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收获极大-《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对此,赵长天有着深刻的了解。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但凡是涉及到干部升迁,必然会存在竞争。

  赵长天眼下面对的,是从副处到正处的跨越。

  这种级别的升迁,无论是体制内,还是在国企,竞争都是无比激烈的。

  不知道有多少老资格的副处级干部,会盯着出现的这个新位置。

  况且,不只是大把的副处级干部,会盯着谢晓明的这个副经理宝座。

  公司内的一些担任闲职的正处级干部——

  也肯定会眼馋临海分公司主管销售的副经理位置。

  处在谢晓明的位置,不算工资,光是绩效奖金,年入百万是很正常的事。

  但对一些身处闲职的正处级干部来说,一年下来,绩效奖金可能连十万都达不到。

  甚至更少。

  不算权力上的诱惑——

  仅仅只是收入,就差距如此之大。

  所谓千里当官只为财,作为一名干部,无论是廉洁自律,还是贪污腐败——

  没有人不希望有更多的收入。

  或许自身花销不大,但谁还没有家人呢?

  谁不想多一些收入,让家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呢!

  当然,廉洁的干部,是希望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获得高收入。

  而腐败分子,在敛财时,会不择不搜。

  甚至不惜违法犯罪!

  但即便是腐败分子,也绝对希望他的收入是能见光的,是经得起组织审查的。

  事实上,如果可以光明正大的获得高收入。

  又有几个干部愿意贪污腐败——

  活得惶惶不可终日。

  总是担心会被清算呢!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肯定不会那么绝对。

  但大多数人向往高收入,是符合常理的。

  所以,赵长天完全可以想象——

  当一个年入百万、甚至更多的位置出现时。

  他所面临的竞争,将会是何等激烈!

  全公司的副处级干部、以及身处闲职的正处级干部,有多少?

  即便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竞争。

  但其中有资格参与竞争的,绝对不会是少数。

  十个,二十,还是更多?

  这些人当中,又有多少是既有资历、又有人脉的?

  只是想一想,赵长天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谢经理,涉及到正处职务的升迁,竞争肯定会很激烈吧?”

  赵长天语带忐忑的问道。

  虽然心里已经有所猜测——

  但赵长天还是想从谢晓明这里得到更具体的分析。

  毕竟,谢晓明在相关经验上,要比赵长天丰富得多。

  赵长天向他请教,只有好处!

  “肯定会很激烈!”

  谢晓明点头回应道;

  “我们临海分公司,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可谓蒸蒸日上。

  能来我们这里担任主管销售工作的副经理。

  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重要机遇。

  但凡是觉得有一定竞争力的干部,都会想着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顿了顿,谢晓明接着说:“眼下,我要调任的消息还没有传播开来。

  知道相关情况的干部,还是少数中的少数。

  但用不了多久。

  该知道的人,就全都会知道。

  到时候,他们为了竞争这个位置,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在私底下进行操作。

  但是,根据我的判断——

  总公司会考虑到临海分公司的重要性。

  为了不影响到销售工作正常运转。

  总公司应该会在消息扩散之前。

  就已经确定我的继任人选。

  所以,我估计,在短时间内,事情就会尘埃落定!”

  谢晓明斟酌着说出了他的判断。

  赵长天心领神会。

  谢晓明的意思很明显,赵长天如果想要上位——

  就需要尽量抓住这个时间差。

  在绝大多数竞争者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把事情搞定。

  但如何去做?

  赵长天还需要好好琢磨一番。

  “经理,我明白了!”

  赵长天点头回应。

  他在对谢晓明的称呼上,有了一些细微的改变。

  以往,赵长天只有在面对刘国丹的时候——

  才会省略掉姓氏,直接称呼他经理。

  眼下,赵长天对谢晓明也同样如此。

  赵长天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心理上的某种微妙变化。

  以谢晓明的智商,自然明白赵长天的意思——

  要进一步拉近彼此的关系。

  对此,谢晓明欣然接纳。

  这正是他所希望的。

  “长天,你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具体该怎么做。

  我建议你,抓领时间找刘经理好好聊一聊。

  再尽快去回一趟阳城,该拜访的人,一个也不要落下。”

  谢晓明直接给出他的建议。

  顿了顿,谢晓明又说道:“长天,我这边该为你做的工作,一定会做到位!

  但你那边也必须要抓紧!

  你能不能以28岁的年纪,成为一个正处级干部。

  用不了几天,就会见分晓。

  我希望会有好的结果。

  你能再次创造一个奇迹!”

  接下来,关于私下里进行运作的一些注意事项。

  谢晓明对赵长天做了一番提点。

  毕竟,谢晓明在为官经验上,要比赵长天丰富得多。

  他的经验和见识,足以让赵长天获益匪浅。

  下午三点,赵长天告辞离开。

  谢晓明亲自把赵长天送到门口。

  过去的一个小时,对赵长天来说意义非凡。

  不只是获得了一个对他来说无比重要的消息。

  而且,他还进一步拉近了与谢晓明的关系。

  可谓收获极大!

  回到自己办公室,赵长天点上一支烟。

  一边抽,大脑飞快转动——

  思索着下一步,他该如何去做。

  首先,尽快找刘国单交流,势在必行。

  其次,要尽快回一趟阳城。

  回到阳城,赵长天除了要拜访吴大伟。

  还要去拜访刘青山。

  赵长天推测——

  以刘青山的级别和在公司的地位。

  肯定是第一时间就能知道谢晓明调任的事。

  甚至,刘青山就是参与决策的人之一。

  按理说,刘青山如果有意支持赵长天上位。

  应该会通知赵长天一声。

  但实际上则不然。

  有两点原因。

  其一,刘青山不一定认为赵长天是合适的接任人选。

  毕竟,赵长天太年轻了,资历明显不足。

  是不是能承担正处级副经理的重担?

  刘青山一定会心有疑虑。

  甚至,刘青山有可能根本不会考虑支持赵长天这次晋升。

  他有可能认为,赵长天还需要在打磨一段时间——

  才有资格、有能力担任更重要的领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