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群芬看出何姐在找吕一鸣给她帮忙,就已经不想再在何姐的小院上动心思了。
谢建华每月发给香港总部的销售报告,是被群芬压下的,她本想用这个办法迫使丈夫重新布局国内市场。没想到谢建华有如此的头脑,也有如此的胆识,竟然去闯非洲市场了。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妹妹群芳,大着肚子跑过去陪着谢建华,看不出老幺性子也有点儿烈。
最让群芬被动的是,二太照她说的把报告都瞒下了,到现在损失巨大,还错失了生产线转手的良机,林老头在周家巷把群芬大骂一顿。
最后竟然指着群芬的鼻子说:“你可以这样蒙骗我,就别怪我不客气。你不是喜欢这里吗?那你就在这里生好了,我不再陪着公爷下棋了,我回我的香港。”
林老板气的不止是群芬的欺瞒,还有她和桂香的关系。明明知道他和群芬两人住在周家巷,桂香先是去美国看群莉,回来了也一直对他俩不闻不问。他一问群芬才知道,小娇妻根本没把怀孕的事告诉桂香。
群芬听了林老头的歇斯底里,心里的确慌,但脸上的表情却没什么变化。
“好啊,那要是哪天我一个没忍住,说不定这个孩子就流了。我看也没谁会在乎。”群芬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你,你真说得出口。”林老板指着群芬的手不自觉地抖动。
群芬吓坏了,急忙起身过去扶住丈夫。
“看你,咱们的孩子多金贵呀,我这不是故意逗你呢嘛,还当真了,太不识逗了你。”群芬的脸变得真快。
何姐一走,这院子里住起来相当困难。林老板什么也不会做,周围买什么都不方便。何姐刚走的那些天,群芬还和林老板一起出去转,顺便看看他们养老机构的施工进展。但群芬渐渐显怀了,反应越来越大了,林老板也很担心,住在这么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万一有什么情况,想去医院都困难。他甚至问群芬:何姐看看她的孙子也就该往回返了吧?
“想不到你这么天真,她那就是撒手不管了。”群芬想起这事就一肚子的气。
林老板不相信群芬说的,他觉得何姐憨厚没有那么多心眼儿。直到吕一鸣带着群莉的儿子一起来周家巷,他才相信群芬说的是事实。
可他并没把吕一鸣放在眼里,觉得他也就是嘴把式,再说,他自己房无意间地无一垄地,能会做什么大生意啊。可事实上,他的确低估了吕一鸣。他和吕程父子俩到周家巷,为的是让林老板清楚一件事,何姐的小院大有用途。之前的民宿在海淀都是数得着的,考研、考托福的学生都把这里当成风水宝地。林老头的确注意到,灶间里有些碗上写有“逢考必过”的字样。
吕一鸣强调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偏僻的地方,只有独特的氛围。周家巷最提气的就是未名斋,现在它要重见天日,未名斋距离未名书院走路不到十分钟,两个教学机构注定要合二为一。
林老板不相信吕一鸣说的,那些“附庸风雅”的人会召之即来,还耸了耸肩,带几分刻薄地说道:“好,我等着看。”
没想到,就在他们谈话的那个周末,周家巷的小院就人满为患了,院前面的停车场已经没有位置了。
群芬当然是知道吕一鸣的厉害的,知道跟他斗自己没什么好果子吃。她想:人生不过几十年,女人要生孩子、养孩子,不靠男人是不行的。但男人不是可以依靠一辈子的,如果让她选,她会选高山,不用自己再花青春去培土,她是不会选择跟男人一起白手起家的。至于感情,她更相信婚后两人的付出。她相信林老头是爱她的,她也知道做了这样的选择就意味着走上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路上没有更多的同行者,一切只能靠自己,这就是她婚后不再和妹妹群芳亲近的原因,她觉得她俩之间没什么可以交流的。
不过,群芳这次真的让她吃惊不小,看她蔫蔫地,却能去非洲陪谢建华,她不相信群芳会在那里生活很久。但听说她是怀着身孕去的,想必会在那里待很长时间。群芬觉得是时候离开北京了,离开那些厌恶自己的人。她想着回到香港就去港大报到。她想戴尔了,不知他都忙些什么。
家人靠不上,也都不赞成她的婚姻,她只有依靠业务关系沉淀下来的朋友了,这样的朋友共同语言还更多。何况戴尔远比一般的业务关系近很多,他毕竟和大姐群莉一起工作过。虽然姐姐群莉没对她讲过她在姐夫律所的具体工作,但她没选择留在律所,而是自己做网站,让群芬想了很多。一来是夫妻店不适合高智商的职业,二来是要选择大学专业以外的行业,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圈层。
如果姐姐群莉离开萧乾还能生活得更好,群芬倒觉得更佩服姐姐了呢。这次来北京是她故意跟林老头使性子,她知道这样的小手段是不能一直有效的,弄不好会反受其害的。在群芬的字典里利益交换是这个世界的日常,婚姻也位在其列。并不存在什么天长地久,那些海誓山盟都是小说读得多了才会寻找安慰,现实中,那些不需要安慰的人是最强大的。
林老板对群芬从一开始的喜欢到现在有所依赖,也经历了情感的波折。从最初相识,他喜欢的是群芳的踏实肯干、善于学习与为人忠厚。对群芬的精于算计和她那些小伎俩都只当是小女子的矫情,况且她对业务不像她妹妹群芳那么热心。但后来,他被群芬热辣的性格、认准的事情豁得出去的劲头感染,觉得这女子能给年迈的他带来活力。
教会学校的教室里,那具橡皮人静静躺在操作台上,它的存在本是为了让学生们练习吸痰等操作,可这里的靓女们都对它提不起兴趣。毕竟,对着冰冷的橡皮人进行操作,那么机械的重复动作,似乎做一遍就能学会。
这样的学习对香港市民是免费的,是红十字会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之一。群芬来这里时,她刚到香港不久,参加社区活动为了尽快融入,她感兴趣的是在香港各类培训收费不菲,很多行业没有证书就不能上岗,但也有像这里的免费培训来参加的人大多是需要就业的女性,各种肤色、各种语言混杂在一起,也有人来几次就中途退出了,给群芬的感觉就两个字:自由。
她每次练习都格外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那些女人都笑她傻,一个住在半山豪宅的阔太,放着轻松的事儿不做,非要在这儿跟橡皮人较劲。她们不知道,群芬觉得在武汉读大学时对军训感兴趣,在成都老家小区搞消防安全演习,她也对别的女孩子不敢碰的灭火器最感兴趣,她喜欢动手,喜欢那些实践性强的学习,觉得这些学习可以克服人的心理障碍。其实很多女生完全可以拎起灭火器,只是她们会自认为那东西很沉。
现在面对着橡皮人她想的是如果躺在眼前的是满脸褶皱的老人,自己有没有勇气真的给他吸痰。这一天真的来了,那天公司董事会,几个董事和林老板争得面红耳赤,群芬听出就是为了投资,分歧在于这次的投资领域是陌生的,那时她还不知道林老头要投资的就是姐夫萧乾的律所上市。
正在争执时,说争执也是几个股东之间,一群人说陌生行业投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另一边说,富贵险中求,林总为的就是头啖汤,而且林总出资比例很高。两拨人争得不分上下,这边林总的脸色却是在急剧变化,从微红到暗紫只用了几分钟,二太和群芬开始对视着,群芬觉得她今天开会第一次分神,不知为什么总盯着自己。可当她再转头看林老头时,吓住了,她眼前闪过教会学校操作台上的橡皮人。不容她犹豫,她从椅子上急速起身,把椅子拉扯出刺耳的响声,争吵声被中断了。
群芬在会议室一群人惊愕的眼神中走过去,她身子和林老头紧贴在一起,双手捧着他的头,用她涂了口红的嘴对准了林总。
很快,群芬走到纸篓前吐出一口粘液,这边林总也在二太轻轻为他捶背后,又咳出了痰液,脸上有了血色,呼吸也逐渐平稳了。
那一刻,周围的股东看群芬的眼光变了,那以后对群芬投来敬佩目光的人在公司多了。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才是最动人的爱意表达。它没有甜言蜜语,却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林老板对群芬态度的转变,跟那个时刻分不开。也许就在那一刻,他知道群芬是可以依靠的。
两人不再耽搁,很快踏上了返港的旅程。行程中林老板对群芬呵护有加,很是体贴。随行的人都不禁羡慕。
回到香港,群芬就住到了港大学生宿舍。校园说不上大,但面海,建筑也很洋气。与内地大学不同的是,这里的社团活动多如牛毛,群芬想:也许因为信仰不同,来自不同信仰的人需要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吧。身边埋头读书的人不多,忙于社交的却大有人在,群芬想起在北京周家巷时,林老头催她来学校报到,她说没想好学什么专业,还在犹豫,林老头就说让她先报到,结交朋友,自然就会发现兴趣所在了,现在她都后悔没早点儿来报到。
结交新朋友与老友重逢,这两者带给人的体验是不同的。现在群芬特别想与戴尔见面,她知戴尔对是她求学的举动很赞成,当然是基于戴尔对群芬婚姻的看法,他也认为群芬找林老板是为财。似乎群芬去读书了,才表示她想靠自己。
群芬不辩解,她从来也没想过会靠在林老板这座山上不动,她现在觉得时间紧,她想在自己年轻时,尽快完成生子这件大事,好在自己现在有条件,趁养孩子的时候同时把自己的精神滋养一下。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都要接受国际化教育,自己总不能落在孩子们后面吧?她回想起自己跟林老头提出去念书时,他很高兴。不是吗?自己和林老头生的孩子才是家族发展的希望,她群芬才不会把精力放在争财产上呢,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不会和大房的孩子一样,只能在集团里打工,要靠维系所谓关系、看别人脸色活一辈子。
自从911后,林老头就一直受到公司里股东的质疑,他和自己待在北京周家巷是不是在躲避,群芬说不清,但这一段时间是两人增进感情的好机会。只是,她一直没向林老头问起过戴尔,但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这个绅士风度的大律师。现在回到港岛,她想让戴尔亲口告诉自己姐夫律所上市的情景。再就是:从戴尔嘴里听到姐姐群莉的近况,比姐姐自己告诉她的都更真实。她知道戴尔总会去香港中文大学借书,就不能来港大借书吗?那样自己就可以经常见到这位大律师了。
可当戴尔接到群芬电话时,似乎烦躁都顺着网络笼罩过来。
“抱歉,阔太,我实在没空。”
戴尔说完不等群芬言语就挂断了电话,再打过去竟然关机了。群芬鼓了鼓嘴,没出声,径直走到书店,之前她总会在文玩的柜台前徘徊,今天,她直接走到新书柜台,心里却在猜想着:大律师会喜欢看什么书呢?她打算买一本最流行的书,然后带着书去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与绅士风度的大律师“偶遇”。
接到群芬电话时,戴尔刚好从老爹的房间出来,他正在为小芹的冷血而心痛。几天后,他和群芬在港大的单亲家庭亲子论坛上偶遇。
“你怎么会来这个论坛?”戴尔问。
“你呢?一个王老五不会想领养一个孩子吧?我在港大找到了新的学习方法,参加了好多社团,只要有人叫我,什么论坛我都会到场。”
群芬和戴尔相视一笑,这次见面戴尔感觉群芬成熟了很多。
谢建华每月发给香港总部的销售报告,是被群芬压下的,她本想用这个办法迫使丈夫重新布局国内市场。没想到谢建华有如此的头脑,也有如此的胆识,竟然去闯非洲市场了。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妹妹群芳,大着肚子跑过去陪着谢建华,看不出老幺性子也有点儿烈。
最让群芬被动的是,二太照她说的把报告都瞒下了,到现在损失巨大,还错失了生产线转手的良机,林老头在周家巷把群芬大骂一顿。
最后竟然指着群芬的鼻子说:“你可以这样蒙骗我,就别怪我不客气。你不是喜欢这里吗?那你就在这里生好了,我不再陪着公爷下棋了,我回我的香港。”
林老板气的不止是群芬的欺瞒,还有她和桂香的关系。明明知道他和群芬两人住在周家巷,桂香先是去美国看群莉,回来了也一直对他俩不闻不问。他一问群芬才知道,小娇妻根本没把怀孕的事告诉桂香。
群芬听了林老头的歇斯底里,心里的确慌,但脸上的表情却没什么变化。
“好啊,那要是哪天我一个没忍住,说不定这个孩子就流了。我看也没谁会在乎。”群芬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你,你真说得出口。”林老板指着群芬的手不自觉地抖动。
群芬吓坏了,急忙起身过去扶住丈夫。
“看你,咱们的孩子多金贵呀,我这不是故意逗你呢嘛,还当真了,太不识逗了你。”群芬的脸变得真快。
何姐一走,这院子里住起来相当困难。林老板什么也不会做,周围买什么都不方便。何姐刚走的那些天,群芬还和林老板一起出去转,顺便看看他们养老机构的施工进展。但群芬渐渐显怀了,反应越来越大了,林老板也很担心,住在这么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万一有什么情况,想去医院都困难。他甚至问群芬:何姐看看她的孙子也就该往回返了吧?
“想不到你这么天真,她那就是撒手不管了。”群芬想起这事就一肚子的气。
林老板不相信群芬说的,他觉得何姐憨厚没有那么多心眼儿。直到吕一鸣带着群莉的儿子一起来周家巷,他才相信群芬说的是事实。
可他并没把吕一鸣放在眼里,觉得他也就是嘴把式,再说,他自己房无意间地无一垄地,能会做什么大生意啊。可事实上,他的确低估了吕一鸣。他和吕程父子俩到周家巷,为的是让林老板清楚一件事,何姐的小院大有用途。之前的民宿在海淀都是数得着的,考研、考托福的学生都把这里当成风水宝地。林老头的确注意到,灶间里有些碗上写有“逢考必过”的字样。
吕一鸣强调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偏僻的地方,只有独特的氛围。周家巷最提气的就是未名斋,现在它要重见天日,未名斋距离未名书院走路不到十分钟,两个教学机构注定要合二为一。
林老板不相信吕一鸣说的,那些“附庸风雅”的人会召之即来,还耸了耸肩,带几分刻薄地说道:“好,我等着看。”
没想到,就在他们谈话的那个周末,周家巷的小院就人满为患了,院前面的停车场已经没有位置了。
群芬当然是知道吕一鸣的厉害的,知道跟他斗自己没什么好果子吃。她想:人生不过几十年,女人要生孩子、养孩子,不靠男人是不行的。但男人不是可以依靠一辈子的,如果让她选,她会选高山,不用自己再花青春去培土,她是不会选择跟男人一起白手起家的。至于感情,她更相信婚后两人的付出。她相信林老头是爱她的,她也知道做了这样的选择就意味着走上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路上没有更多的同行者,一切只能靠自己,这就是她婚后不再和妹妹群芳亲近的原因,她觉得她俩之间没什么可以交流的。
不过,群芳这次真的让她吃惊不小,看她蔫蔫地,却能去非洲陪谢建华,她不相信群芳会在那里生活很久。但听说她是怀着身孕去的,想必会在那里待很长时间。群芬觉得是时候离开北京了,离开那些厌恶自己的人。她想着回到香港就去港大报到。她想戴尔了,不知他都忙些什么。
家人靠不上,也都不赞成她的婚姻,她只有依靠业务关系沉淀下来的朋友了,这样的朋友共同语言还更多。何况戴尔远比一般的业务关系近很多,他毕竟和大姐群莉一起工作过。虽然姐姐群莉没对她讲过她在姐夫律所的具体工作,但她没选择留在律所,而是自己做网站,让群芬想了很多。一来是夫妻店不适合高智商的职业,二来是要选择大学专业以外的行业,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圈层。
如果姐姐群莉离开萧乾还能生活得更好,群芬倒觉得更佩服姐姐了呢。这次来北京是她故意跟林老头使性子,她知道这样的小手段是不能一直有效的,弄不好会反受其害的。在群芬的字典里利益交换是这个世界的日常,婚姻也位在其列。并不存在什么天长地久,那些海誓山盟都是小说读得多了才会寻找安慰,现实中,那些不需要安慰的人是最强大的。
林老板对群芬从一开始的喜欢到现在有所依赖,也经历了情感的波折。从最初相识,他喜欢的是群芳的踏实肯干、善于学习与为人忠厚。对群芬的精于算计和她那些小伎俩都只当是小女子的矫情,况且她对业务不像她妹妹群芳那么热心。但后来,他被群芬热辣的性格、认准的事情豁得出去的劲头感染,觉得这女子能给年迈的他带来活力。
教会学校的教室里,那具橡皮人静静躺在操作台上,它的存在本是为了让学生们练习吸痰等操作,可这里的靓女们都对它提不起兴趣。毕竟,对着冰冷的橡皮人进行操作,那么机械的重复动作,似乎做一遍就能学会。
这样的学习对香港市民是免费的,是红十字会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之一。群芬来这里时,她刚到香港不久,参加社区活动为了尽快融入,她感兴趣的是在香港各类培训收费不菲,很多行业没有证书就不能上岗,但也有像这里的免费培训来参加的人大多是需要就业的女性,各种肤色、各种语言混杂在一起,也有人来几次就中途退出了,给群芬的感觉就两个字:自由。
她每次练习都格外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那些女人都笑她傻,一个住在半山豪宅的阔太,放着轻松的事儿不做,非要在这儿跟橡皮人较劲。她们不知道,群芬觉得在武汉读大学时对军训感兴趣,在成都老家小区搞消防安全演习,她也对别的女孩子不敢碰的灭火器最感兴趣,她喜欢动手,喜欢那些实践性强的学习,觉得这些学习可以克服人的心理障碍。其实很多女生完全可以拎起灭火器,只是她们会自认为那东西很沉。
现在面对着橡皮人她想的是如果躺在眼前的是满脸褶皱的老人,自己有没有勇气真的给他吸痰。这一天真的来了,那天公司董事会,几个董事和林老板争得面红耳赤,群芬听出就是为了投资,分歧在于这次的投资领域是陌生的,那时她还不知道林老头要投资的就是姐夫萧乾的律所上市。
正在争执时,说争执也是几个股东之间,一群人说陌生行业投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另一边说,富贵险中求,林总为的就是头啖汤,而且林总出资比例很高。两拨人争得不分上下,这边林总的脸色却是在急剧变化,从微红到暗紫只用了几分钟,二太和群芬开始对视着,群芬觉得她今天开会第一次分神,不知为什么总盯着自己。可当她再转头看林老头时,吓住了,她眼前闪过教会学校操作台上的橡皮人。不容她犹豫,她从椅子上急速起身,把椅子拉扯出刺耳的响声,争吵声被中断了。
群芬在会议室一群人惊愕的眼神中走过去,她身子和林老头紧贴在一起,双手捧着他的头,用她涂了口红的嘴对准了林总。
很快,群芬走到纸篓前吐出一口粘液,这边林总也在二太轻轻为他捶背后,又咳出了痰液,脸上有了血色,呼吸也逐渐平稳了。
那一刻,周围的股东看群芬的眼光变了,那以后对群芬投来敬佩目光的人在公司多了。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才是最动人的爱意表达。它没有甜言蜜语,却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林老板对群芬态度的转变,跟那个时刻分不开。也许就在那一刻,他知道群芬是可以依靠的。
两人不再耽搁,很快踏上了返港的旅程。行程中林老板对群芬呵护有加,很是体贴。随行的人都不禁羡慕。
回到香港,群芬就住到了港大学生宿舍。校园说不上大,但面海,建筑也很洋气。与内地大学不同的是,这里的社团活动多如牛毛,群芬想:也许因为信仰不同,来自不同信仰的人需要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吧。身边埋头读书的人不多,忙于社交的却大有人在,群芬想起在北京周家巷时,林老头催她来学校报到,她说没想好学什么专业,还在犹豫,林老头就说让她先报到,结交朋友,自然就会发现兴趣所在了,现在她都后悔没早点儿来报到。
结交新朋友与老友重逢,这两者带给人的体验是不同的。现在群芬特别想与戴尔见面,她知戴尔对是她求学的举动很赞成,当然是基于戴尔对群芬婚姻的看法,他也认为群芬找林老板是为财。似乎群芬去读书了,才表示她想靠自己。
群芬不辩解,她从来也没想过会靠在林老板这座山上不动,她现在觉得时间紧,她想在自己年轻时,尽快完成生子这件大事,好在自己现在有条件,趁养孩子的时候同时把自己的精神滋养一下。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都要接受国际化教育,自己总不能落在孩子们后面吧?她回想起自己跟林老头提出去念书时,他很高兴。不是吗?自己和林老头生的孩子才是家族发展的希望,她群芬才不会把精力放在争财产上呢,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不会和大房的孩子一样,只能在集团里打工,要靠维系所谓关系、看别人脸色活一辈子。
自从911后,林老头就一直受到公司里股东的质疑,他和自己待在北京周家巷是不是在躲避,群芬说不清,但这一段时间是两人增进感情的好机会。只是,她一直没向林老头问起过戴尔,但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这个绅士风度的大律师。现在回到港岛,她想让戴尔亲口告诉自己姐夫律所上市的情景。再就是:从戴尔嘴里听到姐姐群莉的近况,比姐姐自己告诉她的都更真实。她知道戴尔总会去香港中文大学借书,就不能来港大借书吗?那样自己就可以经常见到这位大律师了。
可当戴尔接到群芬电话时,似乎烦躁都顺着网络笼罩过来。
“抱歉,阔太,我实在没空。”
戴尔说完不等群芬言语就挂断了电话,再打过去竟然关机了。群芬鼓了鼓嘴,没出声,径直走到书店,之前她总会在文玩的柜台前徘徊,今天,她直接走到新书柜台,心里却在猜想着:大律师会喜欢看什么书呢?她打算买一本最流行的书,然后带着书去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与绅士风度的大律师“偶遇”。
接到群芬电话时,戴尔刚好从老爹的房间出来,他正在为小芹的冷血而心痛。几天后,他和群芬在港大的单亲家庭亲子论坛上偶遇。
“你怎么会来这个论坛?”戴尔问。
“你呢?一个王老五不会想领养一个孩子吧?我在港大找到了新的学习方法,参加了好多社团,只要有人叫我,什么论坛我都会到场。”
群芬和戴尔相视一笑,这次见面戴尔感觉群芬成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