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陈玉成被验明正身!!!-《太平天国的末路》

  1862年6月3日。

  钦差大臣胜保的押送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车队到达了河南延津。

  河南盐津,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新乡。

  胜保在盐津这个地方就正好收到了,从北京城送过来的圣旨。

  不用猜,终于朝廷回复了。

  这肯定是对如何处置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圣旨。

  钦差大臣胜保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圣旨,大白话的大致意思是:

  “”照你所说,各方反贼进入河南,想以此营救匪首陈玉成“”。

  “”陈玉成此人罪大恶极,影响甚重,绝不能让他跑了“”

  “”若你送不到京师,就原地处决,绝不能让那些匪贼堂而皇之的掳走“”

  “”放归山,日后后患无穷“”

  “”不过,不能让他死得太安逸,你给我凌迟处死,以镇天下“”

  ..........。

  如今朝廷已经下了圣旨,胜保得到这张圣旨后,相当于得到了一份陈玉成的生杀权。

  “”四眼狗这个小鸡巴儿,以前一直辱骂老夫,老夫都是一忍再忍“”。

  “”他以为老夫不敢动他“”

  “”老夫生怕弄了他,不好向朝廷交代“”

  “”如今有这份圣旨在手,陈玉成你的死期到了“”

  ..........。

  于是胜保决定就地处决陈玉成,并将位置选在了现在站的地方........河南盐津西校场关帝庙。

  我一直以来有一个疑问。

  在古代杀俘虏,斩罪人,凌迟处死这些行刑中,都要选择在庙堂,或者庙堂附近。

  我本以为庙堂周围场地大,适合百姓围观。

  后来一查资料,原来场地大是一回事,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在庙中杀犯人,一来可以在神灵的面前“”彰显正统“”。

  二来是 “”震慑人心庙堂会所本来是神秘而庄严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杀人会让旁人感受强烈的精神压力,而被处决者也会心生恐惧。。

  因为对陈玉成进行凌迟处死是临时选的,所以胜保一时半会儿竟然找不到专门进行凌迟处死的“”行刑手“”。

  一般行刑手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才不会在行刑的时候一下子把犯人弄死。

  可现在胜保却找不到这样的专业人士,没有办法只能在军中就挑了几名屠夫,对陈玉成进行凌迟处死。

  .........。

  1862年6月4日,早上八时。

  陈玉成在关帝庙门口裸露着上身,身体被绑在一根木桩上,双手摊开,不能动弹,从样子看倒是像个耶稣。

  陈玉成也知道今日是自己的死期,看到眼前几名彪悍的刽子蹲在地上轻轻的磨刀,陈玉成不仅没有面露惧色,反而朝天狂笑:

  “”哈,哈,哈,哈,看样子你们这些清狗,是不敢把本总裁送到北京城“”。

  “”本总裁去北京城,哪怕见了你们的狗皇帝,也是照骂不误“”。

  “”我要问候他祖宗十八代“”

  .......

  钦差大臣胜保和河南盐津的地方官在旁边的一个桌子上坐着,悠闲的喝着茶,准备看这场行刑大戏。

  胜保见陈玉成又开骂,而且又骂的是皇上祖宗十八代。

  虽然皇上不在身边,但这种话出自一个犯人的口中,胜保着实被吓得不轻,赶紧呵斥旁边的一个士兵:

  “”你 ....你.....你..... 把犯人的嘴硬不给我堵住“”

  “”不要让他胡言乱语“”。

  士兵们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一块脏抹布,强行就塞到了陈玉成的嘴里。

  陈玉成这才安静了起来。

  .........。

  关帝庙周围已经围满了百姓群众,大家听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被抓住在这里行刑。

  许多人从十几里的地专门跑过来看。

  当然这些百姓来看英王陈玉成行刑,有一部分是听说过英王陈玉成的威名,所以跑过来目睹一下真人的风采。

  也有的人对内心十分崇拜英王陈玉成,今日是来送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最后一程。

  反正关帝庙门口人群围得人山人海,清军士兵手持武器站成一排,将关帝庙围了一圈,维持秩序。

  行刑手准备好之后,并没有着急行刑,而是走到胜保的面前说:

  “”大人,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了“”

  胜保听后站了起来,双手一拍........。

  紧接着清军士兵押着十几名太平军从人群中涌了过来。

  这十几人当中,有的人是身穿太平军军官服饰,有的则是大头兵服饰。

  这些人排成一个长队,一一的带到陈玉成的面前。

  胜保走到这些人的面前 ,指责绑在柱上的陈玉成说道:

  “”你们都是陈玉成这个发匪的部下,应该对陈昱辰十分熟悉“”

  “”我这次把你们请过来,就是让你们来辨认一下,此人到底是不是陈玉成?“”

  ..........

  胜保其实早就知道绑在柱子上的人绝对是陈玉成本尊。

  他劝降陈玉成已经劝了八九次,陈玉成长什么样子,他早就了记于心。

  可现在胜保为什么还要召集陈陈玉成部下来辨认呢。

  原来当时朝廷有个规定,对于罪大恶极的人,一定要找人验明正身,才可行刑。

  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用替身代替。

  因为当时古代,有些造反头子名气很大,但是朝廷队没人见过这些造反,连最起码的画像也搞不到。

  有时候双方打了好几年,都没见过对方长什么模样。

  所以这些造反头子经常有人用替身浑水摸鱼,那么验明正身就很有必要了。

  .........。

  其实陈玉成在颍州的时候,朝廷这边袁三甲,多隆阿,李续宜都验过陈玉成的真身。

  他们几个人与陈玉成对战过好多回,在战场上多多少少见到过陈玉成。

  当然,也不排除多隆阿,李续宜等人听说自己的老对手陈玉成被抓,高兴得直奔颍州去,看一看真人。

  既然朝廷这边验过了,太平军这边也要验,现在河南的地方官在这里,基本的流程胜保还是要走的。

  胜保就把陈玉成已经投降的部下,让人带了过来,再一次当着河南地方官的面对陈玉成再进行一次辨认,这样才万无一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