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天启年间,秦良玉多次平定四川,贵州省份的数名土司叛乱,秦良玉和其麾下的“白杆兵”的大名,声震川渝!
崇祯三年,关外满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
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诏勤王,她拿出家中的资产充作军饷。
崇祯皇帝朱由检特意下诏表扬,并于平台召见秦良玉,赏赐秦良玉钱币牲畜酒水等,并赋诗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劳。
这也就是秦良玉能在原主崇祯皇帝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皇太极退兵后,秦良玉率兵回乡,而秦翼明就在京畿附近驻扎。
其后,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在四川境内,和张献忠交手数次,胜多败少。
张献忠降而复叛大明后,与多处流贼联合,已经成了气候,再加上四川和湖广等地的各路大明官兵各怀鬼胎,这才导致张献忠的势力越滚越大。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秦良玉给巡抚陈士奇,巡按刘之勃分别献计抵抗张献忠,但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没有实施。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占领成都,处死四川巡抚陈士奇,巡按刘之勃等大明官员,后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救援,但寡不敌众,被击溃。
退守石砫的秦良玉对部下说道:“我秦家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如今已经七十岁了,虽然是一个妇人,受大明国恩二十年。如今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
因为秦良玉的大名,张献忠也不敢派兵前来石砫攻打,只是在四川大肆招纳其余各寨的土司。
……
消化完这些信息,崇祯皇帝重新睁开眼睛,在心底感叹一声道:“果然是满门忠烈啊!”
如今秦良玉已经七十岁了,还要千里迢迢的从石砫前来南京,舟车劳顿,崇祯皇帝实在不忍心让这名传奇的老将军吃这些苦。
但是现在国危思良将,有些话必须要面见这位巾帼英雄,才能毫无保留的说给她听,这名秦良玉,也和那名如今驻扎在仪真的靖南伯黄得功一样,是崇祯皇帝可以完全信任的两名武将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崇祯皇帝正想着黄得功呢,只听得一名小太监走进殿内,声称黄得功在皇城外求见。
“嗯?”崇祯皇帝微微惊讶一声,自己没有召集黄得功,没想到此人居然主动来应天城内求见自己,一定是有要事。
“宣他进来!”崇祯皇帝对那名小太监说道。
“是,皇爷!”
不多时,崇祯皇帝就在乾清宫内见到了从仪真赶来的黄得功。
黄得功还带着一个被嘴里塞着布团,双手绑缚住的人。
一进殿内,他先一脚将此人踹翻在地,随即他自己参拜完毕后,看着崇祯皇帝疑惑的眼神,黄得功咧嘴邀功似的笑道:“陛下!臣抓住了一名奸细!”
“奸细?哪边的?李闯那边的还是满清那边的?”崇祯皇帝立马坐直身体开口询问道。
“满清鞑子的!”黄得功指着被绑的那人,随即伸手扯下了他口中的布团。
那人的布团一被撕掉,就立马扯着嗓子冲着崇祯皇帝喊道:“陛下!臣冤枉啊!请陛下切莫听黄得功谗言!”
黄得功双眼一瞪,就欲上前殴打此人,结果被坐在御案后的崇祯皇帝抬手制止,他盯着此人,饶有兴致的开口说道:“哦,你是何人?你说你冤枉,冤从何来啊?”
“回禀陛下,臣乃我大明北使团副使,总兵陈洪范,数月前曾出使满清,如今刚从顺天府回来,在仪真和靖南伯黄得功喝了一顿酒,不知为何,他就把臣绑到了这里,请陛下为臣做主啊!”
“你放屁!你敢把你在酒席上说的话给陛下再说一遍吗?”黄得功虎目圆睁,立马开口骂道。
结果还没骂几句,又被崇祯皇帝眼神制止,只见崇祯皇帝目光灼灼的盯着陈洪范,开口说道:“哦,你等出使满清结束了?就你一个副使回来了?其他人呢?”
陈洪范目光闪烁一下,连忙低头回答道:“回禀陛下,他……他们还和满清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尚未沟通完毕。如今耗时良久,为了早日回复陛下,正使左大人派臣先行一步,先回应天府向陛下和各位内阁大人们禀报我等与满清谈判的最新进展!”
“哦,那你们和满清谈成了什么条件呢?”崇祯皇帝盯着陈洪范,饶有兴致的继续问道。
“是,回禀陛下,我等使团进入顺天府后,满清八旗的态度极为友善,他们以天朝上国的礼仪接待了我等,而且我们还去了我大明皇陵处祭拜了历代先皇,就连周皇后的凤躯,还是满清朝廷看着安葬的呢!”陈洪范煞有其事的说着,渐渐地挺直了胸膛,说的自己都信了。
随即他看着崇祯皇帝听的入神,再接再厉,继续信口开河的说道:“臣等与满清商谈联合出兵之意,满清朝廷满口答应,他们十分愿意与我大明共同出兵,向西攻打李闯流贼,只是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商议好,所以臣就先回来向陛下禀报此事了!”
陈洪范开口说完,仰着脑袋得意洋洋的等着崇祯皇帝的奖赏。
但他等了半天,也只看到崇祯皇帝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目光死死地盯住他,嘴角露出一抹奇怪的笑意。
有些心虚的陈洪范脊背不由自主的微微弯曲了下去,内心也渐渐慌乱起来。
崇祯皇帝继续开口道:“哦,你等北上,可摸清了满清建奴在顺天府内的兵力布置情况?”
“这……”陈洪范眼珠一转,立马回想起了多尔衮临行之际,对自己说过的话语。
多尔衮让自己南下,一边挑拨大明君臣之间的关系,自己再趁机拉拢这些武将背叛大明,归顺满清。一边故意夸大满清的军队数量,起到震慑大明朝廷的效果。
崇祯三年,关外满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
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诏勤王,她拿出家中的资产充作军饷。
崇祯皇帝朱由检特意下诏表扬,并于平台召见秦良玉,赏赐秦良玉钱币牲畜酒水等,并赋诗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劳。
这也就是秦良玉能在原主崇祯皇帝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皇太极退兵后,秦良玉率兵回乡,而秦翼明就在京畿附近驻扎。
其后,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在四川境内,和张献忠交手数次,胜多败少。
张献忠降而复叛大明后,与多处流贼联合,已经成了气候,再加上四川和湖广等地的各路大明官兵各怀鬼胎,这才导致张献忠的势力越滚越大。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秦良玉给巡抚陈士奇,巡按刘之勃分别献计抵抗张献忠,但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没有实施。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占领成都,处死四川巡抚陈士奇,巡按刘之勃等大明官员,后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救援,但寡不敌众,被击溃。
退守石砫的秦良玉对部下说道:“我秦家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如今已经七十岁了,虽然是一个妇人,受大明国恩二十年。如今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
因为秦良玉的大名,张献忠也不敢派兵前来石砫攻打,只是在四川大肆招纳其余各寨的土司。
……
消化完这些信息,崇祯皇帝重新睁开眼睛,在心底感叹一声道:“果然是满门忠烈啊!”
如今秦良玉已经七十岁了,还要千里迢迢的从石砫前来南京,舟车劳顿,崇祯皇帝实在不忍心让这名传奇的老将军吃这些苦。
但是现在国危思良将,有些话必须要面见这位巾帼英雄,才能毫无保留的说给她听,这名秦良玉,也和那名如今驻扎在仪真的靖南伯黄得功一样,是崇祯皇帝可以完全信任的两名武将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崇祯皇帝正想着黄得功呢,只听得一名小太监走进殿内,声称黄得功在皇城外求见。
“嗯?”崇祯皇帝微微惊讶一声,自己没有召集黄得功,没想到此人居然主动来应天城内求见自己,一定是有要事。
“宣他进来!”崇祯皇帝对那名小太监说道。
“是,皇爷!”
不多时,崇祯皇帝就在乾清宫内见到了从仪真赶来的黄得功。
黄得功还带着一个被嘴里塞着布团,双手绑缚住的人。
一进殿内,他先一脚将此人踹翻在地,随即他自己参拜完毕后,看着崇祯皇帝疑惑的眼神,黄得功咧嘴邀功似的笑道:“陛下!臣抓住了一名奸细!”
“奸细?哪边的?李闯那边的还是满清那边的?”崇祯皇帝立马坐直身体开口询问道。
“满清鞑子的!”黄得功指着被绑的那人,随即伸手扯下了他口中的布团。
那人的布团一被撕掉,就立马扯着嗓子冲着崇祯皇帝喊道:“陛下!臣冤枉啊!请陛下切莫听黄得功谗言!”
黄得功双眼一瞪,就欲上前殴打此人,结果被坐在御案后的崇祯皇帝抬手制止,他盯着此人,饶有兴致的开口说道:“哦,你是何人?你说你冤枉,冤从何来啊?”
“回禀陛下,臣乃我大明北使团副使,总兵陈洪范,数月前曾出使满清,如今刚从顺天府回来,在仪真和靖南伯黄得功喝了一顿酒,不知为何,他就把臣绑到了这里,请陛下为臣做主啊!”
“你放屁!你敢把你在酒席上说的话给陛下再说一遍吗?”黄得功虎目圆睁,立马开口骂道。
结果还没骂几句,又被崇祯皇帝眼神制止,只见崇祯皇帝目光灼灼的盯着陈洪范,开口说道:“哦,你等出使满清结束了?就你一个副使回来了?其他人呢?”
陈洪范目光闪烁一下,连忙低头回答道:“回禀陛下,他……他们还和满清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尚未沟通完毕。如今耗时良久,为了早日回复陛下,正使左大人派臣先行一步,先回应天府向陛下和各位内阁大人们禀报我等与满清谈判的最新进展!”
“哦,那你们和满清谈成了什么条件呢?”崇祯皇帝盯着陈洪范,饶有兴致的继续问道。
“是,回禀陛下,我等使团进入顺天府后,满清八旗的态度极为友善,他们以天朝上国的礼仪接待了我等,而且我们还去了我大明皇陵处祭拜了历代先皇,就连周皇后的凤躯,还是满清朝廷看着安葬的呢!”陈洪范煞有其事的说着,渐渐地挺直了胸膛,说的自己都信了。
随即他看着崇祯皇帝听的入神,再接再厉,继续信口开河的说道:“臣等与满清商谈联合出兵之意,满清朝廷满口答应,他们十分愿意与我大明共同出兵,向西攻打李闯流贼,只是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商议好,所以臣就先回来向陛下禀报此事了!”
陈洪范开口说完,仰着脑袋得意洋洋的等着崇祯皇帝的奖赏。
但他等了半天,也只看到崇祯皇帝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目光死死地盯住他,嘴角露出一抹奇怪的笑意。
有些心虚的陈洪范脊背不由自主的微微弯曲了下去,内心也渐渐慌乱起来。
崇祯皇帝继续开口道:“哦,你等北上,可摸清了满清建奴在顺天府内的兵力布置情况?”
“这……”陈洪范眼珠一转,立马回想起了多尔衮临行之际,对自己说过的话语。
多尔衮让自己南下,一边挑拨大明君臣之间的关系,自己再趁机拉拢这些武将背叛大明,归顺满清。一边故意夸大满清的军队数量,起到震慑大明朝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