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养子-《大明边军》

  “先生,宁夏有危险吗?”

  京城到宁夏的铁路于去年贯通,只不过目前都是军用,民用还要等两年,坐在机车中张之极突然开口问道。

  朱威摇头:“没有。”

  “那为何要这么急着过去?”

  朱威回头瞥了一眼越来越远的京城:“陛下的心性太善了,诺大的王朝他压不住,既然如此,我就要尽力为他扫清障碍,沙皇俄国算一个,奥斯曼帝国算一个,还有西洋诸国。”

  说到这里,朱威眼中冷冽之色一闪:“秦成!”

  “在!”

  “下一站停车之后发命令出去,让胡厉尽快解决女真残部,而后和白杆军南下与黔国公汇合,尽灭安南等国!此战,可无俘虏,可不顾及百姓,再明说一点,那就是只要地盘,可以不要人!另…福建造船厂务必于今年八月之前,将镇远舰造出来,通知郑芝龙,列装镇远舰之后,立即出海,主要针对吕宋岛与印度的西洋海军的清洗。”

  “是!”

  张之极惊呆了:“先生,如此大规模用兵,为共和之最了,先生不坐镇京城指挥,恐有不妥,宁夏学生与秦成过去就行,一定在半年之内解决沙皇俄国。”

  朱威一挥手:“不用,此去宁夏,不是沙皇俄国这一件事儿,还有奥斯曼的问题,五年了,大明少有对外出兵,天下人都忘了大明之威了。”

  “还有,胡厉与白杆军加起来两万人,加上毛文龙的辽阳卫一共三万人,再加上那飞天营,山海关的辎重营,还有各种辅兵,这样算下来可就五六万人了,黔国公那边大军五万常备,加上其余辅兵与其他兵力,也有八万之多了,五年时间,我们花费已然不少,什么样的兵,五年也该练出来了,我大明日后之敌,在西,在南,总不能到处都部署重兵,大明如今是富了,但也没有这么烧钱的。”

  “五年磨一剑,现在就要看看,这把剑利不利了!”

  ………

  宁夏城。

  这里已经是整个大明西北,甚至整个西域最繁荣的城市了。

  作为军镇,宁夏城周边常备两个卫的兵力,城内有两个千户所,共计兵力八千六百多人。

  作为商业与交通重镇,这里铁路水泥路都已经贯通,每日进出车马不下千辆,每年光是税收都有三十万两白银。

  户部,工部在此都有特别办事处。

  如今宁夏巡抚是熊廷弼,年纪是大了一些,可是这般重镇,换做别人来,可不一定玩的转了。

  至于那小心思颇多的王之寀,早都被朱威排挤出官道了,现在含孙弄儿,也算快活。

  朱威几人刚下车,熊廷弼就迎了上来,朱威抢先一步扶住熊廷弼:“熊大人,你怎么亲自来了,折煞我了。”

  熊廷弼如今已经六十四了,倒是看不出来老态龙钟,可能是与他常年带兵有关系吧,身体硬朗的很。

  “哈哈哈…公爷啊,咱们两个有三年多没见了吧?听说两位夫人都有身孕了,公爷还是厉害啊。”

  熊廷弼一见面就开始取笑朱威,两人太太熟悉了,两人与孙承宗在辽东数年,又同在京城数年,单论关系可比左光斗他们要好得多。

  朱威笑着开口:“已经生了,一儿一女。”

  熊廷弼大喜:“一次就儿女双全了?你小子可以啊!”

  朱威笑笑不说话,和一个老头子说这事儿,总觉得有些怪。

  “走…带你看看如今的宁夏。”

  “饭都不让吃啊。”

  “一顿不吃饿不死。”

  熊廷弼的性子啊,与孙承宗是两个极端,一个如同小伙子一般的冒冒失失,一个沉稳如老僧入定。

  城内并未多停,一行人打马到了城外。

  如今刚过完年,喜气未散,可已经有老农带着孙子孙女在地里忙活。

  这可不是胡说,春节过后的一月底二月初,春耕备耕就要开始了,尤其是以前机械化不足的时候,一月中旬就要开始忙活了。

  在北方,如果冬季雪水不足的话,不种麦子的地就要浇地,如果雪水足的话,就要翻地,避免土地板结。

  虽说现在有玻璃大棚了,但是玻璃大棚最多也只是调节温度湿度,土地板结和除草之类的,还是要靠人工。

  “你看,都是老人和孩子,再过半个月孩子开学了,就只有老人在地里了,现在的青壮年,不论男女,都有活干,去作坊来城里,不论干什么都比在地里赚的多。”

  熊廷弼一路都在说着,朱威只是听着点头,不过听到这个,朱威皱起眉头:“粮食为重中之重,都去赚钱了,没人种粮食可不行,银子再多也不能当饭吃。”

  熊廷弼一顿,捋了捋胡须:“是这个道理,不过这可不好解决,百姓想要赚钱,想要多赚钱,总不能不让他们赚吧?我以前也想过,想过恢复屯田模式,但是如今地都分给百姓了,你再收回来,恐怕会惹民变。”

  朱威点头:“对,所以此事要想一个妥善的方式解决,否则几十年后,偌大的大明还会出现粮食危机,粮食的命脉,一定要握在自己手中才好。”

  “那你有什么想法吗?”

  “入股!”

  “嗯?入股?”

  “对,官府牵头,成立生产部门,以百姓土地为股份,统一经营,每年所得利润,再统一分红,你觉得这样如何?”

  熊廷弼思考一瞬,而后摇头:“方法是好方法,不过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先不说那些百姓愿不愿意将土地交出来,就算全都交出来了,地里还是需要人力的,工钱高了的话,利润就少了,分红少了百姓不会干的,若是工钱低了,更是没人来干了,两难!”

  朱威有些吃惊,没想到熊廷弼已经六十多了,思维还是这么清晰:“不错,熊大人说的对,怎么在其中维持平衡,很重要,现在还不急,我们有时间慢慢想。”

  朱威心中是有计划的,那就是机械化,但是如今军备还不足,哪里有空去研发制造农用机械?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

  就在此时,有一队人马在管道上横冲直撞,惹得百姓纷纷躲避,朱威皱眉:“这是哪里的人马?”

  熊廷弼也是黑脸了,仔细一看立马怒骂道:“又是张献忠的养子!”

  喜欢大明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