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破窗效应-《大树将军冯异》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截断敌军粮道,断掉敌人的粮草,是冯异一贯的作战方针。

  冯异命令铫期,每天围绕铜马军的粮草做文章。又命令为耿弇、景丹、吴汉带领幽州突骑,和敌人打游击。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当然这几句话,是我们敬爱的伟人总结的,和冯异无关。

  不过,在当时,冯异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战术。

  铜马军都是农民,农忙时干农活儿,农闲时聚在一起,替天行道。军需粮草完全依靠自己自足。现在又背离了家乡,生产生活困难起来。

  冯异不但打破了他们的作息规律。还不让他们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怡然自得地,从事农业生产和军事活动。

  铫期今天烧毁这支部队的粮草,明天端掉了那支部队的粮仓,弄得铜马军派重兵把守粮仓,维护粮道安全。

  看护粮草的兵力多了,战斗的兵力就少了。

  耿弇、景丹、吴汉瞅准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对准某一支铜马军,一阵猛烈攻击,杀死若干将帅士兵,还没有等到其他铜马军反应过来,就撤走了。

  即便是孙登当了皇帝,但是残留下来的铜马军仍然各自为战。大齐皇帝孙登不过徒有虚名罢了。

  这样的打法,弄得铜马军首尾难顾。

  又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体系,和统一的作战体系,各自为战的铜马军,很快就被冯异折腾得,七零八落,战斗力锐减。

  铜马军的部队不断萎缩,地盘越来越小,人马越来越少。

  到了最后,铜马军只剩下不到十几万人集中馆陶、蒲阳的狭小地带。

  正是麦收的时候,田间地头儿一派繁忙的景象。

  冯异想到了,若干年前,他在父城巡视时,被刘秀捉拿的情景。

  为了吃饭,铜马军大批人马投入到抢收当中。

  只有少部分军队,驻守大本营。

  铫期带领五万精兵,突然出现在不同的麦田里,负责警戒的铜马军将士,来不及反应就做了刀下之鬼。

  王霸一把火点燃了麦田,眨眼间,大火熊熊燃烧起来,麦子的焦香味儿,把收麦子的铜马军包围起来。

  一个个被烧得焦头烂额,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不是做了铫期、王霸的刀下鬼,就是被熊熊大火烧死烧伤。

  铜马军派出驻守大本营的将士,前来营救,半路上又中了埋伏。被耿弇、景丹、吴汉的幽州突骑一阵砍杀,死伤无数。

  铜马军急忙后撤,返回大本营。

  可是,远远地就看到大本营上插满了汉军的旗帜。

  汉军将士士气高昂,以弓箭、大刀、长矛等兵器迎接他们。

  铜马军大溃,途中尤来、樊崇趁机各带领一万精锐分路突围而去,剩下的残部仍有十多万人,铫期、耿弇想要追赶,被冯异喝止。

  “穷寇莫追。”

  冯异明白敌人分兵,但是汉军不能分兵,那样必然遭遇失败,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冯异命令汉军集中精力消灭余下的铜马军残余势力。铜马军残部先是逃到清河县,立足未稳,汉军已经追到,只好再次逃到馆陶县。

  最后北汉军包了饺子,至此,铜马军残余势力实在无力再逃了,纷纷跪地请降。

  时已黄昏,秋雨犀沥,天气异常寒冷。

  跪倒在暮色中的铜马军无边无际、铺天盖地,黑压压的一大片哭爹叫娘,乱成一团。

  可怜这些百姓兵啊!

  他们能够为我所用嘛?刘秀嘀咕着,却心中都没有底。

  “得人心者,得天下。正是用人之际,请主公明察。”冯异进言道。

  “以公孙之策。”刘秀大喜。

  他带着冯异及众将领,亲自安抚铜马军降将降兵。

  为他们解开绑绳,送上可口的豆粥。

  降将降兵眼含热泪,跪地山呼:“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铜马军余部十余万军队,全部投降了刘秀。

  至此,

  冯异跟随明主刘秀完全平息了,河北军阀混战,割据一方的混乱局面。

  …………

  历史选择了刘秀,

  刘秀选择了冯异,

  冯异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平定了河北三王、假天子王郎、铜马军、杀死了苗增,夺取了幽州及周边郡县控制权。

  奠定了刘秀称霸天下,一统汉室江山的强大基业。

  剿灭了铜马军,冯异出色地完成了跟随刘秀巡抚河北的任务,也成功地帮助刘秀实现了角色转换。

  刘秀南下豫州,以图长安的战略目的,更加清晰。

  但是,随着刘秀势力独霸河北,公开叫板更始皇帝刘玄的豪强势力,也得到了新的鼓舞,崭露出新的头角儿。

  全国各地一旗猎猎,形势极度混乱。

  这是一种新的破窗效应。

  一步步动摇着,更始皇帝刘玄的,统治基础。

  这种摇摆的情绪,先是从周边地区,向大中原地区,传导。然后再向长安集中。

  山雨欲来风满楼。

  更始皇帝刘玄,明显感觉到,不对劲儿。

  立即命令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与河南太守武勃,率三十万大军镇守洛阳。

  企图阻断刘秀的行程。

  形势逼人。

  冯异向刘秀建言:

  “主公,当务之急,必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稳住河北,直取洛阳。”

  刘秀听取了冯异的建议。

  立即拜寇恂为河内太守,镇守河北;

  拜冯异为孟津将军,镇守孟津,并随时出击洛阳,进逼长安。

  冯异先人一步挥师南下,出河北进入邺城。

  这个时候,刘秀名义上还是更始皇帝刘玄的大司马、萧王,与反皇帝的赤眉军,水火不能相容。

  听闻冯异南下的消息,盘踞在山阳、邺城一带的赤眉军(原铜马军余部尤来等人),立即调兵遣将,企图把冯异阻挡在邺城一线。

  同时,经过信都之战,谢躬已经逐渐爬上了高位,被更始皇帝刘玄封为尚书。

  更始皇帝刘玄的尚书谢躬,已经重兵驻守邺城虎视眈眈,随时阻止刘秀南下。

  一边是赤眉军,一边是更始皇帝的军队。

  初来乍到的冯异,处在双方的夹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