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瀛国内开始扩充陆军的消息传到国内,武昌也再次召开了高级别军事会议,商讨接下来的对策。
廖冠华最先阐述了目前的情况。
“我们目前的兵力很紧张啊,第一军正在进入东北,第二军戍守直隶,第六军在山东,第五军在晋西,骑兵师主力也驻防在山海关,目前我军超过七成的兵力在北方。
第三军在华中地区保卫委员会,第七军南下华南,山地师驻扎在西南,可以说我们兵力南北失衡,南方兵力捉襟见肘。
总参谋部的意见是加强南方兵力,抽调或者新成立几个师在南方驻防,缓解一下防务压力,至少在每个大区部署一个军左右的兵力。
我军毕竟海军势弱,南方沿海地区又多富庶地带,交通便捷,趁着这个缓冲期,我们也应该抓紧扩军。
总参谋部也不敢保证东瀛会不会狗急跳墙,利用台海岛和海军优势对我沿海地区进行骚扰,就和当年的倭寇一样,目前东南尤其是江南乱不得啊!”
林克勤心中也早就有了决定,陆军七个步兵军和两个特种师难以满足华夏广大地区的防务需要,原本计划明年再扩军一轮,但是形势赶不上变化啊。
“我的意见和总参谋部的意见一致,第七军马上就要满编了,各地的新兵大营现在有一万六千名完成三个月基础训练的新兵。
大家别忘了,我们还吸收了北洋数万精锐部队,铁道建设兵团现在也拥有十万铁道兵,这些都是良好的备用兵员。
所以我的意见是继续扩军,规模嘛,步兵第八军和第九军的建设要提上议程,第七军已经满编了,接下来就是训练整合了,可以腾出手来了。
西南多山,仅靠一个山地师不够,要再扩建一个山地步兵师,这样云贵川和藏南四地基本就可以保持稳定,英吉利人多次想入侵藏南,咱们必须提高警惕。
我们拿下秦陕省、晋西省、直隶和山东后,骑兵师有了更广阔的兵源地,要再扩建一个骑兵师,要不然蒙古省那么大的草原地区,防卫压力太大了。
我们修建铁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骑兵师要守护好这个缓冲区,利用草原上的匪军练兵。
另外,守卫委员会的工作不能一直由野战军承担,我们也要成立自己的警卫师,警卫师人员选拔一定把好关,要从青年团成员中选拔,要完完全全的自己人。
以后武昌附近的防卫工作就可以交给警卫师来负责了,也可以让野战军腾出手来。”
听到这里,来开会的萨镇海连忙表示。
“委员长,沿海地区的海军陆战队也需要扩充一下啊,很多沿海要塞可以依靠海军陆战队守卫的。
这军舰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可是咱们这海防却是火上眉头了,海防的事情还得交给我们海军这些专业人士。
东南沿海虽然海岸线漫长,但是适合大兵团登陆的地方不多,只要我们守住了几个关键节点,东瀛陆军只要敢登陆其他地方,那就是来送菜的,咱们利用铁路线就可以迅速合围。”
听到这里,林克勤也是有些苦恼,这位海军老将自从当上海军总参谋长后,每个月都来追问从欧洲定制的军舰什么时候到。
甚至定期联系他在英吉利的好友和同窗关注军舰的建造进度,这次要是不给他一点编制,这位老头子又得烦自己三个月。
“至于海军方面,只能再给两个海军陆战团的编制,另外,海军关于修建福建三都澳海军要塞的预算通过了,南海市海军要塞扩建方案也通过了。”
听到这里,这位快六十岁的老将终于放下心来,虽然只给了两个海军陆战团的编制,但是海军的三都澳要塞和南海要塞的方案都通过了。
其他人则都在心中盘算,尤其是秦岳鸣,他已经在计算扩充这些部队所需的军需了,这庞大的扩军计划,后勤要忙到飞起了。
廖冠华接着提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方案。
“目前,受限于资源限制,我们无法同时启动全部扩军计划,所以本次扩军将从两个阶段开始。
第一阶段,优先扩充两个步兵军、中央警卫师和两个海军陆战团,等待三支部队扩充完毕后,然后在开启下一阶段两个特种师的扩军工作。
此次扩充兵力将超过十万人,除了各地新兵训练基地的一万六千名新兵,总参谋部计划改编一万名北洋军士兵,再从铁道建设兵团抽调一万名铁道兵用来充实各部队的工兵。
同时,我们将再次向各地征兵七万,来保障此次扩军的顺利进行。
另外,海军要塞建设工作不在此次阶段内,由委员会下达专项资金,萨总长在回到南海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两个要塞的建设工作了。”
林克武有些担忧地问道:“这么大规模的扩军,财政能撑得住吗?”
虽然说军队只负责打仗,但是没钱还打个屁啊,连子弹都造不出来的话,那就根本没法打打仗。
秦维刚回答了林克武的问题。
“财政方面支撑得住,这些天来,安民活动让地方上的腰包鼓了起来,目前政务员的重点是发展经济、教育和交通,其他的还有足够的精力。
所以委员会不必向各省转移大量资金了,而且今年江南的生丝和福建的茶叶生意火爆,我们现在的仓库里根本没有存货。
大量的工业原料被欧洲来的货船一船船拉走,财政部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
不光是这些,国家政治安全局也送来了大笔资金,这些钱都被林克勤给扣下来,准备用来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东瀛扩军没有三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搞定的,这个时候东北早就进入天寒地冻的时候了。根本就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因此,总参谋部估计东瀛陆军部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恶气,估计会在东北和我们产生冲突,很有可能最后演变成大兵团作战。
作战时间要么是四月份天气转暖,要么就是秋季天气干燥的时候。”
廖冠华最先阐述了目前的情况。
“我们目前的兵力很紧张啊,第一军正在进入东北,第二军戍守直隶,第六军在山东,第五军在晋西,骑兵师主力也驻防在山海关,目前我军超过七成的兵力在北方。
第三军在华中地区保卫委员会,第七军南下华南,山地师驻扎在西南,可以说我们兵力南北失衡,南方兵力捉襟见肘。
总参谋部的意见是加强南方兵力,抽调或者新成立几个师在南方驻防,缓解一下防务压力,至少在每个大区部署一个军左右的兵力。
我军毕竟海军势弱,南方沿海地区又多富庶地带,交通便捷,趁着这个缓冲期,我们也应该抓紧扩军。
总参谋部也不敢保证东瀛会不会狗急跳墙,利用台海岛和海军优势对我沿海地区进行骚扰,就和当年的倭寇一样,目前东南尤其是江南乱不得啊!”
林克勤心中也早就有了决定,陆军七个步兵军和两个特种师难以满足华夏广大地区的防务需要,原本计划明年再扩军一轮,但是形势赶不上变化啊。
“我的意见和总参谋部的意见一致,第七军马上就要满编了,各地的新兵大营现在有一万六千名完成三个月基础训练的新兵。
大家别忘了,我们还吸收了北洋数万精锐部队,铁道建设兵团现在也拥有十万铁道兵,这些都是良好的备用兵员。
所以我的意见是继续扩军,规模嘛,步兵第八军和第九军的建设要提上议程,第七军已经满编了,接下来就是训练整合了,可以腾出手来了。
西南多山,仅靠一个山地师不够,要再扩建一个山地步兵师,这样云贵川和藏南四地基本就可以保持稳定,英吉利人多次想入侵藏南,咱们必须提高警惕。
我们拿下秦陕省、晋西省、直隶和山东后,骑兵师有了更广阔的兵源地,要再扩建一个骑兵师,要不然蒙古省那么大的草原地区,防卫压力太大了。
我们修建铁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骑兵师要守护好这个缓冲区,利用草原上的匪军练兵。
另外,守卫委员会的工作不能一直由野战军承担,我们也要成立自己的警卫师,警卫师人员选拔一定把好关,要从青年团成员中选拔,要完完全全的自己人。
以后武昌附近的防卫工作就可以交给警卫师来负责了,也可以让野战军腾出手来。”
听到这里,来开会的萨镇海连忙表示。
“委员长,沿海地区的海军陆战队也需要扩充一下啊,很多沿海要塞可以依靠海军陆战队守卫的。
这军舰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可是咱们这海防却是火上眉头了,海防的事情还得交给我们海军这些专业人士。
东南沿海虽然海岸线漫长,但是适合大兵团登陆的地方不多,只要我们守住了几个关键节点,东瀛陆军只要敢登陆其他地方,那就是来送菜的,咱们利用铁路线就可以迅速合围。”
听到这里,林克勤也是有些苦恼,这位海军老将自从当上海军总参谋长后,每个月都来追问从欧洲定制的军舰什么时候到。
甚至定期联系他在英吉利的好友和同窗关注军舰的建造进度,这次要是不给他一点编制,这位老头子又得烦自己三个月。
“至于海军方面,只能再给两个海军陆战团的编制,另外,海军关于修建福建三都澳海军要塞的预算通过了,南海市海军要塞扩建方案也通过了。”
听到这里,这位快六十岁的老将终于放下心来,虽然只给了两个海军陆战团的编制,但是海军的三都澳要塞和南海要塞的方案都通过了。
其他人则都在心中盘算,尤其是秦岳鸣,他已经在计算扩充这些部队所需的军需了,这庞大的扩军计划,后勤要忙到飞起了。
廖冠华接着提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方案。
“目前,受限于资源限制,我们无法同时启动全部扩军计划,所以本次扩军将从两个阶段开始。
第一阶段,优先扩充两个步兵军、中央警卫师和两个海军陆战团,等待三支部队扩充完毕后,然后在开启下一阶段两个特种师的扩军工作。
此次扩充兵力将超过十万人,除了各地新兵训练基地的一万六千名新兵,总参谋部计划改编一万名北洋军士兵,再从铁道建设兵团抽调一万名铁道兵用来充实各部队的工兵。
同时,我们将再次向各地征兵七万,来保障此次扩军的顺利进行。
另外,海军要塞建设工作不在此次阶段内,由委员会下达专项资金,萨总长在回到南海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两个要塞的建设工作了。”
林克武有些担忧地问道:“这么大规模的扩军,财政能撑得住吗?”
虽然说军队只负责打仗,但是没钱还打个屁啊,连子弹都造不出来的话,那就根本没法打打仗。
秦维刚回答了林克武的问题。
“财政方面支撑得住,这些天来,安民活动让地方上的腰包鼓了起来,目前政务员的重点是发展经济、教育和交通,其他的还有足够的精力。
所以委员会不必向各省转移大量资金了,而且今年江南的生丝和福建的茶叶生意火爆,我们现在的仓库里根本没有存货。
大量的工业原料被欧洲来的货船一船船拉走,财政部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
不光是这些,国家政治安全局也送来了大笔资金,这些钱都被林克勤给扣下来,准备用来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东瀛扩军没有三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搞定的,这个时候东北早就进入天寒地冻的时候了。根本就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因此,总参谋部估计东瀛陆军部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恶气,估计会在东北和我们产生冲突,很有可能最后演变成大兵团作战。
作战时间要么是四月份天气转暖,要么就是秋季天气干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