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内,烛火摇曳。
那份写满了朱砂字迹的《罪己诏》,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惊肉跳的凛然之气。
大内总管梁宇捧着诏书的手,还在微微地颤抖。
他那张总是古井不波的脸上,此刻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他猛地抬起头,看着龙椅上那个神色平静的年轻帝王,喉结滚动了一下。
最终,他双膝一软,“噗通”一声,重重地跪倒在地。
“陛下!三思啊!”
梁宇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得尖利,甚至带上了一丝哀求的哭腔。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他将手中的诏书高高举过头顶,仿佛那不是一道圣旨,而是一团足以将整个皇室尊严都焚烧殆尽的烈火。
“古往今来,何曾有过天子罪己之事?!此诏一出,便是向天下人承认,我朝纲纪废弛,君王失德!这……这岂不是将皇家的颜面,置于地上,任由天下万民践踏?!”
梁宇以头抢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东市的局面,余大人……余大人他已经控制住了!他已将那滔天的民怨,尽数化为了对陛下的拥戴与感恩!危机已解,陛下您……您又何苦要行此下策,自损龙威啊!”
他说的,是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老奴,最朴素,也最真实的想法。
君王,就该是高高在上的,就该是永远正确的。
自降身段,向一群“泥腿子”认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荒唐之事!
然而,龙椅之上的赵汝安,听完他这番泣血的劝谏,脸上非但没有半分动容,嘴角反而勾起了一抹极淡的、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缓缓地,从龙椅上站起身。
“大伴。”
赵汝安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你错了。”
他踱步到梁宇面前,却没有让他起身,只是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跪伏在自己脚下的老人。
“朕要的,从来就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龙威’。”
赵汝安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这殿宇的重重飞檐,落在了那无边的夜色之中。
“朕要的,是人心。”
“余瑾今日在东市,给朕送上了一份天大的厚礼。这份礼,就是京城百万百姓的‘人心’。他做得很好,将这颗熟透了的果子,恭恭敬敬地捧到了朕的面前。”
赵汝安回过头,看着依旧满脸不解的梁宇,耐心地,像一个老师在教导学生一般,解释道:
“可这份‘人心’,现在还带着几分虚浮。百姓们感激朕,是因为朕开了国库,让他们吃上了饱饭。这份感激,是建立在‘恩典’之上的。他们敬我,畏我,却未必……亲我。”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帝王独有的,冰冷的算计。
“可若是……朕下了这封罪己诏呢?”
“那一切,就都不同了。”
赵汝安的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这封诏书一出,朕,就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偶尔施舍一些恩典的君王了。”
“朕,会变成一个和他们一样,有血有肉,会犯错,会痛苦,会为了他们的苦难而‘切肤之痛’的‘人’!”
“朕会变成一个……同样被那些勋贵、被那些国贼蒙蔽、架空,一个拼了命地想为自己的子民做些什么,却因为阻力重重而‘无能为力’的,‘可怜’的君王!”
“你懂吗?大伴!”
赵汝安的声音陡然拔高,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燃烧着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胆寒的火焰。
“当百姓们看到,连他们至高无上的天子,都在为他们的遭遇而‘自责’,都在为了对抗那些勋贵而‘力不从心’时,他们心中的那杆秤,会偏向谁?”
“他们对朕的感激,就会迅速地,膨胀成一种混杂着同情、怜惜、孺慕与狂热的……忠诚!”
“而他们对那些勋贵的怒火,就会被彻底点燃,再也无法熄灭!”
“因为,从那一刻起,朕,就和他们,站在了同一个‘阵营’里。我们共同的敌人,就是那些……阻碍着朕去爱护他们,阻碍着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国之硕鼠!”
一番话,如同一道道惊雷,在梁宇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呆呆地跪在地上,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头到脚,瞬间贯穿了他的全身。
他终于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他那看似荒唐的“罪己”背后,到底藏着何等恐怖的,帝王心术!
这哪里是自损龙威?
这分明是……诛心之策!
是用天子之尊,行阳谋之道!
他要的,不是简单的民心。他要的,是彻底地,将自己和余瑾,塑造成正义的两极,然后,将整个旧勋贵集团,彻底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想明白了这一切,梁宇的身体,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
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眼前这位年轻的君王,他那看似温和儒雅的外表之下,到底藏着怎样一颗深不见底,算尽苍生的心啊!
“余瑾……给了朕一份大礼。那朕,自然也要回他一份。”
赵汝安脸上的激动缓缓收敛,重新恢复了那份属于帝王的平静。
他看着梁宇,下达了最终的,也是最不容置疑的命令。
“明日一早,你亲自去。”
“就在皇城正门,午门之外。当着所有出入宫门的官员,当着所有闻讯而来的百姓的面……”
赵汝安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宣读这份罪己诏。”
“务必,要让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
“奴婢……遵旨。”梁宇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撼而变得嘶哑。
“还有。”赵汝安补充道,“宣诏之后,传朕口谕。朕……龙体抱恙,心力交瘁。自明日起,半月之内,免朝。”
“免朝?!”梁宇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惊骇。
在这个节骨眼上免朝?这岂不是等于,将整个朝堂,都彻底让给了卢颂那些人?
赵汝安却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看穿一切的了然。
“朕,已经把刀磨好了,也把磨刀石递出去了。”
“接下来,就该让朕的那位余爱卿,放开手脚,好好地,去替朕……杀几个人了。”
“朕若是在场,他这刀,反而不好落下。”
“朕不在,他,才能真正地,了无牵挂。”
梁宇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他只能重重地,将自己的额头,磕在了那冰冷坚硬的金砖之上。
“陛下……圣明。”
……
梁宇领命退下,脚步都有些虚浮。
偌大的紫宸殿,又只剩下了赵汝安一人。
他重新走回了龙案之后,却没有再去看那些堆积如山的奏章。
他只是从笔架上,取下了一支全新的狼毫,铺开一张空白的宣纸。
窗外,夜色正浓。
京城,却注定无眠。
从明日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风暴,即将席卷这座古老的都城。
而他,和那个同样在深夜里无法安眠的臣子,就是这场风暴的……风眼。
赵汝安蘸饱了浓墨,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片刻之后,他放下笔,看着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脸上,露出了一丝只有他自己才能懂的,充满快意的笑容。
只见那宣纸之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一首诗:
昨夜东风过高楼,
今朝御笔点春秋。
莫愁前路无知己,
且看风雷动九州。
那份写满了朱砂字迹的《罪己诏》,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惊肉跳的凛然之气。
大内总管梁宇捧着诏书的手,还在微微地颤抖。
他那张总是古井不波的脸上,此刻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他猛地抬起头,看着龙椅上那个神色平静的年轻帝王,喉结滚动了一下。
最终,他双膝一软,“噗通”一声,重重地跪倒在地。
“陛下!三思啊!”
梁宇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得尖利,甚至带上了一丝哀求的哭腔。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他将手中的诏书高高举过头顶,仿佛那不是一道圣旨,而是一团足以将整个皇室尊严都焚烧殆尽的烈火。
“古往今来,何曾有过天子罪己之事?!此诏一出,便是向天下人承认,我朝纲纪废弛,君王失德!这……这岂不是将皇家的颜面,置于地上,任由天下万民践踏?!”
梁宇以头抢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东市的局面,余大人……余大人他已经控制住了!他已将那滔天的民怨,尽数化为了对陛下的拥戴与感恩!危机已解,陛下您……您又何苦要行此下策,自损龙威啊!”
他说的,是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老奴,最朴素,也最真实的想法。
君王,就该是高高在上的,就该是永远正确的。
自降身段,向一群“泥腿子”认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荒唐之事!
然而,龙椅之上的赵汝安,听完他这番泣血的劝谏,脸上非但没有半分动容,嘴角反而勾起了一抹极淡的、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缓缓地,从龙椅上站起身。
“大伴。”
赵汝安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你错了。”
他踱步到梁宇面前,却没有让他起身,只是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跪伏在自己脚下的老人。
“朕要的,从来就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龙威’。”
赵汝安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这殿宇的重重飞檐,落在了那无边的夜色之中。
“朕要的,是人心。”
“余瑾今日在东市,给朕送上了一份天大的厚礼。这份礼,就是京城百万百姓的‘人心’。他做得很好,将这颗熟透了的果子,恭恭敬敬地捧到了朕的面前。”
赵汝安回过头,看着依旧满脸不解的梁宇,耐心地,像一个老师在教导学生一般,解释道:
“可这份‘人心’,现在还带着几分虚浮。百姓们感激朕,是因为朕开了国库,让他们吃上了饱饭。这份感激,是建立在‘恩典’之上的。他们敬我,畏我,却未必……亲我。”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帝王独有的,冰冷的算计。
“可若是……朕下了这封罪己诏呢?”
“那一切,就都不同了。”
赵汝安的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这封诏书一出,朕,就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偶尔施舍一些恩典的君王了。”
“朕,会变成一个和他们一样,有血有肉,会犯错,会痛苦,会为了他们的苦难而‘切肤之痛’的‘人’!”
“朕会变成一个……同样被那些勋贵、被那些国贼蒙蔽、架空,一个拼了命地想为自己的子民做些什么,却因为阻力重重而‘无能为力’的,‘可怜’的君王!”
“你懂吗?大伴!”
赵汝安的声音陡然拔高,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燃烧着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胆寒的火焰。
“当百姓们看到,连他们至高无上的天子,都在为他们的遭遇而‘自责’,都在为了对抗那些勋贵而‘力不从心’时,他们心中的那杆秤,会偏向谁?”
“他们对朕的感激,就会迅速地,膨胀成一种混杂着同情、怜惜、孺慕与狂热的……忠诚!”
“而他们对那些勋贵的怒火,就会被彻底点燃,再也无法熄灭!”
“因为,从那一刻起,朕,就和他们,站在了同一个‘阵营’里。我们共同的敌人,就是那些……阻碍着朕去爱护他们,阻碍着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国之硕鼠!”
一番话,如同一道道惊雷,在梁宇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呆呆地跪在地上,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头到脚,瞬间贯穿了他的全身。
他终于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他那看似荒唐的“罪己”背后,到底藏着何等恐怖的,帝王心术!
这哪里是自损龙威?
这分明是……诛心之策!
是用天子之尊,行阳谋之道!
他要的,不是简单的民心。他要的,是彻底地,将自己和余瑾,塑造成正义的两极,然后,将整个旧勋贵集团,彻底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想明白了这一切,梁宇的身体,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
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眼前这位年轻的君王,他那看似温和儒雅的外表之下,到底藏着怎样一颗深不见底,算尽苍生的心啊!
“余瑾……给了朕一份大礼。那朕,自然也要回他一份。”
赵汝安脸上的激动缓缓收敛,重新恢复了那份属于帝王的平静。
他看着梁宇,下达了最终的,也是最不容置疑的命令。
“明日一早,你亲自去。”
“就在皇城正门,午门之外。当着所有出入宫门的官员,当着所有闻讯而来的百姓的面……”
赵汝安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宣读这份罪己诏。”
“务必,要让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
“奴婢……遵旨。”梁宇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撼而变得嘶哑。
“还有。”赵汝安补充道,“宣诏之后,传朕口谕。朕……龙体抱恙,心力交瘁。自明日起,半月之内,免朝。”
“免朝?!”梁宇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惊骇。
在这个节骨眼上免朝?这岂不是等于,将整个朝堂,都彻底让给了卢颂那些人?
赵汝安却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看穿一切的了然。
“朕,已经把刀磨好了,也把磨刀石递出去了。”
“接下来,就该让朕的那位余爱卿,放开手脚,好好地,去替朕……杀几个人了。”
“朕若是在场,他这刀,反而不好落下。”
“朕不在,他,才能真正地,了无牵挂。”
梁宇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他只能重重地,将自己的额头,磕在了那冰冷坚硬的金砖之上。
“陛下……圣明。”
……
梁宇领命退下,脚步都有些虚浮。
偌大的紫宸殿,又只剩下了赵汝安一人。
他重新走回了龙案之后,却没有再去看那些堆积如山的奏章。
他只是从笔架上,取下了一支全新的狼毫,铺开一张空白的宣纸。
窗外,夜色正浓。
京城,却注定无眠。
从明日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风暴,即将席卷这座古老的都城。
而他,和那个同样在深夜里无法安眠的臣子,就是这场风暴的……风眼。
赵汝安蘸饱了浓墨,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片刻之后,他放下笔,看着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脸上,露出了一丝只有他自己才能懂的,充满快意的笑容。
只见那宣纸之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一首诗:
昨夜东风过高楼,
今朝御笔点春秋。
莫愁前路无知己,
且看风雷动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