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雷霆手段,重整暗局-《大唐仵作笔记》

  长安,皇城司衙门,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尽。

  沉重的铁门在身后“轰”的一声合拢,落栓的声音。

  所有人,从探事到校尉,再到文书杂役,一个不漏,全部被圈禁在衙门之内。

  林琛,这个新任的皇城司指挥使,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衙门变成了第一座囚笼。

  他站在院中,天光在他的脸上投下一片冰冷的阴影。

  “即刻起,封锁衙门。”

  “暂停一切对外联络与行动。”

  “所有人员,重新进行背景审查与身份甄别。”

  “任何人不得擅离职守,违者,以通敌论处。”

  李敬业就站在队列中,穿着副使的青袍,伤口在袍服下撕裂般地疼。

  他看着林琛,这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男人,用一种他从未想过的方式,接管了他曾经的领地。

  几名老校尉眼中闪过不忿,但接触到林琛那双扫过来的眼睛时,又都把头深深埋下。

  没人敢出声。

  林琛转身走进大堂,那里已经堆满了卷宗。

  关于“西域殊香”铺行动的所有记录,关于李敬业和裴元澈制定的“反间计”的所有文书。

  崔明琅也被叫了过来,她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个新上任的“酷吏”。

  林琛没有坐下,他只是站在案前,一卷一卷地翻阅。

  他的手指修长,翻动纸页的动作快而精准,发出“哗哗”的声响。

  整个大堂,除了纸页翻动的声音,再无其他。

  李敬业和崔明琅只能站着,看着。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压抑的气氛让李敬业的额头渗出冷汗。

  终于,林琛放下了最后一卷卷宗。

  “李副使,你送出的那份假情报,是关于洛阳粮仓的异动。”

  李敬业点头。

  “是。”

  “为何是粮仓?”

  “因为……因为敌人一直在洛阳经营,粮仓是重地,他们必然会关注。”

  林琛的嘴角,似乎牵动了一下,但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一个好的谎言,九分真,一分假。”

  “而你这份情报,十分都是假的。”

  “你凭空捏造了一个不存在的威胁,试图让一个精密的组织,为了一个虚假的目标,调动真实的资源。”

  “你把他们当傻子。”

  “所以,他们也把你当傻子耍。”

  李敬业的脸,瞬间涨红又变得惨白。

  林琛的目光,又转向那份关于“西域殊香”铺的行动报告。

  “行动之前,你们锁定了三名伙计有嫌疑。”

  “但你们的监视,只停留在铺子内。”

  “你的人回报,那三名伙计在行动前三天,都未曾离开过铺子半步。”

  “你信了。”

  李敬业喉结滚动。

  “难道……有误?”

  “长安城有多少家公共浴堂?有多少家脚店?有多少家不记名的暗娼馆子?”

  “一个人,有太多方法,可以在不离开自己‘岗位’的前提下,与外界完成情报交换。”

  “你们的监视,只防君子,不防小人,更防不住训练有素的死士。”

  他指出的,不是什么惊天的秘密,而是最基础,最容易被忽略的逻辑漏洞。

  李敬业遍体生寒。

  洛阳,积善坊,一座旧书楼。

  狄仁杰正埋首于一堆隋末唐初的地方志和工程档案之中。

  裴元澈则带着几个不良人,在一个角落里,询问着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工匠。

  老人是祖传的营造匠,他的曾祖父,曾参与过隋炀帝营建东都的工程。

  “镇河塔……镇河塔……”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努力回忆着家族里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

  “老朽听祖辈说过,那塔,邪性得很。”

  “不是用来礼佛,也不是用来看风景。”

  “说是……用来给洛水改道的。”

  “用的石料,都是从南边运来的黑曜石,砌塔的时候,还要往里面浇灌铁水和水银。”

  “后来天下大乱,塔就塌了,也可能是被人推倒了。”

  “那地方……后来就成了皇家的一处园子,再后来,就成了漕运码头……”

  狄仁杰放下手中的《洛阳伽蓝记》,走了过来。

  “老丈,你可还记得,那片区域的具体位置?”

  老人用颤巍巍的手,在裴元澈铺开的洛阳堪舆图上,指了一个地方。

  “大概……就在这里。”

  “洛水南岸,现在的通济渠码头。”

  狄仁杰和裴元澈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那里现在是洛阳最繁忙的漕运码头和货仓区,鱼龙混杂,人流密集。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

  谁能想到,一个关乎“国运”的惊天阵眼,就藏在无数脚夫、商贩的脚下。

  长安,皇城司,密室。

  一盏孤灯,将林琛和崔明琅的影子,投在冰冷的墙壁上。

  “把你崔氏典籍里,所有关于那种符号的记载,都告诉我。”

  “不是它的来历,不是它的神话。”

  “我要知道,它在现实里,怎么用。”

  崔明琅沉默了片刻。

  李敬业问她的时候,她满脑子都是“借运”、“祭祀”这些玄之又玄的概念。

  但林琛的问题,却强迫她从另一个角度,去重新审视那些被家族列为禁忌的知识。

  “那些符号,除了有‘借运’的说法……”

  “它……它更像一种图语。”

  “一种用来标记‘资源’和‘路径’的语言。”

  林琛的眼睛亮了。

  “说下去。”

  “比如……”崔明琅伸出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画了一个扭曲的符号。

  “这个符号,在祭祀的语境里,代表‘吞噬’。”

  “但在另一份札记里,我见过它被用在地图上。”

  “它标记的地点,是一处盐矿。”

  她又画了另一个符号。

  “这个,代表‘引导’。”

  “它被用来标注河流的走向,山脉的隘口。”

  “还有这个,代表‘汇聚’,它标注的地方,通常是大型的集市,或者……兵营。”

  崔明琅越说,思路越清晰,眼中也燃起光芒。

  “这不是方术!”

  “这是一种高度加密的战略地图!”

  “用神鬼之说做外壳,内里,却是最实际的资源分布图、运输路线图和军事要略!”

  林琛缓缓点头,这才是他想要的答案。

  所谓“盗窃国运”,在这些人的实际操作中,就是控制盐铁、粮食、漕运、兵员这些最根本的战略资源。

  “很好。”

  林琛站起身。

  “既然是地图,那就可以伪造。”

  “之前的反间计,太简单了,是给猎物扔一块肉。”

  “现在,我们要给他画一张藏宝图。”

  崔明琅一怔。

  “藏宝图?”

  “没错。”

  “一张用你们崔氏图语绘制的,绝对‘可信’的藏宝图。”

  “图上,会标记一处我们伪造的‘归雁阁’物资转运点。”

  “我们会通过我锁定的一个嫌疑人,把这张图,‘不经意’地泄露出去。”

  “归雁阁的人,只要看到这张用他们‘自己人’的语言画出的地图,就一定会信。”

  “他们会派人,去转移那批根本不存在的‘物资’。”

  崔明琅的心跳开始加速,似乎明白了林琛的意图。

  “但是……”

  “但这张图上,通往那个假目标的路线……”

  林琛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会经过几个,我们怀疑的,真正的据点和联络站。”

  “我们不去终点等他们。”

  “我们要在路上,为他们布下一张……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