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到这里,就泣不成声,裴岸赶紧一步上前,把炕床上盘腿坐着的女人,拥入怀中。
“舅兄可说在何地?如若就在附近,今日差使临山跑一趟,也能接过来。”
宋观舟摇头,双手紧紧环住裴岸的腰身,埋首于他腰腹之处,哭了起来。
“是我从前不懂事,伤了哥哥的心。”
“不怪你,舅兄也不曾记仇,这不是来信与你报平安,莫要哭了,大好的日子,可别哭肿了眼。”
裴岸在祠堂时,阿鲁急匆匆揣着信找去,他都以为是听错了,待阿鲁重复说来,方才指着韶华苑的方向,“去给你们四少夫人送去!”
莫要耽误!
祠堂清扫干净, 裴岸就赶紧回韶华苑来,果不其然,自家娘子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成泪人。
“好了,乖,莫要落泪。”
今儿年三十, 能得这么个信儿,实在是好事儿。
宋观舟松开他的衣襟,可还是难掩哽咽,裴岸寻来她袖中的软帕,给她轻轻拭泪。
“我草草读完,可惜舅兄所留去信之地,正月初五六的,娘子可写信,我差人送去,再留在那处等候舅兄,容你们兄妹二人见面。”
这——
宋观舟听完,含泪的眼眸顿时亮了起来。
“这极好,我实在想念哥哥,他若再不来信,我都要当他没了。”
“这口不择言的,年三十,不兴这么说话。”
裴岸挨着她坐下,边安抚边与她拭泪,可宋观舟鲜少这般哽咽哭泣,瘦削的小肩头一耸一耸,惹得裴岸顿生怜爱。
到后头,竟是吻了上去,吮吸走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眼泪。
“四郎,我正在难过呢——”
裴岸一使劲,单手把她搂到双膝上坐着,边亲边说,“少见我娘子这般伤心,来日见到大舅兄,倒是要同他说个明白。”
“四郎……”
她双手推拒裴岸,“你可是还病着呢,不能过给我。”
噗!
没哭傻就好。
正在裴岸安抚宽慰宋观舟时,屋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我说,你们韶华苑怎地不紧不慢,适才瞧着,对联都还没贴上?”
阿鲁赔笑,“二公子,对联的事儿,一会子才去正贤阁找我们老爷请几封来呢。”
“今年公爷亲自写?”
阿鲁点头,“老爷带着几个哥儿们写,适才去问过,还没出来呢。”
嚯!
秦庆东摇头咋舌,“再两三个时辰就天黑了,你们老爷还真是不急不慢呢。”
屋内,裴岸听到秦庆东的声音,哑然失笑。
“今儿这日子,他还偷懒过来,也是少见。”
宋观舟赶紧擦干眼泪,带着比裴岸稍微轻一些的鼻音,“秦二怎地过来,可是同令欢一起……”
说完,欲要出门迎接。
裴岸亲了她眼眉一记,“好了,我去迎他进来,外头冷,你这才哭过,莫要出去吃了风。”
看着裴岸出去的背影,宋观舟心道,如若宋行陆在此,瞧着他们夫妻如今还算和睦,只怕也能放心不少。
不容她多想,听得关门声传来,她也从炕床上下来。
再抬头,秦庆东拿着个扇子,已走到她跟前,“哟,观舟这是哭过?”
不等宋观舟说话,他马上转头,“季章,你惹了观舟生气?”
瞧着要兴师问罪的样子,裴岸摇头,倒也没与他计较,“是个喜事儿,我的舅兄,观舟的兄长来信报了平安,观舟喜极而泣呢。”
原来如此。
秦庆东好奇追问,“行陆兄而今在何地,可知晓?”
裴岸摇头,“信是冬月底送出来的,那时倒是在江州,而今只怕又往别处去了。”
秦庆东颔首,“哎,若能到京城来过个年,聚一聚才好,你三哥呢,可有回来?”
“不曾,也是杳无音讯。”
宋观舟招呼秦庆东落座,三人围着炭盆子闲聊起来,宋观舟叹了口气,“三哥那里,你们也别着急,人生遇到这等的事儿,也得他自个儿想明白。”
秦庆东听来,微微点头。
“只能这般,好些事儿不落在你我的身上,说些感同身受的话,全是哄人的。”
裴岸垂眸,“三哥倒也自在,就怕这心结打开的太晚,到时……,都晚了。”
宋观舟微微仰头,想到原着里,作者对裴彻的着墨不多,但国公爷去世时,是不曾听说裴彻出现。
兴许,这算是一种遗憾吧。
“罢了,这三五年的,总也是能等。”
秦庆东宽慰道,宋观舟也缓过心境来,同他笑道,“今儿年三十,你在家帮衬着大哥大嫂,却往我们这里来,偷懒来着?”
“哼,文四一回来,母亲就数落我的不是,我听不下去,索性寻你们坐坐。”
裴岸扶额,“我一会子还有事儿,祖宗好几个牌位有些陈旧, 得点香烧纸,请下来重新描字。”
也是担忧宋观舟,方才寻了空回来韶华苑一趟。
秦庆东抬着扇子,“你瞧着是染了风寒,这等事儿就交给世子二哥做就是,偷个懒得了。”
一句话,惹来裴岸失笑。
“二哥也忙,府上男丁不多,总归要给晚辈打好样, 任谁都在忙碌,我们韶华苑怎地也得出个人。”
宋观舟不插手内宅之事,懒怠些也就罢了。
他总不能再坐享其成,因着过年,一府上下的丫鬟婆子护卫管家,都忙得团团转。
公府不小,逢门要贴对挂签,早几日就在修缮,补漆拆装,这些大的活计都做了。
今日里,厨上忙饭菜,其他人忙着贴对子。
秦庆东嘿嘿一笑,“我倒是偷个懒得了。”
宋观舟好奇道,“令欢今年在你们家过年?”
“不是!”
秦庆东摇头,“开年成亲,自是去她们家过,只是她押镖到京城,耽误了归家的日子,恐怕就是在她姐姐家过个年三十年初一的, 初二就接到秦府来。”
宋观舟笑道,“若是你不喜,我差人接到韶华苑来,与我做个伴呢。”
秦庆东摆手,“到时再说,她那张嘴惯会哄人,我家老太太与大嫂,都念着她呢。”
“也好,年初二往后,我们寻个好日子来给姨妈拜年。”
喜欢穿书之炮灰原配摆烂记
“舅兄可说在何地?如若就在附近,今日差使临山跑一趟,也能接过来。”
宋观舟摇头,双手紧紧环住裴岸的腰身,埋首于他腰腹之处,哭了起来。
“是我从前不懂事,伤了哥哥的心。”
“不怪你,舅兄也不曾记仇,这不是来信与你报平安,莫要哭了,大好的日子,可别哭肿了眼。”
裴岸在祠堂时,阿鲁急匆匆揣着信找去,他都以为是听错了,待阿鲁重复说来,方才指着韶华苑的方向,“去给你们四少夫人送去!”
莫要耽误!
祠堂清扫干净, 裴岸就赶紧回韶华苑来,果不其然,自家娘子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成泪人。
“好了,乖,莫要落泪。”
今儿年三十, 能得这么个信儿,实在是好事儿。
宋观舟松开他的衣襟,可还是难掩哽咽,裴岸寻来她袖中的软帕,给她轻轻拭泪。
“我草草读完,可惜舅兄所留去信之地,正月初五六的,娘子可写信,我差人送去,再留在那处等候舅兄,容你们兄妹二人见面。”
这——
宋观舟听完,含泪的眼眸顿时亮了起来。
“这极好,我实在想念哥哥,他若再不来信,我都要当他没了。”
“这口不择言的,年三十,不兴这么说话。”
裴岸挨着她坐下,边安抚边与她拭泪,可宋观舟鲜少这般哽咽哭泣,瘦削的小肩头一耸一耸,惹得裴岸顿生怜爱。
到后头,竟是吻了上去,吮吸走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眼泪。
“四郎,我正在难过呢——”
裴岸一使劲,单手把她搂到双膝上坐着,边亲边说,“少见我娘子这般伤心,来日见到大舅兄,倒是要同他说个明白。”
“四郎……”
她双手推拒裴岸,“你可是还病着呢,不能过给我。”
噗!
没哭傻就好。
正在裴岸安抚宽慰宋观舟时,屋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我说,你们韶华苑怎地不紧不慢,适才瞧着,对联都还没贴上?”
阿鲁赔笑,“二公子,对联的事儿,一会子才去正贤阁找我们老爷请几封来呢。”
“今年公爷亲自写?”
阿鲁点头,“老爷带着几个哥儿们写,适才去问过,还没出来呢。”
嚯!
秦庆东摇头咋舌,“再两三个时辰就天黑了,你们老爷还真是不急不慢呢。”
屋内,裴岸听到秦庆东的声音,哑然失笑。
“今儿这日子,他还偷懒过来,也是少见。”
宋观舟赶紧擦干眼泪,带着比裴岸稍微轻一些的鼻音,“秦二怎地过来,可是同令欢一起……”
说完,欲要出门迎接。
裴岸亲了她眼眉一记,“好了,我去迎他进来,外头冷,你这才哭过,莫要出去吃了风。”
看着裴岸出去的背影,宋观舟心道,如若宋行陆在此,瞧着他们夫妻如今还算和睦,只怕也能放心不少。
不容她多想,听得关门声传来,她也从炕床上下来。
再抬头,秦庆东拿着个扇子,已走到她跟前,“哟,观舟这是哭过?”
不等宋观舟说话,他马上转头,“季章,你惹了观舟生气?”
瞧着要兴师问罪的样子,裴岸摇头,倒也没与他计较,“是个喜事儿,我的舅兄,观舟的兄长来信报了平安,观舟喜极而泣呢。”
原来如此。
秦庆东好奇追问,“行陆兄而今在何地,可知晓?”
裴岸摇头,“信是冬月底送出来的,那时倒是在江州,而今只怕又往别处去了。”
秦庆东颔首,“哎,若能到京城来过个年,聚一聚才好,你三哥呢,可有回来?”
“不曾,也是杳无音讯。”
宋观舟招呼秦庆东落座,三人围着炭盆子闲聊起来,宋观舟叹了口气,“三哥那里,你们也别着急,人生遇到这等的事儿,也得他自个儿想明白。”
秦庆东听来,微微点头。
“只能这般,好些事儿不落在你我的身上,说些感同身受的话,全是哄人的。”
裴岸垂眸,“三哥倒也自在,就怕这心结打开的太晚,到时……,都晚了。”
宋观舟微微仰头,想到原着里,作者对裴彻的着墨不多,但国公爷去世时,是不曾听说裴彻出现。
兴许,这算是一种遗憾吧。
“罢了,这三五年的,总也是能等。”
秦庆东宽慰道,宋观舟也缓过心境来,同他笑道,“今儿年三十,你在家帮衬着大哥大嫂,却往我们这里来,偷懒来着?”
“哼,文四一回来,母亲就数落我的不是,我听不下去,索性寻你们坐坐。”
裴岸扶额,“我一会子还有事儿,祖宗好几个牌位有些陈旧, 得点香烧纸,请下来重新描字。”
也是担忧宋观舟,方才寻了空回来韶华苑一趟。
秦庆东抬着扇子,“你瞧着是染了风寒,这等事儿就交给世子二哥做就是,偷个懒得了。”
一句话,惹来裴岸失笑。
“二哥也忙,府上男丁不多,总归要给晚辈打好样, 任谁都在忙碌,我们韶华苑怎地也得出个人。”
宋观舟不插手内宅之事,懒怠些也就罢了。
他总不能再坐享其成,因着过年,一府上下的丫鬟婆子护卫管家,都忙得团团转。
公府不小,逢门要贴对挂签,早几日就在修缮,补漆拆装,这些大的活计都做了。
今日里,厨上忙饭菜,其他人忙着贴对子。
秦庆东嘿嘿一笑,“我倒是偷个懒得了。”
宋观舟好奇道,“令欢今年在你们家过年?”
“不是!”
秦庆东摇头,“开年成亲,自是去她们家过,只是她押镖到京城,耽误了归家的日子,恐怕就是在她姐姐家过个年三十年初一的, 初二就接到秦府来。”
宋观舟笑道,“若是你不喜,我差人接到韶华苑来,与我做个伴呢。”
秦庆东摆手,“到时再说,她那张嘴惯会哄人,我家老太太与大嫂,都念着她呢。”
“也好,年初二往后,我们寻个好日子来给姨妈拜年。”
喜欢穿书之炮灰原配摆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