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大量现金-《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随着张涛的一番话。

  与会众人纷纷点头。

  赵老二也不例外。

  对于局长的判断,他认为非常有道理。

  “张局,无论张家兄弟。

  还是李家兄弟,都持有枪支。

  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

  四个人,四把枪。

  再加上,他们都已经杀过人。

  一旦他们打算再度作案。

  极有可能会再次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郭通达接过话,充满忧虑的说道。

  “是啊!

  这四名嫌疑人,如今非常危险。

  只要他们一日不落网。

  就有可能继续犯下其它血案。

  造成大量无辜群众伤亡。

  所以,我们必须要力争——

  在他们再次犯下血案之前。

  把他们绳之以法!”

  张涛点点头,语气坚定的回应道。

  其实,张涛有些话没有说。

  由于5.14大案,性质太过恶劣。

  几名凶徒制造爆炸、持枪抢劫运钞车,还导致多人伤亡。

  随着时间推移,消息扩散之后,必然会引发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甚至会引起全国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省厅以及市领导,都会面临极大压力。

  而他们自然会把压力转嫁到张涛这个公安局长身上。

  眼下,虽然案发仅仅过去三天时间。

  但张涛已经多次接到相关领导电话。

  要求他必须尽快破案。

  甚至,市里的一位主要领导,更是措辞严厉的,要求张涛限期破案。

  这位市领导,是阳城的二把手。

  是阳城真正的实权人物。

  可谓位高权重。

  属于张涛的直管领导。

  而且,这位阳城的二把手——

  据说与局里的某位副局长颇有渊源。

  而这位周姓副局长,与张涛关系并不和睦。

  或者说,他一直觊觎着张涛的位置。

  虽然,张涛上任之后。

  还没有受到这位市领导的直接打压。

  也没有看到他怎么偏袒那位副局长。

  但张涛却不得不防。

  至少,他应该尽量做到,不让这位大领导抓住他的把柄和疏漏才行。

  由此,既然这位大领导亲自下达命令。

  张涛必须得重视。

  如何重视?

  自然是想方设法尽早破案——

  把四名嫌疑人抓获。

  而且,还要在四名嫌疑人再次犯案之前——

  把他们抓获才行。

  否则,张涛这个公安局长就是失职的。

  就有可能引起个别人的攻讦。

  尤其是那位周副局长——

  可是时刻睁大双眼,希望看到张涛出现错误。

  所以,张涛的压力真的很大。

  并且,随着时间流逝。

  他的压力还会越来越大。

  “长江,你有什么思路?”

  思绪起伏间,张涛望向赵长江,征询他的意见。

  在张涛眼中,赵长江的办案能力,绝对是局里屈指可数的。

  而且,赵长江也值得张涛信任。

  甚至,在张涛心中,已经把赵长江列为——

  他这一系的重点培养对象。

  张涛知道,不仅是他有这种想法。

  郭通达也同样如此!

  在张涛的注视下,赵长江稍加考虑,便给出回应——

  “张局,我的想法是——

  四名嫌疑人聚集到一起后,应该已经逃离阳城。

  毕竟,只要他们不傻——

  便一定会想到。

  他们犯下这么大的案子。

  我们阳城警方一定会布下天罗地网,对他们进行全城搜捕。

  如果他们留在阳城。

  早晚会被抓到。

  而且,他们也应该不敢在阳城继续犯案。

  所以,我判断——

  他们目前已经逃离阳城管辖范围。

  此外,如果像局长说的那样——

  他们聚集到一起,是为了继续实施犯罪。

  那他们的目的,十有八九还是为了抢劫现金。

  因为,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

  他们背后并没有其他支持者。

  如果他们抢劫珠宝、黄金之类的贵重物品。

  也根本没有合适的销赃渠道。

  如果我的猜测成立。

  那么,以他们的胃口。

  应该还会选择拥有大量现金的目标实施抢劫。

  哪里会有大量现金?”

  说到这里,赵长江以疑问的语气,停了下来。

  “银行或者运钞车!”

  赵长江话音刚落,郭通达便接过话。

  张涛和省厅的领导,也都同时跟着点头。

  “是的,就是银行和运钞车!”

  赵老二点点头,与郭通达呼应。

  顿了顿,赵老二接着说道:“但即便我们知道,他们下一次作案的目标——

  可能是抢劫银行或者运钞车。

  但如果不能判断出大概地点。

  我们也没办法对他们实施抓捕。”

  “长江,既然你提出这个问题。

  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张涛望着赵长江,语带鼓励的说道。

  “张局,我之前在讯问张红光情人的时候——

  得到一条消息。

  当时,我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眼下,我却觉得那条消息可能很有价值。”

  赵长江沉吟着回应道。

  不等张涛追问,赵长江便继续讲述:“据张红光的情人说——

  她曾经听张红光提起过。

  张红明在临海有一个情人。

  两个人是通过网络认识的网友。

  张红明在去年六月份,去到临海,见到这个女网友之后。

  对她十分喜欢。

  他几乎每个月都会坐火车,千里迢迢的去临海见她。

  由此,我得出一个判断。

  由于张红明近一年时间,频繁前往临海。

  所以,他对临海应该是比较熟悉的。

  而从我们目前得到的信息分析——

  无论张家兄弟,还是李家兄弟。

  他们的活动轨迹,主要就是在阳城。

  或者说,他们都没怎么离开过阳城。

  相比之下。

  张红明应该是他们中阅历比较丰富的一个。

  而张红明除了阳城,恐怕最了解的一个城市——

  就是临海。

  所以,我判断——

  这几名嫌疑人的下一个作案地点。

  有一定可能,会是在临海!”

  经过一番简单分析。

  赵老二最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当然,他这个观点,具有一定主观性。

  比如,四名嫌疑人是不是真的只对临海熟悉?

  再比如,四名嫌疑人不见得会马上作案。

  也许,他们会在逃到一个城市后——

  暂时躲藏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后——

  再实施作案。

  如果是这种情况。

  那么,赵长江的判断,就没有多大意义。

  但在目前的情况下。

  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思路的情况下。

  赵长江能提出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观点——

  就显得难能可贵。

  “长江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

  几名嫌疑人下一个作案地点,的确有可能是在临海。”

  张涛点点头,认可了赵老二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