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伪信乱军心,死地求生复凉州-《大唐仵作笔记》

  夜色如墨,吞噬着荒漠。

  两支队伍,一明一暗,在沙海中艰难穿行。

  裴元澈领着百余精锐,马蹄紧裹厚布,如幽灵般向西远去。

  他们是暴露在狼吻下的诱饵,目标是凉州都督杨威倾巢而出的主力。

  狄仁杰、林琛,以及章怀远仅存的数十名亲兵,则折向北方。

  他们的目标,是那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凉州城。

  朔风如刀,刮在每个人的脸上。

  每个人的心脏都紧缩如铁。

  林琛怀中,几卷用特殊药水浸泡过的羊皮纸微微发烫。

  上面是模仿杨威与长安某宗室亲笔的往来密信,每一字都足以诛九族。

  内容更是触目惊心,详述了割让凉州、换取长安权位的种种细节。

  这些,将是刺入凉州守军心脏的毒针。

  他腰间,还挂着几个不起眼的竹筒。

  里面是特制的磷粉和发声簧片,只需少许风力,便能模拟出万马奔腾的雷鸣,以及鬼哭狼嚎般的诡异声响。

  “狄公,此行……”一名年轻的亲兵嘴唇发白,牙齿打颤。

  他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会跟着几十人去冲击一座驻扎数千守军的雄城。

  狄仁杰勒了勒缰绳,枯瘦的手指如鹰爪般有力。

  “置之死地,方能求生。”

  林琛紧随其后,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冰冷的锋锐。

  “军心可用。杨威倒行逆施,早已失尽人心,城中必有隐忍未发之人。”

  “我们的生机,便在人心向背之间。”

  数个时辰的急行军后。

  凉州城那巍峨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城墙高耸,角楼上的灯火在寒风中摇曳,如同鬼眼。

  一队队巡逻兵的甲胄在火光下闪着寒光,警惕地来回移动。

  狄仁杰抬手,队伍无声停下。

  “林琛,依计行事。”

  林琛颔首,点了七八名身手最敏捷的亲兵,如壁虎般悄然摸向城墙下风口。

  他亲自将那些发声竹筒一一安置在草丛和岩石缝隙中,调整好角度。

  又命人取出火镰,点燃了数堆早已备好的、浸透了湿狼粪的枯草。

  滚滚浓烟,夹杂着刺鼻的臭味,借着越来越大的西北风,翻滚着涌向凉州城。

  几乎同时,几名神射手挽弓搭箭。

  箭头上绑缚的并非燃烧物,而是用油布包裹的伪造信件。

  “嗖!嗖!嗖!”

  数道微弱的破空声后,那些信件精准地落入城内几处灯火通明的宅邸院落,那是中下级军官的居所。

  城内,骚动骤起。

  “呛咳……什么味道!”

  “敌袭!有敌袭!”有巡逻兵被浓烟呛得涕泪横流,惊慌失措地大喊。

  烟雾弥漫,遮蔽了视线,根本看不清城外虚实。

  而风中隐隐传来的隆隆巨响,以及时断时续的凄厉呼啸,仿佛有千军万马正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

  城楼上,负责守夜的偏将脸色煞白。

  “怎么回事?哪来的敌人?斥候呢?”

  “将军!烟太大了,什么都看不见!”

  就在此时,几名校尉和都伯神色慌张地冲上城楼,手中各执一封刚从院中捡到的信件。

  “将军,您看这个!”一名校尉声音嘶哑,将信奉上。

  守将一把夺过,借着火把光亮展开。

  只看了几行,他便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手脚冰凉。

  信中,杨威与长安某位权势滔天的宗室亲王勾结,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凉州,并献上边军布防图,以换取日后封王拜相的罪证,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杨威的私印印鉴!

  “这……这是污蔑!一派胡言!”

  守将嘴上厉声呵斥,但心中已是惊涛骇浪。杨威近日常在深夜密会一些形迹可疑的商人,又无故抽调城中精锐主力出城追杀几个残兵,桩桩件件都透着诡异。

  “将军,都督他……他当真要卖了凉州,卖了我们兄弟们的性命吗?”

  “若真是如此,我们还为他守什么城?当叛国贼的走狗吗?”

  军心,如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涟漪迅速扩散,变成了汹涌的波涛。

  狄仁杰在城外看得真切,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就是现在!”

  “攻其不备!”

  他猛地抽出横刀,向前一指。

  数十名精兵扛着临时赶制的简易飞梯,发一声喊,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城墙一处相对低矮且灯火黯淡的地段。

  那里,是林琛根据章怀远密格中缴获的凉州城防图副本,以及他自己对城池结构的记忆,精确推算出的守备最薄弱的防御死角。

  “杀啊!”

  喊杀声骤然爆发,撕裂了夜空。

  城墙上的守军本就因烟熏火燎和诡异声响而人心惶惶,此刻见城下突然冒出敌人攻城,更是阵脚大乱。

  有人手忙脚乱地想要放箭,却被浓烟呛得睁不开眼。

  有人想去搬运滚石擂木,却发现同伴早已不知所措。

  犹豫,慌乱,恐惧,在守军中蔓延。

  甚至有人悄悄放下了手中的兵器,缩在墙垛后面。

  “将军,降了吧!我们不能给叛国贼当炮灰!”

  “杨威不死,凉州不宁!”

  那守将脸色铁青,握着刀柄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

  他知道,军心已散,大势已去。

  就在此时,城外东南方向,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支百余人的骑兵,卷着烟尘,如利箭般射向凉州城门。

  为首一人银甲白袍,手持长槊,正是裴元澈。

  他身后,并无追兵。

  “杨威主力已被我引入流沙陷阱,一时半刻脱身不得!”

  裴元澈声若雷霆,响彻城楼内外。

  “凉州城内,凡大唐忠勇之士,谁愿弃暗投明,戴罪立功!”

  城楼上,一名身材魁梧的校尉猛地拔出腰刀,眼中血丝遍布。

  此人正是章怀远将军旧部,曾受其救命之恩。

  “弟兄们!杨威叛国,人神共愤!章将军蒙冤而死,我等岂能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开城门!迎狄公入城,诛杀国贼!”

  “咔嚓——吱呀——”

  在几名同样义愤填膺的士兵合力之下,沉重的包铁城门,发出一声令人牙酸的巨响,缓缓向内打开。

  狄仁杰、林琛一马当先,率兵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抵抗微乎其微。

  绝大部分守军在看到城门洞开,又听闻杨威主力被困之后,纷纷扔下兵器,跪地请降。

  凉州城,一夜之间,重归大唐。

  与此同时。

  数十里外的戈壁深处。

  杨威带着数千追兵,只找到了一些被丢弃的旗帜和几处早已熄灭的篝火。

  裴元澈的诱敌之计,让他扑了个空。

  “混账!”杨威气得目眦欲裂,一鞭子抽在身旁的沙地上,“裴元澈!狄仁杰!本督定要将尔等碎尸万段!”

  他正欲下令掉头回师,重新搜捕。

  一名探马神色惶恐地飞奔而来,马几乎是软倒在地。

  “都督!不好了!凉州……凉州城头变幻大王旗!”

  “我们的信使回报,城……城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