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汉武帝的野心真的很野-《娱乐:让你救场,你一人分饰七角》

  苏秦不只是给全网粉丝做简单的科普,也不是简单的罗列时间线,因此这次的汉武帝大事记特别长。

  “当时河西走廊非常混乱,原本居住在河西走廊的游牧部族月氏,在匈奴的攻击下,月氏国国王被杀,匈奴人甚至把他的头颅做成酒器。

  新的月氏国王渴望报仇,但却无能为力,整个部族被迫西迁。

  刘彻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只要能联系上月氏国,东西夹击匈奴,打败匈奴便不在话下。

  但是摆在汉朝面前的困难是月氏到底在哪里,怎么能联系上?

  汉武帝决定公开招募使节出使月氏国。

  公元前 138年的一个早晨,一位 27岁的伟大冒险家从汉武帝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踏上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旅程,他就是张骞。

  张骞这一去就是整整 13年,从长安出发时使团一共数百人,回来的时候只剩下 3人。

  13年间面对利益诱惑、武力威胁,张骞却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张骞一行两次被匈奴俘获,被拘禁达十余年之久。

  历经千辛万苦,张骞终于找到了大月氏。

  但这个之前强悍善战的部族,此时却已经占有了肥沃的土地和丰美的水草。

  新王早已放下了与匈奴的往日恩怨,结盟攻匈,最终以失败告终。

  张骞通西域,虽然起初确实是出于军事目的,但是无心插柳之下开通了西域。

  至此,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的范围。

  张骞一行不仅为与匈奴的战争提供了完备的军事情报,还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西域与中原的交流因此开启。

  在历史上,司马迁将这件意义深远的事称之为凿空西域。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刘彻此时并不知情。

  汉朝使团多年没有消息,也没有带来盟友,但是匈奴该打还要打。

  公元前 134年,匈奴派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在大行令王恢的建议下,汉武帝拒绝了和亲。

  接着王恢又给汉武帝献策,派商人聂一诱使匈奴军队进入马邑,然后围而歼之。

  刘彻力排众议,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

  3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往马邑,在附近山谷中进行埋伏,坐等匈奴上钩。

  然而这个计划最终却因消息泄露无功而返。汉武帝动用了几十万的军队却一无所获。

  此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更加频繁地入侵汉朝边境地区。

  马邑之危的失败并没有让刘彻气馁,他首先分析的是自己的内部问题。

  面对匈奴的骑兵,汉朝的步军根本无法发挥战力。要想战胜匈奴,汉朝要拥有强大的骑兵队伍。

  第二,汉朝需要迫切提拔一批年轻的将领来顶替作战理念过时的老将,因此卫青、公孙敖等人获得提拔。

  公元前 129年,匈奴大举入侵代郡,汉武帝亲自部署战略计划,分派四路大军,各率一万骑兵出击。

  分别是车骑将军卫青出兵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兵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兵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兵雁门。

  结果四路大军中,公孙贺一无所获。

  公孙敖遇到匈奴主力,损兵 7千才逃出包围。

  名气最大的李广被匈奴针对,全军覆没,依靠装死才逃了回来。

  只有初次出兵的卫青,率军打到了匈奴人的祭天圣地龙城,斩首和俘虏了匈奴近千人。

  这在汉匈交战史上是破天荒的战绩,卫青因此一战封侯,正式成为汉朝打击匈奴的中流砥柱。

  公元前 128年,卫青又率领三万骑兵出代郡长驱而进,斩首匈奴军数千人。

  有了再一再二,汉军的实力证明自己可以与匈奴掰掰手腕了。

  汉武帝也已经不满足这样的微小胜利,刘彻这回的目标是之前被夺走的河套地区。

  公元前 127年,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

  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

  斩杀匈奴 2300人,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

  而后趁其不备,卫青又率精骑数万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

  此战汉军活捉匈奴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

  收复河套后,武帝立马迁过去十万百姓,在主父偃的建议下,建立朔方城,修建朔方城,将河套这块战略要地牢牢把握在汉朝手里。

  从此汉朝在对匈奴的斗争中,逐渐居于主动地位。

  公元前 123年,汉武帝以卫青为统帅,发动漠南之战。

  这一次霍去病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年仅 17岁的霍去病跟随舅舅卫青出征,亲率八百骑兵离开大军深入大漠独自突入匈奴境内数百里,斩敌两千余人,一战成名。

  第一次踏上战场的霍去病就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勇敢无畏的精神向世人宣告大汉王朝最耀眼的将星已经横空出世,他将与卫青一道组成帝国双璧横扫匈奴。

  公元前一百二十一年霍去病被任命为票骑将军,独自率领一万骑兵出征匈奴,这就是第一次河西之战。

  霍去病率军从陇西出发后越乌里山渡黄河,攻击遫濮部很快就斩杀了遫濮王。

  随后越过葫芦水六天转战千余里,踏破匈奴五个部落,如摧枯拉朽般将河西诸部纷纷击溃。

  霍去病在穿插分割并包围这些部落后很轻易的就迫降了他们,然后轻装上阵持续推进,让其他的匈奴大部队始终无法做出有组织有计划的反击。

  接着汉军长途奔袭越过胭脂山,在皋兰山与匈奴主力展开决战。

  彪悍的汉军骑兵部队在霍去病的带领下虽然身处敌境孤立无援,但依旧战意高昂,与匈奴展开短兵相接,

  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浑邪王败走,全员都有斩杀敌人的功劳。

  浑邪王之子及其相国都被俘虏,就连休屠王祭天的金人都被汉军缴获。

  霍去病追击到河西走廊西段的敦煌才收兵回撤,为保证作战的突然性,几个月后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地区。

  此战霍去病采用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先由金城下辖武渡过黄河向北越过贺兰山,渡过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绕道居延海,

  转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进经小月氏,再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匈奴境内两千余里。

  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弱水上游地区从浑邪王、休屠王军侧北发起猛攻,匈奴军仓促之下被汉军击败,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此战歼敌三万余人,迫降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两千五百人,俘虏王五十九人,

  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汉军仅伤亡三千余人。

  浑邪王、休屠王率残军逃走,此后不久浑邪王害怕大单于问罪,杀掉休屠王后投降了汉朝。

  匈奴遭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后实力大打折扣,匈奴人曾在一首歌谣中唱到此时的惨状: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这个曾经的北方霸主匈奴帝国,终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但是刘彻没有打算放过匈奴人,他要的是彻底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