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老六的警觉-《洪荒,师兄啊师兄,多子多福》

  李长寿,你特么的!

  这是人干的事吗?

  按理来说,你渡劫之后,漂流到东海,那个小村庄的人,不应该是拥有你的画像吗?

  你这个家伙,该不会是为了保险起见,渡劫之初就化为了我的模样吧?

  现在好了。

  你是舒服了,我怎么办?

  这海神之位,谁他妈爱当谁当啊。

  我明明能躺赢的!

  一时之间,李长青整个人就像炸了一般,双拳紧握。

  李长寿渡劫不愿暴露身份,他可以幻化成任何人的模样。

  为什么偏偏幻化成自己?

  他有病吗?

  “长青师弟,你怎么了?”有琴玄雅躺在椅子上,迟迟不见茶水,不由疑惑的睁开了好看的眸子,以往她来,可不是这样的。

  “哦!没事。”

  “玄雅你哪几篇道律不明白?”李长青收敛了情绪,将一杯茶水递到了有琴玄雅的面前,笑着问道。

  “嗯?”有琴玄雅接过茶杯,轻抿了一口,不知怎么的,今天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仿佛李长青有什么事情,刻意瞒着她一般。

  咳!好热。

  把外衣脱了吧。

  反正这里也没有外人。

  长青师弟......我们已经很熟了。

  .........

  南赡部洲。

  盘坐在土洞中,李长寿心底一片空灵,体悟着自身之道,思索着三昧真炎控制威力之法。

  三昧真炎的火种是由精气神点燃,自己的三昧真炎想降低威力,理论上来说已经不太可能。

  但,可以变化几个思路。

  比如,回山之后找二师弟帮忙,让他弄出几缕精、气、神出来,由自己凝成火种,而后储存在自己体内。

  如此一来,就算被真仙握住手腕,对方就算刻意探查,也很难看出自己真实修为如何。

  触碰到女子就会抽搐的这个病症,也可找个机会痊愈了。

  “在这世俗中走了一遭,总归还是有些好处的,比如说功德。”

  “若是将前世农耕时代的发明搞出了一些,扔到人族,似乎也有功德。”

  拥有功德的好处......

  李长寿摸着下巴一阵思量,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这般想法。

  人族之中能赚功德的机会还是相对较多的,比如医药、生产工具这些方面,都还有功德可以捞。

  但这么做的前提,是必须自己有足够的实力。

  凭自己此时的积累,只要一得天道降下大功德、出现异象,必会被六位圣人所知。

  他最有可能的下场,就是被圣人老爷们看出跟脚,然后抽个魂、解个剖……

  ‘老老实实修行吧。’

  李长寿心底轻笑了声,打消了这些活泛的念头。

  稳字当头坐,自可得逍遥。

  不过。

  等等。

  这又是些什么?

  熊家寨之内,为了稳妥起见,李长寿刻意留下了一道纸人。

  此时,通过纸人的视角,他赫然看见熊家寨的人将一个画像高高挂起,然后不停跪地祈求,膜拜。

  跪拜祈福?

  李长寿连忙掐指推算,很快就有些哭笑不得。

  这叫什么事?

  那个熊寨,真就给他做了个神像,把他当海神诚心祭拜了?

  呃,不对!

  我当初即将被救之时,一时昏沉之下,貌似改变了一下身份。

  记忆之中最为熟悉的二人,无外乎李长青与蓝灵娥。

  小师妹是一个女孩子,他一个大男人,哪怕在意识昏沉的情况下,也不会作为首选。

  迷迷糊糊之间,自然就幻化成了二师弟李长青的模样。

  这也就导致了现在整个熊家村崇拜的人,不是他李长寿,而是李长青。

  “这下糟了,二师弟不会怪我吧?”

  “他们这般祈求,将二师弟当做海神崇拜,天道有感之下,必然会降下功德。”

  “而有了这一丝香火之情,功德天降,双方之间也就算是建立起了联系,二师弟纵然修为低下,但隐隐约约也能窥见几个画面。”

  “以他的聪明才智,应该第一个就会想到我的头上。”

  李长寿一想到这里,不由浑身打了一个哆嗦,回到度仙门之后,二师弟一定会过问此事。

  这天道也是,怎么有点强买强卖的意思?

  不过,貌似也不必太过于担心此事。

  二师弟那里,回去向他道歉一番,赔一些东西,此事也就揭过了。

  毕竟只是一个千人的寨子,弄出来的一个不灵验的海神,几个月后发现没什么作用,自然就不拜了。

  人族一向讲究实用主义,对于那些神灵,你灵,你保佑我,我自然拜你。

  你不灵,你不保佑我,那我直接换人。

  人族大地,不养闲神。

  这也沾染不上太多因果。

  “咦?我好像又忽略了什么。”

  “之前斩杀的那一个海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袭击海岸边的村子。”

  “还有那些打着西方教的名义,向村民们倒腾符箓的道人。”

  该死!

  只是一瞬间,李长寿便反应了过来。

  现在这种情况,不就相当于他二师弟一个人,去和整个西方教争夺香火供奉?

  以凡人之躯,单挑西方二圣?

  这要是被西方教圣人感应到,直接掐指一算……

  二师弟在度仙门之内,这里乃是太清祖师,人教道统所在之地,西方教有所忌惮,自是不敢冒犯。

  “圣人权柄,一定能算到幕后之人是我。”李长寿心中警铃大作,虽说那二位西方圣人,也不可能闲到注意一个千余人香火的村子。

  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稳健之道,就在其中。

  风紧扯乎!

  立马回到度仙门,回到太清圣人的地盘。

  上面有老的罩着,也就不怕那两位,到处给人洗脑挖墙脚的道祖记名弟子了!

  六位圣人中,唯有三清老爷与女娲娘娘算是道祖亲传。

  当然,太清圣人显灵度仙门,是不太可能之事。

  但只要西方教有忌惮,那就足够了。

  李长寿立生警觉,身形在土洞之中消失不见,朝着东胜神州而去。

  这一路,比来时要快了许多,路上的精彩也少了许多。

  出得南赡部洲,入东胜神州,李长寿轻车驾熟,一面探查、一面赶往度仙门。

  如此赶了两日路,离着度仙门还有两万里时,他故意放慢土遁速度,符合一名返虚境三阶、四阶弟子所能达到的极限,慢慢靠近自家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