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意想不到的战果(一)-《我在抗日卖军火》

  周楠笑了笑:“罗总早等着了,说您一到就开碰头会。” 两人并肩往停车场走,北国的寒风卷着雪沫子扑在脸上,林毅裹紧外套,把那个还没通过的好友申请忘得一干二净。

  林毅其实这趟来八路军这边要办的事基本都落定了,唯独海军那边的事情还悬着。倒不是出了什么岔子,主要是八路军在乌达湾的港口工程还没完工,偏偏这段时间气温骤降,冻得土地都硬邦邦的,别说浇筑混凝土,就连挖地基都费劲,工人们只能暂时停工等着回暖,这事儿也就只能先搁一搁了。

  其实说实在的,八路军正在建设的位于古图尔湾的丘米坎港口和镰刀湾(尼古拉湾)的星月港口都不适合建立港口。

  因为乌达湾和镰刀湾地处鄂霍次克海沿岸,受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季的严寒与复杂气象条件让这里成为港口建设的天然禁区。

  从 11 月到次年 6 月,长达 7 个月的冰期里,海湾被厚厚的冰层封锁,平均气温始终在冰点以下徘徊。1 月最冷时,平均最低温度骤降至 - 24℃,即便在相对温和的 3 月或 11 月,气温也常在 - 10℃左右波动,这种持续的低温让海水失去流动性,逐渐凝结成坚固的冰盖。

  结冰带来的阻碍远超想象。12 月起,海面先出现零散的浮冰,随着寒潮频繁侵袭,冰碴迅速汇聚成厚达 0.8-1 米的固定冰,到 1 月时整个海湾几乎完全封冻。

  坚硬的冰层不仅让船舶无法通航,更会对码头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 —— 浮冰在潮汐作用下反复撞击堤岸,巨大的冲击力能撕裂混凝土结构,而固定冰冻结时产生的膨胀力,会像无形的巨手挤压桩基,年复一年的冻融循环足以让最坚固的港口建筑逐渐瓦解。

  更棘手的是伴随低温而来的强风。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掠过海面时,风速常达 10-15 米 / 秒,在开阔的海湾形成凛冽的 “布拉风”。

  这种寒风裹挟着冰粒横扫冰面,不仅让户外作业的工人难以立足,更会加速热量流失,使冰层厚度持续增加。

  当风速超过 12 米 / 秒时,原本平整的冰面会被掀起褶皱,形成高低错落的冰脊,最高可达 2 米,这些不规则的冰丘如同水下暗礁,给破冰船的作业带来极大风险,即便投入巨额资金配备破冰设备,也难以保证全年通航。

  亚寒带气候的特性让这里的冬季不仅漫长,还充满突发性。寒潮来袭时,气温可能在 24 小时内骤降 15℃,原本稍有松动的冰层会重新冻结,刚刚开辟出的航道瞬间闭合。

  同时,低温导致的海雾频繁出现,能见度常不足 500 米,进一步加剧了船舶航行的危险。这种极端气候下,港口需要持续投入巨额资金维护 —— 破冰船的燃料消耗、防冻设备的日常检修、冬季作业人员的保暖保障,每一项都是沉重的负担。

  对港口而言,全年通航能力是核心指标,而乌达湾和镰刀湾每年仅有 5 个月左右的无冰期,且即使在夏季,偶尔出现的低温也可能让港湾边缘再次结冰。

  强风与浮冰的组合拳,让船舶靠泊时面临双重考验:狂风可能使船只失控撞向码头,而突然漂来的浮冰则会卡住螺旋桨。长期来看,这样的自然条件会让港口运营成本飙升,货物周转效率低下,最终失去作为交通枢纽的实用价值。

  其实从海参崴再往北一直到乌达湾,这片海域虽绵延千里,却根本就没有适合建立大型港口的地段,核心症结仍是那挥之不去的严寒。

  冬季来临时,整个海岸被冻得结结实实,冰层厚得能承受重型车辆碾压,即便到了春夏,浮冰也会随洋流漂移,像一群沉默的礁石横亘在航道上,稍不留意就会剐蹭船底。

  更棘手的是,这一带海域统统面向日本海,与日本本土隔海相望,直线距离近得能清晰捕捉到对岸的船只动向。

  八路军眼下的海军力量还在初创阶段,别说大型战舰,就连像样的小型舰队都没有,根本无力在日本联合舰队的眼皮底下守护绵长的海岸线。一旦港口暴露,别说正常运营,恐怕刚建成就要面临炮火洗礼。

  正因如此,在乌达湾和镰刀湾秘密修建小型港口实属无奈之举。这些港口规模不大,选址都藏在海湾深处的隐蔽角落,平时只敢在无冰期的夜晚悄悄启用,卸些急需的物资就立刻隐蔽起来。

  与其说是港口,不如说是临时中转站,不求吞吐量多大,只求在夹缝里为前线输送点补给 —— 毕竟在这片被严寒和威胁双重封锁的海域,能有这么个落脚点,已经算是尽了最大努力。

  其实建设港口时,林毅没少给八路军海军北方舰队出力。大批高强度钢筋、抗冻混凝土和重型起重机被林毅运到工地,连带着那些给八路军海军北方舰队的军舰都提前送到了临时锚地,林毅在订购的时候还让造船厂把那些船身特意做了破冰加固,本来打算等港口主体建成就能立刻投入训练。

  可谁也没料到寒潮来得这么快,刚把码头的钢筋骨架搭起来,夜里的气温就跌破了冰点,海水表层结出的薄冰像玻璃碴子似的铺满海面,别说继续浇筑混凝土,连船只进出锚地都得小心翼翼,出海训练自然也只能按下暂停键。

  港口建设工程一停,从新四军五支队高邮湖巡湖大队抽调来的海军人员顿时没了用武之地。这些水兵在淡水湖上练出了一身驾船的本事,到了海边正想学好海战技巧跟小日本的海军干仗,但是没想到却被冻在了岸边。

  好在北方舰队第一舰队司令员,也就是原高邮湖巡湖大队大队长的林家栋心里有数,带着队伍重新返回了高邮湖 —— 那里的水面没结冰,正好趁着冬闲把舰艇操控、编队战术这些课目再练扎实些。

  喜欢我在抗日卖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