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需要时间-《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青山,我觉得,以赵长天的能力——

  让他继续留在临海分公司,当刘国单的副手。

  不但是对他自身工作能力的浪费。

  也不利于他的成长。

  所以,我的想法是——

  把赵长天调整到更适合他的岗位。

  让他的工作能力,能得到充分发挥。

  也有利于他日后的成长。”

  李海富语气郑重的给出回应。

  就仿佛,他说的这些。

  都是他的肺腑之言!

  就仿佛,他说的这些——

  都是一心为公的大实话。

  就仿佛他说的这些——

  的的确确都是为了赵长天考虑。

  刘青山有了瞬间的发愣。

  实在是,李海富说的这些——

  让刘青山感觉非常意外。

  在意外的同时。

  刘青山的疑心却更重了。

  刘青山可是听人说过——

  李海富对赵长天是何等的不待见!

  比如,赵长天当初之所以被发配到临海分公司。

  就是李海富指示他的心腹手下,一手操作的。

  而李海富之所以如此对待——

  那时还是一个小人物的赵长天。

  是因为赵长天见义勇为、殴打了李海富的儿子李华麟。

  据说,还打的挺狠。

  再比如,刘青山还听说——

  李海富的侄子李铭,当初之所以调任临海分公司。

  其中,就有部分原因,是为了对赵长天进行打压。

  只不过,李铭到任之后。

  不但没能对赵长天形成打压局面。

  反而,他如今在临海的处境颇为艰难。

  通过这两件事。

  就足以能表明,李海福对待赵长天的态度。

  此外,上一次,针对赵长天的诬告事件。

  李海富就干预其中,想要将赵长天一棍子打死。

  让他再无翻身之地。

  可以说,通过这些信息——

  刘青山就能判断出,李海富对赵长天是有多么不待见。

  或者说,有多么仇恨。

  但偏偏,眼下的李海富——

  不但表示,他一点也不恨赵长天。

  还对赵长天非常欣赏。

  甚至,还流露出,想要帮助赵长天进步的想法

  所有这些,实在是太反常了。

  面对如此反常的状况。

  刘青山怎么可能不怀疑呢!

  李海富究竟想干什么?

  在刘青山的巨大怀疑中——

  李海富点上一支烟后,继续说道:“青山,我的意思是——

  把赵长天调到总公司来。

  只有在总公司的大平台,才能让赵长天一展所长。”

  经过一番铺垫后.

  李海富终于说出了他想说的话。

  “把长天调到总公司?”

  刘青山盯着李海富的眼睛,语带疑问的说。

  “是的,赵长天在临海分公司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能力。

  无论是他个人的销售业绩。

  还是在他领导下的分公司整体业绩。

  都已经在全国领先。

  毫不夸张的说。

  赵长天就是我们公司的销售之王!

  如此杰出的人才,如果继续让他在临海分公司工作。

  是对他能力的极大浪费。

  我衷心认为,像赵长天这样能力非常突出的干部。

  就应该把他调到总公司来。

  我相信,如果赵长天在总公司负责销售工作。

  一定会像在分公司时那样,创造出非常耀眼的业绩。”

  李海富语气颇为激动的说着。

  就仿佛,他所说的一切,全都是他的心理话。

  就仿佛,他真的已经完全放下对赵长天的仇恨——

  真心为赵长天着想。

  真实情况会是如此吗?

  刘青山对此深表怀疑。

  无论李海富说得如何信誓旦旦——

  刘青山都不认为,他会是如此大度的一个人。

  还表现出一副大公无私的姿态。

  刘青山对李海富很熟悉。

  深知他的秉性和为人。

  在刘青山眼中——

  李海富在行事准则上,一向是以个人利益为优先。

  那么,李海富如此积极的——

  想要把赵长天调任总公司,真实目的是什么?

  结合李海富之前谈及的话题。

  其实,并不难猜。

  刘青山只是稍稍转念,便基本搞清楚了李海富的真实目的——

  李海富真正图谋的,还是让他侄子去阜市分公司任职这件事。

  为了得到刘青山的支持——

  他才主动抛出了关于赵长天工作调动的话题。

  显然,李海富是想通过支持赵长天调任总公司——

  从而换得刘青山支持李铭调任阜市。

  既然弄清楚了李海富的用意。

  刘青山只需要认真考虑一个问题。

  李海富的交换方案,是否可行?

  刘青山虽然正直,但并不是食古不化之人。

  在必要的时候,他并不排斥利益交换。

  但必须要合规、合法。

  比如,刘青山在与他人进行利益交换时,绝不会涉及金钱交易。

  再比如,刘青山也不会以损失公司利益为前提——

  与他人达成利益交换。

  而且,更重要的是,利益交换的前提,是刘青山要认为值得!

  合规、合法、值得!

  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

  刘青山在某些情况下,并不介意——

  为他自己、或者他所看重的人,做利益上的争取。

  事实上,刘青山一系的几名干将——

  在其仕途关键的晋升时刻。

  需要得到刘青山的鼎力支持时——

  某些情况下,就需要刘青山以利益交换的方式,达成目的。

  毕竟,黎光是一个大国企。

  权力结构很复杂。

  刘青山又不是一把手。

  他想要提拔他所欣赏的优秀人才。

  很多时候,都需要做出一定妥协。

  以古达为例。

  刘青山在古达晋升纪检处一把手的关键节点——

  就曾与公司其它高层私下里沟通,做出过某种妥协,或者说利益交换。

  所以,刘青山绝不是那种拘泥于正义,不知变通的领导干部。

  “青山,你觉得我的想法如何?”

  在刘青山的思绪起伏中。

  李海富的声音响起。

  “海富,这不是小事。

  我需要一些时间考虑!”

  李青山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这不是小事,他需要仔细权衡利弊。

  而且,他还必须要征求赵长天这个当事人的意见才行。

  刘青山给出的回应,让李海富心头一喜。

  只要刘青山没有直接拒绝。

  就表明,他对这件事动心了。

  只要刘青山动心,交易就有成功的可能性。

  “好的,青山,我不急!

  等你考虑好了,我们再具体交流!”

  李海富面对微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