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何娟发狠了,弄了一大盆风干排骨,还有三盆炒螺蛳,每盆螺蛳都有五斤,三盆三种口味,还有一个地三鲜和虾仁紫菜汤。
一家子放开肚子吃,把排骨吃完,将三盆螺蛳吃完,虾仁紫菜汤也没剩一滴。
吃完后,一个个心满意足地搬起凳子放到墙边,然后靠在墙壁上。
一会后,欣莎说道:“如果每餐都有这么多肉,我保准不带花生米和黄豆去学校。”
她这么一说,平安马上遭到何娟的喝问。
平安的情况不一样,他也是饿,但是因为运动量过大而产生的饿。
只要下课,他就在教室里呆不住,整个课间休息时间,他都在外面浪,如何不饿?
歇一会后,秦淦西和淦媛去学校。
现在家里买了自行车,所以他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学校。
在出古默巷的时候,秦淦西余光看到有人从右侧马路走来,是一个妇女带着一个小孩,因为他要转向左边,所以只是瞥了一眼。
没想到那个小孩朝他跑来,大声喊他“你是那个救了我的叔叔”。
他扭头看去,感觉那个小孩有些熟悉,再定神看去,知道他是谁了……去年七月份从水库中救起的、叫胡红旗的男孩。
他比去年高了一截,也更壮实了。
于是他把车停下,问道:“胡红旗,你怎么在这里?”
救起他以后,他舅舅连续两次邀请他去吃饭,也问过他的名字,但都被拒绝了。
胡红旗跑到秦淦西身旁,抓着自行车车头,“叔叔,我走这里回家。我家就在西园巷,这是我妈妈。”
西园巷,和古默巷平行,中间只隔一条巷子,很近的。
秦淦西向他妈妈点头,“你好。”
胡红旗妈妈比较胖,跑到他们旁边的时候,已经有点喘,她也抓住自行车车头,“哎呀,我们一直在寻找红旗的救命恩人,没想到今天碰巧遇到了。走走走,到我家去喝口茶,就在前面,不到一百米。”
秦淦西为难地说:“大姐,算不得救命恩人,当时红旗只是抽筋而已。我们明天还要上学、上班,去晚了坐不上轮渡,家里就不去了。”
胡红旗妈妈抬头看看天色,语气比较快地说:“现在还早,赶得上轮渡的。”
秦淦西笑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没赶上,我们明天就要迟到。”
胡红旗妈妈纠结一会后说:“那就告诉我你的名字和你单位……我说,你这么年轻,真的上班了吗?”
秦淦西笑着说:“真的上班了。其实我家就住在古默巷58号,叫做秦淦西,只是因为在河西上班,所以在家的时间很少,没有碰到过。”
胡红旗妈妈拍了一下额头,“哎呀,我太激动了,忘了介绍自己。我叫王荷花,是胡红旗的妈妈,我和他爸都在纺织机械厂上班。”
这家厂也不远,难怪住在西园巷。
秦淦西伸手摸摸胡红旗的头,对着王荷花说:“好了,我们现在都知道住在哪里了,今后联系就方便了。”
王荷花这才松开手,任秦淦西带着淦媛离开。
走远一些后,淦媛问道:“哥,你什么时候救过那个小孩?”
听秦淦西把这件事简单讲一遍后,淦媛说道:“在深水中抽筋,那是很危险啊,如果不是你速度快,他真的有可能没了。哥,你还真是做好事不留名呢。”
两人边骑边聊时,王荷花母子却改变了路线,拐进古默巷。
进古默巷,王荷花就直奔第三家,站在门外大声问道:“刘姐,在家吗?”
接着大门打开,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出现在门口,“呀,荷花妹子,吃了吗?”
王荷花摸摸胡红旗的头,小家伙老老实实喊人,“刘阿姨。”
王荷花说道:“吃过了。哎,刘姐,古默巷有个叫秦淦西的年轻人吗?”
刘姐马上回应:“知道啊,你找他?”
王荷花“嗐”了一声,“我家红旗去年不是被人救了吗,谁知道就是他。相隔这么一点远,如果不是刚刚碰到,我们都不知道人家的名字,更不知道就住在这里。”
刘姐做出惊愕表情,“是他救的?这事我们都不知道呢,没听他家有人传出。也是,他们一家都很本分,从不在外面显摆。”
随后快速说道:“我说,秦淦西可是很厉害的,上过很多次报纸,还得到了首席的表扬……”
王荷花打断她的话,“刘姐,等等。他这么年轻,做过什么,还上过报纸,受到过首席的表扬?”
刘姐笑着说:“人家当然年轻了,还是大学生呢,今年才会毕业,但你也不要认为人家年轻,是正科级的厂长呢。我和你说,他……”
王荷花带着胡红旗回到西园巷,没管还要在外面玩一会的胡红旗,自己推开门进屋,也没管正在看书的闺女们,在碗柜上的茶壶里倒出一杯凉白开,然后一饮而尽,然后才问道:“你们爹呢?”
一个闺女回答:“和爷爷奶奶在后院乘凉呢。”
王荷花随即穿过饭厅和厨房来到后院。
他们家房子的结构,和秦淦西家是一样一样的,只不过他们的厨房在家里,秦淦西家的厨房在后院,还建了厕所,所以王荷花家的后院大。
走进后院,王荷花喊了公公婆婆,然后说道:“我们找到红旗的救命恩人了。你们说他家在哪?”
婆婆马上问道:“在哪?”
王荷花笑着说:“古默巷58号,叫做秦淦西,人家还是大学生,但已经是正科级厂长。”
王荷花老公胡忠勇惊讶地问:“你说是秦淦西厂长?”
王荷花问道:“你知道他?”
胡忠勇应道:“在夏国机械行业,谁不知道湖湘工学院机械厂的秦淦西?研究设计了几十种新设备,受到过首席的题字表扬,参加过去年的国庆阅兵,他们厂的主要生产设备都是他组织设计生产的。他行政级别正科级,但技术级别是七级,工程师的最高级别……”
听完他的介绍,他爸缓缓说道:“不管他多出名,报恩的事还是要做的,想想办法,看如何去感谢人家。”
一家子放开肚子吃,把排骨吃完,将三盆螺蛳吃完,虾仁紫菜汤也没剩一滴。
吃完后,一个个心满意足地搬起凳子放到墙边,然后靠在墙壁上。
一会后,欣莎说道:“如果每餐都有这么多肉,我保准不带花生米和黄豆去学校。”
她这么一说,平安马上遭到何娟的喝问。
平安的情况不一样,他也是饿,但是因为运动量过大而产生的饿。
只要下课,他就在教室里呆不住,整个课间休息时间,他都在外面浪,如何不饿?
歇一会后,秦淦西和淦媛去学校。
现在家里买了自行车,所以他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学校。
在出古默巷的时候,秦淦西余光看到有人从右侧马路走来,是一个妇女带着一个小孩,因为他要转向左边,所以只是瞥了一眼。
没想到那个小孩朝他跑来,大声喊他“你是那个救了我的叔叔”。
他扭头看去,感觉那个小孩有些熟悉,再定神看去,知道他是谁了……去年七月份从水库中救起的、叫胡红旗的男孩。
他比去年高了一截,也更壮实了。
于是他把车停下,问道:“胡红旗,你怎么在这里?”
救起他以后,他舅舅连续两次邀请他去吃饭,也问过他的名字,但都被拒绝了。
胡红旗跑到秦淦西身旁,抓着自行车车头,“叔叔,我走这里回家。我家就在西园巷,这是我妈妈。”
西园巷,和古默巷平行,中间只隔一条巷子,很近的。
秦淦西向他妈妈点头,“你好。”
胡红旗妈妈比较胖,跑到他们旁边的时候,已经有点喘,她也抓住自行车车头,“哎呀,我们一直在寻找红旗的救命恩人,没想到今天碰巧遇到了。走走走,到我家去喝口茶,就在前面,不到一百米。”
秦淦西为难地说:“大姐,算不得救命恩人,当时红旗只是抽筋而已。我们明天还要上学、上班,去晚了坐不上轮渡,家里就不去了。”
胡红旗妈妈抬头看看天色,语气比较快地说:“现在还早,赶得上轮渡的。”
秦淦西笑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没赶上,我们明天就要迟到。”
胡红旗妈妈纠结一会后说:“那就告诉我你的名字和你单位……我说,你这么年轻,真的上班了吗?”
秦淦西笑着说:“真的上班了。其实我家就住在古默巷58号,叫做秦淦西,只是因为在河西上班,所以在家的时间很少,没有碰到过。”
胡红旗妈妈拍了一下额头,“哎呀,我太激动了,忘了介绍自己。我叫王荷花,是胡红旗的妈妈,我和他爸都在纺织机械厂上班。”
这家厂也不远,难怪住在西园巷。
秦淦西伸手摸摸胡红旗的头,对着王荷花说:“好了,我们现在都知道住在哪里了,今后联系就方便了。”
王荷花这才松开手,任秦淦西带着淦媛离开。
走远一些后,淦媛问道:“哥,你什么时候救过那个小孩?”
听秦淦西把这件事简单讲一遍后,淦媛说道:“在深水中抽筋,那是很危险啊,如果不是你速度快,他真的有可能没了。哥,你还真是做好事不留名呢。”
两人边骑边聊时,王荷花母子却改变了路线,拐进古默巷。
进古默巷,王荷花就直奔第三家,站在门外大声问道:“刘姐,在家吗?”
接着大门打开,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出现在门口,“呀,荷花妹子,吃了吗?”
王荷花摸摸胡红旗的头,小家伙老老实实喊人,“刘阿姨。”
王荷花说道:“吃过了。哎,刘姐,古默巷有个叫秦淦西的年轻人吗?”
刘姐马上回应:“知道啊,你找他?”
王荷花“嗐”了一声,“我家红旗去年不是被人救了吗,谁知道就是他。相隔这么一点远,如果不是刚刚碰到,我们都不知道人家的名字,更不知道就住在这里。”
刘姐做出惊愕表情,“是他救的?这事我们都不知道呢,没听他家有人传出。也是,他们一家都很本分,从不在外面显摆。”
随后快速说道:“我说,秦淦西可是很厉害的,上过很多次报纸,还得到了首席的表扬……”
王荷花打断她的话,“刘姐,等等。他这么年轻,做过什么,还上过报纸,受到过首席的表扬?”
刘姐笑着说:“人家当然年轻了,还是大学生呢,今年才会毕业,但你也不要认为人家年轻,是正科级的厂长呢。我和你说,他……”
王荷花带着胡红旗回到西园巷,没管还要在外面玩一会的胡红旗,自己推开门进屋,也没管正在看书的闺女们,在碗柜上的茶壶里倒出一杯凉白开,然后一饮而尽,然后才问道:“你们爹呢?”
一个闺女回答:“和爷爷奶奶在后院乘凉呢。”
王荷花随即穿过饭厅和厨房来到后院。
他们家房子的结构,和秦淦西家是一样一样的,只不过他们的厨房在家里,秦淦西家的厨房在后院,还建了厕所,所以王荷花家的后院大。
走进后院,王荷花喊了公公婆婆,然后说道:“我们找到红旗的救命恩人了。你们说他家在哪?”
婆婆马上问道:“在哪?”
王荷花笑着说:“古默巷58号,叫做秦淦西,人家还是大学生,但已经是正科级厂长。”
王荷花老公胡忠勇惊讶地问:“你说是秦淦西厂长?”
王荷花问道:“你知道他?”
胡忠勇应道:“在夏国机械行业,谁不知道湖湘工学院机械厂的秦淦西?研究设计了几十种新设备,受到过首席的题字表扬,参加过去年的国庆阅兵,他们厂的主要生产设备都是他组织设计生产的。他行政级别正科级,但技术级别是七级,工程师的最高级别……”
听完他的介绍,他爸缓缓说道:“不管他多出名,报恩的事还是要做的,想想办法,看如何去感谢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