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淦西要去的清华大学,秦伟要去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可以乘坐同一趟公交,但在不同的车站下车,秦淦西要多坐几站。
两人没等几分钟,那趟可以直达的公交车就来了,扛着大气包的车开过来的时候,才知道里面有多拥挤,挤上去以后才感觉更拥挤。
人紧贴着人,前胸贴着别人的后背,双手紧贴着自己的身体,双脚只能紧紧并拢站立,车开动的时候大家一起向后倒,停车的时候一起往前倾,犹如麦浪,倾而不倒。
秦淦西印象中只有一次这样的经历,那还是当销售员时有次临时出差,在春运期间历过一次这样的火车之旅。
秦伟的脑袋勾在秦淦西肩上嘟囔道:“我就不喜欢早上去学校,都是上班的人。”
秦淦西也不喜欢,什么时候都不喜欢和别人这么亲密无间,扭过头问道:“平时都怎么去学校?”
秦伟回应道,星期六晚上回来,星期天下午过去,宽松多了,至少可以两脚分开。
秦淦西还以为他会让大伯派人去接的,没想到也选这样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都没一辆,看来自己“以前”的传闻也不都是真的。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每一站过后,都往里边移一点。
每一站都有下人,也有上人,下的人需要拼尽全力,上的人也是如此,只是开始几站上的多下的少,贴的更紧了,秦淦西看到秦伟的脸通红,那是被挤得血液不畅造成的。
秦淦西感觉自己还好,有强健的体魄,能把周围的人稍稍挤开,给自己和秦伟之间稍微挤出点空间,也让秦伟稍微宽松一些,可人实在太多,他总不能挤出更宽的空间,使得别人上不了车。
车子走了大半程后,上的稍微少了些,下的比上的稍微少了些,秦伟的脸色回归正常。
当前后左右都有些许空间后,秦伟长吁一口气,“下一站我就到了。”
秦淦西笑着说,也到车门口了,正好方便你下车。
秦伟下车的过程很顺利,秦淦西到清华下车更顺利,他是坐了一个站的车程才下车的。
下车后,他把有点皱巴的棉衣扯扯,又把背包放到背后去,这才走进清华校门。
经过几次问路,他终于找到了工程物理系工程力学系。
没错,他想读研的方向不再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制),而是工程力学,夏国第一个工程力学专业就创立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对于读研的专业方向,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机制专业着重于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而工程力学专业的方向是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后者要学的理论更多。
他虽然看过几本关于力学基础理论的书,却终究没有形成系统,尽管今后会继续读这方面的书籍,但自己现在已是技术七级,货真价实的工程师顶级,再往下就是副教授、副研究员级别,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读这么一个专业,可以加快理论的系统化。
来到门旁挂有“工程力学系主任”的门外,他再次拉拉棉衣,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这才敲门。
他第一个要见的导师就在这里,系副主任杜钦骅教授,也是夏国第一个工程力学专业的筹建人。
一道比较响亮的声音传出:“请进。”
秦淦西缓缓推开门,看到办公室里有两张面对面摆放的办公桌,里面只有一个人,他正看向自己。
“请问杜钦骅杜教授在吗?”
“我就是,你找我有事吗?”
秦淦西心下一喜,走进去把门轻轻带上,自我介绍说:“杜教授您好,我是湖湘工学院的秦淦西,我们刘院长说您愿意收我读研,要我先来面试一下。”
杜教授已经站了起来,闻言满脸都是笑,“你就是秦淦西啊,不论是被首席表扬,还是不断研究设计生产出新机械设备的事迹在京都广为传播,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今天终于看到真人了。”
秦淦西很谦虚地回应:“过奖了。相比京都很多同学,我还差得远。”
杜教授没在这方面继续,示意他搬凳子过来坐下,自己则拿出一个茶缸给他泡了一杯茶,然后要他拿出学生证和工作证以检验身份。
看到他工作证上不但是正科级厂长,还是七级工程师后,惊讶地问这技术等级是怎么来的。
秦淦西回应说是学校申报,省里特批的。
如果说行政十七级是有章可循的话,技术等级七级是他自己也没想到过的,学校也没让他知道就申报上去了,即使上面的照片也是学校准备的。
杜教授顺势问他研究设计出了哪些设备,有没有在研的项目,听到他已经研究设计出三十五种机械设备,在研的轴承生产设备也有三十七种,手头还有星沙市年产四十万吨钢铁厂的项目后,他沉默了。
说出这些,不是秦淦西张扬,而是实事求是地进行汇报,如果被杜教授招为研究生,杜教授可以因材施教,这对自己今后是大有好处的。
沉默近两分钟后,杜教授问道,你知道我的研究方向吗?
秦淦西点头回应,我知道,杜老师是研究力学的,我还拜读过您译着的《弹性与塑性理论》,还有您编着的《材料力学 上》,还在期待中和下。
杜老师很是奇怪,你一个机制专业的学生,学学材料力学理所当然,为何还看《弹性与塑性理论》?
秦淦西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机械设计,并不能只从名字上理解,只看带“机械”“设备”方面的书籍,与其相关的都要涉猎,这样才能找到更适合的理论,找到更适合的材料……吧啦吧啦。
杜老师听言连连点头,却很快凝重地说,你自己这么认为就好,但不要对别人这么说,如果是别人要你总结经验,也只能说是团队的力量,参考的资料也是各种机械方面的……今后还可以说工程力学。
秦淦西惊讶,这就接受自己了?
看到秦淦西有些懵的表情,杜老师继续说:“我们学校有位老师,也是我们这个专业筹建的推动者之一,就是因为提出和你类似的思想被打成右派,现在成了一个扫地的教授。”
两人没等几分钟,那趟可以直达的公交车就来了,扛着大气包的车开过来的时候,才知道里面有多拥挤,挤上去以后才感觉更拥挤。
人紧贴着人,前胸贴着别人的后背,双手紧贴着自己的身体,双脚只能紧紧并拢站立,车开动的时候大家一起向后倒,停车的时候一起往前倾,犹如麦浪,倾而不倒。
秦淦西印象中只有一次这样的经历,那还是当销售员时有次临时出差,在春运期间历过一次这样的火车之旅。
秦伟的脑袋勾在秦淦西肩上嘟囔道:“我就不喜欢早上去学校,都是上班的人。”
秦淦西也不喜欢,什么时候都不喜欢和别人这么亲密无间,扭过头问道:“平时都怎么去学校?”
秦伟回应道,星期六晚上回来,星期天下午过去,宽松多了,至少可以两脚分开。
秦淦西还以为他会让大伯派人去接的,没想到也选这样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都没一辆,看来自己“以前”的传闻也不都是真的。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每一站过后,都往里边移一点。
每一站都有下人,也有上人,下的人需要拼尽全力,上的人也是如此,只是开始几站上的多下的少,贴的更紧了,秦淦西看到秦伟的脸通红,那是被挤得血液不畅造成的。
秦淦西感觉自己还好,有强健的体魄,能把周围的人稍稍挤开,给自己和秦伟之间稍微挤出点空间,也让秦伟稍微宽松一些,可人实在太多,他总不能挤出更宽的空间,使得别人上不了车。
车子走了大半程后,上的稍微少了些,下的比上的稍微少了些,秦伟的脸色回归正常。
当前后左右都有些许空间后,秦伟长吁一口气,“下一站我就到了。”
秦淦西笑着说,也到车门口了,正好方便你下车。
秦伟下车的过程很顺利,秦淦西到清华下车更顺利,他是坐了一个站的车程才下车的。
下车后,他把有点皱巴的棉衣扯扯,又把背包放到背后去,这才走进清华校门。
经过几次问路,他终于找到了工程物理系工程力学系。
没错,他想读研的方向不再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制),而是工程力学,夏国第一个工程力学专业就创立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对于读研的专业方向,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机制专业着重于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而工程力学专业的方向是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后者要学的理论更多。
他虽然看过几本关于力学基础理论的书,却终究没有形成系统,尽管今后会继续读这方面的书籍,但自己现在已是技术七级,货真价实的工程师顶级,再往下就是副教授、副研究员级别,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读这么一个专业,可以加快理论的系统化。
来到门旁挂有“工程力学系主任”的门外,他再次拉拉棉衣,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这才敲门。
他第一个要见的导师就在这里,系副主任杜钦骅教授,也是夏国第一个工程力学专业的筹建人。
一道比较响亮的声音传出:“请进。”
秦淦西缓缓推开门,看到办公室里有两张面对面摆放的办公桌,里面只有一个人,他正看向自己。
“请问杜钦骅杜教授在吗?”
“我就是,你找我有事吗?”
秦淦西心下一喜,走进去把门轻轻带上,自我介绍说:“杜教授您好,我是湖湘工学院的秦淦西,我们刘院长说您愿意收我读研,要我先来面试一下。”
杜教授已经站了起来,闻言满脸都是笑,“你就是秦淦西啊,不论是被首席表扬,还是不断研究设计生产出新机械设备的事迹在京都广为传播,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今天终于看到真人了。”
秦淦西很谦虚地回应:“过奖了。相比京都很多同学,我还差得远。”
杜教授没在这方面继续,示意他搬凳子过来坐下,自己则拿出一个茶缸给他泡了一杯茶,然后要他拿出学生证和工作证以检验身份。
看到他工作证上不但是正科级厂长,还是七级工程师后,惊讶地问这技术等级是怎么来的。
秦淦西回应说是学校申报,省里特批的。
如果说行政十七级是有章可循的话,技术等级七级是他自己也没想到过的,学校也没让他知道就申报上去了,即使上面的照片也是学校准备的。
杜教授顺势问他研究设计出了哪些设备,有没有在研的项目,听到他已经研究设计出三十五种机械设备,在研的轴承生产设备也有三十七种,手头还有星沙市年产四十万吨钢铁厂的项目后,他沉默了。
说出这些,不是秦淦西张扬,而是实事求是地进行汇报,如果被杜教授招为研究生,杜教授可以因材施教,这对自己今后是大有好处的。
沉默近两分钟后,杜教授问道,你知道我的研究方向吗?
秦淦西点头回应,我知道,杜老师是研究力学的,我还拜读过您译着的《弹性与塑性理论》,还有您编着的《材料力学 上》,还在期待中和下。
杜老师很是奇怪,你一个机制专业的学生,学学材料力学理所当然,为何还看《弹性与塑性理论》?
秦淦西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机械设计,并不能只从名字上理解,只看带“机械”“设备”方面的书籍,与其相关的都要涉猎,这样才能找到更适合的理论,找到更适合的材料……吧啦吧啦。
杜老师听言连连点头,却很快凝重地说,你自己这么认为就好,但不要对别人这么说,如果是别人要你总结经验,也只能说是团队的力量,参考的资料也是各种机械方面的……今后还可以说工程力学。
秦淦西惊讶,这就接受自己了?
看到秦淦西有些懵的表情,杜老师继续说:“我们学校有位老师,也是我们这个专业筹建的推动者之一,就是因为提出和你类似的思想被打成右派,现在成了一个扫地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