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陈支书,办公室里只剩下江春生和于永斌两人。于永斌帮江春生的茶杯里加了一些开水后,一脸笑意的看着江春生,“土场的事算是板上钉钉了。——老弟,你是不是还有什么好事想给我说啊?”
江春生笑了笑。从提包里拿出劳务合作框架协议要点草稿,说道:“ 老兄!土场的事定了。钱队长和金队长让我跟你再具体聊聊你上次提的,关于你表哥那支劳务队伍的事。钱队长对你的想法和推荐非常重视,关键是对你于总的做人处事非常认可,你以前跟队里的基建做防水,后面又和襄松桥项目合作供材料,我们钱队长对你的印象非常好。所以,对你介绍来的劳务队伍也开了绿灯。——这是我们劳务一个合作框架协议要点,你先看看响应我们这些要求有没有什么问题?” 他将那三页信纸递了过去。
于永斌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精光一闪而过,“是吗?!我相信这与老弟你帮忙也说了不少好话有关系。我心里有数了。”他在一脸的感激之情中接过稿子,认真看了起来。此刻,他看得比刚才看协议还要专注,几乎是逐字逐句地读着。他看得非常慢,手指在“合作范围”、“人员管理”、“工价结算”、“款项支付”几个关键部分反复摩挲,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翻动纸张的细微声响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江春生端起茶杯,慢慢喝着,目光平静地看着于永斌,心中却在飞速盘算着对方可能提出的疑问点。
大约过了五分来分钟,于永斌终于放下了最后一页信纸。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腹部,手指轻轻敲击着,似乎在消化和理解。屋顶的灯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正脸,那是一种属于成功商人的精明与沉稳。
突然,他又俯身拿起框架协议要点,仿佛是自言自语的把几个关键点读出了声,“合作范围:207国道加宽工程首期K2145 000至K2148 160段,路基土方开挖、上车、路床清理;土场石灰土拌和(含松土、石灰消解过筛、按比例拌和,石灰土过筛)、上下车,石灰土摊铺……嗯,全长3.16公里,所有工序基本上都要靠人工完成。”
队伍要求:具备相关经验的班组长带领,服从甲方(工程队)统一指挥调度……这是必须的,没规矩不成方圆。
人员管理:内部有序,有分级负责人,提供花名册(含姓名、籍贯、年龄)……这个好,人员清楚,方便管理……提供花名册……向甲方?……花名册?……民工来去频繁怎么办?”
“工价结算:按完成合格工程量,依据本地公路部门制定的统一分项人工定额工日单价进行结算(具体单价后续商定,参照公路部门标准及市场行情)……哦,按定额工日走?不是直接包干?嗯……有据可依,但……定额的工价?……不怎么公平。”
质量安全:遵守技术交底和现场甲方技术人员提供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施工,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刻整改或者返工;……理应如此。服从甲方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妥善管理和使用甲方提供的安全设施、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用具。机械设备必须培训上岗,专人专职管理与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若因乙方原因发生安全事故,安全责任由乙方负责 ……应该的,安全无小事,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款项支付:严格按上级拨款比例,同比例支付民工工资。甲方承诺上级拨付的专项工程款到账后三个工作日内,首先支付民工工资。若因上级拨款未到,乙方不得因为民工工资未及时支付而停工、阻工甚至闹事,否则承担由此行为而带来的后果……嗯~这也算正常……如果上级拨款还没有下来,就肯定会拖欠民工工资。——公路建设是国家投资的工程,倒也不怕不付款,但时间上肯定会存在滞后的情况。这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平时迟一点就迟一点,有钱吃饭就行了,但春节前要有资金安排。对!”
: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下来,窗外的阳光移动着位置,在水泥地上投下窗棂清晰的影子。
三页纸的手写稿,他边看边琢磨,足足又过了有五分钟,于永斌才放下稿子,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抬起头,脸上不再是刚才签协议时的爽快笑容,而是换上了一副更为深沉、带着商人谈判时特有精明的表情。
“老弟,” 于永斌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点在那份草稿上,“工程队领导考虑得很周全啊!这框架,大的方向我完全认同!” 他先捧了一句,接着话锋一转,“不过呢,具体到几个小细节,咱们可能还得再推敲推敲,都是为了后面合作更顺畅,是吧?”
江春生早有心理准备,知道亲兄弟明算账的道理:“你请说。”
“首先,是这个工价。” 于永斌的手指重点点了几下“工价结算”那条,“按你们工程队制定的分项人工定额工日单价结算,这个原则没问题。但是,江老弟,”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推心置腹的诚恳,“这定额价吧,它是个死的,是上面定的。可我们这队伍,它要干活啊!我表哥那边带的人,都是实打实的好劳力,肯下死力气,技术也过硬,他们背井离乡出来,图啥?不就图多挣几个辛苦钱嘛!这定额价,有时候它……它可能跟实际的市场行情,特别是熟练工的实际价值,有……嗯,比较大的差距。” 他观察着江春生的表情,“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在具体操作上,给个灵活点的空间?比如,在保证质量进度的前提下,能不能考虑点上浮空间?也就是说某些技术性强的环节,工价稍微上浮那么一点点?这样,工人的积极性才能完全调动起来,你们工程队也受益,对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春生心里清楚于永斌的顾虑。他不动声色:“你说的工人积极性问题,我们理解。老兄,你可能对我们这个行业的结算方式还不够了解。定额工价是依据行业标准和项目预算制定的,是结算的基础,这个不能改变。不过,实际上,一个工程做下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工费都集中在有量化结算依据的上面。比如砌石头,按质量要求完成的多工资就高。技术熟练的一天完成三个立方,不熟练的一天只完成了两个立方,那他们的报酬就已经有了差距。但这个具体分配的管理,在你们队伍的内部,我们只看整体。施工路基石灰土也是一样的道理,从灰土拌和到上路摊铺成型,我们都会按立方结算,单价也会是按照市场行情制定的,定额价只是作为参考,也就是说这一大块走的是协议价。而真正执行定额价的,只有点工这一块。”
江春生喝了一口水,润了一下嗓子,继续介绍道:“点工这一块的人工费不会很多。主要集中在我们甲方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临时用工又无法量化计酬而不得不发生的事项上,也就是按量计酬之外的需要按签证计酬的事项。通常我们用的这些签证形式的点工十分有限,而且队里还有严格控制点工的相关规定。所以,工程上所发生的签证点工,实际上在最终结算时,我们也会考虑到定额工价与市场用工价的差价,给与上浮一定的比例。这也是为了提高服从我们的安排,去干点工活的工人的积极性。——老兄,在这一条后面括号里面的内容:‘具体单价需后续商定,但会参照公路部门标准和市场行情执行’,就已经考虑到了你提出的问题。”
于永斌认真听完江春生的解释说明,摸着下巴沉思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缓缓点头:“老弟,你说得在理,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那这工价的事就按你们的方案来。”
江春生松了口气,笑着说:“于总理解就好,咱们合作肯定奔双赢的目标去的。”
“我相信!我相信!“于永斌连连点头,随后,他继续指着“人员管理”说道:“另外啊,这一条,关于提供人员花名册没问题。不过,老弟,你也知道,民工流动性大,有时候今天来明天走的,花名册搞得太死板,反而麻烦。我建议,咱们抓大放小,核心骨干、带班的、技术工,人员相对固定,报到你们那里。普通劳力,只要是我表哥认可带进场的,人数上保证够。花名册这块,是不是可以……灵活一点?走后又新来的普通民工,你们就有用管了,我们自己加强管理就行了。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嘛,省得三天两头改名单报备,太麻烦。”
江春生沉吟了一下,觉得他说的“抓大放小”有道理:“老兄,人员管理是安全责任的基础。核心骨干和带班人员名单需要固定且报备。普通劳动力,你们可以自己管理好,但每个加入进来的人员,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一式三份,必须本人签字按手印,其本来一份,你表哥一份,我们也要有一份,你们负责把安全责任书及时报给我们一份就行了。这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硬规定,是铁律,不能含糊。” 他的语气温和,但态度很坚决。
于永斌看着江春生年轻却沉稳坚定的脸,他哈哈一笑:“行!江老弟考虑得周到!就按你说的,班组人员管理!安全第一,这个没得说!”
两人就草稿上的几个关键点又逐一讨论、明确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表述方式。于永斌虽然在一些细节上争取了更宽松的表述空间,但大的原则和江春生代表的工程队底线,他也觉得合情合理,都巧妙地没有去提异议,显示出了极高的谈判技巧和对分寸的精准把握。江春生也适时地展现了一些灵活性,让合作显得更具可行性。
“好!江老弟,我觉得没有问题了!”于永斌最后表态,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这份框架,老兄我理解明白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该有的关键点都有了。你们钱队长和金队长考虑得很周全。”他顿了顿,手指停止了敲击,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带着十足的诚意看向江春生,“尤其是‘具体单价需后续商定,但会参照公路部门标准和市场行情执行’确实是最公平、也最不容易扯皮的方案,体现了你们工程队的诚意和管理水平。我这边,原则上完全同意这个框架!没有任何异议!”
讨论告一段落,于永斌收起草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老弟,我也对你说实在话,让我表哥来带队,他只是形式上的负责人,实际上还是我说了算。我才是真正的老板。兄弟啊!你可得帮帮我。违反原则的事,我绝不会来害你。我们的人在施工工程中,你只需要在工序上适当的给些指导和提示,避免了返工,那我们的效率和效益就都上去了。”
“这个你就放心吧!出现返工,劳民伤财还影响进度,谁都不会愿意看到。对了!老兄,你那个表哥现在在哪里带人干活啊?”江春生想起钱队长和老金的交代,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松江市政公司,帮他们修一条园区的道路。你今天来谈这事太突然,我现在一时还没办法联系到他。我会尽快把这个要点给我表哥,让他心里也有个底,把人准备好。我估计他那边问题不大,都是实在人!关于劳务合作的事,我是怎么考虑的:一方面,我联系好我表哥后,约个时间,嗯…… 不超过下周二吧,我带你一起去和他见面聊聊,再顺便去那边的工地看看,这样你们也放心。另一方面,你回去后,可以把详细的劳务合作合同拟出来,咱们再坐下来好好沟通,争取最迟下周五之前,把合同下来!你看如何?”于永斌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下周五是…… ”江春生开始推算下周五的具体日期。
于永斌起身翻看起桌上的台历,“吙!四月四号,事事如意!太好了。”
“哦!那没有问题。”江春生考虑的是:工程动工时间是四月中旬,下周签好劳务协议,正好有时间做做进场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江春生也松了口气,第一步沟通算是顺利完成。
于永斌的这个表态和计划比江春生预想的要爽快。他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核心要素没有问题了,具体细节的沟通就水到渠成了,下一步的关键就是:你安排好时间,我去看看你表哥的队伍。”
“放心吧!”于永斌点点头,脸上笑容更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亲热,“江老弟,这事能成,你在中间起的作用,老哥我心里明镜似的!钱队长和金队长让你来跟我对接,那是看得起我小于,也是信得过你老弟!”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眼神里透出几分意味深长,“咱们兄弟之间,不说两家话。等这支队伍进来了,工程顺利干起来,该有的‘辛苦费’,老哥我绝不会让你老弟白忙活!绝对让你满意!”
喜欢沉浮录!
江春生笑了笑。从提包里拿出劳务合作框架协议要点草稿,说道:“ 老兄!土场的事定了。钱队长和金队长让我跟你再具体聊聊你上次提的,关于你表哥那支劳务队伍的事。钱队长对你的想法和推荐非常重视,关键是对你于总的做人处事非常认可,你以前跟队里的基建做防水,后面又和襄松桥项目合作供材料,我们钱队长对你的印象非常好。所以,对你介绍来的劳务队伍也开了绿灯。——这是我们劳务一个合作框架协议要点,你先看看响应我们这些要求有没有什么问题?” 他将那三页信纸递了过去。
于永斌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精光一闪而过,“是吗?!我相信这与老弟你帮忙也说了不少好话有关系。我心里有数了。”他在一脸的感激之情中接过稿子,认真看了起来。此刻,他看得比刚才看协议还要专注,几乎是逐字逐句地读着。他看得非常慢,手指在“合作范围”、“人员管理”、“工价结算”、“款项支付”几个关键部分反复摩挲,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翻动纸张的细微声响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江春生端起茶杯,慢慢喝着,目光平静地看着于永斌,心中却在飞速盘算着对方可能提出的疑问点。
大约过了五分来分钟,于永斌终于放下了最后一页信纸。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腹部,手指轻轻敲击着,似乎在消化和理解。屋顶的灯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正脸,那是一种属于成功商人的精明与沉稳。
突然,他又俯身拿起框架协议要点,仿佛是自言自语的把几个关键点读出了声,“合作范围:207国道加宽工程首期K2145 000至K2148 160段,路基土方开挖、上车、路床清理;土场石灰土拌和(含松土、石灰消解过筛、按比例拌和,石灰土过筛)、上下车,石灰土摊铺……嗯,全长3.16公里,所有工序基本上都要靠人工完成。”
队伍要求:具备相关经验的班组长带领,服从甲方(工程队)统一指挥调度……这是必须的,没规矩不成方圆。
人员管理:内部有序,有分级负责人,提供花名册(含姓名、籍贯、年龄)……这个好,人员清楚,方便管理……提供花名册……向甲方?……花名册?……民工来去频繁怎么办?”
“工价结算:按完成合格工程量,依据本地公路部门制定的统一分项人工定额工日单价进行结算(具体单价后续商定,参照公路部门标准及市场行情)……哦,按定额工日走?不是直接包干?嗯……有据可依,但……定额的工价?……不怎么公平。”
质量安全:遵守技术交底和现场甲方技术人员提供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施工,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刻整改或者返工;……理应如此。服从甲方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妥善管理和使用甲方提供的安全设施、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用具。机械设备必须培训上岗,专人专职管理与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若因乙方原因发生安全事故,安全责任由乙方负责 ……应该的,安全无小事,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款项支付:严格按上级拨款比例,同比例支付民工工资。甲方承诺上级拨付的专项工程款到账后三个工作日内,首先支付民工工资。若因上级拨款未到,乙方不得因为民工工资未及时支付而停工、阻工甚至闹事,否则承担由此行为而带来的后果……嗯~这也算正常……如果上级拨款还没有下来,就肯定会拖欠民工工资。——公路建设是国家投资的工程,倒也不怕不付款,但时间上肯定会存在滞后的情况。这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平时迟一点就迟一点,有钱吃饭就行了,但春节前要有资金安排。对!”
: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下来,窗外的阳光移动着位置,在水泥地上投下窗棂清晰的影子。
三页纸的手写稿,他边看边琢磨,足足又过了有五分钟,于永斌才放下稿子,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抬起头,脸上不再是刚才签协议时的爽快笑容,而是换上了一副更为深沉、带着商人谈判时特有精明的表情。
“老弟,” 于永斌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点在那份草稿上,“工程队领导考虑得很周全啊!这框架,大的方向我完全认同!” 他先捧了一句,接着话锋一转,“不过呢,具体到几个小细节,咱们可能还得再推敲推敲,都是为了后面合作更顺畅,是吧?”
江春生早有心理准备,知道亲兄弟明算账的道理:“你请说。”
“首先,是这个工价。” 于永斌的手指重点点了几下“工价结算”那条,“按你们工程队制定的分项人工定额工日单价结算,这个原则没问题。但是,江老弟,”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推心置腹的诚恳,“这定额价吧,它是个死的,是上面定的。可我们这队伍,它要干活啊!我表哥那边带的人,都是实打实的好劳力,肯下死力气,技术也过硬,他们背井离乡出来,图啥?不就图多挣几个辛苦钱嘛!这定额价,有时候它……它可能跟实际的市场行情,特别是熟练工的实际价值,有……嗯,比较大的差距。” 他观察着江春生的表情,“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在具体操作上,给个灵活点的空间?比如,在保证质量进度的前提下,能不能考虑点上浮空间?也就是说某些技术性强的环节,工价稍微上浮那么一点点?这样,工人的积极性才能完全调动起来,你们工程队也受益,对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春生心里清楚于永斌的顾虑。他不动声色:“你说的工人积极性问题,我们理解。老兄,你可能对我们这个行业的结算方式还不够了解。定额工价是依据行业标准和项目预算制定的,是结算的基础,这个不能改变。不过,实际上,一个工程做下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工费都集中在有量化结算依据的上面。比如砌石头,按质量要求完成的多工资就高。技术熟练的一天完成三个立方,不熟练的一天只完成了两个立方,那他们的报酬就已经有了差距。但这个具体分配的管理,在你们队伍的内部,我们只看整体。施工路基石灰土也是一样的道理,从灰土拌和到上路摊铺成型,我们都会按立方结算,单价也会是按照市场行情制定的,定额价只是作为参考,也就是说这一大块走的是协议价。而真正执行定额价的,只有点工这一块。”
江春生喝了一口水,润了一下嗓子,继续介绍道:“点工这一块的人工费不会很多。主要集中在我们甲方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临时用工又无法量化计酬而不得不发生的事项上,也就是按量计酬之外的需要按签证计酬的事项。通常我们用的这些签证形式的点工十分有限,而且队里还有严格控制点工的相关规定。所以,工程上所发生的签证点工,实际上在最终结算时,我们也会考虑到定额工价与市场用工价的差价,给与上浮一定的比例。这也是为了提高服从我们的安排,去干点工活的工人的积极性。——老兄,在这一条后面括号里面的内容:‘具体单价需后续商定,但会参照公路部门标准和市场行情执行’,就已经考虑到了你提出的问题。”
于永斌认真听完江春生的解释说明,摸着下巴沉思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缓缓点头:“老弟,你说得在理,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那这工价的事就按你们的方案来。”
江春生松了口气,笑着说:“于总理解就好,咱们合作肯定奔双赢的目标去的。”
“我相信!我相信!“于永斌连连点头,随后,他继续指着“人员管理”说道:“另外啊,这一条,关于提供人员花名册没问题。不过,老弟,你也知道,民工流动性大,有时候今天来明天走的,花名册搞得太死板,反而麻烦。我建议,咱们抓大放小,核心骨干、带班的、技术工,人员相对固定,报到你们那里。普通劳力,只要是我表哥认可带进场的,人数上保证够。花名册这块,是不是可以……灵活一点?走后又新来的普通民工,你们就有用管了,我们自己加强管理就行了。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嘛,省得三天两头改名单报备,太麻烦。”
江春生沉吟了一下,觉得他说的“抓大放小”有道理:“老兄,人员管理是安全责任的基础。核心骨干和带班人员名单需要固定且报备。普通劳动力,你们可以自己管理好,但每个加入进来的人员,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一式三份,必须本人签字按手印,其本来一份,你表哥一份,我们也要有一份,你们负责把安全责任书及时报给我们一份就行了。这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硬规定,是铁律,不能含糊。” 他的语气温和,但态度很坚决。
于永斌看着江春生年轻却沉稳坚定的脸,他哈哈一笑:“行!江老弟考虑得周到!就按你说的,班组人员管理!安全第一,这个没得说!”
两人就草稿上的几个关键点又逐一讨论、明确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表述方式。于永斌虽然在一些细节上争取了更宽松的表述空间,但大的原则和江春生代表的工程队底线,他也觉得合情合理,都巧妙地没有去提异议,显示出了极高的谈判技巧和对分寸的精准把握。江春生也适时地展现了一些灵活性,让合作显得更具可行性。
“好!江老弟,我觉得没有问题了!”于永斌最后表态,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这份框架,老兄我理解明白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该有的关键点都有了。你们钱队长和金队长考虑得很周全。”他顿了顿,手指停止了敲击,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带着十足的诚意看向江春生,“尤其是‘具体单价需后续商定,但会参照公路部门标准和市场行情执行’确实是最公平、也最不容易扯皮的方案,体现了你们工程队的诚意和管理水平。我这边,原则上完全同意这个框架!没有任何异议!”
讨论告一段落,于永斌收起草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老弟,我也对你说实在话,让我表哥来带队,他只是形式上的负责人,实际上还是我说了算。我才是真正的老板。兄弟啊!你可得帮帮我。违反原则的事,我绝不会来害你。我们的人在施工工程中,你只需要在工序上适当的给些指导和提示,避免了返工,那我们的效率和效益就都上去了。”
“这个你就放心吧!出现返工,劳民伤财还影响进度,谁都不会愿意看到。对了!老兄,你那个表哥现在在哪里带人干活啊?”江春生想起钱队长和老金的交代,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松江市政公司,帮他们修一条园区的道路。你今天来谈这事太突然,我现在一时还没办法联系到他。我会尽快把这个要点给我表哥,让他心里也有个底,把人准备好。我估计他那边问题不大,都是实在人!关于劳务合作的事,我是怎么考虑的:一方面,我联系好我表哥后,约个时间,嗯…… 不超过下周二吧,我带你一起去和他见面聊聊,再顺便去那边的工地看看,这样你们也放心。另一方面,你回去后,可以把详细的劳务合作合同拟出来,咱们再坐下来好好沟通,争取最迟下周五之前,把合同下来!你看如何?”于永斌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下周五是…… ”江春生开始推算下周五的具体日期。
于永斌起身翻看起桌上的台历,“吙!四月四号,事事如意!太好了。”
“哦!那没有问题。”江春生考虑的是:工程动工时间是四月中旬,下周签好劳务协议,正好有时间做做进场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江春生也松了口气,第一步沟通算是顺利完成。
于永斌的这个表态和计划比江春生预想的要爽快。他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核心要素没有问题了,具体细节的沟通就水到渠成了,下一步的关键就是:你安排好时间,我去看看你表哥的队伍。”
“放心吧!”于永斌点点头,脸上笑容更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亲热,“江老弟,这事能成,你在中间起的作用,老哥我心里明镜似的!钱队长和金队长让你来跟我对接,那是看得起我小于,也是信得过你老弟!”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眼神里透出几分意味深长,“咱们兄弟之间,不说两家话。等这支队伍进来了,工程顺利干起来,该有的‘辛苦费’,老哥我绝不会让你老弟白忙活!绝对让你满意!”
喜欢沉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