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三品京堂左宗棠-《太平天国的末路》

  ...........

  1861年5月初。

  太平军将领李尚扬带领五千人马突然折返,杀气腾腾的杀向乐平城。

  其实从这个时间节点来看,李尚扬出发的时间已经晚了,错过了拿下乐平城的最佳时间。

  李尚扬当时在原地驻扎了将近有七天时间,这七天内,他除了消耗粮食,收集情报,没有做任何事情。

  这也导致这七天之内,左宗棠指挥他的队伍在乐平城进行了整编,修整,城墙修缮等工作。

  左宗棠已经在城中招纳了将近三千人的可战之兵。

  他将剩余的一千余人的楚军,以及绿营兵团练的一些残兵,进行整合。

  整合的那几天,左宗棠其实心里是隐隐担忧的,他曾经对他的部下刘典说过:

  “”太平长毛李世贤虽然撤军 ,但是他还有一支部队在离乐平六十里的地方驻扎,估计是在观望我们“”

  “”这支长毛若马上掉头回来,攻我们乐平,我们肯定守不住的“”

  “”倘若他直接挥军北上去打曾帅的祁门,我们现在都被打残了,也无法派追兵去拦截“”

  “”唉.........不管怎么样都是无能为力啊“”

  从左宗棠和他的部下刘典的对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

  虽然左宗棠在乐平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他的队伍也几乎被李世贤给打残了。

  所以左宗棠就趁着那几天拼命的整个队伍,修枪加固城池,整合人马。

  可这个时候老天爷也帮助左宗棠,李尚扬给了左宗棠足足七天的喘息时间。

  等李尚扬调头重新攻打乐平城的时候,左宗棠已经打造了出了一支两千八人的队伍。

  虽然这支队伍临时拼凑的,但是胜在左宗棠威望颇高,军中气势旺盛。

  ..........

  李尚扬带领太平军大军气势汹汹的杀向乐平,果真被左宗棠派出的探子查看到了。

  清军探子看着立马跑回乐平城,向左宗棠报告:

  “”其禀左大人.......您让我们一直监视的那支长毛队移动了“”

  ..........

  此时的左宗棠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不慌不忙的问:

  “”往哪儿动的?....是往北还是往南折返?“”

  ..........。

  探子回答:

  “”长毛是朝我们乐平城返回来的,看样子要对我们这里发动进攻“”

  ............

  左宗棠听后大喜,他竟然高兴的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

  ..........。

  左宗棠身边几个大将,比如说刘典他们,一脸不解,大家看着左宗棠满脸疑惑。

  大家心里不禁黯然想道:

  “”太平长毛返回杀向乐平城,而我们乐平城刚刚经过一场残酷的大战,大家还没修整好,理应是着急才对“”

  “”怎么,如今左大人不仅不着急,反而还十分高兴,真是奇了怪了“”

  ........。

  大家纷纷有点不解,大将刘典忙问道:

  “”大人.......你没事儿吧?你该不会是被长毛吓着了吧“”

  .........

  刘典此人作战勇猛,但是有时候说话经常不经过头脑,心里有什么说什么。

  左宗棠听后,他也没有生气,反而开玩笑的说:

  “”你这个笑话好冷,我左宗棠怕过谁?“”

  ........

  接着左宗棠认真的解释道:

  “”只要长毛折返来攻我们,安徽祁门曾帅,不是有救了吗?“”

  ..........

  刘典依旧不解,又说:

  “”话是这么说,长毛来打我们,但是咱们有可能陷入危难之中呀“”

  ..........

  左宗棠当然知道自己会陷入危险之中,不过他想到曾国藩的湘军正在围攻安庆。

  若曾国藩有个什么闪失,围攻安庆剿灭太平天国这样的计划将会功亏一篑。

  想到这里左宗棠说:

  “”现在正是安庆攻坚战最艰难的时候,我绝对不允许伯涵(曾国藩致伯涵)出现一点意外“”

  “”宁愿我左宗棠死,我也要力保伯涵“”

  ..........。

  左宗棠随后观察了一下乐平城,此时的乐平城的城墙已经被李世贤的火炮打满目疮痍,修缮工作极其缓慢。

  左宗棠认为依靠乐平城再进行第二次防守长毛的攻击,估计很难守住。

  所以左宗棠准备将队伍拉出乐平城,在城外与太平长毛李尚扬决战。

  虽然左宗棠这样的做法,遭到部下们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劝阻:

  “”我军野战非强项,长毛善于野战,我们出城作战必败“”

  “”我们应该留在城内,依靠城池来防守,方为上策“”

  .........

  可左宗棠不这样认为,他力排众议,部队拉出城外,在城外的马家桥,桃岭一带,驻营扎寨,等待李尚扬的太平军来攻。

  左宗棠在马家桥驻营扎寨后,没等到太平军前来,却提前来了一个好消息。

  一名八百里加急的一驿卒,突然在五月四号这天到达了马家桥左宗棠的行辕。

  当即交给左宗棠一道圣旨。

  原来左宗棠在乐平取得巨大胜利,令朝野震惊,左宗棠的名字在北京城名声大噪。

  咸丰皇帝专门写了道圣旨,命人送到前线,专门发出来奖励左宗棠。

  咸丰皇帝为了表彰左宗棠的功绩,将左宗棠升为三品京堂,帮办两江总督(帮助两江总督,曾国藩办理军务)。

  可现在是前线,

  左宗棠这个刚刚封为三品京堂大人,却领着不到三千残兵准备在马家桥与太平长毛决战。

  左宗棠看着从送过来的官职大印以及官服,他用手摸着官服,甚是羡慕,嘴里喃喃道:

  “”唉.......马上要决战了,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穿上它“”

  .........

  左宗棠知道现在与太平长毛决战,自己绝对是凶多吉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