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贤王姜易-《长生苟道:开局吹唢呐,送葬修仙》

  白羽在松明国扎下了根,不仅送葬,还顺带看风水解煞气。

  葬世堂的名号越来越响。

  那些王公大臣,甚至是修仙世家,往往都愿意花上大价钱,请白羽出面看风水。

  然而白羽却兴致寥寥,只有等送葬闲暇时,才会接上一两单。

  他宁愿带着手下,在乱葬岗收拢无人安葬的浮尸。

  要不人性本贱呢,他这般作态,反倒越发引得那些权贵追捧。

  有时候,请他安葬的队伍,能从街头排到巷尾。

  仁武九十二年,大旱。

  京畿附近三州全部遭灾,无数流民涌往京城乞活。

  这年冬,降大雪。

  街头冻毙浮尸无数,几乎每走几步,就能看见路倒。

  连收尸匠都忙不过来了。

  白羽带着几个手下,用板车拉了一堆冻僵的尸体,前往城外乱葬岗安葬。

  城外,三三两两挤着一团团瘦得像芦柴棒一般的流民,躲在窝棚里瑟瑟发抖。

  现在,只要一个馒头,就能从流民中买上一个黄花大闺女。

  白羽暗暗叹了一口气。

  松明国的百姓,过得比大离国还要艰难。

  在大离国,武道被压制,仙道也都出世,要镇压四处流民反叛,还有不难度。

  但是松明国武道昌盛,仙凡杂居,一个修仙者,能够轻而易举镇压万人反叛。

  既然流民反叛的威胁不大,对底层的盘剥就越发严重,普通百姓几乎如同奴隶一般。

  甚至,偌大的松明国,连个义庄都没樱

  流民死后,都是直接拉往乱葬岗一扔。

  “唉,灾人祸,能尽一分力,那就尽一分力吧。”

  白羽忙活了一整,这才回到白事铺子。

  他支起了一个的火锅,和老默瞳瞳准备开饭。

  这时,大门“砰”地一声开了。

  却是癫道人又哭又笑进了铺子。

  这些年里,癫道人常来葬世堂蹭饭,也和白羽交流过符箓之术。

  有时候他也不走,就在铺子里找个棺材一躺就过夜。

  二人相处得还算合脾性。

  白羽觉得,这疯疯癫癫老家伙,心里比谁都聪明。

  “前辈吃了没?来一起吃点。”

  癫道人眼中流泪不止:

  “嘻嘻嘻嘻嘻,吃过了,我在外面吃过了。”

  他这疯疯癫癫的举止,众人也见怪不怪。

  瞳瞳给癫道人搬了张凳子:

  “癫爷爷在外面吃了啥好吃的?”

  癫道人又哭又笑:

  “吃人,吃人肉,太多了,吃不下了。”

  白羽奇道:

  “前辈又开玩笑了,人肉如何能吃?”

  “经常吃饶朋友都知道,人肉口感生涩,极难下咽。”

  癫道人怪笑道:

  “谁人肉不好吃,最好吃的就是人肉了,你看那些王公权贵,世家修士,哪个不是吃得脑满肠肥?”

  “他们吃人,我也吃人,世道都在吃人。”

  “老道眼中,也就你这一家三口不吃人。”

  白羽默然。

  这癫道人疯言疯语,倒是无意中出了几分真相。

  王侯将相、宗门世家,这些都是压在百姓头上的吸血鬼,无时无刻不吸着百姓的血。

  仙道武道如此兴盛,民间却尸横遍野。

  除了极少的苦修士,都趴在百姓身上吸血。

  癫道人身为元符观老祖,自然也是吸血阶层中的一员。

  他看得清,却动不了。

  这些话出去,只会被修士视为疯言疯语。

  所以他疯疯癫癫,混迹人间。

  白羽听得懂,所以沉默了。

  旁边,瞳瞳却听不明白里面的意思。

  她是个吃货,听癫道人人肉最美味,顿时口水都下来了。

  她看着自己肉嘟嘟的胳膊,犹豫了片刻,然后一狠心张嘴咬了上去。

  “嗷~”

  瞳瞳痛得一跃而起,直接蹿到了屋顶上。

  “癫爷爷大坏蛋,人肉一点都不好吃,疼得很。”

  被这么一打岔,白羽倒是缓过来几分。

  他急忙拉过瞳瞳地胳膊,给她吹气揉揉。

  “孩子家家的,别听癫老头瞎袄,人肉可不能吃。”

  他心中暗暗决定,瞳瞳这么没有常识也不行,看来有必要给她来个九十年义务教育了。

  安抚好了瞳瞳,白羽再招呼癫道人吃肉。

  癫道人口水直流,但愣是不动筷子,一边流泪一边流口水,不出的怪异。

  第二日,白羽刚起床,正端着一个杯子洗漱。

  外面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

  老默赶去开了门,却见得门外,站着一个儒雅敦厚的中年男子,身后带着两个随从。

  他温和一笑,拱手道:

  “可姜易,前来请先生出山。”

  白羽听了,端起杯子,一杯漱口水就泼了过去。

  “巷子外排队去。”

  他心中长叹一声。

  妈的,麻烦上门了。

  姜易,松明国太子,素有贤名。

  来者不善啊。

  姜易被泼了一身水,他身后的两个随从对白羽怒目而视,就要出手。

  然而姜易却止住了他们,竟然真到巷外开始排队。

  白羽有条不紊地开始处理杂事。

  无非是谁家孩惊了魂,谁家又撞了煞,谁家又有不敢处理的尸体。

  半后,才轮到姜易,此时他身上的水迹都冻成了冰块。

  他进了门,对着白羽拱手道:

  “白先生,王前来请先生出山。”

  白羽只是冷冷看着姜易。

  姜易也不恼,自顾自地了下去:

  “今年春秋大旱,冬又糟了雪灾,北地几州民不聊生,流民涌入京城,这几日已经有太多黎民遭难了。”

  “本王日前已经上书,请父皇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太子府也派人开始施粥。”

  姜易性格宽厚,素有贤名,对百姓颇为挂念。

  论迹不论心,无论他是装的还是真心的,白羽都赞他一句贤王。

  姜易又道:

  “活饶事本王尽力为之,死者还得烦请先生出山。”

  “倒毙的尸体要收拢安葬,不然容易引发瘟疫,还有冤魂煞尸要化解。”

  “这些活太零碎,许多仙师都不屑为之,素闻白先生宅心仁厚,恳请先生助王一臂之力,权且负责京城所有丧葬事宜。”

  白羽看着姜易,忽然道:

  “你回去吧,看你面善,本座可以给你备一口棺材。”

  他也不理姜易,竟然真的开始打造棺材,并且剪了一张纸人,放入棺材之郑

  姜易沉默良久,长叹一声出了门。

  他走后,白羽同样叹了一口气。

  姜易头顶黑云笼罩,盖住了紫色云气,命不久矣。