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悠悠众口,最是伤人-《大唐仵作笔记》

  “你身上的伤,需要重新换药了。”

  她站起身,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她走到柜子边,翻出钟妈妈之前留下的伤药和干净的布条。

  当她端着水盆再次回到榻边时,林琛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不必了,狄小姐。这些事,我自己……”

  “你自己怎么做?”

  狄莺打断了他,将水盆重重地放在一旁的矮凳上,溅出几滴水花。

  “用你那只能动的手,去解开另一只胳膊上的绷带吗?”

  林琛的动作僵住了。

  他看着她,看着她脸上那份疏离的平静,最终还是无声地躺了回去,将自己完全交托。

  狄莺解开那染血的布条。

  狰狞的伤口再次暴露在空气中,即便已经处理过一次,那翻开的皮肉和深可见骨的伤处,依旧让人触目惊心。

  这些伤,不是假的。

  这份痛,也不是假的。

  狄莺的指尖微微颤抖了一下。

  她垂下眼,用沾湿的布巾,一点点,极为轻柔地擦拭着伤口周围的血污。

  屋子里静得只剩下布巾触碰皮肉的微弱声响,和两人交错的呼吸。

  “为什么是我?”

  狄莺忽然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她没有抬头,依旧专注于手上的动作。

  林琛的身体绷紧了一瞬。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狄莺以为他不会回答。

  “因为,”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在李文远眼中,你,是狄公唯一的软肋。”

  狄莺的手顿住了。

  “他知道爷爷疼我,胜过一切。所以,只有让你陷入险境,只有让你亲自去藏匿一个‘刺客’,他才会相信,爷爷是真的走投无路,只能行此险招。”

  “他才会相信,那份名单,是真实存在的。”

  “他才会……毫不犹豫地,踏进这个为他准备的陷阱。”

  原来如此,狄莺心中那股怨气,无声无息地就这么泄了。

  她重新低下头,继续手上的动作,只是,比刚才更加轻柔了。

  “很疼吧?”

  “已经好多了。”林琛的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白的虚弱。

  “为了一个计划,把命都搭进去,值得吗?”

  “值得。”他毫不犹豫。

  “为了太子?还是为了天下?”狄莺的语气里,带上了一点点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讥诮。

  林琛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转过头,看着她垂下的眼睫,和专注的侧脸。

  “为了狄公的清誉,也为了……不让你被牵连。”

  狄莺的心,猛地一跳。

  她抬起头,正好撞进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里。

  “如果李文远得逞,狄家满门,会是什么下场?”他反问。

  诛九族的弥天大罪。

  她会死,爷爷会死,整个狄府上下,无一幸免。

  所以,他受这一身伤,保全的是狄家,也是她。

  狄莺忽然觉得手里的布巾烫得厉害,她狼狈地移开视线,重新为他包扎伤口。

  “这个人情,太大了。”她低声说。

  “是我该谢你。”林琛看着她熟练打结的手指,“若没有你,我或许真的就死在暗渠里了。”

  “一码归一码。”狄莺站起身,收拾着东西,“你救了狄家,我救了你。我们两清了。”

  她话说得干脆,转身就要走。

  “狄小姐。”

  林琛忽然叫住了她。

  “我的命,是你救回来的。”

  “从今往后,但凡小姐有任何差遣,林琛万死不辞。”

  狄莺的脚步停住了。

  她背对着他,没有回头。

  万死不辞?说得轻巧。

  她狄莺,一个养在深闺的大家小姐,差遣朝廷命官做什么?

  “林大人言重了。”她淡淡地回应,“你还是先养好自己的身子吧。”

  正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敲响了。

  “小姐,是我。”

  是钟妈妈的声音。

  狄莺走过去开了门。

  钟妈妈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碗黑漆漆的汤药,还有一碗清粥。

  她看到屋里一片狼藉的景象,和榻上躺着的那个男人时,脸上闪过一抹惊愕,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

  她将托盘递给狄莺,压低了声音。

  “小姐,老爷让老奴请了太医过来,这是太医开的方子。老奴亲自看着熬的。”

  “有劳妈妈了。”

  “老爷还吩咐,让小姐您先回自己院里歇着,这里……交给我们下人处理就好。”钟妈妈的视线,意有所指地在林琛和狄莺之间扫过。

  狄莺明白她的意思。

  一个未出阁的小姐,房里藏了个男人一夜。

  这事若是传出去,她的名节还要不要了?

  即便事出有因,可悠悠众口,最是伤人。

  “我知道了。”狄莺点了点头。

  她端着药碗,走回榻边。

  “喝药了。”

  她将碗递过去。

  林琛挣扎着想自己接,却连抬起手臂的力气都没有。

  狄莺没再多言,坐在榻边,用勺子舀起一勺汤药,吹了吹,递到他嘴边。

  林琛看着她,迟疑了片刻,还是张口喝了下去,浓重的苦涩,瞬间在口中蔓延开来。

  一勺,又一勺。

  狄莺喂得耐心,林琛喝得沉默。

  一碗药见底,狄莺放下碗,拿过一旁的粥。

  “吃点东西,才有力气恢复。”

  林琛没有再推辞。

  一碗粥喂完,狄公和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好走了进来。

  那老者,正是宫里的张太医。

  “爷爷。”狄莺站起身。

  狄公点了点头,视线落在林琛身上。

  “张太医,劳烦你了。”

  张太医上前,为林琛诊脉,又查看了伤口,神情凝重。

  “回狄公,林大人失血过多,又受了风寒,伤势极重。所幸救治及时,用药也对症,这才保住了一条性命。接下来,需得好生静养,切不可再有半分劳顿了。”

  “有劳。”狄公挥退了张太医和钟妈妈。

  书房的乱局已经收拾妥当,这里,也该清场了。

  屋里,又只剩下他们三人。

  “林琛,”狄公缓缓开口,“事情,办妥了。”

  “属下……幸不辱命。”

  “太子殿下很满意。”狄公看着他,“你想要的,太子都会给你。”

  他想要的,从来不是封赏。

  狄公的视线,从林琛身上,移到了自己的孙女身上。

  他看着她略显凌乱的衣裙,看着她眼底的疲惫,再看看这间充满了血腥和药味的闺房。

  他沉默了许久,忽然开口。

  “林琛,你这条命,是莺儿救的。”

  “是。”

  “我狄家的女儿,清誉,比性命更重要。”

  林琛的心,猛地一沉。

  狄莺也愣住了,不明白爷爷为何忽然说这个。

  “你,打算拿什么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