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3章 明确规定-《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紧锣密鼓的忙碌了一番后——

  赵长天陪同林悦到了财务处。

  "赵总!"

  吴宇轩站起身,推了推眼镜,"所有电子账套已按审计要求导出。

  纸质凭证在201室封存。"

  吴宇轩声音平稳,却在指尖触到键盘时微微发抖——

  他在黎光物业工作了十几年,从未经历过如此阵仗。

  林悦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靠墙的铁皮文件柜上。

  柜子上贴着"维修资金专用"的红色标签。

  "从2012年滨江花园项目开始。"

  她的声音清晰果断,"张工,您带两个人查纸质凭证。

  李工,我们看电子账。"

  审计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张劲松戴上白手。

  打开文件柜,他取出标有"2012-09"的凭证盒。

  里面整齐码放着滨江花园维修资金的相关单据。

  赵长天站在林悦身后,看着她在电脑前坐下。

  她的坐姿笔直,脊背与椅背保持一拳距离。

  右手搭在鼠标上,左手轻轻敲击桌面。

  像是在弹奏一首无声的曲子。

  屏幕亮起时,她的瞳孔在蓝光中微微收缩。

  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电子表格。

  "分拆转账。"

  她突然开口,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共计47笔。

  每笔金额在15万至280万之间。"

  她调出汇总表,红色的"合计1.2亿元"刺得人眼睛生疼。

  "吴处长,这些转账的用途都是'服务费'?"

  吴宇轩咽了口唾沫:"是的,林董。

  当时的解释是......用于协调集团资源。"

  "协调资源需要分47次转账?"

  林悦的声音突然冷下来,"而且每笔金额都避开了50万的双签红线——刚好49.9万、99.8万。

  这数学学得不错。"

  赵长天注意到她用了"学"这个字,带着几分讽刺。

  他凑近屏幕,看着转账日期。

  "像是刻意为之。"他低声说,"避开集团常规审计周期。"

  林悦点头,调出日历:"每月15日是黎光集团财务系统自动生成月报的日子。

  审计部通常在16日至20日之间抽查。

  陈宇泽很清楚流程漏洞。"

  她顿了顿,"吴处长,这些转账的对方账户,都是讯达科技?"

  "是......是的。"

  吴宇轩声音有些发颤的说,"那是集团的二级子公司,法人叫周明远。"

  "周明远。"林悦在键盘上输入这个名字。

  搜索引擎跳出的信息让她挑眉,"王建军的表弟?那位高董的秘书?"

  赵长天的眼神一凛。他知道王建军。

  那个总是跟在高海文身后的中年人,永远穿着深色中山装。

  手里抱着皮质文件夹,像个移动的档案柜。

  "林董,"赵长天低声说,"需要我派人去调讯达科技的工商档案吗?"

  "不必。"林悦打开另一个窗口。

  里面是信诚审计的内部数据库,"讯达科技的经营范围是'计算机软硬件销售'。

  但黎光物业支付的是'服务费'——这属于超范围经营。"

  她转头看向吴宇轩,"吴处长,这样的合同,财务部是怎么通过合规审查的?"

  吴宇轩看了赵长天一眼,回应道:"当时......是陈总亲自审批的。

  他说集团特事特办......"

  "特事特办。"

  林悦冷笑一声,在审计日志里打下一行字:"涉嫌违反《黎光集团合同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公司法》第十二条。"

  进驻黎光物业前,林悦做了充分的准备。

  其中就包括对黎光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充分的了解。

  可谓有备而来。

  林悦合上笔记本,转头看向赵长天,"赵总,我需要陈宇泽的审批记录。"

  “好!我们去他办公室的看看。

  眼下他不在办公室。”

  赵长天点头回应。

  很快,赵长天带着林悦来到陈宇泽的办公室外。

  赵长天知道,陈宇泽此刻还在楼下。

  所以,他径直推开门。

  对于如今的陈宇泽,赵长天没什么可顾忌的。

  进入房间,林悦四下打量,

  她看着墙上挂着的"高海文题词"匾额——

  "合规为本"四个大字写得龙飞凤舞,落款是"海文 二〇一一"。

  她伸手摸了摸匾额边缘。

  指尖沾了层薄薄的灰尘,"看来很久没擦了。"

  赵长天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最上层抽屉。

  里面整齐码放着几本红色封面的审批簿。

  最新一本的封面上写着"2013-维修资金"。

  他翻开时,发现里面夹着一张高尔夫球票——

  日期是2011年10月15日。

  地点在深市观澜湖,持卡人签名是"陈宇泽"。

  "15日。"

  林悦凑过来,目光落在球票上,"刚好是第一笔转账的日子。"

  赵长天点头,继续翻找。

  在抽屉最深处,他摸到一个硬质文件夹。

  打开时,里面掉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陈宇泽与高海文站在一艘游艇上。

  两人都穿着白色亚麻衬衫,手里举着红酒杯。

  背景是香江维多利亚港的夜景。

  "有意思。"

  林悦捡起照片,对着光线观察,"拍摄日期是2012年8月。

  而滨江花园的维修资金审批是在9月启动。"

  她将照片翻面,背面用铅笔写着"高董赠宇泽 合作愉快"。

  字迹力透纸背,最后一个句号洇开小片墨渍。

  赵长天注意到文件夹里还有一份文件。

  标题是《滨江花园维修工程可行性报告》。

  他快速翻阅,在第十二页发现异常:"林董,这里写着'预计维修成本8000万'。

  但实际支出是2亿,超支150%。"

  "超支部分全进了讯达科技的账户。"

  林悦沉吟着说,"吴宇轩之前说,陈宇泽解释是'协调集团资源'——什么资源需要1.2亿?"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答案。

  赵长天合上文件夹,看向窗外——

  远处的广市塔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像是一根刺入天空的银针。

  他摸出手机,给王强发了条消息:"封锁陈宇泽办公室!

  未经审计组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

  包括陈宇泽本人!"

  "赵总,"林悦突然指向保险柜,"那里可能有东西。"

  那是个老式的机械保险柜,藏在书柜后面。

  表面有明显的指纹油渍。

  除了这个保险柜。

  在它旁边,还有一个电子保险柜。

  陈宇泽居然给自己配备了两个保险柜,这让赵长天有些意外。

  显然,这两个保险柜应该是陈宇泽用来保存重要资料的。

  有必要打开看看。

  不过,机械保险柜,赵长天可以尝试打开。

  但电子保险柜,他则完全没有尝试的必要,需要找专业人士才行。

  赵长天蹲下身,仔细观察机械保险柜的密码锁——

  转盘边缘有磨损痕迹。

  仔细观察,似乎最常使用的数字是"086"。

  密码是六位的,其中应该包括0、8、6三个数字。

  赵长天一边随意尝试包含这三个数字的六位数密码。

  一边发动记忆,想着与陈宇泽或者高海文有关的数字。

  接连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

  他尝试输入""——

  高海文升任集团副董事长的日期,锁芯发出"咔嗒"一声轻响。

  赵长天心头一喜。

  保险柜门缓缓打开,里面整齐码放着几个牛皮纸袋。

  林悦戴上手套,取出最上面的袋子。

  里面装着滨江花园的审批单原件。

  她用放大镜观察签名,眉头越皱越紧:"这个签名......"

  "怎么了?"赵长天凑近。

  "运笔弧度不对。"

  林悦取出手机,调出高海文曾经的公开签名照片。

  "你看,高董的'海'字最后一笔是回锋,而这里是拖笔。"

  她又指向落款日期,"2012年9月15日——

  但高董当时的行程表显示,他整个九月都在上海开会。"

  由于赵长天昨天的叮嘱,林悦特意对高海文做了详细了解。

  也收集了相关资料。

  赵长天接过审批单,手指摩挲着纸面——

  纸张质地粗糙,像是普通的A4纸。

  而据他所知,集团正式文件通常使用80g的静电复印纸。

  "这是伪造的。"

  他抬头看向林悦,"而且伪造得很仓促。"

  林悦点头,从保险柜里取出另一个袋子。

  里面是一叠银行回单。

  每一张的收款方都是"沪市宇全贸易有限公司"。

  “我怀疑这是陈宇泽的关联公司,资金回流。"

  她低声说,"1.2亿出去,3600万回来,净赚20%。"

  赵长天掏出录音笔,对准保险柜内的文件:"林董,这些证据需要立即封存。"

  林悦点点头,"张工那边有专业的证据封存设备,很快送到。"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嘈杂的人声。

  赵长天拉开门,看见陈宇泽正试图推开王强。

  他脸红脖子粗地嚷着:"我办公室里有重要文件!

  赵长天你不能这么干!"

  "陈总,"赵长天走过去,声音冷静,"根据《黎光集团内部审计条例》第四十五条——

  审计期间,被审计对象不得转移、隐匿证据。"

  陈宇泽瞪着他,突然指向林悦手中的证物袋:"那里面的东西是我们集团机密!

  你一个外来人员,没有资格......"

  "我有。"

  林悦接话,出示手中的授权书,"这是赵总签署的委托协议?

  第三条明确授权信诚审计组调取一切相关文件。"

  她顿了顿,"陈总如果继续阻挠,我们只能通知集团纪委——

  或者,报警。"

  陈宇泽的气势突然泄了下去。

  他看着走廊里来来往往的审计员,突然蹲下身,双手抱头。

  赵长天注意到他后颈的头发已经稀疏,露出淡青色的头皮。

  像是荒地上的斑秃。

  "赵总,"林悦低声说,"你安排人,把这些文件送到信诚的临时办公室。

  我需要立即进行司法鉴定。"

  "现在?"

  "现在。"林悦的语气不容置疑,"有些证据,放得越久越危险。"

  片刻后,信诚审计的临时办公室内。

  赵长天看着审计员们将文件箱搬进来。

  注意到林悦的行李箱上贴着"易碎勿压"的标签——

  里面装着便携式司法鉴定设备,价值超过两百万。

  "赵总,来看看这个。"

  林悦坐在电脑前。

  面前摆着十几张审批单扫描件,"我们用图像识别软件对比了高董的签名,相似度只有62%。"

  她调出对比图,红色线条标注着差异点,"而且这些审批单的编号不连续。

  中间跳过了007至015号。"

  "编号跳跃......"赵长天皱眉,"

  可能是伪造时漏掉了。"

  "更可能是故意为之。"

  林悦打开另一个文件夹。

  里面是黎光物业的审批单编号规则,"单号前两位是年份,中间两位是项目代码,后两位是流水号。

  滨江花园的项目代码是09。

  但这些审批单的代码是07——那是2010年的一个旧项目。"

  "偷梁换柱。"赵长天喃喃道,"用旧项目的编号掩盖新项目的违规。"

  林悦点头,突然想起什么,打开手机通讯录。

  她找到一个号码,拨出后用方言说了几句——

  赵长天听出是沪市话,内容大概是"尽快安排笔迹鉴定,加急"。

  "华政的司法鉴定中心。"

  她挂断电话解释,"张工的学生在那里当主任。

  两个小时内能出初步报告。"

  赵长天看向窗外,云层更低了,远处的雷声隐隐传来。

  他摸出手机,给集团法务部一位领导发了条消息:"发现陈宇泽涉嫌伪造集团领导签名,证据已固定。

  请求启动专项调查。"

  很快,回复来了:"已通知集团纪委。

  赵总可全权负责审计组行动。"

  "赵总!"

  林悦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你看这个。"

  她调出陈宇泽的人事档案,"他的学历是函授大专。

  但在黎光物业的档案里,却写着'硕士研究生'。"

  她指着入职登记表,"审批人是高海文。"

  赵长天眉头微皱。

  "林董,"他转身看向正在整理证据的审计员们。

  "如果这些证据属实,陈宇泽可能不只是违规,而是犯罪。"

  "我知道。"

  林悦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职务侵占、伪造公文、滥用职权......够他喝一壶的了。"

  她抬头看向赵长天,目光突然柔和下来,"赵总,你今年三十岁?"

  "是。"

  "三十岁做到子公司临时负责人,很了不起。"

  她重新戴上眼镜,"但要小心!

  有些人不会喜欢太亮眼的年轻人。"

  赵长天从她的语气里听出了警告。

  他点点头,知道林悦是出于好意。

  "林董,"他伸手整理领带,"接下来怎么做?"

  "等司法鉴定结果。"林悦看向墙上的时钟,"还有二十分钟。"

  窗外,雨水砸在玻璃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赵长天走到窗边,看着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成河。

  暴风雨来了。

  林悦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张劲松的电话。

  她接起,听了几句后,目光变得锐利:"你确定?好,马上送过来。"

  "什么事?"赵长天转身。

  "张工在纸质凭证里发现了一张收据。"

  林悦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滨江花园的施工方签收了维修资金。

  但签收人不是项目经理,而是......周明远。"

  "讯达科技的法人?"

  "对。"

  林悦笑了,那笑容像极了猎手看到猎物时的光芒,"看来我们的陈总,不只是协调资源那么简单。"

  雨声渐大,盖过了办公室里的键盘声。

  赵长天看着林悦在证据清单上签字。

  红色的印泥落在纸上,像一朵盛开的血色花朵。

  不久后——

  "林董,华政的初步鉴定结果出来了。"

  张劲松推开门,手中的红色加急信封边缘还带着复印机的温热。

  这位老注会的白衬衫领口已经泛黄。

  却依然保持着九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整洁——

  袖口纽扣永远扣到最后一颗,领带结是标准的温莎结。

  林悦转身时,丝巾在身后荡出优雅的弧线。

  她接过信封的动作极轻,仿佛里面装的不是鉴定报告。

  而是一枚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赵长天注意到她撕信封的手势——

  拇指与食指捏住封口两侧,轻轻一扯。

  这是经过无数次练习的、最稳定的拆信方式。

  "怎么样?"他忍不住开口。

  林悦抽出报告,快速翻阅,眉头越皱越紧。

  最后,她将报告递给赵长天。

  指尖停在"鉴定意见"栏:"检材签名与样本签名在笔压、运笔轨迹、起收笔特征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倾向于认定非同一人书写。"

  赵长天读着那些专业术语,问道:"所以是伪造的。"

  他抬头看向林悦,"而且不是专业人士伪造的。"

  "对。"

  林悦从文件夹中抽出高海文的签名样本——

  那是2013年他在集团年会上签署的文件。

  笔迹雄浑有力,起笔处有明显的顿笔。

  "伪造者试图模仿笔锋,但忽略了高董的书写习惯——

  他习惯在横画末尾微微上挑。

  而伪造的签名是平拖。"

  张劲松插话:"更关键的是纸张。"

  他举起审批单复印件,对着光线展示,"这是普通的晨光A4纸。

  而集团2012年使用的是汇东80g静电复印纸。

  两者的纤维密度相差27%。"

  赵长天看着那张泛黄的A4纸。

  突然想起陈宇泽办公室保险柜里的灰尘——

  原来那些灰尘不是因为久未擦拭。

  而是因为纸张在潮湿环境下产生的霉斑。

  "陈宇泽是在广市伪造的。"

  他低声说,"沪市的空气湿度低,纸张不会这么快变黄。"

  林悦点头,目光落在墙上的电子地图上——

  广市与沪市的直线距离1400公里,此刻却像是两个平行世界。

  "把这些证据整理好,"

  她对张劲松说,"下午三点前送到黎光集团审计部,用加密通道。"

  "赵总,"林悦望着赵长天,声音非常严肃,"在集团正式表态前,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比如,陈宇泽的口供。"

  赵长天点点头,表示明白。

  之前,为了防止陈宇泽捣乱以及逃跑。

  在赵长天的指示下,王强带人把陈宇泽关在了“临时留置室”。

  临时留置室设在地下一层,原本是消防设备仓库。

  赵长天和林悦、李诗涵走下楼梯时,闻到一股潮湿的铁锈味。

  混着空气清新剂的刺鼻香气。

  王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监察法》手册。

  看见他时,抬手示意。

  "里面情况如何?"赵长天低声问。

  "陈副总进去后一句话没说,一直在抽烟。"

  王强回应道

  赵长天推开门,看见陈宇泽坐在金属椅上。

  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员工行为规范》和一支录音笔。

  他的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领带已经解开。

  露出松弛的脖颈皮肤。

  "陈副总。"赵长天坐下,声音平稳,"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两条路。"

  陈宇泽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少跟我来这套。"

  这时,林悦将司法鉴定报告推到陈宇泽面前:"这是华政的鉴定结果。

  你应该清楚,伪造集团领导签名意味着什么。"

  陈宇泽扫了眼报告,突然笑了:"就算签名是假的,那又怎样?

  审批流程是合规的,文件上有集团办公室的公章。"

  "公章?"林悦挑眉,"你是说这个?"

  她取出另一份文件,上面是集团办公室的《公章使用登记薄》。

  "2012年9月15日,公章使用人是王建军——高董的秘书。"

  陈宇泽的笑容凝固了。他盯着登记簿上的签名,喉结滚动着说不出话来。

  赵长天注意到他的右手不自觉地攥紧——那是说谎的典型动作。

  "陈副总,"赵长天的声音突然柔和,"你在黎光物业干了十多年。

  做到现在的位置,真的不容易。"

  他顿了顿,"但有些错,不能一错再错。"

  陈宇泽抬起头,目光在赵长天脸上停留:"你才三十岁,懂什么叫不容易?"

  他突然冷笑,"你以为自己能斗得过高董?

  高董分管多个子公司,人脉遍布......"

  "陈副总!"

  林悦突然拍桌,震得录音笔跳了跳,"现在不是谈高董的时候。

  你只需要回答:审批单是不是你伪造的?"

  陈宇泽被这突如其来的气势震慑,下意识地说:"是我......"

  刚开口又猛地闭上嘴,像是被什么东西噎住。

  赵长天注意到他的动摇,乘胜追击:"陈副总,你以为高董会保你?"

  他取出陈宇泽与周明远的银行流水对比表,"1.2亿资金,3600万回流你的账户。

  剩下的8400万去哪儿了?

  高董分了多少?"

  "我不知道!"陈宇泽突然吼道,"我只是按吩咐办事!"

  "谁的吩咐?"林悦的声音像手术刀般精准切入。

  陈宇泽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拖出刺耳的声响:"你们没权审我!

  我要见律师!"

  "可以。"赵长天也站起身,"但在律师来之前,我想让你看样东西。"

  他向李诗涵示意,后者打开平板电脑,播放一段视频。

  这段视频,是李飞发给赵长天的。

  赵长天又交给了李诗涵。

  视频画面里,周明远在一家酒吧将一个黑色手提箱递给陈宇泽。

  "凌晨一点十五分。"

  赵长天说,"视频显示,你收了周明远的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现金?还是更多伪造文件?"

  陈宇泽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跌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脸,肩膀微微颤抖。

  林悦向赵长天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出留置室。

  "他快撑不住了。"

  林悦低声说,"但关键时候,他总会提起高董......

  这说明高董一定给他过某种承诺。"

  赵长天点头。

  "林董,"他说,"我需要你帮个忙。"

  "说。"

  "联系我们集团信息部,"

  赵长天说道,"想办法调取陈宇泽近三年的所有通话记录。

  重点查与王建军、高海文的通话时长和频率。"

  林悦挑眉:"赵总,你这是要......"

  "我要知道,"赵长天看着留置室的门,"

  高海文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好,我安排李海燕去做这件事。”

  林悦稍加思索,便给出了肯定答复。

  李海燕是林悦手下的精英人才

  回到审计组办公室时,吴宇轩正在整理新送来的文件箱。

  "赵总,"他递上一份文件,"这是2012年滨江花园的工程验收报告。"

  赵长天接过报告,扫过验收日期:2012年12月30日。

  "验收比合同工期提前了三个月。"

  他皱眉,"而维修资金在10月就已经全额支付。"

  "是的。"吴宇轩的声音很低,"当时陈总说,集团要求特事特办......"

  "特事特办。"

  林悦冷笑一声,从文件堆中抽出《工程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

  验收合格后方可支付全款。

  陈宇泽这是先付款,后验收——颠倒黑白。"

  赵长天注意到验收报告的签字栏,除了陈宇泽,还有一个陌生名字:"李明辉?"

  "时任黎光物业工程处副处长。"

  吴宇轩说,"但他在今年年初突然辞职,听说去了沪市......"

  "沪市。"林悦与赵长天对视一眼,同时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