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腾房子2-《小巷:穿成黄玲后,庄家遭了殃》

  “说。”姜满娥站了出来,一副稳如泰山的模样。

  “我们搬进来时这是间空房子,这房子里的家具全部都是老吴自己打的!都是好木头好样式!”张阿妹声音有些颤抖,但还算坚定。

  “这都二十多年,东西又旧又破,我有钱打新的,这屋子破烂我不要,你全部搬走。”姜满娥知道她打算要钱,根本不会上她的当。

  李明伟刚想劝,姜满娥就丢过来一个“你劝一个试试”的表情,他又缩了。

  “不是啊!没有二十多年,虽然不是一起换的,但是这几年陆陆续续老吴都给重新打了,他是木匠,手艺很好的,我们厂好多人都找他打东西......

  我女儿房里的都是才打没多久的新的,你去看看那衣柜,那书桌!你......你有孩子吧!他也要读书的啊!真的很好!”

  张阿妹急了。

  姜满娥当然知道,但她摇摇头:“我不要,你搬走。”

  “这样,我不多要,我就要个木材费,一百五十块,行不行?”张阿妹出了个价。

  姜满娥抱着手臂摇摇头:“看他们有没有人要,我反正不要。”

  在场的人都摇摇头,别说一百五了,就五块都不想要,姜满娥不怕,他们有点怕,刚才进屋收拾东西因为是一群人这才敢的。

  “一百三!”张阿妹开始降价。

  姜满娥听着无动于衷。

  大家都停下手里的活儿,饶有兴趣地看他们讨价还价,在他们身后小声议论:

  “其实一百三也可以了,这一屋子家具里里外外加起来可不止四十八条腿,如果买新的,至少得七八百块,买旧货少说也得二百也要的.......”

  “你没听人说,她是个体户,有钱,八百出得起,不愿意要旧的。”

  “也是,谁都想用新东西......”

  张阿妹咬了咬牙:“一百!再低我就搬走,我就摆在巷子外面卖,十块一件,我也能卖出一百块钱来。”

  大家听了开始窃窃私语,好像觉得有些划算。

  “三十,多一分你就搬走去卖,卖出一千块钱来我都不羡慕。”姜满娥冷冷看着张阿妹。

  大家小声议论着,觉得三十太低了,张阿妹应该不会同意。

  李明伟劝:“我看行吧,你说卖十块那是你想的,谁会买?”

  王勇也道:“就是,这附近几条街巷谁不认得你,谁会买你的东西?你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张阿妹胸口剧烈起伏,咬着牙半天没有说话。

  “快点搬吧!别想拖,我三十都不想出。”姜满娥催道。

  终于,张阿妹重重道:“行,三十就三十!还有厂里的五十呢?”

  李明伟答道:“放心,我不是说了帮你把东西送去租的房子里吗?等把东西装好,我们三方签好字就给你。”

  张阿妹在东西里挑挑捡捡了好一会儿,最终只要了四只蛇皮袋的东西。

  其他的有些是吴建国的东西,已经不需要了。

  有些是张敏的东西,都是没有用的,有用的已经陆陆续续寄给她了。

  还有些有用但不值什么钱,那间小房子根本放不下这么多东西,只能放下她随身的和必须用到的东西。

  李明伟借了李大爷家的三轮车,把她挑出的东西都放进了车斗里面。

  张阿妹慢慢走在小巷里。

  先经过王勇的家,王勇的父母亲从铁门缝里看着她离开。

  接着经过林家院子,院子里没有人,大人在上班,林栋哲不被允许回来,跟着黄玲和筱婷去了集团办公室待着。

  然后是李家院子, 李婶儿带着小虎还在杨秋艳娘家。

  最后是李家的小卖部。

  今天小卖部不营业,门板上得密密实实,李爷爷也不在。

  张阿妹心底升起复杂的情绪:

  不舍、恐慌、无助、无奈,也有愤怒。

  李明伟把两人引到了巷子口的石椅前,从包里拿出文件、印台,让两人签字、按手印。

  钥匙都不用交了,因为直到今天张阿妹也没有能为门换上锁。

  李明伟掏出了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了张阿妹:

  “这是钱,你数数。”

  张阿妹打开信封,把那五张皱皱巴巴、微微变色、带着特殊气味的钱数了两遍。

  姜满娥也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钱,数出了一张十块、三张五块和五张一块。

  她握着钱对李明伟说:

  “李同志,你有文化,麻烦你帮我写个收条,让她签字,别明天又来找我搬家具。”

  “没问题!”李明伟满口答应,然后很快就写了一张收条。

  张阿妹在上面签字按了手印,姜满娥这才把钱递了过去:

  “呐!一分不少。”

  这叠钱和刚才的钱不一样,泛着彩色的油光,摸起来也油乎乎的。

  张阿妹把钱全部放进了信封里,又撩开外套的一角把信封塞进了贴身的口袋里。

  这些钱对于一个普通职工来说是大半个月的工资,对于张阿妹来说,是全部积蓄。

  “手续妥了,走吧!”李明伟招呼道。

  “李同志,我也想请您帮写个条子,你写得清楚些。”张阿妹咬了咬唇,然后恳求道。

  她把李明伟请到一边,说了几句,李明伟点头表示明白,接着又从本子上撕了一张纸蹲在石椅边写了起来。

  张阿妹接过这页纸走回到林家院子前。

  她把这张纸条叠了两次,然后塞在了门缝间,试了试,塞得挺紧不会掉,这才走回来。

  姜满娥目送着他们离开。

  保卫科的同志很尽责,交代姜满娥有事就找他们,姜满娥要他们等一会儿拿点猪肉走,他们也不收,先离开了。

  院子里还有挺多杂物,姜满娥招呼刚才帮忙的人:

  “各位在这里等一等我,我这就去把猪肉拿过来,这样,院子里的东西你们有看中的直接拿走,剩下的没用的我来处理。”

  众人相互看看,劝她:“有些你可以用的。”

  “没事,我再慢慢置办,你们先拿,不用客气!”

  有便宜谁不挣,这些人高兴地翻找起来, 瓷缸子不喝水用来浇菜地也行,实在不行还可以当尿壶!

  等姜满娥去拿猪肉,这些人才议论开了。

  “这个姜同志很厉害啊!”

  “那是,在菜市场做猪肉生意的。”

  “他男人是厂里的技术员,有文化。”

  “真的啊!不会吧......”

  “哎,你们真是,拿着人家的东西怎么还说人呢?一会儿还好意思拿猪肉啊!”

  “啊,没有没有,我们就是说说。”

  “......”

  姜满娥真就用三轮车装了肉过来,大家一人得了一大块肉,这会儿看这个凶巴巴的女同志格外顺眼,几个阿姨开始“满娥满娥”地叫了。

  姜满娥给王勇也分一块,他兴奋道:

  “终于把那个瘟神送走了!你和范工住这巷子里我们这巷子就越来越高级了!你知道吧,我们这巷子可是出了大学生啊!以后你家孩子肯定也能成大学生!”

  “借您吉言!您人可太好了!”姜满娥又多给了王勇一块五花肉。

  这一下,王勇就更高兴了:“我啊,真应该多拿一块!这事儿最早就是我催成的!”

  “感谢感谢!”姜满娥扫了他一眼,面不改色地道谢。

  姜满娥去给范石磊打了个电话,接下来一整天她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快到下班时间,她去了厂门口接范石磊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