些汉人全部拉到前面来!”
纳米达躬身领命,带着人往北边去了。
想了想多尔衮又道:“这些尼堪怕是没什么大用处,还得将巴牙喇派上去。”
图尔格赞同道:“贝勒说的是等这些汉人拆了桥头的拒马,巴牙喇就能冲上去,只要靠近了那车营,让其无法发炮,目的也就达到了。”
“不能就攻桥头这一处,对面有充足的人手可以支援,巴牙喇从桥头突过去,再派马甲过河从背后两面夹击,这样蛮子的阵型就能破了。”
“叫布尔噶都去,他们蒙古人待在我们诸申身后惯了,不能叫他们这么轻松容易。”
在飞矢、炮声以及惨叫声当中,多尔衮和图尔格这个镶白旗的正副手商议了一番,将后续的策略制定了下来。
由汉人充当肉盾,巴牙喇在后破掉车营,夺取大通桥,弓手、披甲人和无甲人猛冲河岸;喀喇沁部在击退那支骑兵以后趁势过河,与诸申前后夹击。
整个策略也算是环环相扣。
再次望向了河岸,多尔衮暗中握紧了拳头,这支乐亭营之前让他颜面扫地。
但今天他就要将之前丢失的脸面全部都挣回来!
女真中军,多尔衮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的激战,一个嘶哑的声音在他的身边响起,多尔衮偏过头看去,发现是喀喇沁部的台吉布尔噶都。
布尔噶都曾经受到过明朝的封赏,对于从蒙古到明朝的路途也十分熟悉,在皇太极绕道蒙古时就是由他为向导,引女真、蒙古大军翻越山岭,直至破口而入。
喀喇沁部西临察哈尔部,东靠后金女真,南临明边墙,多年以来一直受到林丹汗的侵扰,被打得节节败退,只剩下残部苟延残喘,在与林丹汗的赵城之战时,喀喇沁部就求助皇太极,被皇太极以“两国未曾相往来”而拒绝了。
不过在天聪二年的时候,喀喇沁部再次遣使派信给皇太极,此时皇太极正准备攻打林丹汗,也就答应了下来,由此喀喇沁部完全投靠女真人。
喀喇沁部虽然名为一个部落,但内部也有好几个台吉首领,为了不使其统一,皇太极又培植了布尔噶都这个台吉。
由于作为向导领路立了大功,布尔噶都在外藩蒙古当中有些目中无人,甚至对于多尔衮这个年轻的小贝勒都有些傲慢。
莽古尔泰将喀喇沁的半部留给多尔衮以后,布尔噶都一直在“指点”多尔衮如何打仗,在他的眼里,多尔衮不过是一个女真的小崽子,只是藉着有女真先汗努尔哈赤的血脉才当了主子。
对于这个受到皇太极赏识的布尔噶都,多尔衮心中虽然恼怒,但表面上则亲热无比。
在诸兄弟当中,多尔衮说得好听是极为聪颖,说的不好听就是城府极深,要不然也不会被号为天聪汗的皇太极赐为“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的统帅)”了。
他瞅了瞅布尔噶都,十分亲近地道:“既然如此,台吉就领兵帮我击破了这些蛮子家丁如何?”
布尔噶都只是在马上稍稍欠了欠身:“那是自然,我喀喇沁部的勇士也经常和南人交手,贝勒且稍待,只消一会功夫,我们就能将这家丁头目的脑袋给割回来!”
说完,布尔噶都便将在这里喀喇沁部的六百多骑兵带了出去,直直地杀向了金士麟所率的乐亭骑兵。
布尔噶都走后,纳密达走了出来,他的面色涨红,对着多尔衮道:“他一个蒙古奴才,怎么敢在九王面前指手画脚?!等回了营,九王只消在大汗面前一说,大汗肯定会降这个奴才的罪。”
对于纳密达的话,多尔衮没有在意,反而笑道:“我诸申与蒙古结盟,便是兄弟,兄弟间哪里有那么多事,莫要学尼堪南蛮,肚子里弯弯绕绕。”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多尔衮心中却在冷笑,这布尔噶都还不知道眼前这支南蛮的厉害。
虽然在三屯营之战以后,他回去大汗皇太极安慰他说,只是小挫而已,若非要启程行军,只要再给墨尔根戴青贝勒两天的时间,定然能拿下三屯营。
但多尔衮明白没有达成战略目标,其实他算是败在了乐亭营的手中。
而这支骑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当晚劫营差点夺了他旗纛的那支。
既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乐亭营的厉害,那就让乐亭营打的他们痛了,也就知道自己当初有多么不容易了。
见多尔衮未置可否,纳密达也就没不吱声了。
“图尔格,眼下你觉得应该怎么打?”
多尔衮转向了另外三十四五岁穿着穿着山纹甲的人问道。
图尔格是努尔哈赤时期五大臣之首额亦都的儿子,娶了和硕公主,由于骁勇善战,被皇太极调往镶白旗任镶白旗的固山额真,位列八大臣之一。
图尔格娶了女真宗室之女,也算多尔衮的亲属,而且多年以来图尔格也一直与明人交战,积累了丰厚的战斗经验,多尔衮是真心在问计于他。
看了看战场的情形以后,图尔格道:“既然喀喇沁部已经缠住了鞑子的骑兵,那眼下最主要的就是夺桥。”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如果猛攻桥头,势必遭到炮击,到时候死伤惨重,没办法和大汗交代。”
“咱们之前沿途抓了一些汉人,不正好用在此处?”
在莽古尔泰率军前来之际,确实抓了很多没有来得及逃走的汉人,此时正安置在身后的一处皇家菜园当中,被几十个无甲人看着。
多尔衮随即皱起了眉:“这些汉人是大汗要留下的丁口,要是一点人都不带回去,怕是无法向大汗交代。”
“打不下桥,更没法向大汗交代。”
图尔格只是这一句话,就将多尔衮的疑虑打消,立马对着身旁的纳米达道:“派人过去,将那些汉人全部拉到前面来!”
纳米达躬身领命,带着人往北边去了。
想了想多尔衮又道:“这些尼堪怕是没什么大用处,还得将巴牙喇派上去。”
图尔格赞同道:“贝勒说的是等这些汉人拆了桥头的拒马,巴牙喇就能冲上去,只要靠近了那车营,让其无法发炮,目的也就达到了。”
“不能就攻桥头这一处,对面有充足的人手可以支援,巴牙喇从桥头突过去,再派马甲过河从背后两面夹击,这样蛮子的阵型就能破了。”
“叫布尔噶都去,他们蒙古人待在我们诸申身后惯了,不能叫他们这么轻松容易。”
在飞矢、炮声以及惨叫声当中,多尔衮和图尔格这个镶白旗的正副手商议了一番,将后续的策略制定了下来。
由汉人充当肉盾,巴牙喇在后破掉车营,夺取大通桥,弓手、披甲人和无甲人猛冲河岸;喀喇沁部在击退那支骑兵以后趁势过河,与诸申前后夹击。
整个策略也算是环环相扣。
再次望向了河岸,多尔衮暗中握紧了拳头,这支乐亭营之前让他颜面扫地。
但今天他就要将之前丢失的脸面全部都挣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