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捉摸不透的情绪-《脱去皮囊,无非二百零六骨》

  但即便牛魔王如此强大,在面对天地大势、佛教谋划的时候,依旧显得无可奈何。

  所以叶恒只是看着牛魔王,便在心中有所警醒。他深知自己的力量,还没有强横到可以无视天地大势、彻底掀翻那漫天神佛谋划的地步。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叶恒如今已经拥有了不败之力。

  甚至,现在他自信,在圣人不出的情况下,这片天地间任何一个大神通者,都无法让他陨落。

  但这种不死之身,距离将一切掌控在自己手里,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这也是叶恒持续不断修行的动力所在。

  翠云山上的诞辰大会,要持续七日的时间。

  叶恒只在那里待了三日,结识了不少妖族之后,便告辞离开。

  说是结识,其实不过是彼此照个面。因为叶恒太过特殊,一直处于“面无表情”的状态,便是其他妖怪,也根本捉摸不透他的情绪。

  再加上叶恒也算是“凶名”在外,所以大多数妖怪只是和他打个照面,根本不敢过多骚扰。但这一次红孩儿的诞辰,倒是让叶恒的名声在妖族之中更加响亮了一些。

  “白骨大圣,可不好惹。”许多妖怪都深有体会。他们细数叶恒的经历,在北俱芦洲出道就灭掉了妖圣九婴的后裔;后来更只是因为鹏魔王和狮驼王的酒后言语,便直接打上了门去。再加上叶恒“面无表情”,谁也捉摸不透他的心思,这就造就了叶恒一副高冷无情的模样。不过对于叶恒来说,这样却很好,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打扰。

  叶恒离开西牛贺洲的万里翠云山后,并未直接返回自己的白骨道宫。他转而向东,朝着东胜神州边缘的黄风岭进发。

  在黄风岭旁,有叶恒最初的“老巢”——白骨山谷,那也是他在这个世界的诞生之地。昔日,叶恒为了“猥琐发育”,在得到金蝉子转世身的尸骨后,便将其炼制成了一具傀儡。他采用“金蝉脱壳”之计,将傀儡留在白骨山谷以迷惑众人视线,自己则前往北俱芦洲发展。

  如今,多年过去,叶恒在北俱芦洲已成就大罗金仙之位,成为了“白骨大圣”。此时,他的身份已彻底暴露,无论是灵山还是天庭的高层,都已知晓了他最初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隐藏已无必要。

  因此,叶恒从西牛贺洲的万里翠云山离开后,便直接朝着八百里黄风岭而去。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所在的翠云山广袤万里,而黄风怪的黄风岭却仅有八百里。从这一点,便可看出两者之间的差距。而且黄风怪在妖族中名声不显,连参加牛魔王为红孩儿举办的“诞辰大会”的资格都没有。

  叶恒驾驭着阴风,一路疾驰。很快,那分割天地、也分割东西的流沙河便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流沙河一到,黄风岭便已不远了。叶恒并未在流沙河停留,而是继续向前飞行。

  不久,八百里黄风岭便已遥遥在望。此时,叶恒已不再刻意隐藏自己的气息。

  白骨山谷中,原本有一座白骨宫殿。叶恒以金蝉子转世身尸骨所炼的替身傀儡,一直在此闭关。而此刻,那傀儡已自行走出了宫殿。

  “大王……”白骨夫人察觉到动静,正欲上前,却见“大王”朝着天空飞去。她抬头一看,天空中竟又出现了一个“大王”。

  “大王!”白骨夫人的声音不再平静。作为曾经帮助叶恒实施计划的人,她自然知晓如今在白骨山谷中的,乃是叶恒的替身傀儡。而现在,天空中又飞来一个“叶恒”,她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大王回来了?”白骨夫人心中暗道。

  就在这时,两个“叶恒”瞬间融为一体,落在了白骨山谷之中。白骨夫人匆匆赶到叶恒面前,立刻跪拜行礼,动容地喊了一声:“大王!”

  叶恒微微点头:“你且起身。”

  白骨夫人起身,看着叶恒,满心疑问,却并未问出口。叶恒之前悄然离开,连黄风怪都不知情,只有白骨夫人知晓。对黄风怪来说,叶恒这些年一直处于闭关状态。

  “去请黄风大王过来。”叶恒开口吩咐道。

  “是。”白骨夫人闻言,立刻行动起来。很快,她便前往黄风岭,将黄风怪请了过来。

  黄风怪还未落在白骨山谷,他的声音便已从天空中传来:“哈哈哈,白骨贤弟闭关多年,今日终于出关了吗?”

  黄风怪哈哈大笑的声音传来,随后他落入了白骨山谷之中。但一落入山谷,看到叶恒,他的表情便微微一顿。他察觉到叶恒与上次见面时有所不同。

  黄风怪自身的修为虽不算太强,甚至未触及大罗金仙之境,但他的眼力却是一等一的高超。因此,他刚看到叶恒,便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叶恒身上的变化。

  黄风怪凝神仔细打量叶恒,发现从叶恒身上透出了一些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他只在灵山几位佛陀身上感受过。

  “白骨贤弟,你这是……”黄风怪一番打量后,目露惊容。

  “此次闭关,修为大有进步?”虽然话语是疑问,但语气却十分笃定。

  “不错。”叶恒微微点头,并未隐瞒。

  见叶恒回应得如此干脆,黄风怪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看法,微微吸了一口气:“你这恐怕不只是大有进步,恐怕是一步登天吧!我在你的身上,嗅到了那灵山之上佛陀的味道。”黄风怪如此郑重地说道。

  叶恒微微低头,查看了一下自己的躯体。他没想到黄风怪的感觉会如此敏锐,一眼便看出了他身上的巨大变化,甚至按照黄风怪所说,嗅到了他身上类似佛陀的气息。就连叶恒自己,也不明白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这些时日,略有机缘奇遇。”叶恒没有否认,点了点头开口道。

  黄风怪有些愕然:“你不是一直在闭关吗?”对黄风怪而言,这些年叶恒一直在白骨山谷中闭关。因此,他此时很是愕然不解,不明白叶恒口中的机缘奇遇是如何来的。

  “我使了那金蝉脱壳的法子,瞒过了所有的人。”叶恒沉着回答道,“留在白骨山谷闭关的,只是我以那金蝉子转世身尸骨练就的傀儡之身。而我本身,则已经去到了那北俱芦洲……”

  叶恒简单地讲述了一下自己当年所作的计划。黄风怪听后,无比吃惊:“北俱芦洲?”

  “那北俱芦洲,近些年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白骨大圣’,闯下了一个诺大的名头,和你有什么关系?”黄风怪明显有些惊容地追问道。

  “那白骨大圣,应该便是我了。”叶恒回答道,“如今北俱芦洲,许多妖怪都称我为白骨大圣。”

  黄风怪无比震惊:“那白骨大圣,竟然就是贤弟你?”

  “我还是从黑风大王那里听闻的,他上次前来,和我谈及妖族之中的传闻。”黄风怪叹道,“他说起那北俱芦洲,出现了一个绝世妖魔,占地为王,威风无比。就连天庭,也多次拉拢,奉其为白骨大圣。”

  “后来,他还与混天大圣、移山大圣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且未尝败绩,已然成为妖族中一个令人传颂的传说。”

  “黑风大王提及那白骨大圣时,说其原身竟也是尸魔。我和他虽觉得这巧合得有些过分,却也没往深处细想。”

  黄风怪直直地盯着叶恒:“如今细细想来,尸魔在妖族之中本就极为稀少,怎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先是白骨贤弟你横空出世,接着在北俱芦洲又冒出个能被尊称为白骨大圣的尸魔。”

  “这世上哪有如此多的巧合之事?不过,你若是不对我坦诚相告,我实在难以置信,贤弟你竟能在那妖魔肆虐的北俱芦洲站稳脚跟,还被尊为白骨大圣。”

  黄风怪的话语中,满是感慨与难以置信。

  显然,直到此刻,黄风怪仍觉得这一切如梦似幻。

  而且,叶恒也让他产生了一种“陌生感”。

  毕竟,当年黄风怪初识叶恒时,叶恒还十分弱小,不过是个天仙境界的白骨妖魔。

  可短短时间内,叶恒却已声名远扬,成为妖族中赫赫有名的“白骨大圣”!

  黄风怪当着叶恒的面,感慨了好一阵子。

  但最终,他还是慢慢接受了现实。

  “难怪我在你身上,感受到了一股佛陀的气息。”黄风怪接受了现实,感慨道,“你修行迈入大罗金仙之境时,应该没少借助佛教的法门吧。”

  叶恒点了点头,并未否认这一点。

  或者说,他一路修行而来,都与佛教法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是你愿意投靠佛教,佛门说不定都能赐你一个佛陀果位。”黄风怪说道。

  叶恒自然摇头:“黄风大哥,你若是留在佛门,说不定也能谋得一个菩萨果位,又为何要离开灵山呢?”

  黄风怪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佛门之地,讲究清心寡欲,断绝六欲,这并非我所愿。”黄风怪说道。

  叶恒也点了点头:“佛教之地,也并非我所向往。”

  很快,他们便从白骨山谷,移步至叶恒的白骨大殿之中。

  在里面,他们开始交谈、论道。

  在叶恒还弱小的时候,就常常与黄风怪论道。

  但那时,多半是叶恒在“偷师”。

  可如今不同了,叶恒的修为已今非昔比。

  甚至,叶恒的见识传承,也因前后一系列的机缘,变得极为深厚。

  再加上他有“大罗量子思维”状态的加持积累,如今他对任何事物,都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这一番论道下来,反而是黄风怪收获颇丰!

  “即便是在灵山,听佛祖讲道,也不如白骨贤弟的一番话语来得发人深省、透彻精深。”

  黄风怪甚至如此说道,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回去闭关消化一番,恐怕又能有所领悟,实现突破!”

  “能对黄风大哥有所帮助就好。”

  叶恒沉着冷静,眼眶中的光芒闪烁,目光深远:“天地大变在即,唯有修为才是自身唯一的依仗。”

  黄风怪在白骨山谷待了几日。

  他收获满满,回去便直接闭关,力求让修为更进一步。

  这也是叶恒在“投桃报李”。

  当年他弱小的时候,受过黄风怪的恩惠。

  如今他修为高深,情况反转,自然也要对黄风怪有所帮助。

  在黄风怪离开之后,叶恒又唤来了白骨夫人,以及白骨山的诸多白骨妖。

  然后,叶恒又是一番“讲道”,对它们进行了一番帮助。

  做完这些后,叶恒分化出了傀儡分身,本体则又驾驭阴风,离开了白骨山谷。

  毕竟,这白骨山谷的所在位置,还是比较敏感的。

  他若是继续留在这里,佛教那边必然会有所动作。

  况且,他在北俱芦洲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

  而且在北俱芦洲,相对来说,叶恒受到的关注没有那么多。

  但那白骨山谷,却位于西游路上,不知有多少大能以及神佛在暗中关注,太过惹眼。

  所以,叶恒自然不会一直留在那里。

  ……

  东土大唐,长安城。

  方仲永已经五岁了。他两岁多接近三岁的时候,便因表现出的早慧而名动长安城。

  那时,他甚至得到了唐皇李世民的嘉奖。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便有专门的文人,教导方仲永。

  而方仲永的天才之名,也从未消散。

  他在四岁的时候,便能随意作诗。

  五岁的时候,更是能提笔写文章,且文章往往颇有深意和观点。

  也就是这一点,让唐皇钦点,允许方仲永以平民之身,入翰林就学。

  翰林设有学院,专门教导皇帝以及许多大臣的孩子。

  另一边,相隔不远的洛阳城金山寺,年岁十二的玄奘法师,开始行走天下,拜访天下的佛宗。

  早在先前,仅仅十岁九岁的时候,玄奘小神僧的名字,便已轰传洛阳城。

  在这个时候,玄奘在其师傅的带领下,在整个东土大唐,寻佛问宗,四处散播佛法,讨教佛经。

  在东土大唐的全国各地,有许多聪慧的儿童,也都正在茁壮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