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8章 我扛得住-《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上午11点,沪市,黎光集团总部38层董事会会议室。

  环形会议桌中央的全息投影亮起。

  赵长天的影像出现在广市分会场画面中。

  他身后的落地窗映出广市塔的尖顶。

  与沪市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形成鲜明对比。

  王崇仁董事长坐在沪市主位。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的1998年改制纪念镇纸。

  镇纸上“黎光新生”的字样被磨得发亮。

  “长天——”

  王崇仁的声音带着沪语特有的软糯腔调,却掩不住严肃,“审计部的专业性争议。

  董事会已经讨论过三次了。”

  赵长天直视镜头:“我理解各位董事的顾虑。

  但杨明辉案的最新证据——”

  他举起密封袋,“这把钥匙来自他陆家嘴公寓的保险柜。

  里面有27份高海文签署的‘审计特批函’,落款时间全部在2012年7月。”

  周董事(沪市会场)推了推金丝眼镜:“2012年?

  那不是滨江花园项目的关键时间点吗?”

  “正是!”

  赵长天的影像在投影中微微晃动,“这些特批函绕过了正常审计流程。

  直接导致2300万维修资金被挪用——

  而审批人杨明辉,当时正是听令于高海文。”

  陈董事(沪市会场)咳嗽一声:“赵总,审计部的内部管理责任......”

  “陈董是想说,审计部为何长期未发现异常?”

  赵长天打断他,“因为高海文在审计部安插了‘白手套’——

  杨明辉的入党介绍人,正是某位退休高管。”

  这时,王崇仁的秘书举起《临时负责人授权书》。

  激光笔在“联签生效”条款上画圈:“根据董事会决议——

  审计部所有整改意见需由董事长与临时负责人共同签署。

  并抄报集团总部审计委员会。”

  赵长天的眉头微皱:“王董,广市审计组正在追查跨境资金链。

  频繁的联签可能延误战机。”

  “长天!”

  王崇仁的语气突然柔和,“总部收到消息,审计署明天将派督导组进驻——

  程序合规,是我们必须守住的底线。”

  这句话让广市会场陷入沉默。

  赵长天知道,“督导组”三个字意味着什么——

  那是国资委巡视的前哨。

  他看向镜头,发现王崇仁的领带松了两格。

  以赵长天平时的观察,这是王崇仁焦虑时的习惯动作。

  “好!”赵长天最终说道,“但我需要总部开放1998年改制档案的查询权限——电子版优先。”

  周董事立刻反对:“改制档案涉及大量敏感信息。

  岂能随便调取?”

  “周董!”赵长天的声音冷下来,“高海文瑞士账户的第一笔异常转账。

  发生在2012年6月18日——

  正是改制14周年纪念日。

  我有理由怀疑,他的贪腐行为与改制遗留问题有关。”

  陈董事眉毛一挑:“赵总这是要翻旧账?”

  “如果旧账里藏着现行犯的证据,就必须翻!”

  赵长天直视镜头,“否则,我们怎么向滨江花园的业主交代?

  怎么向审计署交代?”

  王崇仁抬手示意秘书关闭主会场摄像头。

  画面切换至私密频道。

  他的影像凑近镜头。

  背景中的外滩车流声突然消失,显然启用了隔音模式。

  “老书记今早问起你!”

  王崇仁的声音低沉,“他说你最近在物业公司的那些动作,他都知道!”

  赵长天一愣!

  “虽然老书记年纪大了,但很多事他都知道。

  也都记得——”

  王崇仁叹息,“包括2012年高海文送他《松鹤图》的事——

  画里藏着瑞士银行的账户信息,这事你知道了吧?”

  “今早林悦的团队破解了画轴里的微缩胶片。”

  赵长天从文件夹中抽出照片,“里面有高海文手写的‘DeepCloud’字样。

  和瑞士账户名完全吻合。”

  王崇仁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长天,老书记的身体撑不了多久了......”

  “我明白,”赵长天打断他,“但有些事必须要做。”

  王崇仁沉默片刻。

  重新打开主会场摄像头:“这样吧,1998年档案由林雅副部长亲自调取。

  加密传输至广市——但仅限你本人查阅。”

  沪市会场的全息投影恢复全景模式。

  王崇仁恢复董事长的威严:“关于陈立明的调查。

  广市林悦审计组需每周向林雅副部长汇报——”

  “王董,”赵长天突然插话,“陈立明的银行流水显示。

  2012年7月14日,他向一个名为‘云深不知处’的账户转账300万。”

  周董事的脸色瞬间惨白:“这......这和高海文的《松鹤图》题字一样!”

  陈董事猛地站起:“周董,你怎么知道题字内容?”

  会议室里响起倒抽冷气的声音。

  周董事意识到失言。

  后退半步撞翻椅子:“我......我也是听高海文提过......”

  赵长天盯着他的眼睛:“周董,能否解释一下——

  2012年7月15日,你为何与高海文、杨明辉、陈立明同机前往日内瓦?”

  周董事的额头冒出冷汗:“我......我是去参加国际审计论坛......”

  “论坛日程显示,你那天根本没有参会记录。”

  赵长天调出瑞士海关记录,“而高海文当天的行程是——

  购买百达翡丽腕表、在‘云深’拍卖行竞拍《松鹤图》,以及......”

  他顿了顿,“与某神秘买家会面。”

  广市会场外,陈立明的亲信李华贴着门缝。

  听见赵长天的声音清晰传来:“林雅,麻烦你从总部调取周董事2012年的差旅报销单——

  特别是奢侈品消费部分。”

  李华掏出手机,手指颤抖着输入:“赵长天查周董事瑞士行,速报陈总。”

  刚点击发送,身后突然传来苏羽昕的声音:“李华,陈总监让你把2010年档案送去 shredder(碎纸机)?”

  李华慌忙转身,手机差点掉落:“苏......苏总,我......”

  “不用送了。”

  苏羽昕举起法务部的查封令,“陈总监涉嫌损毁档案,现在由我接管华南区档案管理——

  包括他的私人保险柜。”

  审计组办公室,林悦看着苏羽昕发来的保险柜照片。

  下达指令:“高明,立刻比对保险柜里的《松鹤图》拍卖文件——

  注意右下角的暗记。”

  “林董。”高明的声音从沪市机场传来,“文件上的暗记和高海文瑞士账户的交易密码一致!”

  “封锁消息。”

  林悦看向赵长天,后者正在查看1998年股权表的隐藏文件,“等下午跨境资产追缴会再公布——

  让周董事先慌一慌。”

  赵长天突然指着屏幕:“林董,你看这个——

  王崇仁董事长在1998年预留了5%的‘监督股权’。

  投票权归董事长直属。”

  “所以他才有底气让我们查下去。”

  林悦轻笑,“原来大boss早就布好了局。”

  集团董事会散场后,王崇仁留在会议室。

  给赵长天拨通语音电话:“长天,周董事已经向我坦白。

  他帮高海文牵线贿赂老书记......”

  “但老书记没收那幅画,对吧?”

  赵长天打断他,“拍卖行记录显示,《松鹤图》最终由匿名买家拍走。

  而高海文的账户在当天收到等额汇款。”

  王崇仁叹气:“老书记让周董事把画退了。

  但高海文转手卖给了境外买家——

  钱还是洗到了瑞士。”

  “所以周董事才会恐慌。”

  赵长天望向广市塔,“他怕事情败露,牵连到老书记。”

  “长天!”

  王崇仁的声音突然沉重,“老书记当年力主改制,是为了让黎光活下去。

  现在查他的女婿,等于在他伤口上撒盐......”

  “我知道!”

  赵长天握紧手机,“但正因为他是老党员,才更需要真相——无论好坏。”

  结束通话后。赵长天站在审计组办公室窗前——

  看着苏羽昕带着法务部人员进入档案楼。

  这时,林悦递来一份文件:“王董事长刚发来的密令——

  周董事的停职通知,由你在下午的跨境会议上宣读。”

  “怕集团总部有人通风报信?”赵长天挑眉。

  “王董是想保护你!”

  林悦拍拍他肩膀,“让周董事的人以为,停职是你这个‘临时负责人’的主意——

  这样沪市的炮火就会集中到你身上。

  他才能在后方稳稳布局。”

  赵长天看着通知上王崇仁的签名,墨迹比平时粗了两倍。

  显然是用力握笔所致。

  他掏出钢笔,在备注栏写下:“请放心,我扛得住。”

  审计组临时办公室的百叶窗半掩着。

  阳光在赵长天的办公桌上织出明暗相间的条纹。

  林悦斜倚在文件柜旁,手里转着一支红色钢笔。

  笔尖不时划过贴满便签的白板——

  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高海文-杨明辉-陈立明”的资金链关系。

  “赵总,董事会对你的审计资质质疑。

  本质是对王董的权力挑战。”

  林悦忽然开口,钢笔尖停在“王崇仁”名字上方,“高海文倒台后。

  集团总部的‘高系’余党正在抱团。

  他们怕你查到1998年改制的旧账。”

  赵长天点点头:“1998年的股权分配表......

  王董今早加密传给我了。”

  他从抽屉深处掏出U盘。

  金属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里面有笔‘特殊股权’的交易记录。

  持股人显示为‘黎光集团监事会’,但实际控制人......”

  “是王崇仁。”

  林悦替他说完,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当年改制时。

  他力排众议预留了5%的监督股权,股东签名栏空着。

  就是为了今天能灵活处置。”

  敲门声突然响起,苏羽昕抱着一叠文件推门而入。

  目光扫过赵长天手中的U盘:“赵总,物业晨会记录整理好了。

  另外......”

  她递过一份密封文件,牛皮纸袋上印着“黎光物业机密”字样。

  “这是陈立明保险柜里找到的《松鹤图》拍卖资料。

  法务部说密封签上的指纹属于高海文。”

  赵长天接过文件,密封袋上的红色火漆印还未完全干透。

  裂纹里嵌着细小的纤维。

  苏羽昕注意到他办公桌上的《临时负责人授权书》仍未签字,

  “赵长天”的名字栏空着。

  蓝黑色的印刷体与空白形成刺目对比。

  “苏总,”林悦忽然开口。

  声音里带着职业性的锐利,“听说你上午查封了陈立明的档案?

  过程顺利吗?”

  “起初他的亲信阻挠。”

  苏羽昕转身看向窗外滨江花园的方向。

  阳光洒在她银色的工牌上,“但我出示了王崇仁董事长的‘特事特办’手令——”

  她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王崇仁早晨的批示截图,“陈立明的保险柜密码是他女儿的生日,很好猜。”

  赵长天的手指猛地收紧:“保险柜里除了拍卖文件,还有其他东西吗?”

  “有份2010年电梯事故的维修单?”

  苏羽昕从文件夹中抽出复印件。

  “上面有杨明辉的审计签字,但质检报告编号被涂黑了——

  根据档案管理系统,原件应该在上海总部的‘98改制档案库’。”

  林悦与赵长天对视,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警觉。

  2010年事故与2012年资金挪用相隔两年。

  却都涉及杨明辉的“合规审计”,这绝不是巧合。

  沪市,集团审计部档案室。

  中央空调发出细微的嗡鸣。

  林雅戴着白色手套,正在检索1998年改制档案。

  编号“98-07-15”的文件柜里。

  2010年滨江花园的质检报告赫然在列。

  封面的蓝色卷宗夹边缘磨损严重,显露出底下的白色纸板。

  “林部长!”

  小陈举着档案登记册走来。

  激光笔在屏幕上圈出借阅记录,“系统显示这份报告在2011年7月15日被借阅。

  借阅人是杨明辉。

  归还日期标注为‘损毁’。”

  林雅皱眉,翻开报告内页。

  第17页的电梯钢索检测数据被人用修正液覆盖。

  露出底下模糊的“不合格”字样。

  修正液边缘呈锯齿状,显然是匆忙涂抹的痕迹。

  她掏出手机,给赵长天发消息:“质检报告未损毁。

  杨明辉曾篡改数据。

  修正液痕迹与2012年审计报告一致。”

  几乎立刻,赵长天回复:“锁定借阅记录中的‘损毁’备注。

  下午让高明带信诚审计的技术团队介入——

  注意避开集团总部的IT部门。”

  林雅抬头看向监控摄像头,红色指示灯正常闪烁。

  但镜头下方的灰尘分布不均,显然近期被移动过。

  她知道,能在集团总部核心档案室篡改档案并伪造损毁记录。

  背后必有高层撑腰——

  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董事会里频繁提及“程序合规”的某位董事。

  中午,广市某茶餐厅的卡座里。

  赵长天与林悦相对而坐。

  面前的云吞面冒着热气,虾仁的鲜香混着大地鱼粉的咸香。

  林悦用筷子夹起颗云吞,忽然说:“王董刚才给我打电话。

  说周董事递交了辞职信,措辞很有意思。”

  “意料之中!”

  赵长天搅动着汤匙。

  看着葱花在汤面上打旋,“瑞士之行的证据链太完整。

  出入境记录、银行流水、拍卖行监控——

  他熬不过下午的跨境资产追缴会。”

  “但辞职信里有句话很耐人寻味。”

  林悦放下筷子,用纸巾擦了擦手,“‘为当年改制遗留问题负连带责任’——他这是想把水搅浑。

  把王崇仁董事长拖进改制争议里。”

  赵长天抬头,窗外的阳光照在他脸上,形成明暗对比。

  眼底的阴影让他的表情显得更加冷峻:“他在暗示1998年改制存在灰色操作。

  想把王董塑造成‘纵容腐败的幕后老板’——

  高海文的‘老领导’牌打得很妙,用历史问题做盾牌。”

  林悦点头,舀了勺汤,忽然压低声音:“王董还说,国资委巡视组预计提前到达。

  下午两点半抵达沪市虹桥机场。

  三点整进驻集团总部。”

  与此同时,黎光物业大楼的露天花园里。

  苏羽昕坐在长椅上,翻开陈立明保险柜里的拍卖文件。

  《松鹤图》的竞拍记录用繁体竖排印刷。

  2012年7月15日的匿名买家编号为“DH-0715”。

  付款账户正是高海文的“DeepCloud”。

  她注意到,竞拍备注栏里写着“送拍人:YMH”——杨明辉的拼音首字母。

  她掏出手机,登录集团内网,搜索“DH-0715”。

  页面跳转后,显示该编号关联的竟是黎光集团退休干部活动中心——

  2012年7月15日,那里曾举办“喜迎十八大·老领导书画鉴赏会”。

  参展作品包括多幅明清古画。

  其中便有《松鹤图》。

  “苏总,”保安队长忽然走来,敬礼后递上一张烫金名片,“有位自称老书记的人找您。

  说有重要物品需要交接。”

  苏羽昕抬头,看见一位穿藏青色中山装的老人站在花园入口。

  胸前别着“黎光集团老党员·1958”的徽章。

  银色发丝梳得整整齐齐。

  她想起赵长天提过的“老书记”,心脏猛地一跳。

  站起身时不小心碰翻了长椅上的文件袋。

  “苏总,抱歉打扰了。”

  老书记在长椅上坐下。

  从中山装内袋掏出个红绸布包。

  动作缓慢却有力,“听说你们在查《松鹤图》。

  ·我这把老骨头坐不住了。”

  苏羽昕警惕地看着他,却注意到他袖口磨得发白。

  露出底下洗得泛灰的棉布:“您怎么知道我们在查这幅画?”

  “高海文当年跟我提过!”

  老书记顿了顿,“他说这幅画是送给‘云深先生’的礼物——

  后来我才知道,‘云深先生’不是什么文人雅士。

  是瑞士银行的一个匿名账户。”

  “所以您让周董事退了这幅画?”

  苏羽昕试探着问,目光落在红绸布包上。

  老书记点点头,打开布包。

  里面是幅卷轴画和一封泛黄的信:“我让他告诉高海文。

  黎光的干部不兴这套。

  但没想到......”

  他叹了口气,展开信纸,“这是我2012年7月14日写给高海文的警告信。

  让他收手,否则我将亲自向审计署举报。”

  苏羽昕接过信,落款处老书记的签名力透纸背。

  红色印章模糊却仍可辨认“黎光集团党委”字样。

  信的末尾,用红笔写着:“若再执迷不悟——

  我将动用1998年预留的监督股权。

  启动特别调查程序。”

  午饭后,审计组办公室——

  赵长天看着老书记警告信的扫描件。

  手指在桌面敲出急促的节奏。

  信中提到的“监督股权”与王崇仁的1998年预留股权如出一辙。

  显然老书记才是这一制度设计的最初推动者。

  “赵总!”

  林悦站在他身后,轻声说,“我刚收到消息——

  国资委巡视组之所以将行程提前。

  是他们收到了匿名举报,直指1998年改制存在股权代持问题。”

  “所以周董事才急着辞职。”

  赵长天冷笑,将信纸拍在白板上,“他们想在巡视组介入前,把水搅浑。

  让王董和老书记都陷入改制争议。”

  “赵总!”

  林悦加重语气,“王董让我告诉你,1998年的‘监督股权’他可以公开了——

  老书记当年的设计文件就在档案里。

  这是制衡‘老领导’的关键。”

  赵长天转头看向她,窗外的阳光穿过她的发丝。

  在她脸上投下细密的金斑:“公开意味着把王董推到风口浪尖。

  他会被质疑‘为什么当年不说’。

  甚至被高系余党扣上‘操纵股权’的帽子。”

  “但现在不说,巡视组来了更被动。”

  林悦叹气,“我感觉,王董已经做好了‘丢车保帅’的准备——

  只要能保住你和审计部的调查权。

  他个人的政治前途不算什么。”

  苏羽昕返回审计组办公室时。

  林悦早已离开,她将抓紧时间乘飞机前往沪市——

  那里有一项重要工作等待着她。

  赵长天正站在白板前,用红笔圈出“1998监督股权”和“2012警告信”。

  旁边用箭头标注“老书记-王崇仁-制度传承”。

  “赵总!”

  苏羽昕递上老书记的警告信原件。

  信封上“高海文亲启”的字样已被岁月磨淡。

  “这可能是高海文铤而走险挪用资金的动机——

  他怕老书记真的动用监督股权,启动特别调查。”

  赵长天接过信。

  目光落在红笔批注“亲自向审计署举报”上。

  “羽昕!”

  赵长天声音里带着少见的柔和,“不管下午的会怎么变。

  谢谢你今天的坚持——

  查封档案、接触老书记,都需要勇气。”

  苏羽昕愣了一下。

  “赵总!”她轻声说,“我相信你——

  还有王董事长。黎光需要有人做这样的事,哪怕暂时不被理解。”

  赵长天点头,转身拿起《临时负责人授权书》。

  钢笔尖悬在签名栏上方。窗外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

  他忽然想起老书记信中的最后一句:“审计不是权力的工具,是良心的称量。”

  笔尖落下,墨水渗入纸纹,“赵长天”三个字力透纸背。

  他看着“临时”二字,忽然掏出印章,在旁边盖下“信诚审计监督”的蓝色戳章——

  这是林悦之前悄悄交给他的,说“必要时可以用”。

  苏羽昕看着他的动作,忽然明白:这个“临时负责人”的身份或许会成为阻碍。

  但有些事,比头衔更重要。

  就像白板上的红笔字:“真相,永远不会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